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過濾操作中的要求「一貼二低三靠」是指什麼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壁。
二低:濾紙上沿低於漏鬥口,
溶液液面低於濾紙上沿。
三靠:漏斗頸下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
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輕靠濾紙三層一側;
盛待過濾的燒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
㈡ 初中濾渣濾液問題口訣是什麼
初中濾渣濾液問題口訣是:
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列出題中涉及的所有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2.推濾渣:最不活潑的金屬先析出,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依次向前推,推到符合題意為止。
3.推濾液:濾液中一定含最活潑金屬的鹽溶液,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依次向後推。
過濾操作實驗口訣:
過濾操作實驗,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過濾之前要靜置,三靠兩低不要忘。
1.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這兩句說明了過濾操作實驗所需要的儀器:漏斗、漏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並且強調濾紙折疊的角度要與漏斗的角度一樣(這樣可以是濾紙緊貼在漏斗壁上)。
2、過濾之前要靜置:意思是說在過濾之前須將液體靜置一會兒,使固體和液體充分分離。
3、三靠兩低不要忘:意思是說在過濾時不要忘記了三靠兩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頸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濾液的燒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濾紙上,盛過濾液的燒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兩低"的意思是說濾紙邊緣應略低於漏斗的邊緣,所倒入的濾液的液面應略低於濾紙的邊緣。
㈢ 【初中化學】過濾時漏斗底部尖端是貼燒杯壁還是不貼為什麼
同意1.2.3.4樓的說法。
但是具體的說法應該不是貼而是靠,
在過濾中有個操作要領,那就是「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指濾紙要緊貼漏斗壁,一般在將濾紙貼在漏斗壁時先用水潤濕並擠出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二低:一是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否則的話,被過濾的液體會從濾紙與漏斗之間的間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邊的接受器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三靠:一是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層濾紙一邊(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
所以樓主說的應該是「三靠」之一
㈣ 初中化學過濾實驗中,濾紙不緊貼漏斗就會導致過濾速度慢,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濾紙緊貼漏斗內壁是,濾紙上下的壓強相等,過濾的液體就會依靠自身重力從上面很順利的流到下面。如果某一處有氣泡,從而使濾紙下方的壓強大於上方的大氣壓,從而使液體不易下流,過濾的就慢了, 所以要求是緊貼,這樣過濾可以快點,不緊貼那過濾的速度就慢,為當濾紙緊貼漏斗內壁是,過濾的液體不斷從下端流出,從而使濾紙下方的壓力小於上方的大氣壓,從而使過濾更快,更順暢 如果有空隙,空氣進入,則濾紙兩邊壓力相等,液體就不容易流下去了.
濾紙未緊貼漏斗內壁,濾紙與漏斗內壁間有較多氣泡 濾紙上濾渣太多,有些濾渣堵住了濾紙上的小孔隙 濾紙用的是慢速濾紙(濾紙上的孔隙很小),而不是快速濾紙 濾紙破損會加快過濾速度,燒杯不幹凈不影響過濾速度
㈤ 化學實驗室中水的過濾:一貼二低三靠指什麼
一貼二低三靠是實驗室水的過濾時的注意事項總結:
一、一貼:濾紙潤濕,緊版貼漏斗內壁,不殘留權氣泡。
二、二低:
1、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
2、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三、三靠
1、傾倒時燒杯杯口要緊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處。
3、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5)初中過濾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過濾的影響因素:
溶液的溫度、黏度、過濾時的壓力、過濾器的孔隙大小和沉澱物的狀態都會影響過濾的速度。熱的溶液比冷的溶液易過濾。溶液的黏度越大,過濾越慢。減壓過濾比常壓過濾快。過濾器的孔隙要選擇適當,太大會透過沉澱;太小則易被沉澱堵塞,使過濾難以進行。
沉澱若呈膠狀時,必須先加熱一段時間來破壞它,否則它要透過濾紙。總之,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來選用不同的過濾方法。
㈥ 初中化學實驗操作,關於過濾
液面高於濾紙,有液體直接下去,所以仍然渾濁,條件應該是高溫,加熱不會反應。
㈦ 初中化學 過濾水時 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不要留氣泡 為什麼 我認為有氣泡也沒事啊 具體點哈
稍微有點氣泡也沒事,實際操作中沒有那麼完美的,但是理論上就是要沒有氣泡。一個是書面的,一個是實踐的。
㈧ 初中化學過濾實驗中,濾紙不緊貼漏斗就會導致過濾速度慢,這是為什麼呢
有氣泡就相當於減少了濾紙與液體的接觸面積,所以過濾速度會變慢。其實並不是因為有氣泡,只要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壁,就不是最大過濾面積。所以過濾得慢。
㈨ 初中做過濾實驗時過濾器及操作應注意那些方面,求總結。
一貼:濾紙來緊貼漏斗內壁,以沒有氣泡源為准,可加快過濾的速度;
二低:濾紙邊緣低於漏斗邊緣;漏斗內液面低於濾紙邊緣,防止液體從濾紙與漏斗之間的間隙流下,使過濾不充分;
三靠:盛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緊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體濺到漏斗外麗;玻璃棒的下端緊靠在三層濾紙上,防止戳破濾紙;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防止液體濺出
過濾失敗的原因
①濾紙破損;②過濾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③收集濾液的燒杯不潔凈
過濾操作實驗口訣
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
註:過濾之前要靜置,三靠兩低不要忘。
㈩ 初中化學實驗注意事項
(一)葯品的取用
1、葯品的存放:
一般固體葯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葯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葯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葯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液體以1~2mL為宜。
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另一潔凈的指定的容器內。
②「三不」:任何葯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葯品的取用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葯品:用葯匙或V形紙槽 ②塊狀及條狀葯品:用鑷子夾取
4、液體葯品的取用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 取下瓶蓋,倒放在桌上,(以免葯品被污染)。標簽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簽)。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蓋,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趕出滴管中的空氣,後吸取試劑
b、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於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乳頭在上,以免被試劑腐蝕
d、滴管用畢,立即用水洗滌干凈(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膠頭滴管使用時千萬不能伸入容器中或與器壁接觸,否則會造成試劑污染
(二)連接儀器裝置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裝置氣密性檢查: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貼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導管口有氣
泡冒出,松開手掌,導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並不回落,就說明裝置不漏氣。
(三)物質的加熱
(1)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下傾斜,試管受熱時先均勻受熱,再集中加熱。
(2)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0角,受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給試管里的液體的中下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四)過濾 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
「二低」:(1)濾紙的邊緣低於漏鬥口 (2)漏斗內的液面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3)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 ②傾倒液體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③濾紙破損
(五)蒸發 注意點:(1)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作用:加快蒸發,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當液體接近蒸干(或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餘水分蒸發掉,
以避免固體因受熱而迸濺出來。
(3)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熱的蒸發皿如需立即放在實驗台上,要墊上石棉網。
(六)儀器的洗滌:
(1)廢渣、廢液倒入廢物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准: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儀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熱的純鹼(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滌,再用水沖洗。
(4)玻璃儀器中附有難溶於水的鹼、鹼性氧化物、碳酸鹽: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5)儀器洗干凈後,不能亂放,試管洗滌干凈後,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