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全身淋巴排毒的好處
1、增加淋巴的流動;
2、加速自然排毒的過程,因此幫助身體透過淋巴系統而移走廢物;
3、刺激淋巴域的活動;
4、增加淋巴細胞的生產力;
5、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
6.促進免疫系統的功能;
7、刺激系統;
8、當它結合面部美容療程上,能有效的維持清潔、有光澤及健康皮膚;
9、粉刺、毛細血管擴張、酒糟鼻及並非發炎但屬遺傳性過敏症的皮膚;
10、提升身體內部化學過程的平衡。
淋巴排毒(LymphaticDetox)是指通過按摩,順著人體的淋巴腺系統准確地加壓全身淋巴結的位置,使由血管滲透出含大量毒素及廢物的淋巴液,加快運行至每個淋巴結。從而加速排泄體內毒素,令身體機能及皮膚得到徹底潔凈。實行淋巴排毒按摩的主要作用是恢復液體的正常循環,加速毒物排出。
哺乳類特有的周圍淋巴器官,由淋巴細胞集合而成。呈豆形,位於淋巴管行進途中,是產生免疫應答的重要器官之一。淋巴竇的竇腔內有許多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從輸入淋巴管流來的淋巴液先進入皮竇再流向髓竇,最後經輸出淋巴管離開淋巴結。淋巴結的主要功能是濾過淋巴液,產生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參與機體的免疫反應。淋巴結腫大或疼痛常表示其屬區范圍內的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變。因此按淋巴結分布規律檢查淋巴結的情況,對診斷和了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貳』 組織水腫有哪些原因
引起組織水腫的原因有以下四種情況:
1、血管內外液體交換障礙
正常情況下,組織間隙液體與血液之間保持著動態平衡。這種平衡是由兩方面的力量所決定的:一種是促使液體濾出毛細血管的力量,即毛細血管血壓和組織液滲透壓;另一種是促使液體迴流入毛細血管的力量,即血漿膠體滲透壓和組織液靜水壓。這兩種力量對比決定著液體的濾出和迴流時的方向和速度。
當組織液生成超過迴流時,就會造成水腫。
2、體內外液體交換障礙
正常人體主要通過腎的濾過和重吸收來調節水和鈉鹽的攝入量與排出量的動態平衡,從而保證體液總量和組織間隙液量相對恆定。正常情況下,通過腎小球濾過的水、鈉,99%以上被腎小管重吸收,只有約1%從尿中排出。若腎小球濾過率和腎小管重吸收率保持這個比例,就不致發生水、鈉瀦留,稱為腎小球-腎小管平衡。
但是,任何原因使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而腎小管重吸收率並未減少,或腎小球濾過率沒有明顯變化而腎小管重吸收明顯增強,再或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而腎小管重吸收增強同時出現,都會導致腎小球、腎小管平衡失調,從而引起水、鈉排出減少,在體內積留。
3、過敏性物質引起——過敏性水腫
過敏反應時組織釋放組織胺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漿中的蛋白質滲出毛細血管進入組織液,結果增加了組織液中蛋白質的濃度而降低了血漿中蛋白質的濃度,從而使組織液滲透壓升高而吸水。
4、營養不良引起
營養不良時,血漿蛋白合成量減少,血漿滲透壓降低,使水分進入組織液,引起組織水腫。也就是說當攝入的蛋白質較低時,人體缺少必需氨基酸,體內的蛋白質減少,細胞中的水滲出、積累在組織液中,而血漿的吸水能力下降,組織液中的水不能及時被運輸走,從而引起組織水腫。
/iknow-pic.cdn.bcebos.com/cb8065380cd7912354df38a4a3345982b2b78027"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b8065380cd7912354df38a4a3345982b2b7802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jmangel.gd.cn/pure_cb8065380cd7912354df38a4a3345982b2b78027"/>
(2)淋巴迴流與超濾擴展閱讀
引起組織液生成大於迴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毛細血管血壓增高由於毛細血管血壓增高,使液體從毛細血管濾出到組織間隙增多,而又阻礙液體迴流入毛細血管,這樣就造成組織液積聚過多,當其超過淋巴的代償迴流時,就出現水腫。如心力衰竭時引起的全身性水腫;肝硬變時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靜脈受阻時引起的局部水腫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細血管血壓增高所致。
2、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是使組織液迴流到毛細血管的一種力量,因此,當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時,組織液生成增多,迴流減少,組織間隙液體積聚過多,形成水腫。這種水腫常為全身性的。
3、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細血管壁僅允許水分、晶體物質(如Na+、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過。但在病理情況下,通透性增加,會使大量蛋白質漏出到組織液中。結果,一方面血管內液體滲透壓降低,另一方面組織液膠體滲透壓升高,發生水腫。炎症引起的水腫,就是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4、淋巴迴流受阻組織液除了大部分從毛細血管靜脈端迴流外,少部分還從淋巴管迴流入血。當淋巴管阻塞,淋巴迴流受阻時,就可使含蛋白質的淋巴液在組織間隙中積聚而引起水腫,稱為淋巴水腫。如惡性腫瘤細胞侵入並堵塞淋巴管;或臨床進行廣泛摘除淋巴結;絲蟲病時,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蟲阻塞,引起下肢和陰囊的慢性水腫等。
『叄』 淋巴怎樣排毒
當身體某一部分有病毒侵入時,該部位附近的淋巴腺(結)內的淋巴球便會運用免疫功能,對抗外來之病菌以保護身體。
沿著毛細淋巴管有100多個淋巴結或淋巴腺,身體的頸部、腹股溝和腋窩特別密集。每個淋巴結里有一連串纖維質的瓣膜,淋巴液就從此流過,濾出微生物和毒素,並加以消滅,以阻止感染蔓延。
當病毒侵入人體發生感染時,淋巴結會腫大疼痛。像喉嚨發炎時,會在下巴頦下摸到兩個腫塊,那就是淋巴結。炎症消失後淋巴腫塊也會自然縮小。
(3)淋巴迴流與超濾擴展閱讀
淋巴結主要功能
1、過濾淋巴。淋巴結位於淋巴迴流通道。當病原體、異物等有害成分侵入身體淺層結締組織時,這些有害成分很容易隨組織液進入全身淋巴毛細血管,並隨淋巴迴流到達淋巴結。由於淋巴竇體積增大,淋巴流速變慢。當淋巴有害成分在循環方向流動時,它們與竇內巨噬細胞完全接觸。
2、其中大部分被切除或局限於淋巴結,有效地防止有害成分進入血液循環和侵入身體其他部位。參與免疫反應。淋巴結在體液和細胞免疫等特異性免疫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淋巴迴流能使淋巴結迅速接受侵入身體的抗原刺激。
3、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細胞和體液因子,淋巴迴流啟動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淋巴結不僅可以通過免疫反應將抗原成分清除到淋巴結中,而且還可以通過輸出效應淋巴細胞或免疫活性成分,在身體其他部位,特別是有害成分侵入的部位,觸發免疫反應,從而及時減輕對身體的傷害。
4、免疫應答後,通過淋巴細胞循環,隨時監測淋巴結產生的抗原特異性記憶細胞是否再次侵入這些有害成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淋巴
『肆』 高二生物
因為組織液可轉化為血漿或淋巴液,若這兩種管阻塞,則會導致組織液不能通過管流向血漿或組織液並轉化為他們,致使組織液越來越多導致組織水腫,望採納
『伍』 晚上九點到十一點是什麼排毒時間
晚上9:00~11:00淋巴排毒是謠言
原因:
淋巴24小時都在運作,正常人每天生成2~4升淋巴液,大致相當於全身的血漿量。淋巴系統是時刻不停地循環的。淋巴迴流的生理意義在於回收蛋白質,運輸脂肪及其他營養物質,調節體液平衡,防禦和免疫功能。
淋巴液在迴流途中要經過多個淋巴結,在淋巴結中的淋巴竇內,有大量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細胞,可以將紅細胞細菌和其他微粒清除掉。
這個過程是一直在發生的,9:00~11:00這個時間段對淋巴系統來說,一點兒都不特殊。
身體進行科學排毒的方式
據新華社報道,人體中所謂的毒素主要來自於內、外兩個方面,內部毒素包括人體在進行日常生理活動時所產生的「副產品」;而外部毒素主要來自煙、酒、葯物、環境污染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多個器官以及由抗氧化酶構成的內部排毒系統都在日夜不停地處理著毒素,因此,只要保證在一段時間內不吸煙、不喝酒、不吃高糖和油炸食品等,便能減輕身體排毒的負擔。
但是,如果想長期保持健康,就需要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讓身體的排毒系統更好地發揮作用,守護我們的健康。
『陸』 將墨汁注入兔子腸管的漿膜下,墨汁沿淋巴管道走行,最終會到達哪裡
淋巴迴流是組織液中的一部分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液後,沿淋巴管匯集,最後經右淋巴導管和胸導管返歸血液的過程。
淋巴液的生成和迴流的重大意義在於:回收組織液中的蛋白質,運輸脂肪和其他營養物質,調節血漿與組織液間的液體平衡以及清除組織中的紅細胞和其他異物等。
在正常情況下,淋巴管內的淋巴緩慢而不斷地向心流動。流速相當於靜脈血的1/10左右。正常人在靜息狀態下,每小時約有120毫升淋巴液迴流入。
(6)淋巴迴流與超濾擴展閱讀:
淋巴管本身的收縮 除毛細淋巴管外,各級淋巴管壁中或多或少存在著平滑肌纖維,故淋巴管本身具有自主的節律性收縮作用,從而能推動淋巴液向心運行,各種外力的作用都是通過淋巴管收縮這一內在因素而實現的。此外,淋巴管瓣膜內皮細胞漿中有許多的微絲,有收縮作用。這種收縮對於促進淋巴管動或防止淋巴逆流也有一定意義。
『柒』 公衛助理醫師《生理學》第三章考點(2)
(四)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
1、每搏輸出量及射血分數:
一側心室每次收縮所輸出的血量,稱為每搏輸出量,人體安靜狀態下約為60-80ml。每搏輸出量與心室舒張末期容積之百分比稱為射血分數(EF),人體安靜時的射血分數約為55%-65%。射血分數與心肌的收縮能力有關,心肌收縮能力越強,則每搏輸出量越多,射血分數也越大。
2、每分輸出量與心指數:
每分輸出量=每搏輸出量×心率,即每分鍾由一側心室輸出的血量,約為5-6L。
心輸出量不與體重而是與體表面積成正比。
心指數:安靜空腹時每一平方米體表面積的每分心輸出量3.0—3.5L/min.m2。靜息心指數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10歲左右少年的最高,可達4 L/min.m2。
3、心臟作功
心臟收縮將血液射入動脈時,是通過心臟作功釋放的能量轉化為血液的動能和壓強能,以驅動血液循環流動。
每搏功:心室一次收縮所作的功。
每搏功=搏出量×射血壓力+動能
由於靜息狀態下,動能在整個左心室每搏功中所佔比例可以忽略不計,射血壓力= 射血期左心室內壓—心室舒張末壓,射血期左心室內壓可用平均動脈壓來代替,心室舒張末壓可用左心房平均壓來代替,因此
每搏功=搏出量×(平均動脈壓—左心房平均壓)
每份功等於心室每分鍾所作的功。
(五)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心輸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積,搏出量主要與心臟前負荷,心肌收縮力,後負荷有關;心肌收縮的前負荷、後負荷通過異長自身調節機制影響搏出量,而心肌收縮能力通過等長自身調節機制影響搏出量。
1、前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
前負荷即心室肌收縮前所承受的負荷,也就是心室舒張末期容積、心室肌初長度,與靜脈回心血量有關。前負荷通過異長自身調節的方式調節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負荷,可使每搏輸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內峰壓升高。這種調節方式又稱starling機制,是通過改變心肌的初長度從而增強心肌的收縮力來調節搏出量,以適應靜脈迴流的變化。
正常心室功能曲線不出現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較小。心室功能曲線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張末期壓力(或初長度)的關系,而心肌的初長度決定於前負荷和心肌的特性。心肌達最適初長度(2.0-2.2μm)之前,靜息張力較小,初長度隨前負荷變化,但心肌超過最適初長度後,靜息張力較大,阻止其繼續被拉長,初長度不再與前負荷是平行關系。表現為心肌的伸展性較小,心室功能曲線不出現降支。 如果出現降支,表明心肌細胞的收縮功能已嚴重受損(出現在有些慢性心臟病患者,心臟過度擴張)。
異長調節的主要作用是:對搏出量的微小變化進行精細的調節,使心室射血量與靜脈回心血量之間能保持平衡,從而使心室舒張末期的容積和壓力能保持在正常范圍,例如在改變體位,或左右心室的搏出量發生不平衡時,此時異長調節立即發揮作用。
心室在舒張末期充盈的血量是靜脈回心血量和射血後心室內剩餘血量二者之和。
靜脈回心血量的多少是決定心室前負荷大小的主要因素。
影響靜脈回心血量的主要因素:
①心室充盈期的持續時間
②靜脈迴流速度
③心包內壓
④心室順應性:順應性降低(心肌纖維化,心肌肥厚),心室舒張期充盈量減少。
2、後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 (直接影響搏出量)
心室射血過程中,大動脈血壓起著後負荷的作用。後負荷增高時,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縮期延長,射血期縮短,每搏輸出量減少。但隨後將通過異長和等長調節機制,維持適當的心輸出量。
3、心肌收縮能力對搏出量的影響:
心肌收縮能力又稱心肌變力狀態,是一種不依賴於負荷而改變心肌力學活動的內在特性。通過改變心肌變力狀態從而調節每搏輸出量的方式稱為等長自身調節。
心肌收縮能力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是由影響興奮—收縮耦聯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橫橋數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縮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經、體液因素起一定調節作用,兒茶酚胺、強心葯,Ca2+等加強心肌收縮力;乙醯膽鹼、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縮力,所以兒茶酚胺使心肌長度—張力曲線向左上移位,使張力—速度曲線向右上方移位,乙醯膽鹼則相反。
4、心率對心輸出量的影響:
心率在40-180次/min范圍內變化時,每分輸出量與心率成正比;心率超過180次/min時,由於快速充盈期縮短導致搏出量明顯減少,所以心輸出量隨心率增加而降低。
心率低於40次/min時,也使心輸量減少。
六、動脈血壓
1、血壓:血管內流動的血液對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一般所說的動脈血壓指主動脈壓,通常用在上臂測得的肱動脈壓代表。
2、形成血壓的基本條件:(1)心血管內有血液充盈;(2)心臟射血。
3、動脈血壓的形成:(1)前提條件:血流充盈;(2)基本因素:心臟射血和外周阻力。
4、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
(1)每搏輸出量:主要影響收縮壓。
(2)心率:主要影響舒張壓。
(3)外周阻力:主要影響舒張壓(影響舒張壓的最重要因素)。
(4)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彈性貯器作用:減小脈壓差。
(5)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比例:影響平均充盈壓。
5、動脈脈搏:每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內的壓力發生周期性的波動,引起動脈血管壁的擴張與回縮的起伏。
七、靜脈血壓與靜脈迴流
1、靜脈血壓遠低於動脈壓,而且越靠近心臟越低。靜脈壓分為中心靜脈壓和外周靜脈壓。
2、中心靜脈壓指胸腔內大靜脈或右心房的壓力。正常值為:0.4-1.2kPa(4-12cmH2O),它的高低取決於心臟射血能力和靜脈回心血量的多少。中心靜脈壓升高多見於輸液過多過快或心臟射血功能不全。
3、影響靜脈迴流的因素:
(1)靜脈迴流的動力是靜脈兩端的壓力差,即外周靜脈壓與中心靜脈壓之差,壓力差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心臟的收縮力,但也受呼吸運動、體位、肌肉收縮等的影響;心肌收縮力增強,搏出量增大,心舒期室內壓明顯降低,有利於心房和胸腔內大靜脈的血液迴流,中心靜脈壓降低,所以與外周靜脈壓之差增大,所以靜脈迴流增多。
(2)骨骼肌的擠壓作用作為肌肉泵促進靜脈迴流。
(3)呼吸運動通過影響胸內壓而影響靜脈迴流,吸氣時靜脈迴流增多。
(4)體位改變:人體由卧位轉為立位時,回心血量減少。
八、微循環的組成及血流通路
1、微循環是指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基本功能是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2、微循環3條途徑及其作用:
(1)迂迴通路(營養通路):①組成:血液從微動脈→後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真毛細血管→微靜脈的通路;②作用:是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
(2)直捷通路:①組成:血液從微動脈→後微動脈→通血毛細血管→微靜脈的`通路;②作用:促進血液迅速迴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見。
(3)動-靜脈短路:①組成:血液從微動脈→動-靜脈吻合支→微靜脈的通路;②作用:調節體溫。此途徑皮膚分布較多。
微循環組成的記憶方法:
(1)將“循環”理解為“從動脈到靜脈的血流”,那麼,“微循環”就是“從微動脈到微靜脈的血流”,因此,微循環3條通路的血管都是“微動脈……微靜脈”。
(2)迂迴通路是交換物質的場所,必然包含真毛細血管,即“微動脈……真毛細血管……微靜脈”。
(3)交換血管的血流受組織局部代謝的調控,因而真毛細血管(無平滑肌)前必須連接調控血流的結構——“毛細血管前括約肌”。
(4)由於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含很少平滑肌而微動脈平滑肌豐富,因此二者之間應有一過度——後微動脈。
綜上所述,營養通路的組成應為“微動脈→後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真毛細血管→微靜脈。
同理,可以推出另兩條通路的血管組成。
3、微循環血流調控:
(1)毛細血管壓與毛細血管前阻力(後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和毛細血管後阻力(微靜脈)的比值成反比。
(2)微動脈的阻力對微循環血流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3)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的活動主要受代謝產物調節。
九、組織液的生成
1、組織液是血漿從毛細血管壁濾過而形成的,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質外,其它成分基本與血漿相同。
2、血漿從毛細血管濾過形成組織液的動力——有效濾過壓。
有效濾過壓=(毛細血管血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靜水壓)
人體血漿膠體滲透壓約為25mmHg,動脈端毛細血管血壓約為30mmHg,靜脈端毛細血管血壓約為12mmHg,組織液膠體滲透壓約為15mmHg,組織液靜水壓約為10mmHg
因此:毛細血管動脈端有效率過壓為-- (30+15)-(25+10)=10mmHg
毛細血管靜脈端有效率過壓為-- (12+15)-(25+10)= -8mmHg
毛細血管動脈端濾過的液體,約90%可在毛細血管靜脈端重吸收入血,約10%的組織液進入毛細淋巴管,生成淋巴液。
3.影響組織液生成的因素:
(1)有效濾過壓(主要是毛細血管血壓和血漿膠體滲透壓);(2)毛細血管通透性;(3)靜脈和淋巴迴流等等。
十、淋巴循環
主要生理意義:
1、 回收蛋白質:每天組織液中約有75-200g蛋白質由淋巴液回收到血液中,保持組織液膠體滲透壓在較低水平,有利於毛細血管對組織液的重吸收。
2、 運輸脂肪:由小腸吸收的脂肪,80%-90%是由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吸收。
3、 調節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液體平衡:每天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濾過的液體總量約為24L,其中約3L經淋巴循環回到血液中去,即一天中迴流的淋巴液的量大約相當於全身的血漿總量。
4、 清除組織中的紅細胞、細菌及其它微粒:主要與淋巴結內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淋巴細胞的免疫作用有關。
『捌』 內臟排毒時間表
內臟排毒時間表是假的,不要輕易相信。
謠言1
晚上9:00~11:00淋巴排毒
每天晚上9:00~11:00的時候,是人體淋巴的排毒過程,免疫系統活躍起來,你應該靜下心來,聽聽音樂,使自己盡量地保持安靜。這樣免疫系統就會很順利地完成排毒工作,讓你的免疫力增加。
真相:淋巴24小時都在運作謠言的作者可能連淋巴是怎麼回事都沒搞清楚,正常人每天生成2~4升淋巴液,大致相當於全身的血漿量。淋巴系統是時刻不停地循環的。淋巴迴流的生理意義在於回收蛋白質,運輸脂肪及其他營養物質,調節體液平衡,防禦和免疫功能。
淋巴液在迴流途中要經過多個淋巴結,在淋巴結中的淋巴竇內,有大量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細胞,可以將紅細胞細菌和其他微粒清除掉。這個過程是一直在發生的,9:00~11:00這個時間段對淋巴系統來說,一點兒都不特殊。
謠言2
晚上11:00~凌晨1:00肝臟排毒
晚上11:00~凌晨1:00,肝臟開始排毒。你就應該熟睡了,不要熬夜,此時你不睡覺的話,你的肝臟就會因此很累,肯定要受損的。
真相:不喝酒就不存在肝解毒如果想減少肝損害,主要靠的是不喝酒。就肝臟的解毒功能來說,其實它是個小時工,也就是說,人什麼時候喝酒,它什麼時候啟動針對酒精的解毒功能。晚上11:00~凌晨1:00這個時段,要是沒喝酒,也就不存在解毒這回事了。
謠言3
凌晨1:00~3:00膽排毒
凌晨1:00~3:00,是膽排毒的時間。此時亦應繼續熟睡,以便有利於肝膽的排毒。
真相:膽汁是肝臟產生的,膽囊只是存儲,食物刺激才能排出膽汁由肝細胞連續分泌,膽囊排膽汁需要有食物的刺激,要是膽囊只在凌晨1:00~3:00這個時段排膽汁,那人的消化功能可真的要出問題了。
(8)淋巴迴流與超濾擴展閱讀:
謠言1
半夜到凌晨4:00脊椎造血
半夜到凌晨4:00,正是人的脊椎造血時段,必須要熟睡,千萬不要熬夜啊!
真相:地球人脊椎造血屬有病胎兒還在肚子里的時候,胚胎期卵黃囊造血,其後肝脾造血,4個月後骨髓開始造血並逐漸增強,到嬰兒出生時,完全靠骨髓造血。成年人若出現骨髓外的造血,屬於造血功能紊亂。
謠言2
凌晨3:00~5:00,肺開始排毒了
凌晨3:00~5:00,人的肺開始排毒了。平時咳嗽的人,此時就會加重咳嗽,但是,卻不應該立即服用止咳葯。以免抑制肺部廢積物的迅速排出。
真相:咳嗽不是排毒,而是因刺激造成的反應咳嗽本身不是病,而是呼吸系統某種疾病造成刺激的反應,需要對因治療;若為細菌引起的肺炎,則需應用抗生素。至於排毒??你故意吸進去一堆有毒廢氣試試就知道了,立刻會引起劇烈咳嗽,不管幾點吸。
謠言3
早晨5:00~7:00大腸排毒
到了早晨5:00~7:00,就是人的大腸在排毒的時間了,此時就是你上廁所的最佳時機。假如你沒有大便,就說明了你有不正常的地方了,很需要去醫院看看了。檢查一下究竟是哪裡出了毛病。
真相:什麼時候有屎什麼時候去拉如果每天都4點半有便意,非要等到5點再去拉,這不是排便功能有問題,而是腦子被驢踢了。
人民網-「人體排毒時間表」?專家解析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