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edi對國際部門有什麼幫助

edi對國際部門有什麼幫助

發布時間:2023-01-20 19:02:32

㈠ EDI在對外貿易中有哪些應用

一.EDI產生背景

20世紀60年代一70年代初,世界范圍爆發石油危機,西歐北美工業發達國家結束了使用廉價石油發展工業的階段,開始從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過渡。以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信息技術逐漸在各個領域普及應用。70年代中期,微處理機微型機的出現和發展推動著計算機向社會各部門的推廣應用,通信網路的發展,國際數據傳輸網及增值網的出現,為EDI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工業、交通與通信的發展、生產社會化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產業結構調整,資本的大量轉移,跨國公司的涌現,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全球貿易額的增長率明顯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率,全球貿易額的上升帶來了各種貿易與單證、紙面文件的激增。人工處理單證、紙面文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出錯率高、速度慢、費用大、紙面文件成了阻礙貿易發展的一個突出因素。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生產和經濟活動的組織發生重大變化,生產由大規模批量生產向柔性生產轉變,要求小批量多品種,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組織形態由大型縱向集中式向橫向分散式、網路化發展,製造商、供應商、用戶之間、跨國公司與各分公司之間要求提高商業文件傳遞和處理速度、空間跨度和正確度,追求商業貿易的"無紙化"成為所有貿易夥伴的共同需求。正是這種背景下,以計算機網路通訊和數據標准化為基礎的EDI應運而生。20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和歐洲幾乎同時出現了電子數據交換(Edl)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二.EDI的發展過程

1、國外EDI的發展過程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在航運業首先使用EDI。1968年美國運輸業許多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個運輸業數據協調委員會(TDCC),研究開發電子通信標準的可行性。早期EDI是點對點,靠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通信完成的。

20世紀70年代,隨著數字通信網的出現加快了EDI技術的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出現了一些行業性數據傳輸標准並建立行業性EDI,例如,銀行業發展的電子資金匯兌系統(SWIFT);美國運輸業數據協調委員會(TDCC)發展了一整套有關數據元目錄、語法規則和報文格式,這就是ANSLX.12的前身;英國簡化貿易程序委員會(SIMPRO)出版了第一部用於國際貿易的數據元目錄(UN/TDED)和應用語法規則(UN/EDIFACT),即EDIFACT標准體系。20世紀70年代EDI應用集中在銀行業、運輸業和零售業。

20世紀80年代EDI應用迅速發展,美國ANSlX.12委員會與歐洲一些國家聯合研究國際標准。1986年歐洲和北美20 多個國家代表開發了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及運輸業的EDI國際標准(EDIFACT)。隨著增值網的出現和行業性標准逐步發展成通用標准,加快了EDI的應用和跨行業EDI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出現Internet EDI,使EDI從專用網擴大到網際網路,降低了成本,滿足了中小企業對EDI的需求。

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已有2.5萬家大型企業採用EDI,美國100家最大企業中有97家採用EDI。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有3萬多家公司採用EDI,西歐有4萬家EDI企業用戶,包括化工、電子、汽車、零售業和銀行。

2、我國EDI的發展

我國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例如,外經貿部國家外貿許可證EDI 系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中國外運海運/空運管理EDI系統,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中化財務、石油、橡膠貿易EDI系統"以及山東省抽紗進出口公司"EDI在出口貿易中的應用"等。1991年9月由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國內貿易部、交通部、郵電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商檢局、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稅務局、貿促會等16個部委、局(行、公司)發起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同年10月成立"中國EDIFACT委員會"並參加亞洲EDIFACT理事會,目前已有18個國家部門成員和10個地方委員會。EDI已在國內外貿易、交通、銀行等部門廣泛應用。

l993年起實施"金關工程"即對外貿易信息系統工程,它是EDI技術在外貿領域的應用的試點,網路和服務中心建設,已取得重要成果。

"九五"期間,海關、交通、商檢及商業的EDI應用項目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項目。

EDI技術現今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不過EDI的推廣應用的的確確大幅度提高了商貿和相關行業(如報關、商檢、稅務、運輸等)的運作效率。九十年代以來,美,日,西歐,澳大利亞及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已陸續宣布,對不採用EDI進行交易的商戶,不於或推遲其貿易文件的處理。這就給非EDI商戶造成巨大壓力,甚至會給其造成巨大的貿易損失。
參考資料:黨中央

㈡ 請問EDI是什麼意思

EDI是 Data Interchange 的縮寫,在大陸譯為電子數據交換,有時也譯為無紙貿易。香港譯為電子資料聯通。國際標准化組織將EDI定義為一種電子傳輸方法,用這種方法,首先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中的報文數據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的報文數據格式,進而將這些結構化的報文數據經由網路,從計算機傳輸到計算機。

除了硬譯的這個定義之外,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一下EDI的含義。從譯名上可以看出有許多不同的理解,例如,不少文獻將它譯為無紙貿易,在貿易領域中來說,這一名稱很形象地說明了它的狀況及效果。然而,從基本意義來說,電子數據交換的意思並不限於貿易活動,例如醫院中的信息交流,現在也已採用EDI的思想與方法,並已在國外一些地方實際使用。因此,嚴格地講,無紙貿易是EDI在貿易領域中的實際應用,EDI的概念應當更廣泛一些。當然,在現實的應用中,貿易領域的應用是發展最快,應用最多的方面,目前在這一方面的成果,標准,軟體也是最多的。有的同志正確地指出:EDI的實質在於「數據不落地」,用技術語言來說,那就是信息存儲及傳遞的介質從紙張轉為電磁設備。這樣所謂EDI就應當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方面:

1、 需要進行信息交換的某一應用領域,即EDI的環境。例如:國際貿易,國內貿易,醫院工作,圖書館工作,項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裡信息需要傳遞,在哪些地點之間進行傳遞。

2、 信息交換的流程及規則,即EDI的過程。它反映了實際領域中的業務過程,以及與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貿易過程中,從詢價,報價開始,直到付款,交貨。中間涉及供應者,購買者,銀行,運輸公司,保險公司等多種企業(或稱角色),先後幾十種信息交換業務需要執行。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流程體現為一系列規則與標准。

3、 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體設備,通信設備以及軟體,即EDI的技術實現。從目前來看,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已經比較普遍,EDI的應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開發。例如,通信線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種方式解決,從最簡單的電話線到租用衛星專線。需要的是軟體的開發。 針對某一領域的應用,遵從某一特定的標准,就要有一套專門的軟體。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是技術方面的任務。

總之,對於EDI,應當全面地去認識和理解,而不要只從技術,甚至只從硬體的角度去看待與處理EDI的工作。

㈢ 通過案例談談什麼是ediedi可以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電子商務平台復需要制第三方入駐的形式是需要辦理edi許可證的。例如:+貓 +寶
好處:先從法規來講國家對電信業務經營實行許可制度。經營電信業務,必須依照規定取得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頒發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未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從事電信業務經營活動。網站查封10-100w的罰款.

㈣ 有關EDI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2O世紀6O年代後,世界進入了電子與信息技術的
時代,世界經濟已呈現出一體化的特徵,全球貿易范圍不
斷擴大,貿易金額大幅度上升,促使各種貿易單證和文件
的處理數量急劇增加。在此背景和需求下,美國首先在
商務領域中開發了以計算機、網路通信和數據標准化為
要件的電子數據交換(dectrome dam interchange,以下簡
稱 ),形成了電子商務的雛形,開創了電子商務時代
的先河。
EDI的涵義是,按照協議對具有一定結構特徵的標
准經濟信息,通過通訊網路,在商業貿易夥伴的電子計算
機系統之間,進行自動交換和自動處理,使國際貿易往來
過程不再依賴紙面單證,而逐漸被電子單證所代替。即
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將有關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
整和,通過電子方式來傳遞、交換有關數據和文件,是一
種電子形式交易,又稱無紙貿易。

、 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
為了保持競爭力,許多公司在不斷地尋找更新更好的
方法,以加快和貿易夥伴之間的溝通速度,在顧客、供應商
和夥伴之間建立更好的關系,減少支出。但是,傳統貿易
方式存在著效率低下、財力浪費、風險劇增、服務欠佳等諸
多缺陷,而EDI不但能克服以上弊端,而且能將市場、客戶
和出口企業等諸方面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突破了以往時空
上的限制,從而使企業有可能獲得競爭優勢,因而成為企
業增強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安得森認為
「能夠促進信息共享、減少運營成本、節省時間和資源、提
高顧客服質量、改善商業關系。』』其優勢具體表現為:
(一)EDI的應用能有效地建立貿易夥伴之間的密切
聯系,增強貿易機會。EDI以網際網路為載體,能快速正確
地將各國供應商、中間商和采購商的各種商務信息公布
於世,增強國際市場的透明度,為商家帶來更多的商機。
(二) 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實現及時供應,加強出
口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當前國際貿易出現了一個新
特點,即進口商要求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的零庫存的
發展趨勢,傳統貿易方式對此難以適應,而EDI具有獨
特的高速信息傳輸的特點,縮小了出口企業與供應商的
時空距離,滿足了不同進出口商的要求,實現了生產企業
的即時生產。
(三) 的應用順應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有關規
定,提高了參與市場的競爭力。EDI在歐洲、北美、新加
坡、和日本等國中,已明文規定進出口貨物通關、報驗必
須採用EDI貿易方式。因此,若不運用EDI開展國際貿
易,就有可能被排除在這些國家的市場之外,喪失潛在的
市場份額。
(gg)Ⅱ)I貿易方式能夠降低出口企業的成本。第一,
它降低了單證與人工成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單證的紙
張成本和處理費用得到節省;二是人員開支費用得到節
省。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發展會議的統計,傳統貿易方式
中各國每年用紙單證的費用總計約3000億美元,而國
方式處理電子單證費用僅為傳統貿易方式的1/4;第二,
EDI方式降低了庫存佔用成本。採用EDI貿易方式能實
行即時生產和供應,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量,甚至實現
零庫存。例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自採用EDI方式
後庫存已由3O天降至3天;第三,降低了采購成本。採用
EDI貿易方式,可在網上進行商品采購,不僅能達到物美
價廉的目的,還減少了相關通訊費用。例如,美國杜邦公
司花費120美元完成一項傳統采購,用EDI方式僅須5至
lO美元。第四,EDI方式減少了因紙單證出錯、遺失而補
救的費用。據香港國際貿易電腦服務有限公司的資料顯
示,採用EDI貿易方式可降低其費用約4O 。由於EDI應
用軟體具有自查功能,對信息源上的數據輸入錯誤可及早
查改,從而減少了補救費用。
(五)EDI貿易方式優化了運作機制,提高了管理效
率。首先,它優化了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EDI的應用
使經營管理中的各項信息的管理、統計分析和保存實現
了計算機一體化,從而使機構和人員更加精練。其次,
優化了企業的營運機制。EDI的應用加快了內外信息
的交流,增強了進出口貿易的磋商、簽約和履行過程中
各項流程的辦事效率。例如,新加坡建立了全國經貿網
後,報關時間從3天降為15秒,由此為政府每年節省資
金約1O億美元。
(六)EDI優化了企業的經營決策。EDI貿易方式具
有快捷、信息量大的優點。運用有關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可為企業決策提供更科學的依據,增強決策的正確性。
二、EDI的構成
EDI是人類信息技術發展給傳統貿易方式帶來的新
的變革,主要由EDI的報文標准、軟體和硬體構成。
(一)EDI報文標准
為了使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能夠直接對話,接受方
的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必須能自動識別處理通過EDI網
絡收到的數據,應採用發送方與接受方的計算機都能識
別的通用語言。由此產生了EDI報文標准。
EDI標准就是一套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
換所應遵守的共同規則。從EDI報文標準的發展史看,
最早應用EDI的企業採用自己的專用標准,以後逐步發
展為行業標准和國家標准,現在則進人了開發和推廣國
際報文標準的階段。目前,EDI國際標准主要有兩大主
流體系:一是美國的ANSⅨ12標准,其主要適用於北美
國家;二是聯合國的 EDIFAGT標准,主要在歐洲和
亞洲國家使用。
(二)EDI軟體
EDI軟體主要將發送方與接受方之間的信息譯成報
文標准格式,以供傳輸交換。它主要有三類:
1、轉換軟體。該功能是將原有計算機系統文件轉
換為翻譯軟體能夠理解的平面文件(FI。 II ),或將
翻譯軟體接收來的平面文件轉換成計算機系統中的原
有文件形式。
2、翻譯軟體。它的作用是將平面文件和接收到的
EDI報文標准格式進行互譯,並具有指導數據的傳輸,保
證傳輸的正確和完整的功能。
3、通信軟體。它是將EDI報文標准格式文件的外
層加上通信信封,送到EDI系統交換中心的郵箱,再從
EDI系統交換中心內將接收到的文件取回。
(三)EDI硬體
EDI硬體設備主要是計算機、數據機、電話線和
通信網路。通信網路是實現EDI電子信息傳輸的基本
條件。EDI的通信方式主要有:
1、點對點(I)]rP)。
2、增值網(Ⅵ )。增值網是通過專門的網路服務
商提供用戶之間的數據交換。
3、網際網路( ]rI NI )。網際網路具有成本低、覆蓋
面廣,並能對不同數據格式進行自動轉化等特點,為EDI
創造了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使得基於網際網路EDI
能迅速成為全球性的貿易工具。
三、EDI在外貿單證實務中的應用
(一)EDI貿易方式的工作流程
現以出口企業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送出境貨物
報驗單的實例來介紹整個流程1、發送方生成原始報文
數據的發送方(出口企業)在自己的計算機應用系
統中,對來自於資料庫或輸人的數據進行數據的編輯處
理,生成原始單據格式的報文。
2、進行數據映射
發送方(出口企業)使用EDI映射軟體,將原始數據
格式轉換為中間文件。中間文件是擁護端格式文件與
EDI標准報文之間的介面文件,它的應用使EDI中心和
用戶可直接進行數據轉換。
3、進行數據翻譯
發送方(出口企業)應用翻譯軟體,將中間文件轉換
為EDI標准格式報文。
4、發送方對報文加封
發送方(出口企業)的計算機應用系統自動在報文
外層加上通信交換信封。
5、發送E£Ⅱ報文
發送方(出口企業)通過通信軟體將標准格式文件
發送到增值服務網路或直接傳給對方。
6、接收方收到EDI報文後進行數據翻譯
接收方應用翻譯軟體將EDI標准格式報文轉換成
中間文件,最後生成接收方計算機應用系統能夠處理的
文件格式。
7、接收方應用系統進行數據處理
接收方對收到的報文,使用計算機應用系統進行收
閱處理。
(二)EDI貿易方式的操作流程
以海關、#btr-管理局、銀行和出口企業的出口收匯
核銷為業務背景,EDI貿易方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圖1 出口收匯核銷業務的EDI操作流程
出口收匯核銷手續的辦理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
1、出口企業從外匯管理局領取以注有編號的空白
核銷單。
2、出口企業在裝運前,將註明報關編號的核銷單連
同有關報關單證交海關,辦理出口報關手續。
3、海關將貨物出運後的結關單據發送給外匯管理局。
4、出口企業憑整套結匯單據通過收匯銀行向進口
商收取貨款。
5、收匯銀行收到進口商的付款後,向出口企業和外
匯管理局發送結匯水單,通報收匯情況。
6、出口企業收到貨款後,向Pb~r-管理局辦理出口收
匯核銷申請。
7、外匯管理局根據出口企業核銷申請,憑銀行的結
匯水單對海關放行的出口貨物進行收匯核銷。核對無誤
後,向出口企業發送出口收匯核銷證明。
綜上所述,相對於傳統的國際貿易方式,EDI貿易方
式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優勢。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中,
基於網際網路的EDI國際電子商務將成為我國對外經濟
貿易的重要方式。外經貿行業只有重視EDI的應用,建
立硬體設施完善、人員素質良好的EDI應用系統,才能
獲得競爭優勢和長足的發展。

㈤ 為什麼提出EDIEDI解決了什麼問題.

EDI

電子數據交換(EDI)簡單地說就是企業的內部應用系統之間,通過計算機和公共信息網路,以電子化的方式傳遞商業文件的過程。

換言之,EDI就是供應商、零售商、製造商和客戶等在其各自的應用系統之間利用EDI技術,通過公共EDI網路,自動交換和處理商業單證的過程。 EDI能為您解決什麼問題:
節約時間和降低成本:由於單證在貿易夥伴之間的傳遞是完全自動,所以不再需要重復輸入、傳真和電話通知等重復性的工作。從而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的降低運作成本,使溝通更快更准。
提高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手段之一:將EDI技術與企業內部的倉儲管理系統、自動補貨系統、訂單處理系統等企業MIS系統集成使用之後,可以實現商業單證快速交換和自動處理,簡化采購程序、減低營運資金及存貨量、改善現金流動情況等。也使企業可以更快地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響應。
業務發展的需要:目前,許多國際和國內的大型製造商、零售企業、大公司等對於貿易夥伴都有使用EDI技術的需求。當這些企業評價一個新的貿易夥伴時,其是否具有EDI的能力是一個重要指標。某些國際著名的企業甚至會減少和取消給那些沒有EDI能力的供應商的訂單。因些,採用EDI是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EDI業務應用領域:
在商業貿易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不同製造商、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商業貿易之間各自的生產管理、物料需求、銷售管理、倉庫管理、商業POS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使這些企業大幅提高其經營效率,並創造出更高的利潤。
商貿EDI業務特別適用於那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具有良好計算機管理基礎的製造商、採用商業POS系統的批發商和零售商、為國際著名廠商提供產品的供應商。
運輸業領域:在運輸行業,通過採用集裝箱運輸電子數據交換業務,可以將船運、空運、陸路運輸、外輪代理公司、港口碼頭、倉庫、保險公司等企業之間各自的應用系統聯系在一起,從而解決傳統單證傳輸過程中的處理時間長、效率低下等問題。可以有效提高貨物運輸能力,實現物流控制電子化。從而實現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進一步促進深圳市港口集裝箱運輸事業的發展。
通關自動化:在外貿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海關、商檢、衛檢等口岸監管部門與外貿公司、來料加工企業、報關公司等相關部門和企業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可以避免企業多次往返多個外貿管理部門進行申報、審批等。大大簡化進出口貿易程序,提高貨物通關的速度。最終起到改善經營投資環境,加強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的目的。
其他領域:稅務、銀行、保險等貿易鏈路等多個環節之中,EDI技術同樣也有著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EDI和電子商務技術(ECS),可以實現電子報稅、電子資金劃撥(EFT)等多種應用。
EDI的技術特點:
EDI最大的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
EDI單證是通過專用的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的。由於EDI單證大多是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商業單證,通過有專門機構管理的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一點是目前Internet技術還不能解決的問題。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EDI技術也在與包括Internet技術在內的其他先進技術不斷融合,為用戶提供更靈活、多樣、簡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擁有更廣闊的電子商務服務領域。
不論用戶內部MIS系統的應用程序和數據格式有何不同,在通過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之前,都採用一種叫做「翻譯器」的軟體將不同的數據格式翻譯成為了符合國際標準的EDI格式。正是這種方法,使得在不同用戶的不同應用系統之間自動交換數據成為可能。
東莞匯鑫

㈥ 電子商務和EDI技術有什麼作用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L),使水運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和網路進一步擴大到貨主、保險、回銀行、商檢、海答關、外貿、貨運代理以及其他有關業務部門,實現網上電子商務。EDI技術使集裝箱單據的傳送快捷、方便,減少了傳送時間,保證了傳送質量,提高了傳送效率,對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門到門運輸以及物流體系的建立起到巨大的技術支持和保障作用。條形碼、集裝箱與EDI已被公認為國際貿易手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三大技術特徵。

㈦ EDI是什麼

1、電子數據交換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縮寫EDI)是指按照同一規定的一套通用標准格式,將標準的經濟信息通過通信網路傳輸在貿易夥伴的電子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
2、連續電除鹽技術
它科學地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融為一體,通過陽、陰離子膜對陽、陰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以及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離子的交換作用,在電場的作用下實現水中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達到水的深度凈化除鹽,並通過水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裝填樹脂進行連續再生;
因此EDI制水過程不需酸、鹼化學葯品再生即可連續製取高品質超純水,它具有技術先進、結構緊湊、操作簡便的優點,可廣泛應用於電力、電子、醫葯、化工、食品和實驗室領域,是水處理技術的綠色革命。 出水水質具有最佳的穩定度。
EDI作用
1、EDI標準保證了計算機網路自動傳送和計算機自動處理文件及數據得以實現。
2、EDI標准也保證了網路傳輸全程實現審計跟蹤,這樣大大提高了商業文件傳送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所謂的審計跟蹤,就是報文在交換過程中,系統自動對報文的接收時間、報文大小。收件人、投遞時間和收件人讀取時間等均作詳細的記錄和存檔,以便該報文發生差錯或丟失時,可應要求重構和重發,在發生糾紛時提供舉證服務。
3、標准化得EDI格式轉換保證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各種商業文件(如單證、回執、載貨清單、驗收通知、出口許可證、原產地證等)得以無障礙電子化交換,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㈧ EDI在物流有什麼作用

EDI在物抄流過程中的作用

EDI是一種信襲息管理或處理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對物流供應鏈上物流信息進行有效地運作,比如傳輸物流單證等。EDI在物流運作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計算機及通信網路資源,提高交易雙方信息的傳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對於製造業來說,利用EDI可以有效地減少庫存量及生產線待料時間,降低生產成本;其次,對於運輸業說,利用EDI可以快速通送報檢、科學合理地利用運輸資源、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費用和節約運輸時間;再次,對於零售業來說,利用EDI可以建立快速響應系統,減少商場庫存量與空架率,加速獎金周轉,降低物流成本;同時也可以建立起物流配送體系,完成產、存、運、銷一體化的供應線管理。

閱讀全文

與edi對國際部門有什麼幫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洗浴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974
凈化器煙囪多少錢 瀏覽:119
清洗玻璃閩什麼除垢劑 瀏覽:159
廢水鹼性多少達標 瀏覽:350
中興污水的特徵是什麼 瀏覽:978
澡堂泡池水過濾 瀏覽:234
超濾膜換內蕊 瀏覽:268
飲水機口被貓舔怎麼辦 瀏覽:386
ro膜晾乾下次用 瀏覽:52
螺桿機濾芯哪裡有 瀏覽:330
ro膜通量100 瀏覽:604
拆膜反滲透工具怎麼使用 瀏覽:610
如何清除杯子內壁水垢 瀏覽:842
除垢劑對孕婦有害嗎 瀏覽:476
nespresso怎麼退出除垢模式 瀏覽:416
南寧市江南污水廠三期 瀏覽:859
濱特爾納濾進水器 瀏覽:952
污水處理廠生產匯報 瀏覽:333
家庭自製柿子酒蒸餾方法如下 瀏覽:313
染整工業廢水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