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法2007年02月05日 星期一 23:04一、前言
離子交換法(ion exchange process)是液相中的離子和固相中離子間所進行的的一種可逆性化學反應,當液相中的某些離子較為離子交換固體所喜好時,便會被離子交換固體吸附,為維持水溶液的電中性,所以離子交換固體必須釋出等價離子回溶液中。
離子交換樹脂一般呈現多孔狀或顆粒狀,其大小約為0.1~1mm,其離子交換能力依其交換能力特徵可分:
1. 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主要含有強酸性的反應基如磺酸基(-SO3H),此離子交換樹脂可以交換所有的陽離子。
2. 弱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較弱的反應基如羧基(-COOH基),此離子交換樹脂僅可交換弱鹼中的陽離子如Ca2+、Mg2+,對於強鹼中的離子如Ca2+、K+等無法進行交換。
3. 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主要是含有較強的反應基如具有四面體銨鹽官能基之-N+(CH3)3,在氫氧形式下,-N+(CH3)3OH-中的氫氧離子可以迅速釋出,以進行交換,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和所有的陰離子進行交換去除。
4. 弱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較弱的反應基如氨基,僅能去除強酸中的陰離子如SO42-,Cl-或NO3-,對於HCO3-,CO32-或SiO42-則無法去除。
不論是離子交換樹脂或是沸石,都有其一定的可交換基濃度,稱為離子交換容量(ion exchange capacity)。對陽離子交換樹脂而言,大約在200~500meq/100g。因為陽離子交換為一化學反應,故必須遵守質量平衡定律。離子交換樹脂的一般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全文請看:
http://www.qlhw.cn/ShiYan/UploadFiles/200501/20050106235836920.doc
離子交換的基本知識
為了除去水中離子態雜質,現在採用得最普遍的方法是離子交換。這種方法可以將水中離子態雜質清除得以較徹底,因而能製得很純的水。所以,在熱力發電廠鍋爐用水的制備工藝中,它是一個必要的步驟。
離子交換處理,必須用一種稱做離子交換劑的物質(簡稱交換劑)來進行。這種物質遇水時,可以將其本身所具有的某種離子和水中同符號的離子相互交換,離子交換劑的種類很多,有天然和人造、有機和無機、陽離子型和陰離子型等之分,大概情況如表所示。此外,按結構特徵來分,還有大孔型和凝膠型等。
全文請看:
http://www.qlhw.cn/ShiYan/UploadFiles/200501/20050107000541376.doc
還有一篇http://www.2ic.cn/bbs/archiver/tid-328925.html
我也不是專業人員,找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離子交換陰樹脂再生後有氯離子含量為什麼
你的陰離子交換樹脂應該是什麼陰離子?可能是你再生樹脂的浸泡液中含有氯離子
Ⅲ 廢離子交換樹脂是否是危險廢物
離子交換樹脂不是危險廢物。
離子交換樹脂是帶有官能團(有交換離子的活內性基團)、具有容網狀結構、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顆粒物。離子交換樹脂的全名稱由分類名稱、骨架(或基因)名稱、基本名稱組成。
離子交換樹脂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對水處理、食品工業、制葯行業、合成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環境保護、濕法冶金及其他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離子交換樹脂(ionresin)的基體(matrix),製造原料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兩大類,它們分別與交聯劑二乙烯苯產生聚合反應,形成具有長分子主鏈及交聯橫鏈的網路骨架結構的聚合物。
(3)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廢水成分擴展閱讀:
離子交換技術有相當長的歷史,某些天然物質如泡沸石和用煤經過磺化製得的磺化煤都可用作離子交換劑。
但是,隨著現代有機合成工業技術的迅速發展,研究製成了許多種性能優良的離子交換樹脂,並開發了多種新的應用方法,離子交換技術迅速發展,在許多行業特別是高新科技產業和科研領域中廣泛應用。
近年國內外生產的樹脂品種達數百種,年產量數十萬噸。
網路-離子交換樹脂
Ⅳ 廢水含鉻量的活性成分
鉻元素被美國環保署(USEPA)列為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含鉻廢水中的鉻主要來源於電鍍、製革、化工、顏料、冶金、耐火材料等行業,它以三價和六價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由於六價鉻的高溶解性,它比三價鉻更具有生物毒性。研究表明,六價鉻化合物能夠干擾重要的酶體系,經口、呼吸道或皮膚接觸吸收後能引起「三致」作用。因此,含鉻廢水必須嚴格控制六價鉻的質量濃度,達標後才能允許排放。
處理含鉻廢水的關鍵在於降低六價鉻的含量,一般可以通過兩種途徑實現:(1)通過化學反應使六價鉻轉變為低毒易沉澱的三價鉻,再進一步去除三價鉻;(2)將六價鉻化合物與水分離。現有的處理技術都是通過這兩種途徑達到去除鉻的目的,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理化處理技術1.1反滲透法反滲透法通過給水體加壓使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實現鉻化合物的濃縮,達到水與鉻分離的目的。
由於其不涉及化學反應和酸鹼的生成,因此,反滲透技術在控制二次污染方面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由於要給處理水體加壓,電能的消耗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它適合處理鉻質量濃度高的廢水。鉻質量濃度低的廢水採用反滲透技術電能消耗較大,經濟上不合算。
范帥等先採用離子交換法、芬頓氧化、混凝沉澱、電凝聚等技術對含鎳、含鉻、含銅、含氰、前處理、混排等的廢水進行預處理,再用超濾及反滲透膜處理含重金屬、含氰及前處理廢水後回用。王維平分析了反滲透技術在電鍍廢水回用中遇到的問題及對應解決思路。
1.2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利用離子交換劑中的離子和水中的離子進行交換,進而達到去除水中特定離子的目的。
六價鉻在廢水中以鉻酸根形式存在,因此,經常用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鉻酸根的吸附交換(式(1)和式(2))去除水中的六價鉻,樹脂可用再生劑進行再生。
2ROH+CrO2-4=R2CrO4+2OH-(1)
2ROH+Cr2O2-7=R2Cr2O7+2OH-(2)
唐樹和等用201×7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處理含Cr(Ⅵ)廢水,在實際廢水Cr(Ⅵ)初始質量濃度為1540mg/L時,出水Cr(Ⅵ)質量濃度小於0.5mg/L,達到國家排放標准,且經再生處理後樹脂再生率大於95%。徐靈等分別用pH值靜態試驗和流量動態試驗對201×7強鹼性苯乙烯陰樹脂吸附Cr(Ⅵ)的能力做了研究,在高Cr(Ⅵ)質量濃度的條件下,設定pH值為3、樹脂管流量為3BV/h,在樹脂穿透點之前,鉻的去除率在99.5%以上,加之模擬廢水Cr(Ⅵ)質量濃度遠遠高於工業廢水Cr(Ⅵ)質量濃度,說明離子交換法完全可以使廢水達標排放。考慮到Cr(Ⅲ)的回收再利用,CavacoSA等研究了DiaionCR11和AmberliteIRC86兩種離子交換樹脂對Cr(Ⅲ)的吸附交換特性,研究結果表明,兩種樹脂在去除Cr(Ⅲ)能力上均很有效,DiaionCR11顯示了相對的去除優勢。
1.3電滲析法電滲析法指在直流電的作用下,使陰、陽離子選擇性地透過陰、陽離子膜,形成一個個的濃、稀空間,既達到了鉻水分離的目的,又實現了鉻的濃縮,為鉻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質量濃度的含鉻廢水則不適宜採用電滲析法處理,因為質量濃度越高,消耗電能越大。鄧永光等研究了電滲析法對鉻鈍化清洗廢水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在其建立的電滲析小試裝置的條件下,進水濃度對淡水水質影響不大;採用濃水循環工藝,淡水產率可提高至約80%,濃室總鉻、錳離子質量濃度超過4000mg/L,為濃水的後續處理處置創造了條件。
1.4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吸附劑與被吸附物質之間的吸附力,使被吸附物質吸附在吸附劑上,達到水體凈化的目的。吸附力可以是分子間引力,也可以是通過相互反應生成化學鍵引起的吸附。前者為物理吸附,後者為化學吸附。在污水處理中,多數情況下,往往是多種吸附的綜合結果。
理化吸附法處理含鉻廢水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磺化煤、活化煤、沸石和硅藻土等。這些吸附劑在含鉻廢水處理中顯示了較好的吸附性能,鉻去除率均在70%以上,最高可達99%。
唯一的不足之處在於經濟投入問題,有一定花費,尋找低投入高回報的吸附劑成為考慮的主要問題,而以廢治廢成為較佳的方案。作為電廠廢物的粉煤灰和作為煤礦廢物的煤矸石由於顆粒本身的特殊結構和性能,表現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學穩定性。
秦巧燕等進行了活化煤矸石處理模擬含鉻廢水的試驗,在最優條件下,鉻的去除率在90%以上。白汀汀等通過試驗對比了粉煤灰吸附法和鐵氧體法對Cr6+的去除率,結果表明:在最佳條件下,用粉煤灰處理廢水的最佳除鉻率比鐵氧體法除鉻率高,除鉻效果更好。陳小萍等研究了活性炭纖維對六價鉻的吸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利用活性炭纖維去除水中的Cr(Ⅵ),其適宜條件為pH值為1~3,吸附時間為1.5h;通過電化學改性可以提高吸附率,並可實現活性炭纖維的現場再生。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化學處理技術2.1化學還原沉澱法該方法是通過化學反應使Cr(Ⅵ)變為Cr(Ⅲ),Cr(Ⅲ)在鹼性條件下生成Cr(OH)3,排出上清液,以實現鉻的去除。因此選擇還原性化學物質將Cr(Ⅵ)還原成容易沉澱的Cr(Ⅲ)是整個技術的關鍵,選擇高效價廉的還原劑是最佳選擇。目前常用的還原劑主要有氣態的SO2、液態的水合肼以及固態的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硫酸亞鐵等。此方法常常產生大量污泥,可從污水源頭分流、污泥分類回收等途徑解決污泥帶來的後續處理問題。
蔣小友等研究了用水合肼回收電沉積鉻廢液中鉻的工藝條件,試驗結果表明,在30℃下於25mL含鉻廢液中加入1.6mLH2SO4和0.8mL水合肼,8min可使Cr(Ⅵ)還原為Cr(Ⅲ)。顏家保等用硫酸亞鐵作為還原劑處理Cr(Ⅵ)廢水,處理後出水六價鉻和總鉻的質量濃度分別在0.55及1.5mg/L以下,達到了國家排放標准;而且通過研究pH值對整個工藝的影響,得出Cr(Ⅵ)還原階段pH值應控制為2~3,Cr(Ⅲ)沉澱階段應控制為8~9。用亞硫酸鈉作還原劑與用硫酸亞鐵工藝條件相似,處理出水同樣能達到排放標准。石俊仙等用礦山鐵的硫化物礦物處理皮革廠含鉻廢水,在試驗得到的最佳條件下,直接用礦山鐵的硫化物礦物處理高質量濃度含鉻廢水,去除率達到73%。李秋菊等研究利用晶鍾誘導沉積不銹鋼酸洗廢液中鐵、鉻及鎳的有價金屬,以達到廢酸液進行資源化利用的目的,結果顯示溫度越低,廢酸HF越高,越有利於金屬沉積,且晶鍾添加量對金屬沉積影響不大。
2.2鐵氧體法鐵氧體法同樣是用硫酸亞鐵作為還原劑,與還原沉澱法的區別在於鐵氧體法不是通過生成Cr(OH)3沉澱去除Cr(Ⅲ),而是通過形成有磁性的鐵氧體達到同時去除鐵和鉻的目的。具體操作為:硫酸亞鐵在一定酸度下還原Cr(Ⅵ)為Cr(Ⅲ);然後調節溶液pH值,使Fe3+、Cr3+以及Fe2+共沉澱;加熱,通入壓縮空氣,使剩餘Fe2+被氧化為三價,當Fe2+與Fe3+質量濃度比達到2︰1時,便形成鐵氧體。反應見式(3)~式(9)。
Cr6++3Fe2+→Cr3++3Fe3+(3)
Cr3++3OH-→Cr(OH)3↓(4)
Fe3++3OH-→Fe(OH)3↓(5)
Fe2++2OH-→Fe(OH)2↓(6)
Fe(OH)3→FeOOH+H2O(7)
FeOOH+Fe(OH)2→FeOOH·Fe(OH)2(8)
FeOOH·Fe(OH)2+FeOOH→FeO·Fe2O3↓+2H2O(9)
由於Cr3+與Fe3+具有相同的離子電荷和相近的離子半徑,在鐵氧體形成的過程中,Cr3+取代Fe3+成為鐵氧體的組成部分,從而達到去除Cr(Ⅵ)
的目的。反應見式(10)和式(11)。
2Cr3++Fe2++8OH-→FeO·Cr2O3↓+4H2O(10)
6Fe3++3Fe2++24OH-→3FeO·Fe2O3↓+12H2O(11)
魏振樞分別從FeSO4·7H2O的投加量、反應的酸鹼度控制和加熱與曝氣幾個方面對鐵氧體法處理含鉻廢水的工藝條件進行了探討。來風習等為了克服鐵氧體法的缺陷,用一種復合方法超聲波-鐵氧體法處理含鉻廢水,結果Cr6+去除率達到99.9%以上,這就從節能和經濟的角度讓傳統鐵氧體法得以優化。
2.3電解法電解法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通過電解過程在陽、陰兩極發生氧化和還原反應,或利用電極氧化和還原的產物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使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或生成不溶於水的物質,從水中除去。電解法除鉻用鐵作陰極和陽極,陽極溶解產生的Fe2+將Cr(Ⅵ)還原為Cr(Ⅲ),陰極附近由於H+不斷還原為H2,溶液逐漸顯鹼性,Fe3+和Cr(Ⅲ)生成Cr(OH)3沉澱,從而除去廢水中的Cr(Ⅵ)。發生的化學反應見式(12)~式(17)。
陽極反應:Fe-2e-→Fe2+(12)
Cr6++3Fe2+→Cr3++3Fe3+(13)
陰極反應:2H2O+2e-→H2+2OH-(14)
沉澱反應:Cr3++3OH-→Cr(OH)3↓(15)
Fe3++3OH-→Fe(OH)3↓(16)
Fe2++2OH-→Fe(OH)2↓(17)
趙麗等分別從廢液濃度、pH值、反應時間和換極周期4個因素考慮,利用正交試驗對電解法處理含鉻廢水進行了研究,認為在工業廢水Cr(Ⅵ)初始質量濃度較高(不小於300mg/L)時,單純依靠普通的鐵板陽極溶解的Fe2+還不能夠充分還原Cr(Ⅵ),需加一定的還原劑,當廢水初始質量濃度不高於600mg/L、pH值為3、反應時間為40min和換極周期為10min時,且根據前期正交試驗(Fe2+與Cr2O7質量濃度比為1∶1)確定加入的FeSO4量的反應條件下,去除率可達94%以上。電解法由於有沉澱和絮體的生成,需要過濾工藝,且陰極附近氫氣的生成會影響它們的沉降,GaoP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了電絮凝-電浮選聯合工藝,省去了過濾步驟,利用電解-電浮選產生的氣泡有效地使絮體浮出水面,從而達到去除的目的。
3生物處理技術生物法處理廢水一直是水處理領域研究的熱點,因為它具有資源豐富、效率高、投資低、選擇性強以及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生物法處理含鉻廢水主要包括氧化還原、離子交換、形成配位化合物和靜電吸引等機理,主要以投加生物吸附劑和生物絮凝劑的方式來完成。
3.1生物吸附法大量研究證實,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體及非活性的生物質均具有較強的生物吸附性能。應用死的微生物細胞吸附去除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它不會受到廢水中毒性物質的影響,不需要持續不斷地提供養分,且可以再生再利用。近幾年國內外對含鉻廢水的處理焦點多集中在生物吸附法上,通過尋找合適的廢生物質材料吸附鉻等重金屬,這些生物質材料包括木屑、玉米芯、板栗殼、咖啡渣、橄欖渣、椰子皮、苔蘚、核桃殼及其改性產品等。
ElNemrA等從反應體系的pH值水平、污染物含量、吸附劑用量及吸附時間幾個方面研究了雞毛菜(海洋紅藻)及其生物質活性炭對廢水中鉻去除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溶液pH值為1時吸附量最大,兩者最大的吸附能力為12和66mg/g。
LiuC等利用咖啡渣作為生物吸附劑還原吸附電鍍廢水中的Cr(Ⅵ),在試驗條件下Cr(Ⅵ)被完全還原和吸附,還原生成的少量Cr(Ⅲ)在後續混凝沉澱單元被完全去除,為咖啡渣的廢物利用提供了思路。DehghaniMH等利用經處理後的舊書、舊報紙吸附去除Cr(Ⅵ),研究表明,隨著Cr(Ⅵ)質量濃度和反應溶液pH值的降低以及吸附劑含量的提高,Cr(Ⅵ)去除率增大;在初始Cr(Ⅵ)質量濃度為5~70mg/L、pH值為3、接觸時間為60min及吸附劑投加量為3.0g/L的條件下,Cr(Ⅵ)最大吸附能力可達到59.88mg/g[41]。VieiraMGA等研究用馬尾藻做填料的填料柱對Cr(Ⅵ)的吸附作用,運用因子設計方法研究了運行條件對吸附能力的影響,如進水Cr(Ⅵ)質量濃度、填料柱進液流量和吸附劑量,結果顯示進水Cr(Ⅵ)質量濃度對填料柱吸附能力的影響最大,填料柱進液流量次之;在最佳運行條件下得到的吸附能力為19.06mg/g。木屑作為建築和傢具等行業的固體廢物,主要由質量分數為45%~50%的纖維素和質量分數為23%~30%的木質素組成,這些成分由於結構上含有羥基、羧基和酚基等基團,使它具有綁定金屬的能力,因此,大量的試驗和實際工程研究應用木屑、改性木屑吸附去除廢水中的鉻,且去除效果明顯。
3.2生物絮凝劑法生物絮凝劑是利用生物技術通過生物發酵、抽提、精製而得到的一種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無毒、廉價的水處理劑。與傳統絮凝劑相比,生物絮凝劑具有高效、無毒、易降解且不產生二次污染的特點。
馬軍等通過試驗分析得出了微生物絮凝法處理含鉻工業廢水的最佳工藝條件為:pH值為7.5~8.0,水溫在10℃以上,最高進水Cr(Ⅵ)質量濃度為100mg/L,活性菌體積分數為0.8‰~1.2‰,反應時間為13~16min[48]。楊思敏等用微生物絮凝劑處理Cr(Ⅵ)溶液時,結果顯示黑麴黴分泌微生物絮凝劑對低質量濃度Cr(Ⅵ)還原效果較好,在pH值為1~5時,還原能力均較高,對質量濃度為20mg/L的Cr(Ⅵ)的還原率均大於99%。
4技術展望由於相關工業的快速發展,含鉻廢水排放仍將保持濃度高、排放量大的特徵,為了保護環境,強化含鉻廢水治理,今後治理技術進一步開發與應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廢物減排和再利用是治理環境污染的一種重要方式,以循環經濟思路為指導,加強以廢治廢的技術開發,充分利用廢棄物資源如煤矸石、粉煤灰及農業廢棄物等,這樣既減少了廢物排放,又治理了其他類型的污染,可以首先從當地可利用資源考慮。
(2)前文中含鉻廢水治理方法各有優缺點,並各有其應用前提條件和最佳條件,應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建立聯合處理或復合處理技術體系,以使處理方案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綜合效應,達到最佳效果。
(3)文中所述大部分相關研究是在實驗室進行的,條件易於掌控,而實際處理工程則十分復雜,影響因素更為復雜,且有時難於准確控制,應加強中試以使各種方法更符合實際工程需求。
(4)由於化學法將產生大量的污泥,污泥鉻含量很高,應合理進行污泥的處置。
(5)生物處理法的出水含有大量的生物,出水不易進行回收利用,因此,生物處理工藝應考慮後接消毒處理。
Ⅳ 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時用的水是什麼水
把問題講細一點,離子交換器系統所用之再生液有;酸,鹼,鹽,再生液…不知你所用的是什麼離子交換器?…。華粼水質
Ⅵ 廢氣離子交換樹脂化學組份是什麼
廢氣離子交換樹脂化學組份是什麼?
現在鍋爐用離子交換樹脂:001x7(陽樹脂),201x7(陰樹脂),均屬於凝膠離子交換樹脂主要成分為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樹脂的基本骨架)
Ⅶ 陰離子交換樹脂怎麼處理造紙廢水
離子交換樹來脂處理廢水過程:水自溶液中一般含有的是金屬陽離子,這些金屬陽離子可以與材料上的氫離子發生離子交換作用,這樣溶液中的陽離子就會跑到材料上,這樣陽離子就交換完畢。這個過程靠的就是離子交換樹脂的原料的作用。而陰離子的交換和上面的是一樣的,就是水中的陰離子與材料上的OH-交換,交換到水中的H
與OH-反應生成水,這樣就會使溶液脫鹽.離子交換樹脂的定義就是脫鹽,是溶液中的鹽分脫離出來,從而達到處理廢水的效果。
Ⅷ 新的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後沖洗廢水的cod是多少
COD是會影響離子交換樹脂的。北京華豫清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杜笙離子交換樹脂
Ⅸ 如何使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廢水
離子來交換樹脂法是一種應用廣源泛的方法,樹脂中含有的氨基、羥基等活性基團可以與重金屬離子進行螯合、交換反應,從而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方法,同時還可以用於濃縮和回收溶液中痕量的重金屬,其優點是樹脂具有可逆性,可通過再生重復使用,且交換選擇性好,缺點是價格昂貴。因此研究和選擇成本低、選擇性高、交換容量大、吸附-解吸過程可逆性好的離子交換樹脂,對於處理重金屬廢水有著重要意義
Ⅹ 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水
不是一定要混合起來。
製取去離子水的工藝有:單床、復床、混合床等幾種。
單床:就是用一個陽離子柱或是陰離子柱,只能製取除去陽離子或陰離子的水;
復床:陽柱——陰柱;可以製得去離子水;
混合床:陽柱——陰柱——混合柱,製得的去離子水純度高於復床,可製得高純水,一般用於要求比較高的工業生產或科研上。
操作步驟:樹脂的預處理——裝柱——清洗——出水——樹脂再生
一、樹脂的預處理:
1、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預處理:將樹脂置於潔凈的容器中,用清水漂洗,直到排水清晰為止。用水浸泡樹脂12~24小時,使樹脂充分膨脹。如為干樹脂,應先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浸泡,再逐步稀釋氯化鈉溶液,以免樹脂突然急劇膨脹而破碎。用樹脂體積2倍量的2~5%HCl溶液浸泡樹脂2~4小時,並不時攪拌。然後用低純水洗滌樹脂,直至溶液PH接近於4,再用2~5%NaOH溶液處理,處理後用水洗至微鹼性,再一次用5%HCl溶液處理,使樹脂變為氫型,最後用純水洗至PH=4,無Cl-即可。
2、陰離子交換樹脂預處理:與陽離子樹脂相同,只是在樹脂用NaOH處理時,可用5~8%NaOH溶液,用量增加一些,使樹脂變為OH型後不要再用HCl處理。
如果樹脂量少,及要求較高時,在水洗後,增加一步醇洗,效果會更好一些。
二、裝柱
將交換柱洗去油污雜質,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在柱中先裝入半柱水,然後將樹脂和水一起倒入柱中。裝柱時應注意柱中的水不能漏干,否則,樹脂間形成氣泡,影響交換效率。
三、清洗、出水。
裝柱完成後,先用純水按出水順序流過交換柱,初出水含有裝柱過程混入的雜質應棄去,待出水達到要求後,即可通入原水,進行正常的制水。
四、樹脂的再生
離子交換樹脂使用失效後,可用酸鹼再生處理,重新使用。
1、陽柱再生:
逆洗:將水從交換柱底部通入,廢水從頂部排出,將被壓緊的樹脂松動,洗去樹脂碎粒及其他雜質,排除樹脂層內的氣泡,洗至水清澈。
加酸:將4~5%HCl水溶液從柱的頂部加入,控制流速,約30~45分鍾加完。
正洗:將水從柱頂部通入,廢水從柱下端流出,控制流速為約2倍於加酸的流速,開始的15分鍾可慢些。洗至PH3~4,此時用鉻黑T檢驗應無陽離子。
2、陰柱再生:
逆洗:用陽柱水逆洗,可將陽柱出水口連接至陰柱下端,通入陽柱水。條件同陽柱。
加鹼:將5%NaOH溶液從柱頂部加入,控制一定流速,使鹼液在1~1.5小時加完。
正洗:從柱頂部通入陽柱水,下端放出廢水,流速可以是加鹼時的2倍,開始15分鍾可慢些,洗至PH11~12,用硝酸銀溶液檢驗無氯離子。
注意:以上操作均不可將柱中水放至樹脂層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