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產養殖池塘水變綠有臭味用什麼凈水劑可以調節變清
凈水器也稱凈水機,起源於1832年英國倫敦霍亂疾病,英國里德-斯帝沃 所發明。其凈水器按組回成結構可分為答RO反滲透凈水機、超濾膜凈水機、能量凈水機和陶瓷凈水器等。RO反滲透凈水機標配的是5級過濾,即:PP棉、顆粒炭、壓縮炭、 RO反滲透膜、後置活性炭5級;超濾凈水器是以超濾膜為主,其它濾芯如活性炭(不包括能量濾芯)為輔,超濾凈水器按照安裝方式分為立式與卧式兩種,立式超濾凈水器由PP棉、顆粒活性碳、壓縮活性炭、外壓超濾膜、T33組成;卧式超濾凈水器由不銹鋼外殼、內壓超濾膜、KDF組成。凈水器主要分為家用凈水器和商用凈水器兩大類。
⑵ 水產養殖需要什麼設備
一、增氧設備
增氧設備是設施水產養殖的必備設備。其種類很多,主要有微孔曝氣增氧、葉輪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充氣式增氧機、射流式增氧機、噴水式增氧機等。增氧設備主要用途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通過攪拌水體、促進水體上下循環,達到增氧曝氣和改善水質的作用。
二、投飼設備
投飼機以投料形式命名的有離心式投飼機、風送式投飼機和下落式投飼機;以供料方式命名的投飼機有振動式投飼機、翻板式投飼機、螺旋式投飼機等。投飼機可以定 時、定次、定量、定點、均勻自動投飼,具有省工省時,減少飼料浪費,保護水環境等特點。
三、排灌設備
在設施水產養殖中的排灌設備主要是水泵,有離心水泵、潛水泵、軸流泵、混流 泵、深井泵等。水泵的用途是輸送流體,在水產養殖中主要是向池塘注水和排水,保證 魚類各生長階段的不同水位要求;注人河水或深井水調節水溫;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 氧量,提高池水透明度,加強池水光合作用,提高池塘初級生產力;抽排池塘多餘和老 化水體,調節水質、鹽度和pH值,給魚類一個適宜的水體生存環境。
四、清塘設備
在需要曬乾的池塘,為了提高清塘的工作效率主要選用工程機械,如推土機、挖掘機、伊運機等。在潮濕的帶水池塘的清淤主要使用清淤機械,常用的清淤機械有兩棲式 清淤機、牽引式清微機、水力高壓清洗機、挖塘機組和水下清游機等,它們的主要作用 是將魚塘的淤泥進行分切、收集、提取、輸送到特定的地方。
五、水質凈化設備
在設施水產養殖中,水質凈化主要採用生物濾池、活性濾池和水質凈化機械,如生物轉盤、活性碳水過濾裝置、耕水機和臭氧消毒增氧機等。水質凈化設備可凈化和處理 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有害物質。
六、水質檢測儀器
水質檢測儀器主要有溶氧測定儀、pH面定儀、水溫計、氨測定儀等,用於檢測 池塘水質狀況是否符合漁業水質標准。
七、水溫調控設備
水溫調控設備包括鍋爐系統、電加熱器、太陽能加熱器、熱泵、熱交換器、水溫自 控系統等。主要作用是調控魚塘的水溫,促進魚類在最佳水溫中快速生長。
八、水產育苗設備
水產育苗設備有產卵設備、孵化缸、魚種網、魚篩、網箱、魚苗計數器、氧氣瓶 等,用於培育、採集魚苗。
九、捕魚設備
捕魚設備有電趕魚機、電脈沖裝置、氣幕趕魚器、電趕魚船、攔網船、各種絞纜 機、起網機、吸魚栗等,用於趕魚、捕魚和起魚。
十、魚運輸設備
魚運輸設備有各種活魚運輸車和船、保鮮冷藏車和船,以及塑料魚筐等,用於保鮮 魚和活魚運送。
十一、防疫消毒設備
設施水產養殖的防疫消毒設備主要有噴霧消毒機械等。
⑶ 養殖魚池水用什麼過濾
供應景觀魚池水處理裝置
一.水總是溶有來自空氣的氧,實驗表明:經高壓靜電處理的水獲得能量,它們會與電子及自由態的原子團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大量的活性氧,如超氧陰離子,過氧化氫、羥基自由基等。這些活性氧能破壞生物細胞的離子通道,改變了細菌和藻類生存的生物場,影響細菌的生理代謝,從而起到了殺菌的作用。活泩氧還具有很強的殺滅微生物作用,對持續使用本設備的循環水體,可有效殺滅細菌及藻類,同時抑制其生長。
本裝置引入了先進的多元高壓靜電模塊的電子式水處理技術,對流經設備的水體進行集群式處理,產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具有很強的殺滅微生物作用,含活性氧的水迅速擴散到水域各個角落,可有效殺滅細菌及藻類,同時抑制其生長。設備利用高壓靜電的特定頻率,根據氧轉移原理提高氧總量,在水流過程中降低液膜厚度,從水中自動分解出大量的溶解氧,因為氧化還原作用是水體凈化的主要作用,水中的溶解氧可以與污染物發生激烈的氧化反應,由此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質。根據水質檢測,處理後水中的溶解氧保持著飽和狀態,使水始終鮮化、活化。增加了水體的自凈能力,保證微生物的快速分解從而保持水體的清澈。
水清魚歡------見到很多養魚的朋友都會說「水至清則無魚」,其實這種認知一是來源於對古語的誤讀,二為來源於對生活印象的誤解。古語所提「水至清則無魚」,要從當時的生活生產環境作為理解的基礎。古時漁人從事生產,主要是直接向自然索取資源,而且工具落後,水清的地方魚群無處躲藏而容易被捕撈,致使水清的地方魚就少。現代人們養魚的方式發生很大的改變,挖塘築壩自養家魚,什麼時候捕撈自己安排。要提高產量就要投入大量的飼料,本來水都是封閉的,兩者加在一起,水中就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和藻類,所以常見的魚塘水質都是發綠混濁的,靠傳統的方法把塘水變清,在經濟上也是得不嘗失。慢慢人們就會產生一個誤解,反而認為又黑又濁的魚塘才是出大魚的地方,清水反而不出大魚了。人們在家養魚觀賞時水越清觀賞效果越好了,但是一直以來人們普遍通過投放葯物的方法把水變清,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水的性狀也隨之變化,魚反而變得不好養了,人們就會產生水清的魚缸沒有魚的印象。如果我們走近先進的現代魚場就會發現,清澈的水池中一樣可以養大魚,而且養出來的魚體質更加健康,專業的漁場主都會想方設法抑制水中細菌藻類,保證魚的健康生長。這就用事實證明只要使用合理的方法處理水質,清水比濁水更適合魚的生長發育。
觀賞魚養殖或景觀水族水質包含豐富的有機質,水中極容易滋生菌落和藻類致使水質變綠發臭,嚴重時影響魚類的成活率增加養殖成本,觀魚賞水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恆源浩水處理設備殺菌滅藻過濾池處理效果更徹底,而且安裝簡易維護方便,只佔極小空間。下圖是廠方實驗魚池經恆源浩處理水質基本達到要求後,將設備設定為低耗能狀態運行,魚池依然可以長期保持清澈透底.
⑷ 水產養殖凈水設備有哪些
凈水設備有冠菌龍生物反應物,是一種現代型高科技微生物凈水器,是水產版養殖專用的適用權於任何養殖(海水、淡水、工廠化養殖等等都可以使用)功能特點:快速凈水,釋放益生菌,排氨氮,分解雜物糞死藻等。長期穩定高效,可使用長達4年,最重要的是能夠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⑸ 硫酸鋁銨對水產養殖凈水可以嗎
硫酸鋁銨對水產養殖凈水可以.
1、凈水,無毒性。、
2、可以 凈水。
硫酸鋁銨用途
1、性狀 無色透明立方結晶或白色顆粒粉末。無臭、味澀。
2、熔點 93.5℃
3、相對密度 1.64
4、溶解性 微溶於水,20℃時溶解度15g/100ml水,易溶於熱水,水溶液呈酸性。溶於稀酸、甘油,不溶於醇。
5、產品用途: 用作凈水劑、媒染劑、紙張上漿劑,並用於醫葯,焙粉、鞣革、食品添加劑等。
硫酸鋁銨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片、塊。無臭,有收斂澀味,熔點93.5度。加熱至250度時,脫去結晶水成為白色粉末,即燒明礬。超過280度則分解,並釋放出氨氣。可溶於水(20℃溶解度為15g)、稀酸、甘油,水溶液呈酸性,不溶於乙醇。
⑹ 水產養殖凈水效果最好的是哪種
在水產養殖中凈水效果最好的非冠菌龍了,從它的主要功效做分析,主要使用於各種養殖場,主攻水質凈化,飼料殘留動物糞便的分解和氨氮的排放,還有可以自動化的釋放益生菌群協助你養殖,為您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率。
在養殖戶的角度來說,使用過冠菌龍的養殖戶經過一個月的實驗反饋,水質是完全控制住,穩控了藻相還有消滅了病菌。大大提高養殖效率。
⑺ 水產養殖一般使用什麼消毒設備凈化水質
主要看你養殖的水來產品源對水質要求高不高。
如果養殖的水產品對水質要求高的話,建議安裝一台DCW次氯酸發生器,通過電解飽和鹽水生產次氯酸溶液,殺菌後可以分解。同時可以做到時時檢測、智能投加,可長期保持水質清潔。
⑻ 水產養殖廢水怎麼處理,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工藝
水產養殖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
1物理處理法
1)過濾法
由於養殖廢水中的剩餘殘餌和養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懸浮態大顆粒形式存在,因此採用物理過濾法去除是最為快捷、經濟的方法。常用的過濾設備有機械過濾器、壓力過濾器、沙濾器等。在實際處理工程中,機械過濾器(微濾機)是應用較多、過濾效果較好的方式。沸石過濾器兼有過濾與吸附功能,不僅可以去除懸浮物,同時又可以通過吸附作用有效去除重金屬、氨氮等溶解態污染物。
12)泡沫分離法
泡沫分離根據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氣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氣泡為載體對液相中的溶質或顆粒進行分離,因此又稱泡沫吸附分離。其原理是向被處理水體中通入空氣,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質被微小氣泡吸著,並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後分離水面泡沫,從而達到去除廢水中溶解態和懸浮態污染物的目的。由於泡沫分離技術不僅可以將蛋白質等有機物在未被礦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質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質在水體中積累,而且可向養殖水體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對維護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有良好作用。
泡沫分離是根據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質的液體中鼓泡,使液體內的表面活性物質聚集在氣液界面(氣泡的表面)上,在液體主體上方形成泡沫層,將泡沫層和液相主體分開,就可以達到濃縮表面活性物質(在泡沫層)和凈化液相主體的目的。被濃縮的物質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質,也可以是能與表面活性物質相絡合的物質,但它們必須具備和某一類型的表面活性物質能夠絡合或鰲合的能力。
2化學處理法
1)臭氧處理法
海水工廠化養殖廢水存在養殖生物排泄物等懸浮物,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等物質,而且也存在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因此,利用臭氧、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學氧化劑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難生物降解溶解態有機物是養殖廢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手段。因此採用O3/UV工藝,既能提高處理效率又可減少臭氧的用量。用O3/UV技術凈化湖水可達到水質凈化及水體增氧的目的。
臭氧的凈化原理在於它在水中的氧化還原電位為2.07 V,高於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它能夠破壞和分解細胞的細胞壁(膜),迅速擴散滲入細胞內,從而殺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間物質羥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劑難分解的有機物。因此,用臭氧處理廢水,既能夠迅速滅除細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質,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從而達到凈化養殖廢水的目的。
2)電化學法
電化學是研究電和化學反應相互關系的科學。電和化學反應相互作用可通過電池來完成,也可利用高壓靜電放電來實現,二者統稱電化學,後者為電化學的一個分支,稱放電化學。在水產養殖廢水的處理中,用電化學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亞硝酸鹽和氨氮的研究結果表明,亞硝酸鹽完全去除的時間和能耗隨著傳導率的增加而降低,輸入電流最大為2A時,耗能最少,pH相對於輸入電流和電導率來說幾乎沒有影響;在酸性條件下有利於亞硝酸鹽的去除,鹼性條件有利於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於亞硝酸鹽的去除速度。
3生物處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系統和剩餘污泥排除系統組成。
污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於劇烈攪動的狀態,形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這是由於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並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
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後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澱池,混合液中懸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體物質在這里沉澱下來與水分離,澄清後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經過沉澱濃縮的污泥從沉澱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為接種污泥迴流至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的懸浮固體濃度和微生物濃度;增殖的微生物從系統中排出,稱為「剩餘污泥」。事實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從污水中轉移到了這些剩餘污泥中。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並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化和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慶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1)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2)處理效果好並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約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於固液分離;(4)動力費用省。
⑼ 水產養殖業的水不好,用什麼凈化好一些,聚合氯化鋁是工業的可以用么白石灰呢哪個更好一些
建議使用少量聚合氯化鋁配合陰離子型聚丙烯醯胺,注意控制加入量。加石灰的話會使水的PH值升高,污染水源,不建議使用。
⑽ 水產養殖怎樣對水質進行凈化處理
1、 溫度;18—35℃為正常溫度,25—32℃為最適宜生長溫度。
2、 PH值;6.5—8.5,低於6.5肥效不能正常發揮優勢,氨氮、硫化氫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頭。 3、 鹽度;0—1%,鹽分過高會影響淡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長繁殖。
4、 氨氮;0—0.02mg/L,過高會損壞魚、蚌的鰓,高於0.5時會引起無法進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 硫化氫;0—0.1mg/L,過高會損壞魚、蚌的中樞神經,高於0.5時會引起患病或死亡。
6、 亞硝酸鹽;0—0.02mg/L,過高會引發出血病,是誘發暴發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於0.5時會引
起患病或死亡。
7、 有效磷;0.2—1mg/L,低於0.2水體中的優質藻類生長受到影響,甚至出現水華,不利於鱅、
鰱、蚌的生長。
8、 透明度;20—30cm,過高肥度不夠,過低影響光合作用。
9、 溶解氧;≥3mg/L,小於3mg/L會影響魚類的攝食,小於2mg/L時會出現浮頭,小於1mg/L會出
現泛塘,直到大量死亡。
養殖用水的諸多化學性質中,對魚類關系最密切的是溶解氣體與溶解於水中的無機鹽和有機物質。
一、溶解氣體
水中溶解有多種氣體,它們的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由空氣中直接溶解入水體,二是由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動以及底質或水中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在水體中產生,水中氣體的溶解是因水體環境而出現差異,其差異如下。
與水體溫度成反比,水溫升高,氣體的溶解降低。 與大氣壓成正比,氣壓增大,氣體溶解度相應也增大。 與水中雜質濃度成反比,雜質多的水會降低氣體的溶解度。
1、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少而多變,淡水水體中溶解氧的飽和度僅為8—10mg/L,不到空氣中氧含量的1/20,海水溶解氧的含量更少。這表明水中魚類的呼吸條件較差,不時都有面臨缺氧窒息的威脅。由此可見,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動態規律對水產養殖的重要。
水中溶解氧的來源有兩個;一是大氣中的氧與水面接觸溶解入水中,二是水生植物在光合作時所釋放的氧氣,大氣中溶入水中的氧不到植物光合作用所產氧量的1/10。
2、硫化氫;硫化氫是在缺氧條件下,由含硫有機物分解而形成的,或者是在富有硫酸鹽的水中,由硫酸鹽還原變成硫化物,然後再生成硫化氫。
硫化物和硫化氫對魚類都是有毒的,硫化氫的毒性最強。一般硫化物在酸性條件下,大部分以硫化氫形式存在,當水中溶解氧增加時,硫化氫即被氧化而消失。硫化氫對魚類的毒害作用就是與血紅蛋白中的鐵化合,使血紅蛋白失去攜氧的能力,造成魚組織缺氧。因此,在養殖中要特別注意硫化氫的存在。
3、氨氮;氨氮在氧氣不足時由有機物分解而產生,或者由於氧化合物被反消化細菌還原而生成。水生動物代謝的最終產物都是以氨的狀態排出。氨氮對魚類及其它水生生物是有毒的,即使濃度很低也會抑制魚類的生長,必須密切注意。
若池塘已成循環系統則不用專門凈化,建議你種一些水草或安裝過濾器。再不行就只能全換水與投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