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上海海關EDI是什麼

上海海關EDI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5 23:15:48

⑴ 什麼是無紙化通關

所謂無紙通關,是利用中國電子口岸及海關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改變海關驗放憑進出口企業遞交書面報關單及隨附單證辦理通關手續的做法,直接對企業聯網申報的進出口貨物報關電子數據進行無紙審核、驗放處理的通關方式。實行無紙通關,能實現海關與企業、場站、監管倉庫等相關單位聯網,企業可不再向海關遞交紙面單證而是進行網上申報。
無紙通關實現了海關管理的科學高效。海關通過前期的企業信譽管理、通關過程中的電子數據審核實現海關的有效監管。通過簡化通關作業手續,保證企業合法進出的物流順暢通關。過去報關人員從進場申報到辦結驗放手續離場,平均每份報關單通關時間為2.42天,現在除需查驗的貨物外,每票報關單最快只要3分鍾就能完成從申報到放行的全過程。

⑵ 什麼是空運A類快件的通關

郵運A類快件的通關

一、 業務概述

進出境郵運快件是通過郵運渠道進出境的快件。

海關按照集中管理、分類報關的原則對進出境快件實施監管。所謂A類快件是指海關現行法規規定予以免稅的無價值的文件、資料、單證、票據。

此類快件一般不需要收寄件人直接辦理有關海關手續。

二、 辦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快件監管辦法》

三、 辦事機構

上海海關駐郵局辦事處

四、 辦事准備

如實申報郵寄物品內容,接受海關監管。

五、 辦事機構義務

對沒收違禁品的開具《海關扣留憑單》,郵寄給收寄件人。

六、 辦事程序

進境

郵運快件在運抵海關監管場所後,海關進行監管,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1、無違禁品的快件,予以放行,交郵局投遞;

2、有違禁品的快件,沒收違禁品,開具《海關扣留憑單》,隨郵件或單獨郵寄給收件人;

3、個別郵件在處理過程中需要面洽當事人的,發出面洽通知書。對需要面洽的郵包,當事人憑面洽通知書到海關指定地點面洽。

出境

寄件人在設有國際郵件收寄業務的郵政局辦理郵寄手續,並在詳情單上如實申報。快件匯總並運抵海關監管場所後,海關進行監管,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1、無違禁品的快件,予以放行,交郵局投遞;

2、有違禁品的快件,沒收違禁品,開具《海關扣留憑單》,郵寄給寄件人;

3、個別郵件在處理過程中需要面洽當事人的,發出面洽通知書。對需要面洽的郵包,當事人憑面洽通知書到海關指定地點面洽。

七、 辦事時限

正常情況下自海關監管開始半個工作日辦結放行手續。

⑶ EDI技術在海關作業中有什麼缺點嗎

EDI在海關報關中的應用

EDI,即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這種技術的貿易夥伴根據事先達成的協議,對經濟信息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格式化處理,並把這些數據經過計算機網路,在他們的電子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進行交換和自動處理。貿易夥伴可以通過EDI發出訂單詢問有關商品信息、接受定單、辦理貨物運輸和銀行結算等事項。即是說,和貿易有關的手續都可以在不使用紙質單證的情況下完成,所以,EDI也被普遍地稱為無紙貿易。
海關業務中應用EDI,即「無紙報關」,簡單地說,就是指不需通過紙面單證,即可向海關進行申報。具體點說,就是報關單位在電子計算機終端或微機上填寫進出口報關單證,並通過電子傳輸其報關單證進海關的報關自動化系統,向海關申報;海關的電子計算機對報關單進行審核與處理後,凡適合海關監管規定的,就自動地發出海關放行指令或簽發海關放行通知單(OK單)。這種報關方式,自始至終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而無需人工干預,所以稱為「電腦報關」或「自動化報關」。由於取消了傳統的紙面單證、文件,改用電子方法向海關申報,故通常又稱為「無紙報關」。顯而易見,無紙報關的效益是:對報關單位而言,它可以大大節省時間和減少費用,克服因海關現場報關而造成的旅途勞累和排隊等候之苦,從而提高了辦事效率;對海關而言,它可以使海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進出口報關單證,減少工作差錯,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EDI通關系統基本概念
中國海關EDI通關系統是指海關與通關對象之間運用EDI技術自動交換和處理通關文件,並利用海關計算機應用系統及時、自動完成整個通關過程的 EDI實用系統。EDI通關系統涉及到進出口貨物報關、審單、征稅、放行等通關環節,以及包括報關行、金融單位、倉儲、運輸企業和國際貿易行政管理等部門。EDI通關系統是指海關原有報關自動化系統(H883系統)的延伸、發展和提高。它在H883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了通關手續,用戶在許多情況下不必派人到海關辦理報關手續。
二、海關的效益
1.有利於提高通關速度
大大加快了進出口貨物的通關速度,提高了海關工作效率。以空運快遞貨物為例,實現了飛機在境外起飛後立即將空運單數據通過國際網路傳送到我國海關,班機未著地前快遞公司已收到海關的貨物放行通知。除少數晚上到達的班機外,一般都能做到當天放行。這是原來的手工申報方式無法比擬的,從而徹底解決了快遞貨物放行速度問題。
2.有利於海關集中力量加強對貨物的實際監管
EDI與電子商務提高了海關處理業務的自動化程度,大量海關人員得以擺脫繁重的書面單證的審核工作,從而可以將更多的力量集中到對進出口貨物的實際查驗工作中去,使海關的貨物監管工作得到真正的加強,海關的人力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3.有利於提高海關管理的整體水平
海關EDI與電子商務系統是在海關規范化管理和海關業務專家的管理經驗基礎之上開發的。系統一旦在全國推廣使用,就會將規范化的管理和業務專家的管理經驗普及到每個口岸海關,從而使全國海關的執法尺度整齊劃一,並使全國海關的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到海關業務專家的水平。對於一票貨物而言,無論它在哪個口岸進出口,都將按同樣的監管方式得到處理,並受到同樣水準的海關服務。
4.有利於海關廉政建設
EDI與電子商務使企業能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完成貨物的進出口手續,海關對貨物的處理意見又都是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傳遞的,因而 是減少了海關關員與企業的直接接觸,大多數貨物做到了「通關不見面」,這有利於海關的廉政建設。
三、商界用戶的效益 1.簡化手續,節省人力
人工申報需要企業先到海關報關大廳進行書面文件申報,再到貨物提貨,而EDI使企業免去了上門申報這一環節,通關手續大大簡化了。企業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進行貨物申報,使報關員在遇到業務或數據問題時可隨時找到本單位有關人員的幫助支持,從而使申報工作變得十分方便。例如,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原來要十多位報關員,天天往返首都機場海關辦理報關業務,現在只需要兩人,一周到機場兩到三次即可完成所有報關業務。
2.減少單證,避免差錯
據國際上保守的估計,在國際貿易交易費用中,繁瑣的手續和眾多的紙面單證產生的費用占貨物交易價值的7%-10%之間。不僅如此,紙面單證的人工處理大大提高了出錯機會,進而會影響貨物的流通速度。而EDI與電子商務則能減少單證,避免差錯,因為電子數據交換比紙面單證交換更迅速、更精確、更經濟。與交易有關的信息以電子方式傳輸到全球只用幾秒鍾,而通過郵政部門傳遞紙面單證需耗時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又由於電子數據可以用計算機能處理的格式進行傳輸,它可以在無人介入的情況下直接錄入計算機系統,這就降低了出錯的潛在危險,從而避免了數據的重復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無論是簡化手續,節省人力,還是減少單證,避免差錯,其最終結果是能節省人、財、物和時間資源,降低貿易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四、我國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展望 1、從雙邊應用到多邊應用
中國海關的EDI與電子商務是從雙邊應用開始的,即首先是從海關與報關企業的EDI報關業務起步的。隨著EDI 應用的發展,無論是海關還是企業都發現,僅在通關過程中的申報、審單、放行等環節採用EDI方式給海關和企業帶來的好處是有限的,只有在貨物通關業務有關的艙單核銷,稅費繳納,許可證核銷,加工貿易合同備案,轉關運輸,進出口結匯,出口退稅等所有相關業務都採用了EDI或電子商務方式,海關和企業才能得到更大的好處,營造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紙化的通關環境。這就需要通關業務相關的運輸企業、銀行。外經貿、外匯和國家稅務管理部門的共同參與。事實上如上文所述,EDI與電子商務在海關通關領域的多邊應用已經起步。在北京、上海口岸進行的稅費電子化支付的試點以及進出口結匯業務採用報關單聯網查詢核銷的推廣使用,就是很好的例子。多邊應用將是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一大趨勢。
2、從行業應用到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境應用
如果說 EDI與電子商務在通關領域的多邊應用只能算作在單一行業的應用,那麼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另一大趨勢是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境的應用。作為企業,追求最佳成本效益是天經地義的。既然無紙化通關會給企業帶來這么大的好處,又何不嘗試無紙化的貿易方式呢?可以設想從貨物訂單到產品生產、從貨物的進出口通關到貨款的結算都實現無紙化後,會給企業帶來多大的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海關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結果必將會帶動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境的應用。
3、「積極穩妥」的發展戰略
在看到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必然趨勢的同時,我們不能不注意到我國的國情。我國至今沒有對EDI與電子商務進行立法,由EDI與電子商務產生的諸多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公司的守法意識整體上比較淡薄,法人違法行為屢見不鮮,政府執法環境不夠理想。就整體而言,我國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高,按照計算機應用的自然發展規律,一個單位首先考慮的總是本單位內部的信息化管理要求,然後才會有與外國打交道信息化的要求。由於國內許多單位的信息技術應用還剛剛起步, EDI與電子商務應用的市場尚沒有完全形成,這就決定了在我國推進EDI與電子商務應用不能操之過急。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中國海關在推進EDI與電子商務應用時,堅持需求驅動、效益為本原則。一方面要積極,通過海關自身的EDI與電子商務應用來促進和推動相關部門的應用;另一方面要穩妥,凡事從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實際效果,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義

⑷ 什麼是電子報關

一、電子報關是指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一下簡稱《規范》)有關要求,向海關傳遞報關單電子數據,並備齊隨附單證的申報方式。

  1. 在一般情況下,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先向海關計算機系統發送電子數據報關單,接收到海關計算機系統發送的」接受申報「電子報文後,憑以列印紙質報關單,附必需的其他單證,提交給海關。

  2.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經海關同意,進出口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單獨使用紙質報關單向海關申報;在特定條件下,進出口貨物收發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單獨使用電子數據報關單向海關申報。

提示:在現階段法定報關方式是紙質報關單和電子數據報關單同時使用。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全面推行電子報關是報關方式的發展方向。

⑸ 哪些企業需要辦理在線數據處理於交易業務的EDI許可證

很簡單,如果貴公司是在上海、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地區,並且有第三方入駐電商的網站就需要辦理EDI許可證

⑹ EDI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

我國發展EDI業務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外開放的發展,特別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規模的迅速擴大,導致與國外商業(及其他類型)數據交換量的急劇擴大。根據許多國家統計,單證費用占產品貿易額的7%左右,我國對外貿易每年的單證費用大約是70億美元,如果採用EDI技術,估計每年僅此一項就可節省數十億美元。

此外,由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海關均已採用EDI,我國的亞洲鄰國或地區(如「四小龍」等)也已開展了EDI,因此不論是從創造國際貿易夥伴條件,提高通關效率,或是有效地參加國際商業競爭和創造巨大外貿效益考慮,EDI的開發與應用都已成為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一項急忙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據我國外貿部門反映,美國海關規定,遠洋船到港前7天,必須報關,否則作滯後處理,一切責任由運輸部門負責。資料分析得知,一般裝載2700箱集裝箱的遠洋輪,如壓港一天,便要損失5~6萬美元,由此延安誤交貨日期所付的違約損失就更高。僅以1991年我國出口歐洲的紡織品為例,由於壓關、壓港和非法分子的活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幾千萬美元,不僅如此,由於與世界各國和地區信息交換不通或不及時,帶來的無形損失,喪失的機會更是無法統計。由此可見,未來貿曳⒄的先決條件是誰擁有EDI手段,誰才有資格成為國際貿易夥伴。

(2)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各類市場,對EDI系統有著潛在的需求,以生產資料市場為例,過去,重要的生產資料完全由國家分配,每年召開一次或兩次定貨會議,生產廠家和用戶代表在會上供需見面,落實訂貨,其結果是一方面庫存總量高得驚人,另一方面是規格品種不對路現象嚴重,企業還需派出大批采購人員設法尋找,近年來,生產資料市場里逐步放開,但重要生產資料庫存總量過高和采購人員滿天飛的現象仍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這里原因很多,但是,信息交換少而且時效性差,缺少像EDI這樣的信息交換系統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

(3)香港的迫切要求,香港和大陸是緊密的貿易夥伴,大陸80%的出口貿易都是通過香港轉口的,年產值達數百億美元,香港是亞太地區「四小龍」之一,為了保持這個地位,香港必須努力與其它三小龍競爭,鑒於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更應繼續保持其繁榮與穩定,為加強香港的外貿競爭能力,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大陸緊密合作。為此香港的企業家已反復強調「...雙方沒有高度的合作,沒有兼容的貿易手段,大陸與香港緊密的經濟關系便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當務之急是大陸與香港雙方都應該發展EDI,實現電子資料聯通(EDI),這是一個能使人們更加緊密和諧全作的極佳機會。」為此,我們應在充分考慮目前香港EDI工作的復雜性的同時,從長計議,認真研究並做出積極響應。

(註:我國香港、台灣地區EDI業務的發展情況:香港1988年由華潤和匯豐等11家大公司投資1400萬港元隨便成立了「貿易通國際貿易電腦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貿易通」。1990年3月又與政府攜手合作在香港全面推行EDI服務計劃,SPEDI計劃(shared project for EDI)該項目耗資900萬港元,歷時8個月才完成,它的完成為在全港范圍內實現EDI,5年後有關EDI設備交給政府。目前香港現有的商業性EDI服務網路主要有航運業的GssertreNet,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的Intertrade,以及若干以英國及北歐為基地的網路如GE網,IIN網等。

台灣EDI雖然起步晚,但發展也很快,1991年7月成立了由標准局、經貿部、海關、交通及信息加工業等14個單位組成的EDIFACT委員會,並於1992年11月開通了「海關通關系統」)。

(4)「復關」的要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coment On tairffs adn Trade,縮寫為GATT)是推動世界多邊貿易和貿易自由化的帶有總括性的多邊貿易協定,它於1947年10月由23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簽字成立,並於1948年元旦正式生效。目前,關貿總協定(關貿總協定已於1995年1月1日被新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所代替,)已成為世界各國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共同遵守的國際貿易准則,並起著貿易組織的作用。它被稱為「經濟上的聯合國」,是調節民辦經濟的三大支柱(其餘兩個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有108個正式締約方之間的貿易額已佔世界貿易總額的90%左右。

中另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方面意味著我國國內市場已經納入了世界大市場,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們的生產要面向世界的大循環中。因此,在未來世界貿易組織活動中,我們要想在況爭激烈的國際貿易市場中站穩腳跟,全面推廣、採用EDI技術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技術政策。它對促使我國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推進產品和企業步入國際統一的大市場,無疑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總之,隨著計算機通信事業的發展和電算化科學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國際交往、國際貿易的發展、EDI市場需求勢在必行。如果我們不採用EDI技術,就會像當初集裝箱和條形碼技術不被認識,不被付諸實施一樣,會削弱我們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以致喪失更多的甚至現有的貿易機會。

EDI的影響正逐步擴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已有了長足的發展,1992年的進口總額已達到1560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8%,躍居民辦第十一位,其中出品額為840億美元。面對國際EDI潮流的興起,開發和應用EDI技術已引起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專家的高度重視。

一般認為,EDI的概念是在1990年元月份傳入我國內的。當時在新華社香港分社的支持下,香港電腦協會與國家技術監督局在蛇口進行了一次中文EDI標准座談會,揭開了國內研究EDI的帷幕。

幾年來,我國的EDI研究、試驗都有了一定的發展。EDI的應用和開發也已初步納入了國家計委和各部委的「八五」計劃,各地也相繼舉辦了各種EDI研討會。同時,國家技術監督局與經貿部計算中心能力合作,翻譯整理了聯合國《貿易數據元目錄》和《用於行政管理、商業、運輸領域的電子數據交換規則》兩本EDI標準的基本文獻,並在此基礎上准備擬定《經貿部EDI標准化體系表》。1991年8月,由原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成立了有國家科委、經貿部、海關總署、國家技術監督局、中國人民銀行、保險公司、交通部、國家商檢局、中國貿促會等部門參加的「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CEC),並以該組織的名義加入了「亞洲EDIFACT理事會」。隨後成立了中國EDIFACT理事會秘書級和EDI標准化組。1992年5月又召開了「中國EDI發展戰略與標准化」研討會,草擬了「中國EDI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建議」。會議指出EDI系統建設是一薦技術工程2和社會工程相結合的大型系統工程,同時決定建立國家EDI試驗系統(海關總署、中國遠尖運輸集團公司),地區EDI試驗系統(廣東、山東、江蘇、上海、福建)和行業EDI試驗系統(山東抽紗企業集團公司、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行業EDI試點工程)等。1993年4月,國家技術監督局、外經貿部、海關總署、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郵電部、電子部、全國信息技術標准經技術委員會、復旦大學以及中國標准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等部門召開了《EDI標准化總體規范》編制工作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規范的目的和意義,討論通過了《規范》的編制提綱。並對編制任務進行了分工。1993年底拿出初稿,今後此《規范》就作為EDI技術開發和系統建設的依據,購置系統設備的參考以及坐標培訓的資料。

目前,外貿部門正積極推進適應EDI的「經貿系統計算機應用和聯網工作」的五年計劃。銀行系統則擬在現有的SWIFT系統的基礎上,為EDI創造條件。海關已把報關自動化列為工作重點,在先後開發了海關貿易統計程序,征稅程序和新貿合同備案核銷程序的基礎上,又開發了「自動化報關處理系統」(H883工程「。同時海關已提出未來EDI應用計劃:即1993~1994年試點階段,主要是修改相應報關制度,允許EDI申報;完成15個海關標准報文子集的制定;開通痃、上海國際機場EDI通關試點等。1995~1996年擴大試階段,主要工作;將EDI通關系統擴大到10個主要口岸;探索與境外海關EDI信息交換業務;開發通關業務以外的應用試點。1997~1998年推廣階段,全國海關普遍開展EDI應用。運輸部門,特別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從1990年起開始使用計算機處理單證,進行統計分析查詢;並於1991年5月正式使用CHINAPAC網和英國GE公司的網路,開展了代理公司之間的電子數據互換。電子工業部已決定把推廣應用EDI作為一項重大信息系統工程,弄為近期的重點任務,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在一些重要的經濟和工業部門訓,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起具有初步規模和功能的EDI系統。力爭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通用EDI系統。

郵電部門已越來越重視EDI的發展,並積極投資建設EDI通信系統,為EDI提供良好的通信平台,1992年10月,青島市郵電局和美國SPRINT國際通信公司簽訂合同,投資138萬美元購習該公司電子信箱3000個,EDI功能信箱1000個,傳真轉發功能信箱3000個,EDI功能信箱1000個,傳真轉發功能信箱500個,另外,美國SPRINT公司負責開發適合中國EDI標準的介面。同時,青島市郵電局還及時投資20萬美元,引進了一個帶有交換功能的PAD,為山東抽紗公司、銀行、海關和保險部門分別提供了一個分組交換網的同步介面。此外,上海市長途曜局亦投資90萬美元,引進美國SPRINT公司的EDI信箱4000個,傳真存儲轉信箱1000個;廣東在DGPAC網的基礎上建立了廣東省信息處理系統(GDMHS),該系統首期在廣州、深圳、江門共設立三個主機系統,可心容納9000個電子信箱用戶和1500個EDI用戶。所有這些都將為本地區EDI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通信環境。

1995年6月9日,山東省郵電管理局與美國通用電氣資訊服務國際公司(GEIS)就山東郵電EDI系統平台達成協議,山東省郵電管理局採用國際標准介面,並與國際EDI網路相聯的山東郵電EDI系統,1995年8月該系統投入商業運行。

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PAC)的發展為我國EDI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1992年6月,郵電部引進加拿大北方電訊公司的DPN-100分組交換系統組建了我國新一代分組交換骨幹網CHINAPAC。新組建的CHINAPAC網包括一個網控中心、32台節點機及相關設備,頒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見圖6.3。建網初期,全網埠總容量為5800多。目前該網已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市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城市。通過公用電話網PSTN還可以覆蓋到已開通電話的所有地區。

同時該網通過北京、上海、廣州節點機與國際及我國港澳地區的44個分組交換數據網相聯,CHINAPAC骨幹網中繼電路主要採用PCM數字電路(光纜、數字微波和衛星電路)和部分電路,通信速率為64kb/s~256kb/s和9.6kb/s~19.2kb/s。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沈陽、南京、成都、西安為匯接點,它們之間採用全網狀結構,保證了高速度、高質量、大吞吐量、低延遲等性能。

CHINAPAC網具有靈活的接入方式,接入的用戶可以是非同步字元型終端、同步SDLC終端或主機、同步分組式終端或主機,其入網方式分專線(x.25/X.28)和電話撥號(X.28/X.32兩種。該網已於1993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CHINAPAC網與國內各專用分組交換網的互聯均採用ITU-T建議X.25規程,接入地點不受限制。在CHINAPAC骨幹網建設的同時,許多省、市也積極籌建本地區分組交換網,逐步形成CHINAPAC網向省內延伸的趨勢。到現在在除西藏外,其餘各省均已建立了自己的分組網(不包括台、港、澳)。今後CHINAPAC將以更大的規模覆蓋全國廣大區域,一些省、市甚至覆蓋至縣。它必將為我國EDI業務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專用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發展和應用EDI技術,充分發揮EDI效益,完備的計算機通信網路是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之一。「七五」期間,我國為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推動計算機、資料庫及信息資源的共享,各種專用計算機網路發展很快。國務院確定重點建設的12個大型電子信息系統也已初具規模,到目前為止,銀行、鐵路、民航、航天、電力、農業統計、新華通訊社、海關、公安等部門已基本建成全行業的專用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為本部門提供計算機數據業務、聯網資料庫資源共享及通信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八五」期間,各部門將重點開發和興建本行業的專用數據通信網,組網形式以自建專用網和利用CHINAPAC聯網為主,這些也為我國EDI業務的發展提供了保證。

文章出處:中國製造業
文章作者:中國製造業

⑺ 公司想辦個EDI證,辦這個證麻煩嗎

如果辦理條件滿足,材料准備充分,辦理edi證還是比較簡單的。

辦edi證大致流程分回為三答個步驟:系統評測、材料准備、網上審核、制證和領取證書三個階段。

辦理edi證條件:

1、edi證辦理公司是依法設立的;

2、edi證辦理公司注冊資金不少於100萬

3、edi證辦理公司至少給3名員工繳納近一個月的社保

辦理edi證材料:

1、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

2、提供3名聯系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3、股東身份證復印件

⑻ 問個關於上海海關二放的問題

一放指的是預錄申報電子信息放行,二放是單證提交後海關放行回,這在EDI信息里能答查到,這後面還有海關布控放行,海關還有一次審查出口申報是否正確的一次機會,這大概就是港區放行。我碰到過EDI已經顯示放行了,但實際又開了查驗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

⑼ EDI中心與電子口岸的區別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譯為電子數據交換。edi是將貿易、生產、運輸、保險、金融和海關等事務文件,通過電子郵箱按各有關部門或公司企業之間的標准格式進行數據交換,並按國際統一的語法規則對報文進行處理,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事務處理的新業務。在國際、國內貿易活動中使用edi業務,取消了傳統的紙面貿易文件(如訂單、發貨單、發票等),代之以電子資料交換,雙方使用統一的國際標准格式編文件資料,利用電子方式將貿易資料由一方傳遞到另一方,處理迅速准確,是發達國家已經普遍採用的「無紙貿易」手段,也是關貿總協定成員國將來必須使用和推廣的標准貿易方式。採用edi業務可以將原料采購與生產製造、訂貨與庫存、市場需求與銷售以及金融、保險、運輸、海關等業務有機地聯系起來,集先進技術與科學管理於一體,為實現「金關」工程奠定了基礎。用戶終端可通過電話網、chinapac網、ddn網、chinan-et網等方式接入edi系統。edi(電子數據交易)是一個交換商業數據的標准格式。標準是ansi x12,它是由數據交易標准協會開發出來的。一個edi信息包括了一個多數據元素的字元串,每個元素代表了一個單一的事實,互相由分隔符隔開。整個字元串被稱為數據段。一個或多個數據段由頭到尾限制定義為一個交易集,此交易集就是edi傳輸單元(等同於一個信息)。一個交易集通常由經常被包含在一個特定商業文檔或模式中的內容所組成。當交換edi傳輸時即被視為交易夥伴了。
中國電子口岸(口岸電子執法系統)是海關總署等國務院十二部委在電信公網上(Internet)聯合共建公共數據中心,它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藉助國家電信公網資源,將國家各行政管理機關分別管理的進出口業務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電子底帳數據集中存放到公共數據中心,在統一、安全、高效的計算機物理平台上實現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換。各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可進行跨部門、跨行業的聯網數據核查,企業可以在網上辦理各種進出口業務。
相比較,電子口岸入網成本低。登錄中國電子口岸網站,企業只需配備一些簡單設備,數據中心提供免費的系統安裝軟體,比EDI 方式成本低。而且,相關管理部門提供免費技術、業務支持,企業將得到更多的實惠。

⑽ 去年6月上海海關開始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單一窗口申報有哪些便利的地方

我司是首批申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的企業,也切實感受到了單一窗口申報的便利之處。我總結一下大概有這幾點:
1)有網路即可使用『單一窗口』。有別於EDI,通過互聯網即可訪問、使用『單一窗口』。某種程度上來講,『單一窗口』實現了移動辦公。
2)一次提交,同時實現商檢、海關申報。 申報信息只需填寫一份數據大表。提交申報時,可同時勾選「報關」「報檢」,也可二選一。
3)艙單信息自動獲取。輸入運輸工具名稱、航次、提運單號,可自動獲取艙單信息。避免二次輸入造成的錯誤,提高了申報信息的准確性。
4)海關、檢驗檢疫等相關證件提醒。加工貿易手冊最大申報數量以及海關、檢驗檢疫等監管部門相關證件提醒功能,有效保障申報效率和准確性。
5)可以批量導入申報。通過和第三方合作,可實現批量導入申報。我司是和科越「雲通關」合作,將ERP數據或excel數據,導入「雲通關」,通過該平台制單系統導出報文信息,直接向『單一窗口』提交申報。一票20個品名的單證,幾分鍾即可完成,且數據不落地零差錯。

閱讀全文

與上海海關EDI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杭州污水廠排放標准 瀏覽:565
EDI只用於 瀏覽:115
哪裡有韓式pp棉過濾芯賣 瀏覽:459
雞蛋殼去電熱水壺水垢 瀏覽:906
上海小型油煙凈化器需要多少錢 瀏覽:541
半透膜能耐受DMSO 瀏覽:320
EDI循環 瀏覽:420
威馳空氣濾芯蓋兩個鎖扣怎麼打開 瀏覽:740
abs樹脂與pp有啥區別 瀏覽:838
水費簡易計稅需要區分污水費嗎 瀏覽:130
普通熱水瓶去水垢的方法 瀏覽:74
別墅排水需要什麼樣的污水提升泵 瀏覽:189
河南省城鎮污水廠排放 瀏覽:294
反滲透膜品牌選擇上海保茲 瀏覽:891
簡單蒸餾的步驟 瀏覽:378
07騏達空調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184
活性炭吸附廢水適用條件 瀏覽:904
濰坊食品廢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487
投影機過濾網怎麼取 瀏覽:927
dsm樹脂有沒有毒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