這三個可分成2種
微濾:主要控制懸浮物或濁度、兼顧pH,
納濾和反滲透:影響較大的是TDS含鹽量,主要控制重金屬離子、氧化性物質、pH
B. 反滲透系統進水水質要求都有哪些
【水質要求】
PH 值:3~10;余氯值:<0.1mg/L;SDI15值:<5.0;水 溫:<45 ℃。
C. 二級反滲透出水標准
您說的二級復反滲透出水標准制,比較籠統。一般的水處理的設計,是由用戶提供用水標准以及產能,製作方根據用戶的原水水質報告,來設計流程。一般的二級反滲透生產工藝,產出的水可以達到純凈水標准,制葯廠純化水標准。
估計你的問題是你現在用的二級反滲透出現問題,建議你說下具體的吧
D. 求反滲透水的水質指標 謝謝啊
在保證預處理參數(溫度、SDI、水質等)穩定的前提下,反滲透的長期安回全運行還取決答於本體各參數穩定運行在合理的范圍內,應盡量避免系統的頻繁啟停及本體各參數的調整。
在必須進行參數調整時應注意調整方法。下述注意事項存在著相互聯系,故其操作調節應協調進行,即在對某一項指標進行調整時,應同時兼顧其它指標的變化,使保持在合理的控制范圍內,如短時不能解決該問題時,應果斷地及時停機,以避免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以下數據以調試和實際運行為准)。
(4)反滲透後水質指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注意觀察各級壓力、產水量、脫鹽率變化。
2、當進水水質變惡劣時,這時進水壓力就會上升,可通過減小進水量或開大濃水手動因,採取調節閥來調節壓力,不得超壓運行。
3、任何情況下,不允許膜元件出現反壓,即不允許淡水側壓力大於濃水側、給水側壓力。不允許膜元件長時間憋壓。
4、任何情況下,不允許膜元件脫水。不允許突然增大膜裝置進水流量和壓力。
5、啟動和運行中嚴禁同時關閉淡水出口門和淡水排放門。高壓泵不允許吸入側在負壓下運行進入空氣。
E. 反滲透原理的主要指標
1、脫鹽率和透鹽率
脫鹽率——通過反滲透膜從系統進水中去除可溶性雜質濃度的百分比。
透鹽率——進水中可溶性雜質透過膜的百分比。
脫鹽率=(1–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透鹽率=100%–脫鹽率
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製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於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緻密度,脫鹽層越緻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反滲透對不同物質的脫鹽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對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鹽率可以超過99%,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鹽率稍低,但也超過了98%;對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也可過到98%,但對分子量小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較低。
2、產水量(水通量)
產水量(水通量)——指反滲透系統的產能,即單位時間內透過膜水量,通常用噸/小時或加侖/天來表示。
滲透流率——滲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滲透膜元件產水量的重要指標。指單位膜面積上透過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侖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過高的滲透流率將導致垂直於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劇膜污染。
3、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統中給水轉化成為產水或透過液的百分比。膜系統的回收率在設計時就已經確定,是基於預設的進水水質而定的。
回收率=(產水流量/進水流量)×100%
F. 表徵反滲透膜性能的指標有哪些
山東科宇水處理專業從事水處理20年,專業幫您解答。
表徵反滲透膜的指標主要有脫鹽率,專回收率和水通屬量。
① 脫鹽率 =(1 - 產品水含鹽量 / 給水含鹽量)×100%
通常用電導率近似表示含鹽量,一般系統的脫鹽率大於98%。
② 回收率 = 產品水流量 / 給水流量
常見的反滲透系統回收率為75%。但是單支膜的回收率通常不超過18%。
系統沒有濃水循環時,膜元件與系統回收率的一般規定為:
膜元件串聯數量(支)
1
2
4
6
8
12
18
最大系統回收率(%)
<18
<32
<50
<58
<68
<80
<90
③ 水通量——單位膜面積的產品水量,m3/m2·h。
當反滲透膜污堵時,其脫鹽率會下降,產品水流量降低,回收率降低,水通量下降。
G. 為什麼反滲透產水PH低
反滲透膜過濾不了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炭。二氧化炭和水結合形成碳酸。所以產水偏酸。
H. 求反滲透進水標准
反滲透作為一種新型的純物理脫鹽工藝,由於反滲透膜元件的結構材質脫鹽機理等條件的限制,反滲透系統對進水有較高的條件要求:
1溫度℃:1-45
2pH值:2-11
3淤泥密度指數SDI值<4.0
4濁度NTU<1.0
5有機物含量COD,mg/L<1.5
6餘氯含量mg/L<0.1
7鐵含量mg/L: <0.05
8SiO2mg/L:濃水中SiO2<100
9LSI:pHb-pHs<0
10SrBa等易形成難溶鹽的離子:Ipb<0.8Ksp
後三項通過添加阻垢劑可適當提高其值。
二反滲透進水要求如果不達標會對反滲透系統造成什麼危害?
A如果上述指標某一項或幾項不達標時,會對反滲透膜造成以下影響
1RO反滲透膜結垢
2RO反滲透膜受金屬氧化物污染
3懸浮物污堵RO反滲透膜
4膠體污染
5有機物及微生物等污染,導致出水COD升高
A進而會對整個反滲透純凈水系統造成以下影響:
1降低反滲透純凈水系統的產水量
2低昂地反滲透純凈水系統的產水品質
3增加反滲透設備運行的能耗,包括原水電耗
4增加水處理的運行成本,包括反滲透阻垢劑樹脂再生鹽其他水處理葯劑等
當預處理沒有做好,反滲透進水水質嚴重不達標,且時間過長的情況下,會導致反滲透膜元件不可逆的物理化學損傷,大大縮短反滲透膜元件的使用壽命。
三反滲透的預處理的作用
反滲透裝置的預處理對於確保反滲透裝置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經濟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滲透預處理的目的是解決如下問題,以保證反滲透裝置穩定運行和使用壽命。
1防止膜面結垢:包括CaCO3CaSO4SrSO4CaF2SiO2鐵鋁氧化物等;
2防止膠體物質及懸浮固體微粒污堵;
3防止有機物質的污堵;
4防止微生物的污堵;
5保持反滲透裝置產水量穩定。
如果沒有前期予處理 會使反滲透膜很快阻塞 結垢 ,損害反滲透膜,使出水水質降低
I. 反滲透進水一般的水質要求是什麼最好具體一點。特別是含鹽量及硬度這些。
含鹽量2000ppm以下
導致膜污染指標 允許值
懸浮物等 濁度 <1NTU
SDI15
顆粒物 <100個/ml
微生物 <1個/ml
金屬氧化物鐵,Fe3+ <50ug/l
錳專 <50ug/l
結垢物質 碳酸鈣屬 LSI<0
硫酸鈣 <230%
硫酸鋇 <6000%
硫酸鍶 <800%
氟化鈣 濃水側濃度<1.7mg/l
磷酸鈣 濃水側濃度不能超過溶解度
二氧化硅 <100%
有機物 油 0
TOC <10mg/l
COD <10mg/l
BOD <5mg/l
PH值 3-10
溫度 5-450C
氧化劑 余氯 <0.1mg/l
臭氧 0
其他 0
酒精 <10%
J. 反滲透進水水質有哪些要求
水質分析報告包括水質類型和主要成分指標,所需指標包括溶解離子,硅,膠體,有機物(TOC) .
典型溶解陰離子
碳酸氫根(HCO3-),碳酸根(CO32-),氫氧根(OH-),硫酸根(SO42-),氯離子(Cl-),氟離子(F-),硝酸根離子
(NO3-),硫離子(S2-),磷酸根(PO44-).
典型溶解陽離子
鈣離子(Ca2+),鎂離子(Mg2+),鈉離子(Na+),鉀離子(K+),鐵離子(Fe2+ 或 Fe3+),錳離子(Mn2+),
鋁離子(Al3+),鋇離子(Ba2+),鍶離子(Sr2+),銅離子(Cu2+)和 鋅離子(Zn2+).
鹼度
包括負離子中的碳酸根、碳酸氫根、氫氧根,自然水體中的鹼度主要由HCO3-形成.pH在8.3以下的水中,
碳酸氫根和二氧化碳平衡存在.當pH高於8.3時,HCO3-將轉變為CO32-存在.如果原水PH達到11.3以上,
將存在OH- 形式.Ca(HCO3)2的溶解度大於CaCO3.如果原水在 RO系統中被濃縮,CaCO3容易沉澱在
系統中.所以投加阻垢劑或加酸調低PH值會經常在RO系統中使用.
鐵和錳
通常在水中以二價溶解狀態存在或以三價非溶解氫氧化物形成存在.Fe2+ 可能來源自井水本身或來自泵、
管路、水箱的腐蝕,尤其上游系統中投加了酸.如果原水中鐵、錳濃度大於0.05mg/l並且被空氣或氧化劑
氧化為Fe(OH)3 和 Mn(OH)2 ,當 pH 值偏高時會在系統中形成沉澱.分析表明鐵錳的存在會加速氧化劑
對膜的氧化降解,因此在預處理中必須去除鐵錳.
鋁
一般不存在於自然水體中.三價鋁會像三價鐵一樣在RO系統中形成難溶的Al(OH)3,當pH 在5.3 至8.5 范圍
內時候,因為鋁高價正電特性,所以Al2(SO4)3 和NaAlO2可以用於地表水的預處理去除水中負電性膠體.
千萬小心鋁鹽不要過多投加,殘留的鋁離子對膜有污染.
銅和鋅
在自然水體中很少存在.有時水中微量的銅和鋅來自管道材料.在pH值5.3至8.5范圍內,Cu(OH)2
和Zn(OH)2 不溶於水,因為它們一般在水中的含量較低,所以只有當系統長時間不清洗,它們積累到
一定程度時,才會對膜系統造成污染.可是如果銅鋅與氧化劑(比如過氧化氫)同時存在於原水中,
那麼會造成膜材質的嚴重降解.
硫化物
以H2S氣體形式溶於水中,去除硫化氫可以用脫氣裝置或氯氧化或空氣接觸變為不溶性硫磺,用多介質過濾
去除.
磷酸鹽
具有較強負電性,容易和多價離子形成難溶鹽.磷酸鈣在PH中性時溶解度很有限,PH值高時溶解度也不高.
進水中投加阻垢劑或調低PH(小於7)可以防止磷酸鹽沉澱.
硅
存在大多數自然水體中,濃度從1至100㎎/L.而且PH低於9.0時主要以Si(OH)4 存在.當PH低時,硅酸可以
聚合形成硅膠體.當PH高於9.0時,它會分離成SiO32- 離子而且會和鈣、鎂、鐵或鉛形成沉澱.硅和硅酸鹽
沉澱很難溶解.氟化氫胺溶液清洗硅垢比較有效,可是氟化氫胺溶液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當進水中硅含量
超過20㎎/L時,要注意硅結垢的潛在危險.
膠體(懸浮物顆粒)分析
污染指數,是衡量RO進水中膠體(顆粒物)潛在污染性的重要指標.RO進水中的膠體是各種各樣的,經常
包括細菌、黏土、硅膠體和鐵腐蝕產物.預處理中的澄清器中會用一些化學品,例如明礬、三氯化鐵或陽
離子型聚合劑來去除膠體污染或通過後續介質過濾器去除.
濁度
也是影響RO膜污染的一個重要指標.濁度儀工作原理是測量水樣中懸浮物對光的散射.水樣的濁度大於
1.0的原水可能對RO膜有污染,濁度儀測量數值的單位是NTU.象SDI 值一樣,濁度也是表徵膜污染潛在
風險的一個參數.高濁度並不表示懸浮物會沉澱在膜表面.
如果原水的SDI大於5而且濁度大於1.0,就必須在預處理單元的澄清工藝中加入混凝劑而且後面要使用
多介質過濾器.如果原水中SDI小於5,而且濁度小於1,那麼預處理可以考慮介質過濾器和保安過濾器
而不一定投加混凝劑.預處理混凝劑的投加量也是有控制指標的,過量使用會對膜有污染.
原水中還有兩個重要指標需要分析.細菌總數和有機物含量.有兩種方法測定水中細菌數,一種是培養法,
另一種是熒光染色法,後者更常用因為很方便快捷.原水中的有機物一般是油類-表面活性劑、水溶性聚合物
和腐質酸.檢測指標有總有機炭(TOC),生物耗氧量(BOD)和化學耗氧量(COD).要想更精確地分析有
機物成份,需要使用液相色譜和氣質聯用儀器分析.如果原水中的TOC含量大於3mg/l,預處理單元要考慮去
除有機物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