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Edi是什麼
1、電子數據交換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縮寫EDI)是指按照同一規定的一套通用標准格式,將標準的經濟信息通過通信網路傳輸在貿易夥伴的電子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
2、連續電除鹽技術
它科學地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融為一體,通過陽、陰離子膜對陽、陰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以及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離子的交換作用,在電場的作用下實現水中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達到水的深度凈化除鹽,並通過水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裝填樹脂進行連續再生;
因此EDI制水過程不需酸、鹼化學葯品再生即可連續製取高品質超純水,它具有技術先進、結構緊湊、操作簡便的優點,可廣泛應用於電力、電子、醫葯、化工、食品和實驗室領域,是水處理技術的綠色革命。 出水水質具有最佳的穩定度。
EDI作用
1、EDI標準保證了計算機網路自動傳送和計算機自動處理文件及數據得以實現。
2、EDI標准也保證了網路傳輸全程實現審計跟蹤,這樣大大提高了商業文件傳送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所謂的審計跟蹤,就是報文在交換過程中,系統自動對報文的接收時間、報文大小。收件人、投遞時間和收件人讀取時間等均作詳細的記錄和存檔,以便該報文發生差錯或丟失時,可應要求重構和重發,在發生糾紛時提供舉證服務。
3、標准化得EDI格式轉換保證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各種商業文件(如單證、回執、載貨清單、驗收通知、出口許可證、原產地證等)得以無障礙電子化交換,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貳』 什麼是EDI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是什麼
EDI,全稱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譯名:電子數據交換。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推出使用的國專際標准,是指屬一種為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消息報文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也是計算機可識別的商業語言。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
直接EDI和間接EDI的特點:
1、EDI的使用對象是不同的組織之間,EDI傳輸的企業間的報文,是企業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2、EDI所傳送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3、EDI傳輸的報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是計算機能夠自動處理報文的基本前提;
4、EDI使用的數據通信網路一般是增值網、專用網;
5、數據傳輸由收送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交換資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6、EDI與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區別是:傳真與電子郵件,需要人工的閱讀判斷處理才能進入計算機系統。
『叄』 如何建立和沃爾瑪對接的供應商系統edi
是指Retail Link嗎?步驟如下:
1. 首頁點擊Site Map
2. D選項—點擊Decision Support
3. 界面出來後點擊Store Detail
① 第一項是Columns把相應需要的信息選進空白框框內:包括Item Information, Store Information, POS等;
②第二項Items
③點擊選項 Locations, 點擊Store Filters, 然後Store/Club Number, Is One of, 將需要查詢的店號輸入進去(每輸入一個按Enter再鍵入下一個),填好後點擊Or
④選項Times, 點擊Time Range 1, By Fuzzy Dates, 將Time Range 1 Current Week 和 Time Range 1 Last Week選進空白框內,然後點擊 Pos Date (mm/dd/yyyy), 把相應的時間填寫進去,點擊Or
⑤跳過Options, 直接點擊Submit, 再點擊 Run Now, 然後點View Status, 不斷刷新(Refresh),直至Status由Waiting變為Done.點擊該鏈接下載文件即可
有點復雜,自己再摸索摸索就好了。。。。
『肆』 常見的edi標准有哪些
。EDI的標准包括EDI網路來通信標准自、EDI處理標准、EDI聯系標准和EDI語義語法標准等。
EDI標准:
1)EDIFACT語法規則(ISO9735);
2) 報文設計指南;
3) 語法應用指南;
4) EDIFACT數據元目錄(EDED);
5) EDIFACT代碼表(EDCL);
6) EDIFACT復合數據元目錄(EDCD);
7) EDIFACT段目錄(EDSD);
8)EDIFACT標准報文格式(EDMD);
9)貿易數據交換格式構成總覽(UNCID)。
『伍』 辦理EDI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EDI)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所需條件
1、公司注冊資回金100萬以上
2、公司屬於全內資企業(注冊資答金不能有外資)
3、公司股東及法人持有中國身份證(股東及法人不能是外籍身份)
4、公司有固定的辦公地址及場所
5、公司有良好的信息記錄
在辦理(EDI)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需要准備的材料:
1.客戶信息表(附件1填寫後回傳)
2.依法經營承諾書(附件2列印蓋章掃描)
3.公司域名、商標證書 (掃色掃描件)
4.行業主管部門前置審批文件(葯品、教育等需要原件掃描件)
5.真實性聲明條款 (附件3列印蓋章掃描)
6.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 (原件掃描件 )
7.公司章程(加蓋工商局檔案查詢章原件)
8.完整詳細的股權結構圖(法人簽字並公司蓋章掃描件)
9.股東(個人提供身份證原件彩掃,公司就提供章程紅戳版彩掃一直追到個人)
10.公司主要管理、技術人員(身份證彩色掃描件與社保一致)
11.公司近期為員工所上的社保證明(應加蓋社保機構紅章的彩色掃描件)
12.已獲頒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正文頁、附頁、特別規定事項、年檢記錄頁的彩色掃描件)
13.接入協議掃描件
『陸』 EDI標準是什麼
標准化的工作是實現EDI互通和互聯的前提和基礎。EDI的標准包括EDI網路通信標准、EDI處理標准、EDI聯系標准和EDI語義語法標准等。
EDI網路通信標準是要解決EDI通信網路應該建立在何種通信網路協議之上,以保證各類EDI用戶系統的互聯。目前國際上主要採用MHX(X.400)作為EDI通信網路協議,以解決EDI的支撐環境。
EDI處理標準是要研究那些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各種EDI報文。相互共有的「公共元素報文」的處理標准。它與資料庫、管理信息系統(如MPRII)等介面有關。
EDI聯系標准解決EDI用戶所屬的其它信息管理系統或資料庫與EDI系統之間的介面。
EDI語義語法標准(又稱EDI報文標准)是要解決各種報文類型格式、數據元編碼、字元集和語法規則以及報表生成應用程序設計語言等。
這里的EDI語議語法標准又是EDI技術的核心。
EDI一產生,其標準的國際化就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之一。早期的EDI使用的大都是各處的行業標准,不能進行跨行業EDI互聯,嚴重影響了EDI的效益,阻礙了全球EDI的發展。例如美國就存在汽車工業的AIAG標准、零售業的UCS標准、貨棧和冷凍食品貯存業的WINS標准等。日本有連鎖店協會的JCQ行業標准、全國銀行協會的Aengin標准和電子工業協會的EIAT標准等。
為促進EDI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促進EDI標準的國際化,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EDI的作用。目前,在EDI標准上,國際上最有名的是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下屬第四工作組(WP4)於1986年制定的《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互換》標准—EDIFACT(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標准。EDIFACT已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接收為國際標准,編號為ISO9735。同時還有廣泛應用於北美地區的,由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NSI)X.12鑒定委員會(AXCS.12)於1985年制定的ANSI X.12標准。圖1.4列出了全球EDI標準的發展情況。
EDI標準的發展簡史
1968年,美國運輸數據協調委會(TDCC)首先在鐵路系統使用EDI,並提出用於運輸業的報文和通信結構方面的標准。
1970年,英國貿易工業部(DTI) 成了簡化國際貿易程序組織(XITPRO),負責簡化進/出口程序並著手起草文件。
1978年,美國會計研究基金會(ACRF)和TDCC聯合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負責開發事務處理和信息的數據互換。
1980年,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成立了X.12鑒定標准委員會(ASCX.12),下設10個分委員會,負責開發和制訂美國EDI通用標准。
1981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第四工作組推出了貿易數據元目錄TDED和貿易數據交換指南GT-DI。
1985年,ANSI提出X.12系列標准,推廣應用於北美地區。
1986年,ANSI與歐洲標准協會、英國EDI標准組織等單位共同協調全球EDI標准。
1986年,WP4正式提出《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互換》文件,即EDIFACT標准。
1986年,EXO/TCI54分別通過UN/TDED以及UN/EDIFACT為7372-86《貿易數據元目錄》。
1987年,ISO正式通過《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EDI應用語法規則》,即ISO9735-87。
目前的情況是,歐洲使用EDIFACT標准。1991年,歐洲汽車業、化工業、電子業和石油天然氣業已全部採用EDIFACT。此外建築、保險等行業也宣布將放棄其行業標准,轉而採用EDIFACT。北美則使用ANSI X.12,X.12已遍及北美各行業,已有100多個數據交易集。亞太地區使用EDI標準的情況見表1.1,主要是EDIFACT。
表1.1 亞太地區EDI標准使用情況 國家或地區 使用標准 運營公司
澳大利亞 EDIFACT* Paxus
紐西蘭 EDIFACT GEIS, Netway
新加坡 EDIFACT SNS
香港 EDIFACT HKT-CSL,INET,Gazatlenet
日本 N/A NTT Data,NEC,IBM,AT&T等
韓國 ANSI X.12 Dacom,KT-Net
台灣 N/A DGT,TTN
EDIFACT和ANSI X.12標準的比較
EDIFACT和ANSI X.12標准在語義、語法等許多方面都有很大區別。圖1.5比較了EDIFACT標準的控制欄位和ANSI X.12標準的控制欄位。
另外,ANSI X.12標准目前只可用英語。而EDIFACT標准則可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即日耳曼語系或拉丁語系均可使用該標準的語義、數據字典等。所謂拉丁語系,是指可用26個字母和10個數字表示的語言系統。日耳曼語系可以認為是拉丁語系的一個派系。
當然,世界上大部分人不用拉丁語作為母語,如漢語、日語等,他們使用象形文字。如何對這些文字進行翻譯處理,從全球性的貿易和貿易文件的交流來看,這是一個十分困難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
EDI標準的未來發展
EDI的迅猛發展,其影響已波及全球。但目前存在的EDIFACT和ANSI X.12兩大標准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EDI全球互通的發展。例如當一個美國的公司要與它在歐洲或亞洲的子公司或貿易夥伴聯系時,因雙方所採用的EDI標准不同,就要進行復雜的技術轉換才能達到目的。雖然絕大多數翻譯軟體的製造廠商都支持這兩個標准,但仍會給用戶或廠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為了在國際貿易中更快、更省、更好地使用EDI,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等工業發達國家,都在強烈要求統一EDI國際標准。即「講一種語言,用一種標准(In speak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EDI, we must speak one language and use one standard)。
在EDIFACT被ISO接受為國際標准之後,國際EDI標准就逐漸向EDIFACT靠攏。ANSI X.12和EDIFACT兩家已一致同意全力發展EDIFACT,使之成為全世界范圍內能接受的EDI標准。1992年11月美國ANSI X.12鑒定委員會又投票決定,1997年美國將全部採用EDIFACT來代替現有的X.12標准。ANSI官員說:「1997年之後,現在所有的X.12標准仍將保留,但新上項目將全部採用EDIFACT標准」。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歐共體事務主席John Rusell先生指出:「X.12向EDIFACT轉變意味著美國的公司今後可在歐洲的市場上加快資金流動、改善用戶服務。同時,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今後面對的將是唯一的國際標准」。
總之。EDIFACT成為統一的EDI國際標准已是大勢所趨。ISO預計,到90年代中期,EDIFACT將有1000多種信息類別,並覆蓋國際貿易的80%。我國有關部門和專家也一致認為,我國EDI標准應積極向國際標准靠攏,採用EDIFACT標准。
『柒』 普通個人電腦可以實現EDI傳輸文件嗎
EDI是電子數據交換,是數據存在的一種形式,為了方便數據交換,他有自己的標准,用得比較多的是x12(美國標准)和Edifact(聯合國標准),你可以用記事本或者寫字本等文本文件打開edi文件。 EDI由一個個的segment組成segment都由一個個element組成。為了方便說明,我們先看一個edi的片段(打開你的edi後,你可以看到相似的片段): 第一個NAD的一行是一個segment(segment用~隔開),NAD是segment的名稱, BY和Wal-Mart是它的element,用*隔開。BY是buyer(買家)的縮寫,Wal-mart(沃爾瑪)是buyer的名字。他說明了買家是walmart.同樣第二行描述的是SE(SELLER,賣家的信息)。由於edi的segment和elment可以根據不同的事務,去定義是否需要,所以所有的edi都是有一個文件去說明他的segment和element的詳細信息的。所以我們只有擁有了這個文件才能知道EDI是拿來干什麼用的。 對於oa人員來說等非專業人員,本身往往無法明白edi的內容,但是不要忘記edi的作用是什麼?是數據交換,軟體人員會根據edi的說明文件,去編寫edi的轉換系統,把edi裡面的數據轉化為表單,pdf,網頁等形式,這樣oa人員就很容易去閱讀理解了。 如果你是oa人員,請問一下相關的軟體人員吧,看看是否你們的oa系統有這樣能夠轉化edi數據的系統。
『捌』 EDI標准分為哪兩大類每一類包括哪些標准
常見的EDI標准有EDIFACT和ANSI X12,前者多用於歐洲地區,包括的業務類型有DELFOR、專DESADV、INVOICE、ORDERS等;後者用於美國屬,包括的業務類型有850、856、810、846、997等。
『玖』 EDI電子數據交換的EDI報文標准
ANSI ASC X12
1979年,美國國家標准學會(ANSI)特許公認標准委員會(ASC)X12 為行業間電子交換商業交易開發統一的標准,即為電子數據交換。原先設想的ANSI X12支持跨在北美的不同行業的公司,但今天有全球超過300,000家公司在日常業務交易使用X12的EDI標准。ASC X12也對 UN/EDIFACT 做出過貢獻,廣泛用於美國以外的數據交換。
EANCOM
EANCOM標准最初是由EAN大會1987年設想,並提出,是根據當時新興的 UN / EDIFACT 標准開發。相比 TRADACOM 消息集,EANCOM更詳細。EANCOM由GS1維護。EANCOM最初為零售業開發,並隨後發展成為使用最廣泛的UN / EDIFACT的子集,現在推廣到一些其他行業,如醫療、建築和出版等。
UN/EDIFACT
聯合國/行政、商業和運輸電子數據交換是由聯合國制定的國際標准。本標準的維護和進一步發展的工作是通過聯合國中心根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貿易便利化和電子商務(UN / CEFACT)。EDIFACT標准提供了一套語法規則的結構、互動交流協議,並提供了一套允許多國和多行業的電子商業文件交換的標准消息。在歐洲,很多企業很早就採納 EDIFACT ,所以應用很廣泛。EDIFACT中已經看到在通過的ASPAC地區的一些,亞太地區使用基於XML的標准較多,但是 EDIFACT 也有應用。
HIPAA
由美國國會於1996年頒布的健康保險可移植性和責任法案。HIPAA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為電子醫療交易、國家認證供應商、健康保險計劃和僱主建立國家標准。建立該標準是為了通過鼓勵廣泛使用美國衛生保健系統的EDI標准,提高北美衛生保健系統的效率和效益。HIPAA EDI交易集基於 X12 建立的。
ODETTE
在歐洲,遠程傳輸的數據交換組織是代表在歐洲的汽車行業的利益。他們相當於美國汽車工業行動集團(AIAG)之於北美。該組織開發工具和建議,以改善整個汽車價值鏈的貨運、服務產品數據和商業信息。ODETTE一直致力於開發通訊標准,例如 OFTP 與 OFTP2.0,不斷改善流程,如物料管理原則/物流評估(MMOG / LE的)和汽車業的具體文件標准等。
RosettaNet
RosettaNet是一個包含主要的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產品、半導體製造商、電信和物流公司,共同創造和實現全行業的開放的電子商務流程標準的組織。這些標准形成了一個共同的電子商務語言,在全球基礎上保持供應鏈合作夥伴之間一致的進程。RosettaNet的文檔標准基於XML定義消息指引、業務流程介面和公司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實施框架。使用RosettaNet合作夥伴介面流程(PIPs),可以連接各種規模的貿易夥伴,以電子方式處理交易和移動信息到擴展的供應鏈。RosettaNet標准組織的宗旨是希望通過建立、實施電子商務標准及推廣現有標准來優化供應鏈管理流程。
SWIFT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成立於1973年,總部設在布魯塞爾。SWIFT經營一個世界性的金融通訊網路,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消息交換。SWIFT還向金融機構銷售軟體和服務,在SWIFTNet的網路上使用它。 SWIFTNet是交換SWIFT文件、FIN、InterAct和FileAct的基礎設施,用於編碼這些文件以便傳輸。大部分銀行同業拆息的消息使用SWIFT網路。截至2008年11月,SWIFT聯接了209個國家8740個金融機構。SWIFT文檔標准分為四個方面:付款、服務貿易、證券和交易。
Tradacoms
這是一個早期的EDI標准,主要是在英國零售業。它最初在1982年推出,作為UN/GTDI的執行,EDIFACT的前身之一,由英國貨品編碼協會(現在被稱為GS1英國)維護和擴展。這個標准或多或少有點過時,因為它的開發在1995年停止了,並支持EDIFACT EANCOM的子集,盡管在英國的零售業EDI領域仍然廣泛使用。
VDA
該組織為德國汽車行業內企業的需求開發標准和最佳實踐,VDA已開發超過三十種報文,以滿足如大眾、奧迪、博世、大陸和戴姆勒公司的需要。通過下面的鏈接可以找到有關VDA報文的進一步信息。
VICS
自發跨產業商務標准用於在北美的一般商品零售行業。這是一個ANSI ASC X12國家標準的子集。VICS的EDI正在被數以千計的公司、部門和專業的零售商店、量販店和各自的供應商採用。GS1美國在1988年成為VICS的電子數據交換的管理和行政機構。GS1美國還管理著ASC X12衍生的統一通信標准(UCS),用於食品行業、工業/商業(I/C)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