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用傾瀉法過濾和洗滌沉澱的優點

用傾瀉法過濾和洗滌沉澱的優點

發布時間:2022-10-15 15:49:20

Ⅰ 什麼叫傾瀉法過濾洗滌沉澱時,為什麼用洗滌液或水都要少量、多次

答:(1)先將沉澱傾斜靜置, 然後將上層清液小心傾入漏斗濾 紙中,使清液先通過濾紙,而沉 淀盡可 能地留在燒杯中。 (2)為除去吸附在沉澱顆粒表 面的雜質而避免過多的沉澱溶解 到洗滌液中。

Ⅱ 什麼叫傾瀉法過濾洗滌沉澱時為什麼用洗滌液

常壓過濾操作可總結為「一角」、「二低」和「三靠」。「一角」是濾紙的折疊,必須和漏斗的角度相符,使它緊貼漏斗壁,並用水濕潤。「二低」是濾紙的邊緣須低於漏鬥口5毫米左右,漏斗內液面又要略低於濾紙邊緣,以防固體混入濾液。「三靠」是過濾時,盛待過濾液的燒杯嘴和玻璃棒相靠,液體沿玻棒流進過濾器;玻璃棒末端和濾紙三層部分相靠;漏斗下端的管口與用來裝盛濾液的燒杯內壁相靠;使過濾後的清液成細流沿漏斗頸和燒杯內壁流入燒杯中。
操作時應根據沉澱性質選擇濾紙,一般粗大晶形沉澱用中速濾紙,細晶或無定性沉澱選用慢速濾紙,沉澱為膠體狀時應用快速濾紙。所謂快慢之分是按濾紙孔隙大小而定,快則孔隙大。首先選擇合適的濾紙,將濾紙沿圓心對折兩次,但先不要折。按三層一層比例將其撐開呈圓錐狀放入漏斗中,如果上沿不十分密合,可改變濾紙的折疊角度,且要求濾紙邊緣應低於漏斗沿0.5~1.0cm,直到與漏斗密合為止。這時可將濾紙的折邊折。撕去濾紙三層外面兩層的一角,要橫撕不要豎撕,撕角的目的是使濾紙能緊貼漏斗。將濾紙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濾紙,輕壓濾紙趕走氣泡。加水至濾紙邊緣,使漏斗頸中充滿水,形成水柱,以便過濾時該水柱重力可起到抽濾作用,加快過濾速度。 如不能形成完整的水柱,可用手指堵住漏斗下口,繼續向漏斗內加蒸餾水,趕盡濾紙與漏斗間的氣泡,同時慢慢放開手指,即可形成水柱。若再不行,應考慮換頸細的漏斗。此時可開始過濾操作。
過濾時,置漏斗於漏斗架上,漏斗頸與接收容器緊靠,用玻璃棒貼近三層濾紙一邊,a.首先沿玻棒傾入沉澱上層清液,一次傾入的溶液一般最多隻充滿濾紙的2/3,以免少量沉澱因毛細作用越過濾紙上沿而損失。傾析完成後,在燒杯內將沉澱用少量洗滌液攪拌洗滌,靜置沉澱,再如上法傾出上清液。如此3-4次。殘留的少量沉澱可用如下方法全部轉移干凈。左手持燒杯傾斜著拿在漏鬥上方,燒杯嘴向著漏斗。用食指將玻璃棒橫架在燒杯口上,玻璃棒的下端向著濾紙的三層處,用洗瓶吹出洗液,沖洗燒杯內壁,沉澱連同溶液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B.沉澱全部轉移到濾紙上以後,仍需在濾紙上洗滌沉澱,以除去沉澱表面吸附的雜質和殘留的母液。其方法是從濾紙邊沿稍下部位開始,用洗瓶吹出的水流,按螺旋形向下移動。並藉此將沉澱集中到濾紙錐體的下部。洗滌時應注意,切勿使洗滌液突然沖在沉澱上,這樣容易濺失。
為了提高洗滌效率,每次使用少量洗滌液,洗後盡量瀝干,多洗幾次,通常稱為「少量多次」的原則。
沉澱洗滌至最後,用干凈的試管接取幾滴濾液,選擇靈敏的定性反應來檢驗共存離子,判斷洗滌是否完成。

Ⅲ 什麼叫傾瀉法過濾洗滌沉澱時,為什麼用洗滌液或水都要少量、多次

傾瀉法過濾,即將沉澱上澄清液沿玻棒小心傾入漏斗,盡可能使沉澱留在杯中.
少量是為防止洗滌後溶溶液太多,多次是為是清洗的更干凈

Ⅳ 化學上過濾之後的洗滌沉澱有什麼作用怎麼操作

洗滌沉澱的作用:由於沉澱物一般都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具有吸附能力。洗滌沉澱目的是將沉澱上的吸附的產品洗脫下來,減小產品的損失。
操作:過濾後,向漏斗中加少量溶劑將沉澱潤濕,用玻璃棒或鋼鏟輕輕攪拌沉澱,然後擠壓沉澱將溶劑擠出,再加溶劑,多次洗滌。一般洗3次。

Ⅳ 什麼是傾注法過濾

先把清液傾入漏斗中,讓沉澱盡可能地留在燒杯內。這種過濾方法可以避免沉澱過早堵塞濾紙小孔而影響過濾速度。傾入溶液時,應讓溶液沿著玻璃棒流入漏斗中,玻璃棒應直立,下端對著三層厚濾紙一邊,並盡可能接近濾紙,但不要與濾紙接觸。再用傾瀉法洗滌沉澱3~4次。

Ⅵ 如何用傾瀉法過濾沉澱

答:傾瀉法過濾沉澱這是化學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過濾沉澱操作時應使玻璃棒下端靠近濾紙三層的一邊,沿著玻璃棒傾入清液,且盡可能不攪動沉澱,使基留在燒杯中,傾注溶液時最滿應不超過濾紙邊緣7.5毫米處,否則沉澱會因毛細管作用向上越過濾紙邊緣。暫停過濾時,沿玻璃棒將燒杯嘴向上提,使燒杯放直,以免漏鬥嘴上的液滴沿著漏斗外壁流下,然後使燒杯處於立直狀態,將玻棒放回燒杯中。需要轉移沉澱到漏斗濾紙上時,先用少量洗液約10毫升,傾入燒杯中,把沉澱攪動起來,將混濁液順著玻棒小心傾入濾紙上,這樣反復傾洗幾次,絕大部分沉澱均已移入濾紙上,但杯壁和玻棒上可能還附著少量沉澱,不易沖洗下來,此時可用一端附帶的玻棒,蘸少量洗液擦洗,並用洗瓶壓入洗液以把全部沉澱沖至濾紙上。

Ⅶ 什麼叫傾瀉法過濾洗滌沉澱時,為什麼用洗滌液或水都要少量、多次

傾瀉法過濾,即將沉澱上澄清液沿玻棒小心傾入漏斗,盡可能使沉澱留在杯中。少量是為防止洗滌後溶溶液太多,多次是為是清洗的更干凈。

傾瀉法過濾的目的在於將沉澱從母液中分離出來,使其與過量的沉澱劑及其他雜質組分分開。過濾之後必須進行初洗滌,洗滌的目的是為了洗去沉澱表面所吸附的雜質和殘留的母液,獲得純凈的沉澱。過濾和洗滌必須一次完成不能間斷。在操作過程中,不得造成沉澱的損失。



操作步驟

1、手拿起燒杯置於漏鬥上方,一手輕輕地從燒杯中取出玻璃棒,緊貼杯嘴,垂直地立於濾紙三層部分的上方,盡可能接近濾紙,但又要不接觸濾紙,慢慢將燒杯傾斜,盡量不要攪起沉澱,將上層清液沿玻璃棒傾人漏斗中。

注意:傾人漏斗的溶液,最多加到濾紙邊緣下5mm-6mm的地方,以免沉澱浸到漏鬥上去。

2、當暫停傾注時,將燒杯沿著玻璃棒慢慢向上提一段,再立即放正燒杯,將玻璃棒放回燒杯中。這樣可以避免燒杯嘴上的液體沿杯璧流到杯外。同時玻璃棒不要放在燒杯嘴邊,以免燒杯嘴處的少量沉澱沾在玻璃棒上。

Ⅷ 什麼叫傾瀉洗滌法

傾瀉法過濾(2007-10-28 11:38:21)轉載 分類:奇妙化學

過濾沉澱常用濾紙或玻璃砂芯坩堝。對於需要高溫灼燒的沉澱(如 BaSO4 、 SiO2 等)須用濾紙過濾。重量分析用的濾紙稱為「定量濾紙」或無灰濾紙(每張濾紙灰分不超過 0.1mg ,可以忽略不計),濾紙按其緊密程度分為快速、中速、慢速三種規格。一般非晶形沉澱如 SiO2·nH2O , Fe(OH)3 等選用快速濾紙;細小的晶形沉澱如 BaSO4 等,用慢速濾紙。
重量分析用的漏斗一般應為長頸漏斗,好的漏斗應成 60 °錐角,頸部較細,過濾時容易形成水柱,加快過濾速度。承接濾液的燒杯,其內壁應與漏斗頸末端接觸,以防止濾液濺失(如圖)。

為了使濾紙的小孔不致很快被沉澱堵塞,應採用傾瀉法 (decantation) 過濾(圖),即將沉澱上層澄清液沿玻棒小心傾入漏斗並盡可能使沉澱留在燒杯內。不管濾液是否有用,一定要用洗凈的燒杯承接濾液。過濾時還應觀察濾液是否澄清,若有渾濁,應找出原因,重新過濾。

沉澱洗滌是為了洗去沉澱表面吸附的雜質和混在沉澱中的母液。洗滌時要盡量減少沉澱的溶解損失和避免形成膠體溶液,因此需選用合適的洗滌液。選擇洗滌液的原則是:溶解度小而不易成膠體的沉澱,可用蒸餾水洗滌;溶解度較大的晶形沉澱,可用沉澱劑稀溶液洗滌。但沉澱劑必須易在烘乾和灼燒時揮發或分解除去;溶解度較小而又可能分散成膠體的沉澱,宜用易揮發的電解質稀溶液洗滌(如 NH4NO3 等)。

洗滌沉澱時,既要將沉澱洗凈,又不能用過多的洗滌液,以免增加沉澱的溶解損失。為此,應採用「少量、多次」的洗滌原則,即每次使用適當少量的洗滌液,分多次洗滌。而且還應特別注意,在前次洗滌液從濾紙上濾盡之前,不要進行下次洗滌。這樣便可得到良好的洗滌效果。

洗滌必須連續進行,中途不要間斷,否則沉澱乾涸粘結,不能完全洗凈。

烘乾是為了除去沉澱中的水分和可揮發物質,使沉澱組成固定。灼燒則是除具有以上作用外,有時還是為了使沉澱在高溫下分解為組成固定的稱量形式。如 SiO2·nH2O 沉澱中的結晶水,烘乾時不易除盡,用動物膠法沉澱的 SiO2·nH2O ,其中尚含有動物膠,必須在高溫下灼燒才能趕盡。

用濾紙過濾的沉澱,一般在瓷坩堝中進行乾燥和灼燒。為了保證在灼燒沉澱時,坩堝的質量變化很小,應將空坩堝事先灼燒至恆重(坩堝灼燒前後兩次質量之差小於 0.2mg) 。將洗凈的沉澱連同濾紙,放入已恆重的坩堝中,烘乾,並加熱使濾紙「炭化」和「灰化」後,灼燒至恆重。

灼燒沉澱的溫度和時間,隨沉澱的不同而異。灼燒溫度一般為 800 ~ 1000 ℃,每次灼燒的時間多為 15 ~ 40 分鍾。

閱讀全文

與用傾瀉法過濾和洗滌沉澱的優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來傳奇怎麼更換空氣濾芯 瀏覽:507
屠宰廢水用什麼絮凝劑好 瀏覽:127
水蒸氣蒸餾法實驗報告討論 瀏覽:573
葡萄酒過濾後能否沾水 瀏覽:66
廢水比如何使用 瀏覽:900
蒸餾所需要的實驗步驟 瀏覽:349
超濾污染物去除率 瀏覽:160
進口網管式反滲透膜采購 瀏覽:434
農村建房要不要進行污水處理 瀏覽:508
濾芯怎麼用不會壞 瀏覽:433
ppuf超濾膜 瀏覽:366
氨氮廢水反滲透膜 瀏覽:497
樹脂材質的衣櫃安全嗎 瀏覽:729
超濾與反滲透有什麼區別 瀏覽:738
高效除垢劑使用比例 瀏覽:999
凈水器工作時不排廢水是怎麼回事 瀏覽:116
帶有空氣凈化器的空調怎麼樣 瀏覽:560
三水有多少污水廠 瀏覽:484
水處理劑企業應急預案 瀏覽:482
水處理氧化劑有哪些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