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熱過濾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熱過濾
熱過濾,化學實驗固液分離的一種操作。與「趁熱過濾」有一定的區別。趁熱過濾指將溫度較高的固液混合物直接使用常規過濾操作進行過濾;熱過濾指使用區別於常規過濾的儀器、保持固液混合物溫度在一定范圍內的過濾過程。
中文名
熱過濾
解釋
化學實驗固液分離的一種操作
區別於
趁熱過濾
出自
《基礎化學實驗》
快速
導航
操作
介紹
如果溶液中的溶質在溫度下降時容易析出大量晶體,而我們又不希望它在過濾過程中留在濾紙上,這時就要進行熱過濾。 ——《基礎化學實驗》 科學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操作
熱過濾用漏斗(熱漏斗)法
將短頸玻璃漏斗放置於銅制的熱漏斗內,熱漏斗內裝有熱水以維持溶液的溫度。內部的玻璃漏斗的頸部要盡量短些,以免過濾時溶液在漏斗頸內停留過久,散熱降溫,析出晶體使裝置堵塞。
無頸漏斗蒸汽加熱法
取無頸漏斗(普通玻璃漏斗除去漏斗頸)置於水浴裝置上方用蒸汽加熱,然後進行過濾。較熱漏鬥法簡單易行。
B. 急!高中化學趁熱過濾在哪種情況下用請舉出詳細的例子。在線等
所謂趁熱過熱
從字面意思就可理解
趁熱
目的防止因溫度降低引起的晶體析出
一般實驗室回因為不具答備相關設備,只能進行簡單的趁熱過濾
先說正規的
就時在過濾漏斗外加一個用木頭或隔熱材料做成的保溫層將漏斗包住再進行過濾實驗
實驗室的操作如下:
1、將漏斗燒杯等實驗裝置水浴加熱至所需溫度
2、用玻璃棒引流,到入少許所要過濾溶液
3、將裝置放回水浴加熱(目的使裝置保持一定溫度)
再重復2、3步驟直到過濾完成
C. 熱過濾時為什麼要用折疊濾紙
增加濾紙過濾面積,從而增加過濾速度。不能用玻璃棒引流,以免降溫
D. 重結晶趁熱過濾時可能發生哪些問題如何避免
基本原理
固體有機物在溶劑中的溶解度一般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若把固體溶解在熱的溶劑中達到飽和,冷卻時由於溶解度降低,溶液變成過飽和而析出結晶。利用溶劑對被提純物質及雜質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純物質從飽和溶液中析出,而讓雜質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或被過濾除去),從而達到提純目的。
重結晶的一般過程:使待重結晶物質在較高的溫度(接近溶劑沸點)下溶於合適的溶劑里;趁熱過濾以除去不溶物質和有色雜質(可加活性炭煮沸脫色);將濾液冷卻,使晶體從過飽和溶液里析出,而可溶性雜質仍留在溶液里,然後進行減壓過濾,把晶體從母液中分離出來;洗滌晶體以除去附著的母液;乾燥結晶。
操作要點
[1] 正確選擇溶劑是重結晶操作的關鍵。適宜的溶劑應具備以下條件:
(1)不與待提純物質起化學反應
(2)待提純的化合物溶解度高溫時大,低溫時小,能得到較好的結晶。
(3)對雜質的溶解度非常大(留在母液中)或非常小(熱過濾除去)。
(4)溶劑的沸點不宜過高或過低:過低溶解度改變不大,不易操作;過高則晶體表面的溶劑不易除去。
(5)安全、低毒、易回收。
[1] 對於不同的待提純物質應選擇合適的溶劑,有時需使用混合溶劑。
[2] 加沸石防止爆沸。
[3] 溶劑用量影響產品純度與收率:
先加入比按溶解度計算量稍少些的溶劑,加熱煮沸。若未全溶,可分批添加溶劑,每次均應加熱煮沸,至樣品溶解,溶劑用量一般比需要量多15%~20%,溶劑過量造成溶質損失,影響收率;溶劑過少,熱過濾時因揮發,降溫會使溶液過飽和,在濾紙上折出
晶體,收率亦低。
[4] 活性炭脫色除去有色雜質,稍冷再加入:活性炭可吸咐色素及樹脂狀物質。應注意:
1.待化合物全部溶解後,稍冷卻再加入活性炭,以免引起爆沸。
2.加入活性炭的量一般為粗品質量的1%~5%,加入量多,活性炭將吸附一部分純產品,加入量少,脫色不徹底。
[5] 熱過濾准備要充分,動作要迅速
1.准備好熱過濾折疊濾紙
2.選擇頸短而粗的玻璃漏斗,以免降溫
3.保溫漏斗加水2/3,加熱至沸,放入玻璃漏斗及折疊濾紙,其向外的棱邊緊貼於漏斗壁上,最好用少量熱溶劑潤濕濾紙,立即將熱溶液分批倒入。
(但注意溶液切勿對准濾紙尖倒下去,以免沖破濾紙,造成透濾)加入量不多於漏斗的2/3
,不少於1/3,加完為止,並且過濾過程中,熱水漏斗和燒杯內溶液始終應小火加熱,以免冷卻,折出晶
體。
4.一般不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加速降溫,接受濾液的容器內壁不要緊貼漏斗頸,
以免濾液降溫折出晶體沿器壁堆積,堵塞漏鬥口,使無法繼續過濾。
[6] 自然冷卻折出晶體,與不溶性雜質分離結晶的大小與冷卻的溫度有關。一般迅速冷卻並攪拌,往往得到細小晶體,表面積大,易吸附雜質,因此一般是自然冷卻至室溫折出較大晶體為宜。若冷卻後無結晶折出,可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或投入該化合物的晶體做為晶種,也可放置冰箱內較長時間,促使結晶折出。
[7] 減壓過濾,洗滌晶體折出的晶體與母液分離,常採用減壓過濾。
1.布氏漏斗,吸濾瓶,安全瓶,水泵或空氣壓縮機,必須按要求連接緊密不漏氣,布氏漏斗下端斜口應正對吸濾瓶測管。
2.濾紙要比布氏漏斗內徑略小,但必須覆蓋全部小孔,濾紙不能太大,否則易透濾。
3.要用母液全部轉移晶體,並用潔凈的玻璃塞擠壓晶體,使母液盡量除去。
4.停止吸濾,用少量冷溶劑洗滌晶體1~2次,將晶體洗滌干凈,減壓吸干。
E. 在熱過濾中採用扇形折疊濾紙有什麼好處能否用玻璃棒導流
重結晶的話濾紙是不需要緊貼漏斗的,這樣是為了增加濾紙的過濾面積,增加過濾的速度。你最好用無頸漏斗,以免固體在漏鬥上析出堵塞管子,不能用玻璃棒引流,以免降溫
F. 過濾時為什麼要用玻璃棒引流
原因如下:
1、過濾時用玻璃棒引流是為了防止液體濺出來,如果不用直接傾倒,液體有可能會飛濺出來導致溶質減少,給實驗帶來誤差 。
2、沒有引流,導致液體速度快而沖破濾紙,肉眼可能無法鑒別,但是導致過濾失敗或者液體迅速填滿漏斗,液體沿濾紙與漏斗縫隙進入容器導致過濾失敗。
(6)熱過濾時為什麼不需要引流擴展閱讀:
玻璃棒的作用:
1、攪拌
(1)溶解時攪拌:用於迅速地將固體溶解在液體中,或者將多種液體混合均勻。攪拌時以一個方向攪拌;攪拌時不要用力過猛,以免玻璃棒折斷;攪拌時盡量不要碰撞容器壁、容器底。(2)蒸發時攪拌:蒸發時,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因局部受熱而引起飛濺。
2、引流
(1)過濾時引流:將待過濾的懸濁液引流到漏斗中的濾紙上;
(2)配製溶液時引流:將溶解在燒杯中的濃溶液,以及洗滌後的洗液,引流到容量瓶中。
3、轉移固體
將固體從蒸發皿、研缽、坩堝中轉移到其他容器。
4、檢測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中間,觀察試紙的顏色,確定溶液的酸鹼性或者PH,注意檢驗前試紙不能濕潤。
5、檢測酸鹼性氣體的存在
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粘在玻璃棒的一端,靠近待檢測氣體,如果使紅色的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該氣體是氨氣。如果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換為潤濕的藍色石蕊試紙,則可以檢驗其他的酸性氣體。
6、沾取液體
兩只玻璃棒,分別蘸取濃鹽酸和濃氨水,相互靠近。因為濃鹽酸和濃氨水均極易揮發,分別釋放出NH3和HCl,二者反應後生成了NH4Cl的細小晶體,所以可以在兩只玻璃棒之間看到白煙生成。反應如下:NH3 HCl=NH4Cl;焰色反應中也可以用玻璃棒來蘸取液體於酒精燈上。
7、引發反應
將Fe粉與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網上,再玻璃棒一端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然後用紅熱的玻璃棒引發二者發生反應。反應為,Fe+SFeS;紅磷燃燒試驗中引燃紅磷。
G. 實驗室「趁熱過濾」操作步驟
那不是趁熱過濾,你所指的就時抽濾而已
所謂趁熱過熱 從字面意思就可理解 趁熱回 目的防止因溫度降低答引起的晶體析出
一般實驗室因為不具備相關設備,只能進行簡單的趁熱過濾
先說正規的 就時在過濾漏斗外加一個用木頭或隔熱材料做成的保溫層將漏斗包住再進行過濾實驗
實驗室的操作如下:
1、將漏斗燒杯等實驗裝置水浴加熱至所需溫度
2、用玻璃棒引流,到入少許所要過濾溶液
3、將裝置放回水浴加熱(目的使裝置保持一定溫度)
再重復2、3步驟直到過濾完成
祝新年愉快!
H. 熱過濾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 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顆粒太小的沉澱,因為膠狀沉澱易穿透濾紙,沉澱顆粒太小版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權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
2 當停止吸濾時,需先拔掉連接吸濾瓶和泵的橡皮管,再關泵,以防反吸.為了防止反吸現象,一般在吸濾瓶和泵之間,裝上一個安全瓶.
I. 高中化學.重結晶與趁熱過濾有什麼區別
一般結晶,只是蒸發溶劑,使固體溶質析出。例如氯化鈉溶解蒸發結晶得到氯化鈉晶體。
重結晶是一種分離兩種可溶性物質(兩者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同)的分離方法!
重結晶的效果與溶劑選擇大有關系,最好選擇對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對雜質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劑,濾去雜質後,將溶液濃縮、冷卻,即得純制的物質。混合在一起的兩種鹽類,如果它們在一種溶劑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差別很大,例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物,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上升而急劇增加,而溫度升高對氯化鈉溶解度影響很小。則可在較高溫度下將混合物溶液蒸發、濃縮,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鈉晶體,除去氯化鈉以後的母液在濃縮和冷卻後,可得純硝酸鉀。重結晶往往需要進行多次,才能獲得較好的純化效果。
J. 實驗室「趁熱過濾」操作步驟
那不是趁熱過濾,你所指的就時抽濾而已
所謂趁熱過熱
從字面意思就可理解
趁熱
目的防止因溫度降低引起的晶體析出
一般實驗室因為不具備相關設備,只能進行簡單的趁熱過濾
先說正規的
就時在過濾漏斗外加一個用木頭或隔熱材料做成的保溫層將漏斗包住再進行過濾實驗
實驗室的操作如下:
1、將漏斗燒杯等實驗裝置水浴加熱至所需溫度
2、用玻璃棒引流,到入少許所要過濾溶液
3、將裝置放回水浴加熱(目的使裝置保持一定溫度)
再重復2、3步驟直到過濾完成
祝新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