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離子交換系統與反滲透系統佔地面積、用料量、投資、對環境影響的比較
樓上說的很詳細。我以使用經驗說下:
使用過的膜處理為:預處理-超濾-反滲透-脫氣膜-EDI-產水
離子交換為:預處理-機械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陽床-除碳器-陰床-混床-產水
同等產水量下,RO系統佔地差不多隻有離子交換系統一半,且設備高度較低(除去水箱外,設備高度均在3米以下),而離子交換器高為5/6米的常見。
投資:這個未詳細咨詢過,粗略問到的情況來看初期投資膜系統是比離子交換大的,但是後期維護費用較離子交換低。
環境影響:反滲透運行維護較為簡便,產生的環境影響貌似就只有濃水排放,而離子交換則因為再生需要酸鹼,產生的酸鹼廢液較多(酸鹼每月使用量數噸),酸鹼中和後環境危害很小,但是較膜系統還是更高點。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膜較離子交換「嬌貴」一點,產水與進水溫度變化關系較大,因此鍋爐用水常拉一根小的蒸汽管道至進水進行加熱。而且現在普遍使用的膜耐氯能力都差,預處理必須在除氯方面做好,運行投加亞硫酸氫鈉除余氯。
還有就是只到反滲透的話,其出水只能到5us/CM左右(初期更低一點),對很多行業還是太高,而加EDI的話費用比較高,因此很多流程是反滲透後加混床。
總體來說,現在新投的制水,用膜法處理的更多,離子交換市場在逐步縮小。只有在高速混床、拋光混床等無法替代的領域還穩固。
Ⅱ 工業用軟化水離子交換和反滲透的對比
反滲透工藝和離子交換的工藝比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序號nbsp;比較項目nbsp;反滲透(RO)nbsp;全離子交換(IEX)nbsp;nbsp;nbsp;nbsp;1nbsp;社會效益nbsp;RO是當今最先進的除鹽技術,利用RO對水進行除鹽,除鹽率在97%以上。該工藝工作量輕,維護量極小,RO實行自動操作,人員配置較少,操作管理方便。nbsp;IEX是七十年代以來普遍採用的除鹽工藝,它是靠IEX化學交換來完成對水進行除鹽。nbsp;該工藝操作量較多名維護量較大,人員配置較多,從目前鍋爐除鹽水工藝系統應用來看,IEX逐漸被RO工藝所取代。nbsp;nbsp;nbsp;nbsp;2nbsp;環境效益nbsp;RO是電能為動力,無需酸鹼再生,若全為IEX的工作周期為1天,那麼採用RO脫除原水97%的鹽分,在用IEX來擔負3%的鹽分,將使IEX的工作周期延至長30天以上,極大程度減少酸鹼再生廢液的排放量,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大大減輕了酸鹼排放廢水的處理負擔。nbsp;全IEX除鹽化學交換,需要酸鹼再生,其再生頻率大,酸鹼用量大,對周圍的水和大氣環境均有較大程度的影響nbsp;nbsp;nbsp;nbsp;3nbsp;經濟效益nbsp;制水成本降低,通常該成本約2.5元/噸(含原水成本暫定1.0元/噸水,以及工資折扣等),該工藝的投資約在兩年內從節約酸鹼的費用中回收,緊急效益非常顯著。nbsp;IEX工藝的制水成本在5.0元/噸nbsp;nbsp;nbsp;nbsp;4nbsp;工藝特點nbsp;RO對原水的含鹽量適應性強,由於對原水進行預除鹽97%,終端出水水質穩定,品質較好。nbsp;nbsp;nbsp;nbsp;RO膜技術發展應用至今,生產工藝已非常成熟,進口RO膜元件可穩定運行5年以上nbsp;IEX運行周期受到原水含鹽量變化影響很大,為延長運行周期,往往需要增加大量的IEX設備。工藝佔地面積大,運行管理不方便。nbsp;nbsp;nbsp;nbsp;5nbsp;其他內容nbsp;RO用水率約97%,即有25%的水量作為工藝耗水,但此水與IEX的酸鹼廢水有本質區別,此水只是含鹽量高,而水體外關與原水相同,可以作為反沖洗和鍋爐沖灰等用水。nbsp;IEX用水率約85-90%,工藝耗水基本是酸鹼廢水,無法利用阻垢劑辨真偽:nbsp;nbsp;nbsp;nbsp;nbsp;1.選進口正牌產品,而且生產商可以通過網路等手段直接查詢.nbsp;nbsp;nbsp;nbsp;nbsp;2.確定銷售代理商的資質,要求提供進口時海關原產地證明.nbsp;nbsp;nbsp;nbsp;nbsp;3.要求提供例如UL等認證的網上查詢方法.nbsp;nbsp;nbsp;nbsp;nbsp;4.向生產商索要包裝標准或電子照片,以供對照.nbsp;nbsp;nbsp;nbsp;nbsp;5.注意外包裝,進口產品包裝較精緻,有產地識別標志(一般為國旗),有運輸使用時警示標志,有產品說明標簽,有體積重量生產批號.有三角形UL認證標記及查詢編號(以上標簽均滿足工業防水防腐蝕覆膜包裝要求),包裝桶材質優良,桶壁較厚,有防盜拉環(一般為雙層),拉環上及桶面上有拉環及桶的配套生產商標記(有時在桶蓋的反面).nbsp;nbsp;nbsp;nbsp;nbsp;6.為節約運輸成本,進口產品一般採用濃縮液進口,較為可信.nbsp;nbsp;nbsp;nbsp;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希望可以對你有些幫助
Ⅲ 離子交換設備和反滲透設備有什麼區別
反滲透工藝和離子交換的工藝比較
序號 比較項目 反滲透(RO) 全離子交換(IEX)
1 社會效益 RO是當今最先進的除鹽技術,利用RO對水進行除鹽,除鹽率在97%以上。該工藝工作量輕,維護量極小,RO實行自動操作,人員配置較少,操作管理方便。 IEX是七十年代以來普遍採用的除鹽工藝,它是靠IEX化學交換來完成對水進行除鹽。 該工藝操作量較多名維護量較大,人員配置較多,從目前鍋爐除鹽水工藝系統應用來看,IEX逐漸被RO工藝所取代。
2 環境效益 RO是電能為動力,無需酸鹼再生,若全為IEX的工作周期為1天,那麼採用RO脫除原水97%的鹽分,在用IEX來擔負3%的鹽分,將使IEX的工作周期延至長30天以上,極大程度減少酸鹼再生廢液的排放量,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大大減輕了酸鹼排放廢水的處理負擔。 全IEX除鹽化學交換,需要酸鹼再生,其再生頻率大,酸鹼用量大,對周圍的水和大氣環境均有較大程度的影響
3 經濟效益 制水成本降低,通常該成本約2.5元/噸(含原水成本暫定1.0元/噸水,以及工資折扣等),該工藝的投資約在兩年內從節約酸鹼的費用中回收,緊急效益非常顯著。 IEX工藝的制水成本在5.0元/噸
4 工藝特點 RO對原水的含鹽量適應性強,由於對原水進行預除鹽97%,終端出水水質穩定,品質較好。
RO膜技術發展應用至今,生產工藝已非常成熟,進口RO膜元件可穩定運行5年以上 IEX運行周期受到原水含鹽量變化影響很大,為延長運行周期,往往需要增加大量的IEX設備。工藝佔地面積大,運行管理不方便。
5 其他內容 RO用水率約97%,即有25%的水量作為工藝耗水,但此水與IEX的酸鹼廢水有本質區別,此水只是含鹽量高,而水體外關與原水相同,可以作為反沖洗和鍋爐沖灰等用水。 IEX用水率約85-90%,工藝耗水基本是酸鹼廢水,無法利用
阻垢劑辨真偽:
1.選進口正牌產品,而且生產商可以通過網路等手段直接查詢.
2.確定銷售代理商的資質,要求提供進口時海關原產地證明.
3.要求提供例如UL等認證的網上查詢方法.
4.向生產商索要包裝標准或電子照片,以供對照.
5.注意外包裝,進口產品包裝較精緻,有產地識別標志(一般為國旗),有運輸使用時警示標志,有產品說明標簽,有體積重量生產批號.有三角形UL認證標記及查詢編號(以上標簽均滿足工業防水防腐蝕覆膜包裝要求),包裝桶材質優良,桶壁較厚,有防盜拉環(一般為雙層),拉環上及桶面上有拉環及桶的配套生產商標記(有時在桶蓋的反面).
6.為節約運輸成本,進口產品一般採用濃縮液進口,較為可信.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希望可以對你有些幫助
我可以幫助你,你先設置我最佳答案後,我網路Hii教你。
Ⅳ 陰陽離子樹脂+混床與一級反滲透設備的優缺點比較
陰陽離子樹脂一般就叫混床,優點是陰陽離子去除率較高,一般用於製取純水或高純水;而一級反滲透設備製取得水的電導率是達不到混床的要求,一般用於家用或者是作為混床的預處理水
Ⅳ 求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的字母縮寫
IA immune adherent 免疫粘連
IAHS infecto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感染相關嗜血細胞綜合征
IC immune complex免疫復合物
ICAM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細胞間粘附分子
ICD immunocomplex disease免疫復合物病
IEF isoelectric focusing 等電聚焦
IEH immunoenzwnatic histochemistry免疫酶組織化學技術
IEM immune electron micros免疫電鏡術
IEP immunoelectrophoresis 免疫電泳
IEX ion exchange 離子交換
IFA 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不完全福氏佐劑
IFA(IIF)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間接熒光抗體技術
IFA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免疫熒光分析
IFEP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免疫固定電泳
IFN interferon 干擾素
IF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免疫熒光技術
Ig 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
IGF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IgH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免疫球蛋白重鏈
IgMs IgM subset IgM亞單位
IGS immunogold staining免疫金染色法
IGSS immunogold-silver staining 免疫金-銀染色法
IHA(PHA) indirect(passive)hemagglutination 間接(被動)血凝試驗
IHC 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組織化學
IIF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method 間接免疫熒光法
IL interleukin 細胞介素
IL immune liposome免疫脂質體
Ⅵ 從牛奶中分離出蛋白質的方法
從牛奶中分離酪蛋白和乳糖
一、引言
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質是酪蛋白,含量約為35g/l。酪蛋白在乳中是以酪蛋白酸鈣-磷酸鈣復合體膠粒存在,
膠粒直徑約為20~800納米,平均為100納米。在酸或凝乳酶的作用下酪蛋白會沉澱,加工後可製得乾酪或乾酪素。本實驗利用加酸,當達到酪蛋白等電點PH=4.7時,酪蛋白沉澱。脫脂乳中除去酪蛋白後剩下的液體為乳清,在乳清中含有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還有溶解狀態的乳糖,乳中糖類的99.8%以上是乳糖,可通過濃縮、結晶製取乳糖。
二、實驗材料和試劑
脫脂乳或脫脂奶粉。
醋酸-醋酸鈉緩沖溶液(PH=4.7),95%乙醇,乙醚,碳酸鈣粉末,苯肼試劑。
三、實驗步驟
1. 從牛奶中分離酪蛋白
在燒杯中加入2g脫脂奶粉,再加入40ml40℃,PH=4.7的醋酸-醋酸鈉緩沖溶液40ml,
用PH精密試紙檢驗液體的PH值。靜置冷卻至室溫,傾去上層清液(留作分離乳糖用),剩下的懸浮液分別裝入兩支離心試管中,用轉速為2000轉/分離心分離3~5分鍾,傾出上層清液,(合並於上一清液中),得酪蛋白粗品。於離心管中加入5ml蒸餾水,用玻棒充分攪拌,洗滌除去其中的水溶性雜質(如乳清蛋白,乳糖以及殘留的緩沖溶液),離心後棄去上層液,再用蒸餾水洗一次。於試管中加入5ml95%乙醇,充分攪拌,離心後棄去乙醇溶液,用乙醇洗滌主要是除去磷脂類物質。最後再用5ml乙醚以同樣方法洗滌,以除去脂肪類物質。將酪蛋白沉澱物涼干,稱重、並計算得率。
2. 從牛奶中分離乳糖
在除去酪蛋白的乳清中,加入1.5g CaCO3粉末,攪拌均勻後加熱至沸。加CaCO3的目的一方面是中和溶液的酸性,防止加熱時乳糖水解,另方面又能使乳白蛋白沉澱。過濾除去沉澱,在濾液中加入1~2粒沸石,加熱濃縮至3~5ml,加入10ml 95%乙醇(注意離開火焰)和少量活性炭,攪拌均勻後在水浴上加熱至沸騰,趁熱過濾,濾液必須澄清。加塞放置過夜,乳糖結晶析出,抽濾,用95%乙醇洗滌產品。
3. 乳糖成脎試驗
取自製乳糖溶於少量水中,濃度約為5%,在試管中加入1ml乳糖溶液,1ml苯肼試劑①,搖勻,試管口用棉花塞住,在沸水浴中加熱,並不時振搖,加熱10~15分鍾後,取出放置冷卻,乳糖脎成結晶析出。取少量乳糖脎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結晶形態,可證實為乳糖。
①苯阱試劑有毒,小心使用,勿觸及皮膚,如觸及皮膚先用稀醋酸洗,再用水洗。
另外附上:
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一般程序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材料的預處理及細胞破碎
分離提純某一種蛋白質時,首先要把蛋白質從組織或細胞中釋放出來並保持原來的天然狀態,不喪失活性。所以要採用適當的方法將組織和細胞破碎。常用的破碎組織細胞的方法有:
1. 機械破碎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機械力的剪切作用,使細胞破碎。常用設備有,高速組織搗碎機、勻漿器、研缽等。
2. 滲透破碎法
這種方法是在低滲條件使細胞溶脹而破碎。
3. 反復凍融法
生物組織經凍結後,細胞內液結冰膨脹而使細胞脹破。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要注意那些對溫度變化敏感的蛋白質不宜採用此法。
4. 超聲波法
使用超聲波震盪器使細胞膜上所受張力不均而使細胞破碎。
5. 酶法
如用溶菌酶破壞微生物細胞等。
(二) 蛋白質的抽提
通常選擇適當的緩沖液溶劑把蛋白質提取出來。抽提所用緩沖液的pH、離子強度、組成成分等條件的選擇應根據欲制備的蛋白質的性質而定。如膜蛋白的抽提,抽提緩沖液中一般要加入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磺酸鈉、tritonX-100等),使膜結構破壞,利於蛋白質與膜分離。在抽提過程中,應注意溫度,避免劇烈攪拌等,以防止蛋白質的變性。
(三)蛋白質粗製品的獲得
選用適當的方法將所要的蛋白質與其它雜蛋白分離開來。比較方便的有效方法是根據蛋白質溶解度的差異進行的分離。常用的有下列幾種方法:
1. 等電點沉澱法
不同蛋白質的等電點不同,可用等電點沉澱法使它們相互分離。
2. 鹽析法
不同蛋白質鹽析所需要的鹽飽和度不同,所以可通過調節鹽濃度將目的蛋白沉澱析出。被鹽析沉澱下來的蛋白質仍保持其天然性質,並能再度溶解而不變性。
3. 有機溶劑沉澱法
中性有機溶劑如乙醇、丙酮,它們的介電常數比水低。能使大多數球狀蛋白質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進而從溶液中沉澱出來,因此可用來沉澱蛋白質。此外,有機溶劑會破壞蛋白質表面的水化層,促使蛋白質分子變得不穩定而析出。由於有機溶劑會使蛋白質變性,使用該法時,要注意在低溫下操作,選擇合適的有機溶劑濃度。
(四)樣品的進一步分離純化
用等電點沉澱法、鹽析法所得到的蛋白質一般含有其他蛋白質雜質,須進一步分離提純才能得到有一定純度的樣品。常用的純化方法有:凝膠過濾層析、離子交換纖維素層析、親和層析等等。有時還需要這幾種方法聯合使用才能得到較高純度的蛋白質樣品。
Ⅶ 工業用軟化水離子交換和反滲透的對比
反滲透工藝和離子交換的工藝比較
序號 比較項目 反滲透(RO) 全離子交換(IEX)
1 社會效益 RO是當今最先進的除鹽技術,利用RO對水進行除鹽,除鹽率在97%以上。該工藝工作量輕,維護量極小,RO實行自動操作,人員配置較少,操作管理方便。 IEX是七十年代以來普遍採用的除鹽工藝,它是靠IEX化學交換來完成對水進行除鹽。 該工藝操作量較多名維護量較大,人員配置較多,從目前鍋爐除鹽水工藝系統應用來看,IEX逐漸被RO工藝所取代。
2 環境效益 RO是電能為動力,無需酸鹼再生,若全為IEX的工作周期為1天,那麼採用RO脫除原水97%的鹽分,在用IEX來擔負3%的鹽分,將使IEX的工作周期延至長30天以上,極大程度減少酸鹼再生廢液的排放量,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大大減輕了酸鹼排放廢水的處理負擔。 全IEX除鹽化學交換,需要酸鹼再生,其再生頻率大,酸鹼用量大,對周圍的水和大氣環境均有較大程度的影響
3 經濟效益 制水成本降低,通常該成本約2.5元/噸(含原水成本暫定1.0元/噸水,以及工資折扣等),該工藝的投資約在兩年內從節約酸鹼的費用中回收,緊急效益非常顯著。 IEX工藝的制水成本在5.0元/噸
4 工藝特點 RO對原水的含鹽量適應性強,由於對原水進行預除鹽97%,終端出水水質穩定,品質較好。
RO膜技術發展應用至今,生產工藝已非常成熟,進口RO膜元件可穩定運行5年以上 IEX運行周期受到原水含鹽量變化影響很大,為延長運行周期,往往需要增加大量的IEX設備。工藝佔地面積大,運行管理不方便。
5 其他內容 RO用水率約97%,即有25%的水量作為工藝耗水,但此水與IEX的酸鹼廢水有本質區別,此水只是含鹽量高,而水體外關與原水相同,可以作為反沖洗和鍋爐沖灰等用水。 IEX用水率約85-90%,工藝耗水基本是酸鹼廢水,無法利用
阻垢劑辨真偽:
1.選進口正牌產品,而且生產商可以通過網路等手段直接查詢.
2.確定銷售代理商的資質,要求提供進口時海關原產地證明.
3.要求提供例如UL等認證的網上查詢方法.
4.向生產商索要包裝標准或電子照片,以供對照.
5.注意外包裝,進口產品包裝較精緻,有產地識別標志(一般為國旗),有運輸使用時警示標志,有產品說明標簽,有體積重量生產批號.有三角形UL認證標記及查詢編號(以上標簽均滿足工業防水防腐蝕覆膜包裝要求),包裝桶材質優良,桶壁較厚,有防盜拉環(一般為雙層),拉環上及桶面上有拉環及桶的配套生產商標記(有時在桶蓋的反面).
6.為節約運輸成本,進口產品一般採用濃縮液進口,較為可信.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希望可以對你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