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魚缸里可以養螃蟹嗎
可以的。
一小部分蟹類完全在淡水中生長繁殖,它們多棲息於山區溪流的石塊下。還有少數蟹類如地蟹能適應陸地生活,穴居於潮濕的泥洞中,繁殖時期則遷移下海。
蟹類絕大部分為雜食性。有些蟹類是肉食性,如梭子蟹可捕食魚、蝦及軟體動物等。少數蟹類如股窗蟹則刮食或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
(1)養蟹需要過濾嗎擴展閱讀;
螃蟹的養殖方法
一、池塘
要養殖螃蟹的話,首先要有池塘,或者是湖泊,稻田的話都是可以的。螃蟹比較喜歡清澈的水質,最開始飼養之前可以先把池塘清干凈,底下的淤泥清掉,深度不要超過十厘米。
然後在池塘裡面的話建幾個高出水面的地方,這樣的話,到了晚上的時候他們就可以爬出水面,到上面適當的活動一下。
然後使用生石灰進行消毒,一方面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另外的話也可以讓水中的鈣離子含量增加。消毒之後起碼要過上半個月的時間才可以放苗進去,比如說水中有一些蝌蚪卵或者說其他卵的話也要清理干凈。
二、養殖水草
在池塘當中養殖水草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話可以給螃蟹提供一些植物性的餌料,而且裡面的維生素含量也比較高,另外的話也可以讓池塘溶氧量提高。水草的話要注意季節性,有一定的銜接。如果是直接移栽過來的水草,那麼一定要注意進行消毒處理。
三、防止逃跑
螃蟹並不是完全在水裡面生活的,有的時候它會爬出來的,所以說不管是池塘養殖還是說在湖泊當中養殖,一定要注意採取一些措施,以防他們逃走。
㈡ 寵物蟹需要過濾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4
㈢ 螃蟹要養在水裡嗎
螃蟹一直是各類海鮮市場主推的品類,尤其是到了秋季,螃蟹黃多油滿,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如果買回來吃不完或者那在家養螃蟹當寵物,那飼養方式就是不一樣的;螃蟹屬於節肢動物,靠鰓過濾水中的氧氣呼吸。在濕潤的條件下,螃蟹可以生活一段時間,但如果長時間乾燥,鰓就會變干而失喪失呼吸能力。螃蟹是生活在水中的甲殼動物,雖然它也是用鰓呼吸。但是螃蟹的鰓和魚的鰓不同,並不生在頭部二側,而是由很多像海綿一 樣松軟的鰓片組成,生在身體上面的兩側表面,由堅硬的頭胸甲覆蓋,螃蟹生活在水中的時候,從螯足和步足的基部吸進新鮮清水,從鰓過後再由口器的兩邊吐出。
如果從市場上買回來後,三天之內會吃掉,那可以把螃蟹放在潮濕的桶里蓋上濕毛巾,如果直接將螃蟹丟在水裡,就會造成螃蟹缺氧死亡;短期之內不會吃掉的螃蟹,建議清水飼養,在容器底部鋪一層沙子,加水量為剛剛沒過螃蟹背部即可;在家中養螃蟹寵物:既可以從小蟹苗開始養,也可以從成熟的螃蟹開始,飼養環境就要選擇一個比較寬敞切高大的容器進行飼養,避免螃蟹逃跑,一般來說需要在底部鋪一層10厘米左右的淤泥和沙子,然後種上水草等綠植,既可以凈化水質,又可以當作螃蟹的餌料。
㈣ 養螃蟹到底要不要放水啊
養蟹需要放水。蟹一般是在池塘中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如果水質不好還需要換水,以保證螃蟹的正常生長。池塘的水深一般需要保持在0.6-1.5米之間,且池塘的面積不能太小。
螃蟹屬於節肢動物,靠鰓過濾水中的氧氣呼吸。在濕潤的條件下權,螃蟹可以生活一段時間,但如果長時間乾燥,鰓就會變干而失喪失呼吸能力。
(4)養蟹需要過濾嗎擴展閱讀:
水草是養殖螃蟹所需的重要物質,但水草的數量是有一定要求的。隨著天氣的變化要適當控制水草的數量。當夏天升溫時,水草可以多一些,水草可以產生氧氣,還可以凈化水質,除了夏天,水生植物的數量都不宜過多,應保持在池塘面積的一半以下。因為水生植物過多,也會消耗一定的營養成分,造成生態污染,對螃蟹的生長極為不利。
螃蟹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螃蟹的主要飼料是鮮魚小蝦,但是,鮮魚小蝦的成本較高。因此,很多人會選擇蛋白質含量較低的其他食物代替鮮魚,不能滿足螃蟹的營養需求。會使螃蟹脫殼成功率低,不會健康生長。因此,當我們選擇替代飼料時,必須確保飼料的營養足以使螃蟹正常生長。
㈤ 大閘蟹怎樣養殖
大閘蟹在家怎麼養不會死:
1、大閘蟹帶回家不能放在水中養,因為家中用水養水一般比較少,很容易使大閘蟹缺氧而死。比較好的做法是,將大閘蟹捆綁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最好是放在放水果的那一欄。拿一條濕毛巾鋪在螃蟹的身上,這樣的方法可以將螃蟹養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死。除了放在冰箱,用同樣的方法,將螃蟹放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也可以。
2、如果想要養的時間更長一些,可以在給螃蟹保持濕潤的同時,給螃蟹喂些芝麻或打碎的雞蛋,還可以加一些黃酒在裡面,這樣可以將螃蟹養的更肥。一定要注意隔一段時間就給螃蟹噴一些水讓螃蟹保持濕潤,不然也是活不久的。
活螃蟹在冰箱中能存放多久:
新鮮的活螃蟹,只要不拆除捆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可以存活一個星期左右,要記得每天給螃蟹噴一些水或者用濕帕子搭在螃蟹的身上,反正要保持螃蟹身體的濕潤就行,還是存放的蠻久的,也比較方便。當然,肯定不能放在冷凍室裡面哦,螃蟹會被快速凍死的。而且,死了的螃蟹是不能使用的,因為螃蟹死後,體內的組氧酸會分解產生組胺,組胺是有毒的。而且隨著死亡時間的變長,這種有毒的物質會分解的越來越多,毒性也就越來越大。即使蟹煮熟了,這種毒素也不易被破壞。
大閘蟹怎麼挑選:
1.摸眼睛
將螃蟹拿起來摸它的眼睛,如果這個時候螃蟹的反應特別激烈,那麼說明大閘蟹十分的鮮活,越有勁兒的大閘蟹越好。
2.掂分量
和挑選水果一樣,拿著兩只相同大小的掂一掂,選擇重的那一個。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選螃蟹也要用著這個方法,其實,手感輕飄飄的螃蟹屬於放置比較長的,裡面已經沒什麼肉了。
3.看蟹身
觀察螃蟹的身體,選擇背部呈青色的,比較堅硬的,腹部比較飽滿的,蟹腿特別堅硬很難捏得動的螃蟹,這種螃蟹是十分肥美新鮮的。
㈥ 買回來的大閘蟹怎麼養
大閘蟹的養法如下:
1.培育池條件與設施:
①培育池選擇與改建。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為好。獨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處挖一集蟹槽,大小為2平方米,深為80厘米,塘埂坡比1:2~3。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鈣塑板或鋁板等作防逃設施,並以木、竹樁等作防逃設施的支撐物。
②形狀。以東西向長、南北向短的長方形為宜。
③面積。600~2000平方米。
④水深。0.8~1.2米。
⑤水質。應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規定。飼養環境具體水質要求見附錄A。
⑥土質。以粘壤土為宜。
2.放苗前的准備:
①清塘消毒。4月上旬灌足水用密網拉網,地籠誘捕捕滅敵害生物;一周後排乾池水,4月下旬起重新注新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為0.2公斤/平方米。
②設置水草。蟹苗下塘前用絲網沿塘邊處攔一圈投放水草,攔放面至少為培育池面積的1/3,為蟹苗蛻殼棲息提供附著物。
③增氧設施。配0.75千瓦的充氧泵一台,泵上分裝兩條白色塑料通氣管於塘內。通氣管上扎有均勻的通氣孔。安裝時離池底約10厘米。
④施肥培水。放苗前7~15天,加註新水10厘米。養殖老塘,塘底較肥,每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2~2.5公斤和水全池潑灑。新開挖塘,每667平方米另加尿素0.5公斤,或按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發酵後的有機肥(牛糞、豬糞、雞糞)150~250公斤。
⑤加註新水。放苗前,加註經過濾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達20~30厘米,新水佔50%~70%。加水後調節水色至黃褐色或黃綠色,放苗時水位加至60~80厘米,透明度為50厘米,使蟹苗下塘時,以藻類為主,同時兼生輪蟲、小型枝角類。如有條件,放苗前進行一次水質化驗,測定水中氨態氮、硝酸態氮、pH值,如果超標,應立即將老水抽掉,換注新水。
3.蟹苗投放:
①蟹苗選擇。選購蟹苗標准:日齡應達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鹽度3以下;體質健壯,手握有硬殼感,活力很強,呈金黃色;個體大小均勻,規格18×104隻/公斤左右。
②蟹苗運輸。蟹苗裝箱前,應在箱底鋪一層紗布、毛巾或水草,既保持濕潤,又防止局部積水和苗層厚度不同。蟹苗稱重後,用手輕輕均勻撒在箱中。運苗過程中,防止風吹、日曬、雨淋和防止溫度過高或乾燥缺水,也要防止撒水過多,造成局部缺氧。
③蟹苗放養。放養密度1000隻/平方米。放苗時,先將蟹苗箱放置池塘埂上,淋灑池塘水,然後將箱放入塘內,傾斜地讓蟹苗慢慢地自動散開遊走,切忌一倒了之。
4.培育管理:
①飼料投喂。蟹苗下池後前三天以池中的浮游生物為餌料,若池中天然餌料不足可撈取浮游生物或增補人工飼料,直至第一次蛻殼結束變為Ⅰ期仔蟹。Ⅰ期仔蟹後改喂新鮮的魚糜加豬血、豆腐糜;日投餌量約為蟹體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現Ⅲ期仔蟹為止。Ⅲ期後,日投喂量為蟹體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蛻變為Ⅴ期。此後投喂量減少至蟹體重的20%以下,同時搭喂浮萍,直至投苗後四周止。投餌方法為全池均勻潑灑。
②水質調控。蟹苗下塘時保持水位60~80厘米,前三天不加水,不換水。Ⅰ期仔蟹後,逐步加註經過濾的新水,水深達100厘米以後開始換水,先排後進,一般日換水量為培育池水的1/4或1/3。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潑灑石灰水上清液,調節池水pH值在7.5~8.0之間。
③充氣增氧。蟹苗下塘至第一次蛻殼變Ⅰ期仔蟹期間大氣量連續增氧;蛻殼變態後間隔性小氣量增氧,確保溶氧5毫克/升以上。
④仔蟹分塘。經四周培育變成Ⅴ期仔蟹後即可分塘轉入扣蟹培育階段。仔蟹的捕撈以沖水誘集撈取為主,起捕的仔蟹經過篩、分規格、分塘放養。
㈦ 在池塘養河蟹應該怎麼養池塘需要消毒嗎
池塘養蟹,池底土質最好為沙壤土或砂礫土,這樣的土質通氣性能好,有利於水草等底棲動植物生長繁殖,可為河蟹提供優質的天然餌料。
池塘不論新舊,池底淤泥厚度應控制在 5 厘米以內;池水深度以 1.2 - 1.5 米為好;池中央要有淺灘平台區,池底四周設置深水溝區,環繞池底;進、排水口在池塘的兩端,進水口設置 60 - 80 目雙層過濾網,以免野生動物進入蟹塘內,影響河蟹的正常生長;塘埂要求堅實不漏水,保持池塘水位。
蟹塘四周應建防逃設施,可在池塘埂 30 - 50 厘米處,用 70 厘米寬的加厚塑料薄膜建圍欄,膜埋入土內 10 厘米,高出土面 60 厘米。
水草是河蟹重要的餌料來源之一,是其不可缺少的棲息、隱蔽、蛻殼、遮蔭歇涼的場所;水草能凈化、穩定水質和改良底質,同時能穩定河蟹定居減少逃逸。可以種植黑藻,苦草等水草。
投喂時注意四定法則,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飼料一般分二次投喂,早上 8 - 9點,投喂量占總量的 20% - 30%;傍晚 6 - 7 點,投喂量占總量的 70 -80%,並要逐步馴化河蟹在傍晚時上岸吃食。
消毒是肯定要的,防止生病。池塘應該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消毒十天後再放水養蟹。
㈧ 河蟹養殖池塘中水質渾濁,應該怎麼進行處理呢
兩口蟹塘約60畝,年前投蝦苗約10斤/畝,蟹苗約1000隻/畝。 水體較渾,透明度約20公分,pH值、亞鹽較高,其餘各項水質理化指標正常,河蟹活力很差。
1、肥水要適當,不要盲目肥水,理解肥水的真正意義,使用全溶有機肥等肥水產品,少量多次肥水,不要用含大量化肥、農家肥等高氮高磷低碳易肥水過濃且不穩定的肥水產品,盡量少殺蟲,避免藻類大量繁殖。
2、定期查料,發現沉渾,特別是有水草上浮等明顯缺料現象時,及時加料,如果野雜多可以用籠播或者約除。適當加深水位提升總體溶氧量,對環溝進行改底增氧,減少底層鞋氧。及時撤掉圍網,保證河蟹充足的活動空間。
3、水草過多引起的白渾,一般水草干凈、不掛臟,可以適當拉掉部分水草、割草頭,讓水體通風能流動起來,多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葯品補充碳源。蟲子過多,可適當用潛水泵,配合燈光,抽濾部分蟲子,改底減少耗氧。
㈨ 螃蟹要不要用水養著
螃蟹要用水養著,螃蟹用鰓過濾水裡的氧氣進行呼吸,長時間處於乾燥的條件,鰓就會因為變干而停止呼吸,導致螃蟹死亡,養螃蟹准備一個較深的盆,放入細沙,然後倒入晾曬後的自來水,水深剛好沒過螃蟹的背部即可,平時飼喂以肉類為主,植物飼料為輔。
螃蟹要用水養著,螃蟹屬於節肢動物,用鰓過濾水裡的氧氣進行呼吸,在潮濕的環境中,螃蟹能夠存活一段時間,但如果長時間處於乾燥的條件,鰓就會因為變干而停止呼吸,導致螃蟹死亡。
養螃蟹准備一個較深的盆或者桶,然後鋪上細沙,養殖用水可以使用自來水,但需要將其晾曬一天才能使用,飼養的水不能過多,水深剛好沒過螃蟹的背部即可。
螃蟹是雜食性動物,日常餵食以肉類為主,可以喂螺螄、小魚、小蝦、貝殼等,植物飼料可以選擇南瓜、麵包渣、煮熟後的土豆等,每次餵食的量控制在螃蟹體重的6%,夏天的時候要喂適量水草。
螃蟹一生中會進行多次褪殼,每次褪殼都是一次生長,影響生長速度最大的就是水溫,日常水溫需要控制在22-28度左右,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在水裡種植水草,供螃蟹食用的同時,還能起到隱蔽作用。
㈩ 養螃蟹對水的要求
養蟹的好水應具備以下二點:
1、水體穩定性高和自凈能力強
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
一是藻類。水體中75%的溶解氧來源於有益藻類,要想水質好,必須先培養出優良的藻相。在河蟹養殖過程中,盡量培養池塘環境生物的多樣性,維持水體一定的肥度來保持藻相,保持水體的穩定性,從而減少河蟹的應激反應。
二是微生物。在藻類較少或較深的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降解氨氮、亞硝酸、硫化氫的能力是水體穩定的基礎。
三是化學物質。如充足的溶氧、較高濃度的緩沖物(如鹼度)等都是水體穩定和凈水的重要因素。
2、水質指標良好
如較高溶氧(大於5毫克/升),適當的氫氮NH4+保持(0.1—0.5毫克/升),有毒的NH3(小於0.1毫克/升)、亞硝酸鹽(小於0.05毫克/升)、硫化氫(小於0.1毫克/升),適合的PH(7.5—8.5)等。
河蟹是變溫動物,本身沒有調節體溫的能力。河蟹體溫隨著水溫變化而變化,它通常的體溫略高於周圍環境溫度。水溫變化會直接影響河蟹的生長和變態。在適溫幅度內,溫高時,河蟹攝食旺盛,生長和變態速度快。如水溫在21度上下時,1期溞狀幼體只需4天左右就可變態,水溫在15度左右時變變態緩慢。水溫在10度左右時,河蟹攝食明顯,10度以下時,攝食能力減弱。河蟹能忍受低溫,水溫在-1到-2度時,抱卵蟹能順利過冬,蟹卵和親均不會死亡。冬天河蟹停止進食,隱藏在洞穴中過冬。
河蟹交配、產卵和和幼體變態,對溫度均有一定要求。如親蟹越冬在6.5度以下,親蟹交配8-15度;抱卵蟹飼養階段,水溫應控制在11-16度左右;幼體變態則需19-25度。
水溫對河蟹攝食、脫殼、生長有一定的影響。水溫在10度以上時開始攝食,15度左右時脫殼生長,20-28度時生長旺盛,生長最佳水溫時15-25度。如果超過28度時,河蟹的脫殼就會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