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1年河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醫學綜合生理學考點—腎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
【成考快速報名和免費咨詢:https://www.87dh.com/xl/ 】 下文是河南成考網為各位考生總結的2021年河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醫學綜合生理學考點—腎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一、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進入腎小管的原尿稱為小管液。重吸收作用是指小管液內水和溶質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轉運而進入管周毛細血管的過程。
每晝夜生成的原尿量可達180L,而終尿量只有1~2L,為原尿量的1%。這是由於原尿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時,其中99%的液體又被重吸收回血。可見,重吸收作用明顯影響終尿的量和成分。
重吸收有主動重吸收和被動重吸收兩種方式。腎小管和集合管對物質的重吸收具有選擇性。
(一)Na+的重吸收
由腎小球濾過的Na+在流過腎小管和集合管時,99%以上都被最吸收,以近端小管吸收最多。各段管中Na+的重吸收是依靠小管上皮細胞內側膜上的鈉泵完成的主動重吸收。在Na+主動重吸收時,還伴隨有相當數量的負離子(、Cl-)和水的被動重吸收。Na+的重吸收還為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提供能量,使它們發生繼發性主動重吸收。只有髓袢降支細段對Na+不通透。
(二)水的重吸收
水的重吸收在各段小管均為被動過程。在近球小管,由於管壁對水的通透性大,水隨溶質的吸收而吸收,一般濾過量的65%~70%可在近球小管成定比性重吸收,這種按比例重吸收形式,稱為球一管平衡。它與體內是否缺水無關,為水的必需再吸收。而在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則是根據體內是否缺水的具體情況而變化,是在抗利尿激素(ADH)控制下進行的,為水的調節重吸收。它對維持體內水平衡有重要意義。在髓袢的升支對水的通透性較差,這對維持近髓的高滲梯度起到一定作用。
(三)重吸收
小管液中的不能直接通過管腔膜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內,而是以CO2的形式進入腎小管細胞內。在細胞內,CO2和H20存碳酸酐酶的催化下生成H2C03,後者再解離為和H+。H+通過泌H+作用又進入小管,而(在細胞內新生成的)被重吸收回血液。這種在重吸收的過程中,同時分泌H+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內的酸鹼平衡。
(四)葡萄糖的重吸收
只釘近曲小管有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正常情況下,葡萄糖在近曲小管中全部被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是與Na+偶聯的主動轉運。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一定限度。當血糖濃度超過160~180mmg%時,葡萄糖就不能全部被重吸收,尿中就會出現葡萄糖,稱為糖尿。剛剛出現糖尿時的血糖濃度叫做腎糖閾。
二、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一)K+的分泌
超濾液中的K+絕大多數被主動重吸收,尿液中的K+,是遠曲小管和集合管被動分泌的。K+的分泌與Na+的重吸收有密切關系。由於Na+重吸收造成小管液的電位降低,K+則順電位差被動分泌,形成K+一Na+交換。
泌K+的意義:在於機體排K+。
當在遠曲小管和集合管,K+一Na+交換和H+一Na+交換共存時,泌H+和泌K+間存在競爭抑制,即一個分泌增多,另一個分泌則減少。
(二)H+的分泌
腎小管各段(髓袢細段除外)和集合管都能分泌H+。在近球小管通過H+一Na+交換分泌H+;在遠球小管和集合管通過H+泵主動分泌H+。
腎小管上皮細胞每分泌一個H+,就產生一個新的一並且被「重吸收」回血液中。通過這種機制血漿濾過的幾乎全部被腎小管「重吸收」,這對於保存血液的含量,維持血液酸鹼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三)NH3的分泌
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在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NH3。NH3為脂溶性,能自由通過細胞膜向小管液內擴散。擴散到小管液中的NH3與H+結合成NH4+,從而降低了小管液中的H+濃度,有利於H+的再分泌。所以說,NH3的分泌有排酸作用,起到有利於維持血液中NaHC03濃度的作用。
三、影響腎小管和集合管泌尿功能的因素
(一)小管液中溶質的濃度
小管液溶質的濃度決定小管內的滲透壓,是對抗腎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小管液中溶質的濃度高,滲透壓高,就會妨礙腎小管,特別是近端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被稀釋而濃度降低,故小管液與細胞內之問的Na+濃度差變小,Na+的重吸收也減少,結果尿量增多,NaCl的排出也增多。
(二)近球小管的球一管平衡現象
近球小管對水和Na+的重吸收表現一種重要特點,稱為球一管平衡。即在正常情況下,不論腎小球濾過率有何變化,當小管液流過近球小管段時,水和Na+的重吸收量總穩定在濾過量的65%~70%。
尿的濃縮與稀釋
腎臟具有很強的濃縮和稀釋尿的能力。體內缺水時,排出高滲尿,而大量飲水後,則排出低滲尿。
尿濃縮和稀釋的關鍵在於:
(1)腎髓質是一高滲區,而且腎髓質由外層到內層存在滲透梯度,即越向內層(乳頭部)滲透壓越高。所以,當低滲的小管液流經集合管時,在周圍髓質高滲區的影響下,管內的水就有可能由於管內外滲透壓差而被大量重吸收。
(2)在遠曲小管,集合管存在有ADH的調節,ADH增加時,可促進水的重吸收,尿量減少,尿濃縮。反之,尿稀釋。
(3)腎小管各對物質的重吸收功能不同,以及吸收物質的離子泵的作用,使物質在小管內重吸收不一。故在髓袢時形成稀釋尿,經過集合管後尿液才被不斷濃縮。
腎髓質的高滲區的形成,則有賴於髓袢和直小血管逆流倍增和逆流交換作用。
以上就是「2021年河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醫學綜合生理學考點—腎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相關內容,
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㈡ 什麼是超濾液
循環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可以濾入腎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濾過液。這種濾過液就是超濾液。
尿液首先在腎臟,通過腎小球濾過,形成超濾液,人體每天正常生成的超濾液可以達到180升。超濾液進入腎小管後,稱為小管液,那麼腎小管和集合管可以把人體大部分的水分和各種溶質重吸收回血液,稱之為重吸收。
除此以外,腎小管和集合管還有分泌的功能,可以將某些物質分泌入小管腔內,稱為分泌。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人體正常每天生成的尿液只有1.5升。
(2)超濾液重吸收最高比例發生在擴展閱讀:
超濾技術: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超濾原理也是一種膜分離過程原理.
超濾利用一種壓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動力(壓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通過膜表面的微孔篩選可截留分子量為3x10000—1x10000的物質。當被處理水藉助於外界壓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過膜表面時.
水分子和分子量小於300—500的溶質透過膜,而大於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於篩分作用被截留,從而使水得到凈化。也就是說,當水通過超濾膜後,可將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膠體硅除去,同時可去除大量的有機物等。
超濾原理並不復雜。在超濾過程中,由於被截留的雜質在膜表面上不斷積累,會產生濃差極化現象,當膜面溶質濃度達到某一極限時即生成凝膠層,使膜的透水量急劇下降,這使得超濾的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為此,需通過試驗進行研究,以確定最佳的工藝和運行條件,最大限度地減輕濃差極化的影響,使超濾成為一種可靠的反滲透預處理方法。
超濾是一種膜分離技術,(UItrafil-tration 簡稱UF)。能夠將溶液凈化,分離或者濃縮。超濾是介於微濾與納濾之間,且三者之間無明顯的分界線。一般來說,超濾膜的孔徑在0.05 um–1 nm之間,操作壓力為0.1–0.5 Mpa。
主要用於截留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質。超濾膜根據膜材料,可分為有機膜和無機膜。按膜的外型,又可分為:平板式、管式、毛細管式、中空纖維和多孔式。目前家用超濾凈水器,多以中空膜為主。
超濾膜的工作以篩分機理為主,以工作壓力和膜的孔徑大小來進行水的凈化處理。以中空纖維為例。
以進水方式可分為外壓式:原水從膜絲外進入,凈水從膜絲內製取。反之則為內壓式。內壓式的工作壓力較外壓式要低。超濾膜在飲用水深度處理,工業用超純水和溶液濃縮分離等許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參考資料資料:網路-原尿
參考資料資料:網路-超濾技術
㈢ 腎臟濾過大量的液體,然後又將其99%的重吸收,這是為什麼有
腎臟每天濾出約180升超濾液,其中約99%的水被重吸收回血液中。
腎臟像一個過濾器,主要是過濾水分、電解質和毒素,其中起到過濾作用的主要是腎小球。同時腎臟還有重吸收功能,對於水分和電解質在過濾了以後,腎小管就負責將這些過濾的水分和電解質絕大多數的都重吸收,這樣才可以防止身體脫水以及電解質的紊亂,從而能夠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
身體每天過濾的水分能夠達到180L,但是99%的水分都經過腎小管重吸收,如果這些水分不重吸收,患者會出現特別明顯的脫水症狀,嚴重的還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可以看出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性,有些疾病能夠影響到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比如高血壓就會引起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所以患者就會出現夜尿增多,每晚上能夠起夜4、5次以上,有時晚上排的小便量都超過了白天。
㈣ 腎臟濾過大量的液體,然後又將其99%的重吸收,這是為什麼有
請問您問的是腎臟濾過大量的液體,然後又將其99%的重吸收,這是為什麼,有哪些器官嗎?水的重吸收都是靠滲透壓差被動進行。有近端小管、髓袢、遠曲小管和集合管。
無論在腎小管各段或集合管,水的重吸收都是靠滲透壓差被動進行,由於鈉離子等濃度的主動重吸收,建立起管腔內外的滲透壓差,小管液中的水順此滲透壓差向管外滲透。
腎臟每天濾出約180升超濾液,其中約99%的水被重吸收回血液中。近端小管重吸收超濾液中65%至70%的水,其餘在髓袢、遠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
㈤ 腎臟濾過大量的液體,然後又將其99%的重吸收,這是為什麼有什麼生理意義。
代謝廢物需要足夠的水才能稀釋並通過腎小管的過濾網,過濾後重吸收過多的水分是為了濃縮尿液,減少水分流失,減少頻繁的攝入水分,同時提高膀胱的儲存利用率,減少排尿次數。
㈥ 腎小球濾過液中,大部分溶質重吸收的部位是
腎小球(glomerulus)是血液過濾器,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構成過濾膜。循環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可以濾入腎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濾過液,用微穿刺法實驗證明,腎小球的濾過液就是血漿中的超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