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膜生物反應器(MBR)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於好氧生物池內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內活性污泥(MLSS)濃度可提升至8000~10000毫克/升,甚至更高;污泥齡可延長至30天以上。 膜生物反應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可實現對污水深度凈化,同時硝化菌在系統內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顯,為深度除磷脫氮提供可能。 與傳統的生化水處理技術相比,膜生物反應器具有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設備緊湊、佔地面積小,易實現自動控制、運行管理簡單等優點。 該技術在畜禽養殖業污水處理中還處於中試階段。
㈡ MBR膜生物反應器的膜分類
目前在水處理行業中,MBR膜生物反應器被投入大規模實際應用,膜生物反應器依據膜組件,及原理有不同的分類。
MBR膜目前主要分四種:陶瓷膜、管式膜、中空纖維膜、平板膜。下面我們具體看下這四種MBR膜的相關介紹。
陶瓷膜
也是近些年新出來的,和有機平板膜一起稱為「平板膜」,陶瓷膜具有化學穩定性非常好,能耐酸、耐鹼、耐有機溶劑,耐高溫;孔徑分布窄、分離效率高等優點。
管式膜
作為膜元件的一種形式,適用於超濾、微濾、甚至是納濾等膜分離技術,其優點是流道寬,料液在管內湍流流動,對料液的預處理精度要求低。管式膜易於清洗,除可用化學試劑清洗外,還可以用機械物理擦洗的方法。管式膜組件的壓力損失小,因此其流道長(最長可串聯48米),過濾效率高。
中空纖維膜(又稱簾式膜)和平板膜一起稱為「有機膜」
主要材質是PVDF(聚偏氟乙烯)這是現在市場上所有膜的主要材質。但是現在又新出了一個PTFE(聚四氟乙烯)材質的,據說更優於PVDF,拉膜的時候孔徑分布會更均勻,號稱「塑料王」。
平板膜
就是一片板(一般是ABS)上面有導流道,雙面貼上襯布和PVDF材質的膜片,經過無縫焊接之後形成的一塊膜片。還有兩種膜片也稱之為平板膜,一是柔性膜,二是軟片膜。目前常見的10-250片之間可以整數形成組件,無論單片膜的大小。從理論上講,膜片破損,產水下降後,可以單片排查,單片更換,從而節省更換費用。
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由活性污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綜上我們可以看出MBR膜可以分為四種,每一種都具備獨特的優勢,因此,當您選購MBR膜時也要考慮自己的需求更側重哪方面,以及預算如何。
㈢ MBR膜生物反應器的簡介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什麼:
MBR是膜生物反應器,MBR膜生物反應器是污水處理設備,它可實現對污水深度凈化,同時硝化菌在系統內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顯,對深度除磷脫氮提供可能。。以膜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於好氧生物池內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
mbr膜生物反應器工作原理:
Mbr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分離技術,它是與傳統的活性泥法相結合的一種新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MBR平片膜組件置於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後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後抽出。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濃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可以分別控制,而難降解的物質在反應器中不斷反應、降解。
㈣ 膜生物法和膜生物反應器是一個概念嗎
不是同一個概念。
膜生物法:把生物反應與膜分離相結合,以膜為分離介質替代常規重力沉澱固液分離獲得出水,並能改變反應進程和提高反應效率的污水處理方法。
膜生物反應器:在污水處理,水資源再利用領域,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為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之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
主要利用膜分離設備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內活性污泥(MLSS)濃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齡(SRT)可延長至30天以上。
膜生物反應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可實現對污水深度凈化,同時硝化菌在系統內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顯,對深度除磷脫氮提供可能。
(4)生物膜過濾反應器擴展閱讀
膜生物反應器廣泛適用於生活小區、賓館飯店、度假區、學校、寫字樓、等分散用戶的日常生活污水處理、回用及啤酒、製革、食品、化工等行業的有機污水處理。膜生物反應器的產水常用於灌溉、洗滌、環衛、造景等非飲用功能。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水處理技術是一種生物技術與膜技術相結合的高效生化水處理技術,膜生物反應器是結合了膜分離技術和傳統的污泥法的一種高效污水處理技術,由於膜的過濾作用,生物完全被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問和污泥齡的徹底分離,使生物反應器內保持較高的MLSS。硝化能力強,污染物去除率高。
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高效膜分離技術與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中空纖維膜的應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有效的達到了泥水分離的目的。
充分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能夠有效地截留硝化菌,完全保留在生物反應器內,使硝化反應保證順利進行,有效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並且可以截留一時難於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延長其在反應器的停留時間,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
應用MBR技術後,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達:COD≥93%、SS=100%。產水懸浮物和濁度幾近於零,處理後的水質良好且穩定,可以直接回用,實現了污水資源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膜生物反應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物膜法
㈤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怎樣的工作原理
MBR膜原理
MBR以膜組件單元是將膜的高效分離技術與生物降解作用相結合回而成的一種新型高答效的污水處理與回用工藝。取代二沉池,所有懸浮物和膠體都被膜分離截留,膜分離作用增加了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減少了剩餘污泥的排放量。
出水水質:優於國家污水排放一級A標准,可用於綠化澆灌、洗車、馬路降塵和沖洗、沖廁、消防、景觀補充水等非飲用水場所。
㈥ 膜生物反應器的技術優點
高MLSS與微濾膜過濾下,出水水質穩定,高品質。高容積負荷下,停留時間短,MBR流程較傳統系統簡單 ,佔地面積減小完全取代沉澱池、砂濾單元,佔地面積較傳統方式節省30%,無污泥沉降性問題
反應池內MLSS濃度可達10000mg/L以上,耐負荷沖擊能力強,有效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在微濾膜過濾下,分離效果遠優於傳統沉澱池及砂濾等處理單元,出水水質良好穩定,懸浮物和濁 度低,一般低污染度市政廢水處理後,可直接做為中水道用水或現場資源回收水使用有利於增殖緩慢的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和繁殖,系統的硝化效率得以提高,A/O反應下具高效脫 氮的功能。A/O、A2O法可有效去除氨氮與磷,尤其適用於水質管制區內使用微濾膜可攔除大部分細菌等微生物,減少消毒葯劑添加量及獲得安全的回用水 低能耗,操作運轉費用低生物攔截在池內,可取得較長的SRT高污泥齡之運轉下,在生物自解下污泥量減少1/2以上 。低廢棄污泥量低於傳統活性污泥法、排泥周期長、操作彈性大,生物膜管系統屬於絕對過濾系統及高MLSS,可輕易克服變異性大之廢水系統PLC控制設計,操作維護容易,可實現自動化控制,便於管理高生物污泥操作濃度;MLSS=6000~10000mg/l ,可減少生物好氧污泥池之體積 可作封閉式設計,低公害,低噪音,低臭味膜分離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大分子難降解的物質處理效率標准移動式模組化設計,快速簡單的安裝,易於分期擴充適用於對於舊有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僅需增設MBR膜組設備。
原有程序 加入MBR程序
流程變動 原程序中有沉澱池兩座、快混池、慢混池、加壓浮除、上流式過濾一組、活性炭塔兩座等程序。幾乎可全被MBR持取代。 將其中一池沉澱池改為平底,置入MBR模組。即可取代原有其他程序。
處理水質更佳 原先至加壓浮除後排放水質:
COD=182mg/l,SS=6.5mg/l,
NH4-N=0.4mg/l,NO3-N=31.4mg/l 經MBR處理後水質:
COD=165.5mg/l,SS=5.7mg/l,
NH4-N=0.19mg/l,NO3-N=25mg/l
操作維護更容易,成本更低 原先程序復雜,池體與機械眾多,人員操作技術性與復雜度高。所需人力多。 由MBR池取代後,反洗由PLC自動控制。化學洗程序單純,各組分別實施。人員操作管理極容易。
設置成本 池體多、機械多 由原有沉澱池體空間運用。
耗材 由於機械眾多,復雜,耗材數量大。也必須活化或更新活性炭。 機械數量少,形式單純
㈦ MBR膜生物反應器的(MBR)
膜生物反應器: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以膜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污泥量。與傳統的生化水處理技術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點: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設備緊湊、佔地面積小;易實現自動控制、運行管理簡單。80年代以來,該技術愈來愈受到重視,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膜生物反應器己應用於美國、德國、法國和埃及等十多個國家,規模從6m3/d至 13000m3/d不等。
工藝:
MBR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法的高效結合,其起源是用膜分離技術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這種工藝不僅有效地達到了泥水分離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三級處理傳統工藝不可比擬的優點:
1、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其分離效果遠好於傳統的沉澱池,出水水質良好,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於零,可直接回用,實現了污水資源化。
2、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應器內,實現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靈活穩定。
3、由於MBR將傳統污水處理的曝氣池與二沉池合二為一,並取代了三級處理的全部工藝設施,因此可大幅減少佔地面積,節省土建投資。
4、利於硝化細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統硝化效率高。通過運行方式的改變亦可有脫氨和除磷功能。
5、由於泥齡可以非常長,從而大大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
6、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下運行,剩餘污泥產量極低,由於泥齡可無限長,理論上可實現零污泥排放。
7、系統實現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㈧ 生物膜反應器的定義
膜生物反應器(MBR)與生物膜(biofilm)反應器是兩種不同的反應器。膜生物反應器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而生物膜反應器是在反應器中添加各種填料以便微生物附著生長使在填料上形成了一層生物構成的類似於膜的結構,這樣的反應器才被稱為生物膜反應器。
生物膜法是污水生物處理主要技術之一,它與活性污泥法並列,既是古老的、又是發展中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膜法是根據土壤自凈的原理發展起來的。
1893年,作為生物膜法的生物濾池在英國問世,並從此開始用於污水處理的實踐。 20世紀30年代,開始建造了許多生物膜法反應器,主要形式是生物濾池。與活性污泥法相比,雖然生物濾池生物量高、運行費用低,但其負荷較低,衛生條件差,處理構築物易堵塞。在40~50年代生物濾池有逐漸被活性污泥法取代的趨勢。
60年代,新型有機合成材料大量問世,生物濾池的填料由碎石、爐渣逐步改進為聚乙烯、聚苯乙烯製成的波紋板、蜂窩狀等有機人工合成填料,使其比表面積和孔隙率大大增加,生物膜法得到了新的發展。到了70年代,除了普通生物濾池外,生物轉盤、淹沒式生物濾池和生物流化床技術得到了更多的研究與應用。近年來,又涌現出大量新型的單一或復合式生物膜反應器,如微孔膜生物反應器、氣提式生物膜反應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以及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生物濾池等。
——胡亨魁編著. 水污染治理技術. 武漢市: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9.09.
生物膜反應器詳見網路:生物膜法
下面是膜生物反應器(MBR)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通過膜強化生化反應的污水處理新技術。 CAS是一種應用最廣的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其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是由曝氣池、二次沉澱池、曝氣系統(含空氣或氧氣的加壓設備、管道系統和空氣擴散裝置)以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
曝氣池與二次沉澱池是活性污泥系統的基本處理構築物。由初次沉澱池流出的廢水與從二次沉澱池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其混合體稱為混合液。在曝氣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溶解氧並使活性污泥和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為活性污泥所吸附並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體所分解,使廢水得到凈化。在二次沉澱池內,活性污泥與已被凈化的廢水(稱為處理水)分離,處理水排放,活性污泥在污泥區內進行濃縮,並以較高的濃度迴流曝氣池。由於活性污泥不斷地增長,部分污泥作為剩餘污泥從系統中排出,也可以送往初次沉澱池。
圖1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3 MBR法 1 MBR及其分類 MBR是指將超、微濾膜分離技術與污水處理中的生物反應器相結合而成的一種新的污水處理裝置。這種反應器綜合了膜處理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帶來的優點。超、微濾膜組件作為泥水分離單元,可以完全取代二次沉澱池。超、微濾膜截留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絮體和較大分子有機物,使之停留在反應器內,使反應器內獲得高生物濃度,並延長有機固體停留時間,極大地提高了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率。同時,經超、微濾膜處理後,出水質量高,可以直接用於非飲用水回用。系統幾乎不排剩餘污泥,且具有較高的抗沖擊能力。特別是1989年Yamamoto將中空纖維膜應用於活性污泥處理中,使工藝運行成本大大降低,實際應用前景廣闊。因此,MBR是當今倍受國內外專家學者重視的一項高新水處理技術。 出水水質好 由於採用膜分離技術,不必設立、過濾等其它固液分離設備。高效的固液分離將廢水中有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不需經三級處理即直接可回用,具有較高的水質安全性。 佔地面積小 膜生物反應器生物處理單元內微生物維持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縮短,佔地面積減少。同時膜生物反應器由於採用了膜組件,不需要沉澱池和專門的過濾車間,系統佔地僅為傳統方法的60% 節省運行成本 由於MBR高效的氧利用效率,和獨特的間歇性運行方式,大大減少了曝氣設備的運行時間和用電量,節省電耗。同時由於膜可濾除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可顯著節省加葯消毒所帶來的長期運行費用,膜生物反應器工藝不需加入絮凝劑,減少運行成本。
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濃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可以分別控制,而難降解的物質在反應器中不斷反應、降解。因此,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生物反應器的功能。與傳統的生物處理方法相比,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廢水處理新技術之一。
從整體構造上來看,MBR是由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兩部分組成。根據這兩部分操作單元自身的多樣性,膜生物反應器也必然有多種類型。
分置式MBR是指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分開設置,浸沒式MBR是指膜組件安置在生物反應器內部。2種反應器的流程如圖2所示。
2 MBR所用濾膜及膜組件 在MBR工藝中,超、微濾膜分離的對象是活性污泥混合液。活性污泥混合液主要包括活性污泥和被處理的污水,而活性污泥是由各種膠體、絮狀物和微生物(絕大部分是各種細菌)組成。膜組件長期過濾活性污泥混合液時,污染物不斷地在膜表面沉積,細菌不斷地向膜內部繁殖,使其生成的代謝產物在膜孔中沉澱,進而引起膜孔堵塞,使膜的通量下降,膜壽命縮短,工藝運行費用增加。
一般而言,決定膜過濾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膜的孔徑及孔隙率,而選擇什麼樣的膜材料並不是關鍵。但是在MBR工藝中膜材料種類卻強烈地影響其耐污染性,所要解決膜污染問題的最主要的途徑是找到耐污染的膜材料或者是對膜進行改性。
從近期國內外MBR研究情況來看(文獻的抽取有隨機性),濾膜大都為較小孔徑的微濾膜,或較大截留分子量的超濾膜,孔徑范圍為0.1~0.5μm;材質主要是疏水性的聚烯烴、聚偏氟乙烯和親水性的聚碸、纖維素等,還有一些無機膜。疏水性的聚烯烴、聚偏氟乙烯一般做成中空纖維式膜組件,而親水性的聚碸、纖維素膜一般做成平板式膜組件。研究表明,膜材料的疏水性易造成膜污染,因此在制膜過程(如PVDF)中會添加一些親水有機物,如PEG和殼聚糖等。
㈨ 生物膜反應器的生物膜反應器微生物量的測量
在正常運行狀況下,復合生物反應器下部是固定生物膜濾床,上部是移動床,其微生物量為:
1、CBBR混合液SS為1 604 mg/L,總量約為2.456 g。
2、固定填料生物膜總量為12.036 g。
3、移動床懸浮填料生物膜總量為1.428 g。
4、CBBR微生物總量約為15.92 g。
該工藝對污水除臭起到了很大作用,它的除臭工藝簡單且效果顯出。復合生物反應器與其他污水處理設備相結合,降低污水處理難度,從而改善周邊環境,有效遏制病菌的傳播。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新型葯劑的產生將繼續加大污水處理難度,所以水處理技術仍需隨之提升,滿足時代發展需求。
4 MBR研究進展
目前,MB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降低膜污染,提高膜通量;(2)探求合適的工作條件和工藝參數;(3)降低處理工藝的運行成本。
張少輝, 鄭平, 華玉妹〔1〕用反硝化生物膜啟動厭氧氨氧化反應器的研究等選取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碸膜(PES),採用板框式膜組件構成的厭氧MBR對高濃度食品廢水進行處理,考察了截留分子量對膜通量和出水效果的影響。
王榮昌,文湘華,錢易〔2〕 分析了生物膜反應器中好氧顆粒污泥形成機理,研究了MBR運行條件對膜過濾特性的影響。
楊玉旺〔3〕研究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污水的研究應用進展。
邢傳宏等進行了管式MBR(分置式)處理城市污水的工藝設計,認為運行成本主要由電費、葯劑費和人工費等3部分組成。其中電費是最主要的,電耗為2.3kW·h/m3。
魯敏,曾慶福,張躍武〔4〕對一種新型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污水的研究發生了濃厚興趣。
王亞娥等分析了影響超濾膜通量和過濾阻力的主要因素。
楊磊等對MBR運行過程中的膜污染和清洗進行了較詳盡的試驗。
李軍, 彭永臻, 楊秀山 ,王寶貞 ,楊海燕〔5〕著重研究了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機理。
姜蘇等〔6〕研究了一體化A/O生物膜法處理生活污水。
白宇等〔7〕研究分析了污水深度處理生物濾層中菌群的時空分布特徵。
陳壁波等〔8〕對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及對造紙廢水處理的意義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論證。
Cote P 研究了浸沒式膜系統的電耗,包括抽吸泵及曝氣2部分。每立方米產水僅耗電0.3~0.6 kW·h,而電耗是運行費用的主要部分。
榮宏偉等〔9〕在實驗室條件下對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進行了試驗研究,得出了令人期待的結論。
Wang L-Choo Ho等比較了浸沒式和分置式MBR工藝運行時的電耗,結果是,在通量為18L/(m2·h)的情況下,前者電耗僅為0.2~0.4 kW·h /m3,而後者電耗為2~10 kW·h /m3。
鮑立寧等〔10〕在電極生物膜脫氮工藝中反硝化菌相分析方面進行了研究。
MBR因自身特殊的工藝也要求了不同於一般的超、微濾膜材料,但制備針對於MBR所用的膜材料的研究還很少。顯然選擇合適的膜材料是降低膜污染的一個重要方法,這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5 MBR應用實例
隨著研究的深入,國內外已有了MBR應用的實例。實踐表明,膜污染嚴重、水通量低,是限制MBR推廣應用最主要的原因。
加拿大Cote P等 報道了北美洲在20世紀90年代MBR發展的概況。其中ZENON環保公司在1996年推出了組件膜面積為46m2、體積密度為63m2/m3的ZW-500型膜生物反應器,該設備已成功地應用於市政污水處理。目前以小規模裝置為主,處理能力為10~200m3/d,主要在辦公樓、購物中心、學校、醫院和療養地推廣使用。裝置的水力停留時間(HRT)為24h,SRT為1~2年。濾出液經過紫外線消毒或活性炭吸附後,用作廁所沖洗水。在安大略省建成的日處理污水3 800m3的MBR裝置,安裝了ZW-500型膜組件144個,總膜面積6624m2。曝氣池體積440m3,正常HRT為3.8h;厭氧反應池體積為380m3,HRT為2.4h。運行期間的MLSS濃度為12 000~20 000mg/L,MLVSS濃度僅為MLSS的55%~70%。運行9個月以來出水BOD和有機磷的去除率都接近100%。
日本自1998年以來,著重推廣了中水道系統的開發利用。其目的主要是將以廚房排水、洗臉及洗澡後的排水為主體的樓房排水進行處理,然後作為廁所沖洗水再利用。比如,日立工廠建設公司用高濃度活性污泥法和旋轉平板超濾膜裝置組合而成的系統作為大樓中水道的回用系統。因為膜板旋轉,使膜表面的污泥被攪拌,從而可控制膜面污染。
天津清華德人環境公司和天津大學共同研製的MBR已有了一些的應用實例。以處理天津某寫字樓排放的污水為例,該寫字樓的建築面積約為17 000m2,採用了日處理能力為25m3 的裝置,設備本體佔地3.2m2,投資10餘萬元,能耗為0.8kW·h/m3。處理出水可用作沖廁、綠化及洗車等。
鄭斐等〔11〕研製出生物膜法的新工藝—無泡曝氣膜生物反應器。
呂曉輝等〔12〕對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脫氮除磷技術情有獨衷,使脫氮除磷效率又有了較大的發展。
6結語 1 MBR綜合了膜分離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的優點,超、微濾膜組件能替代CAS中的二沉池,更有效地進行泥水分離,並延長SRT,提高微生物對污水中有機物的處理能力。經超、微濾膜處理後出水水質好可以直接用於非飲用水回用。系統佔地面積小,幾乎不排剩餘污泥,具有較高的抗沖擊能力。 2 MBR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但膜污染仍是制約MBR推廣應用的最主要因素。因為MBR中膜材料既要面臨活性污泥、污水中固體顆粒的污染,又要面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侵蝕。雖可以通過控制抽停時間、曝氣量等工藝參數以及採用適當的清洗技術來減少膜面的污染,但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是研製出一種抗污染、耐微生物侵蝕的新的膜材料及對膜進行適當的改性。 3 在應用MBR技術處理市政、生活污水並實現中水回用時,還要考慮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即運行成本。因此,在研究中要始終將運行成本。作為考慮試驗方案和確定試驗結果的主要出發點。 7參考文獻
1張少輝, 鄭平, 華玉妹. 反硝化生物膜啟動厭氧氨氧化反應器的研究. 環境科學學報,2004,24(2):220~224
2王榮昌,文湘華,錢易. 生物膜反應器中好氧顆粒污泥形成機理. 中國給水排水,2004,20(3):5~8.
3楊玉旺.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污水的研究應用進展. 工業水處理,2004,24(2):12~15.
4 魯 敏,曾慶福,張躍武. 一種新型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污水的研究. 中國給水排水,2004,17(4):5~8.
5 李 軍, 彭永臻, 楊秀山 ,王寶貞 ,楊海燕. 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機理. 中國環境科學 2004,24(2):219~223。
6 姜蘇, 周集體, 郭海燕, 張志勇. 一體化A/O生物膜法處理生活污水. 中國給水排水,2004,20(5):56~58.
7 白宇, 張傑, 閆立龍, 陳淑芳, 郜玉楠. 污水深度處理生物濾層中菌群的時空分布特徵. 城市環境與城市,2004,17(4):21~23.
8 陳壁波,李友明.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及對造紙廢水處理的意義. 中國造紙,2004,23(8):47~50.
9 榮宏偉, 呂炳南, 張子輝. 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試驗研究. 湘潭礦業學院學報,2004,19(1):88~91.
10 鮑立寧, 洪桂雲, 黃顯懷. 電極生物膜脫氮工藝中反硝化菌相分析.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2(5):1~4.
11 鄭斐,朱文亭. 生物膜法新工藝—無泡曝氣膜生物反應器. 工業用水與廢水,2004,35(3):11~14.
12呂曉輝, 胡龍興.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脫氮除磷技術. 化學工程師,2004,108(9):20~22
㈩ MBR膜生物反應器生化處理的污泥濃度是多少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將高效的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它以獨特結構浸沒式膜組件置於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與生物處理後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後以抽出。它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最大的區別在於取代了傳統生化工藝中的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 採用膜分離技術,實現了HRT與SRT的完全分離,使得污泥濃度可達到6000-10000 mg/L,消除了污泥膨脹帶來的危害,同時大大提高了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率。
膜池中的MLSS污泥濃度建議控制在6000--10000mg/L 之間. MBR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它以獨特結構的浸沒式膜組件置於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後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後抽出。它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最大的區別在於取代了傳統生化工藝中的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
採用膜分離技術,實現了HRT和SRT的完全分離,使得污泥濃度可以達到6000-10000 mg/L,消除了污泥膨脹帶來的危害,同時大大提高了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率。 MBR中,處理污染物的還是微生物(即活性污泥),膜的作用主要用來阻截污泥,而污泥有效組分主要是細菌,細菌的直徑大多在0.5um以上,從經濟角度上講,MBR中膜的孔徑略小於細菌直徑就好,也就是0.2~0.45um之間,這樣既保證在同等通量下,所需膜數量少,能耗低。
MBR一般做二級生化,我們建議污泥迴流量是產水的3-4倍,為了保證活性污泥不產生過度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