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電容去離子電阻

電容去離子電阻

發布時間:2021-03-16 00:22:15

⑴ 常見的電容器失效原理是怎樣的

電子元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包括但不限於開路、短路、燒毀、爆炸、漏電、功能失效、電參數漂移、非穩定失效等
對於硬體工程師來講電子元器件失效是個非常麻煩的事情,比如某個半導體器件外表完好但實際上已經半失效或者全失效會在硬體電路調試上花費大把的時間,有時甚至炸機
今天主要說的是電容器,電阻器和電感
電容器失效模式與機理電容器的常見失效模式有:擊穿短路;致命失效開路;致命失效電參數變化(包括電容量超差、損耗角正切值增大、絕緣性能下降或漏電流上升等);部分功能失效漏液;部分功能失效引線腐蝕或斷裂;致命失效絕緣子破裂;致命失效絕緣子表面飛弧;部分功能失效,引起電容器失效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各類電容器的材料、結構、製造工藝、性能和使用環境各不相同,失效機理也各不一樣
引起電容器擊穿的主要失效機理①電介質材料有疵點或缺陷,或含有導電雜質或導電粒子;②電介質的電老化與熱老化;③電介質內部的電化學反應;④銀離子遷移;⑤電介質在電容器製造過程中受到機械損傷;⑥電介質分子結構改變;⑦在高濕度或低氣壓環境中極間飛弧;⑧在機械應力作用下電介質瞬時短路
電容過電壓失效的防範電容器在過壓狀態下容易被擊穿,而實際應用中的瞬時高電壓是經常出現的
選擇承受瞬時過電壓性能好的電容器,找原廠製造安全可靠
瓷谷CG電子專業製造銷售電容器
電阻器失效模式與機理失效機理:是導致失效的物理、化學、熱力學或其他過程
1、電阻器的主要失效模式與失效機理為1)開路:主要失效機理為電阻膜燒毀或大面積脫落,基體斷裂,引線帽與電阻體脫落
2)阻值漂移超規范:電阻膜有缺陷或退化,基體有可動鈉離子,保護塗層不良
3)引線斷裂:電阻體焊接工藝缺陷,焊點污染,引線機械應力損傷
4)短路:銀的遷移,電暈放電
電感失效分析電感器失效模式:電感量和其他性能的超差、開路、短路模壓繞線片式電感失效機理:1.磁芯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機械應力較大,未得到釋放2.磁芯內有雜質或空洞磁芯材料本身不均勻,影響磁芯的磁場狀況,使磁芯的磁導率發生了偏差;3.由於燒結後產生的燒結裂紋;4.銅線與銅帶浸焊連接時,線圈部分濺到錫液,融化了漆包線的絕緣層,造成短路;5.銅線纖細,在與銅帶連接時,造成假焊,開路失效

⑵ 請問集成電路裡面的晶體管,電容,電阻是直接在矽片上製得還是把製作好的晶體管裝在上面,謝謝

集成電路裡面的晶體管,電容,電阻是通過光刻技術在矽片上形成的!

⑶ 關於電阻的知識

01
電阻的概述

電阻的英文名稱為resistance,通常縮寫為R,它是導體的一種基本性質,與導體的尺寸、材料、溫度有關。歐姆定律指出電壓、電流和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為I=U/R,亦即R=U/I。電阻的基本單位是歐姆,用希臘字母「Ω」來表示。通常「電阻」有兩重含義,一種是物理學上的「電阻」這個物理量,另一個指的是電阻這種電子元件。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大小一般與溫度,材料,長度,還有橫截面積有關,衡量電阻受溫度影響大小的物理量是溫度系數,其定義為溫度每升高1℃時電阻值發生變化的百分數。電阻的主要物理特徵是變電能為熱能,也可說它是一個耗能元件,電流經過它就產生內能。電阻在電路中通常起分壓、分流的作用。對信號來說,交流與直流信號都可以通過電阻。電阻是一個線性元件。

02
使用電阻的注意事項

電阻在使用前要進行檢查,檢查其性能好壞就是測量實際阻值與標稱值是否相符,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之內。方法就是用萬用表的電阻檔進行測量,測量時要注意兩點
1、要根據被測電阻值確定量程,使指針指示在刻度線的中間一段,這樣便於觀察。
2、確定電阻檔量程後,要進行調零,方法是兩表筆短路(直接相 碰),調節「調零」電器使指針准確的指在Ω刻度線的「0」上,然後再測電阻的阻值。另外,還要注意人手不要碰電阻兩端或接觸表筆的金屬部分。否則會引起測試誤差。
用萬用表測出的電阻值接近標稱值。就可以認為基本上質量是好的,如果相差太多或根本不通,就是壞的。

03
電阻的區分方法

帶有四個色環的其中第一、二環分別代表阻值的前兩位數;第三環代表倍率;第四環代表誤差。快速識別的關鍵在於根據第三環的顏色把阻值確定在某一數量級范圍內,例如是幾點幾K、還是幾十幾K的,再將前兩環讀出的數"代"進去,這樣就可很快讀出數來。
下面介紹掌握此方法的幾個要點:
(1)熟記第一、二環每種顏色所代表的數。可這樣記憶: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黑0。這樣連起來讀,多復誦幾遍便可記住。
記准記牢第三環顏色所代表的 阻值范圍,這一點是快識的關鍵。具體是:
金色:幾點幾 Ω
黑色:幾十幾 Ω
棕色:幾百幾十 Ω
紅色:幾點幾 kΩ
橙色:幾十幾 kΩ
黃色:幾百幾十 kΩ
綠色:幾點幾 MΩ
藍色:幾十幾 MΩ
從數量級來看,在體上可把它們劃分為三個大的等級,即:金、黑、棕色是歐姆級的;紅橙\'、黃色是千歐級的;綠、藍色則是兆歐級的。這樣劃分一下是為了便於記憶。
(3)當第二環是黑色時,第三環顏色所代表的則是整數,即幾,幾十,幾百 kΩ等,這是讀數時的特殊情況,要注意。例如第三環是紅色,則其阻值即是整幾kΩ的。
(4)記住第四環顏色所代表的誤差,即:金色為5%;銀色為10%;無色為20%。
下面舉例說明:
例1當四個色環依次是黃、橙、紅、金色時,因第三環為紅色、阻值范圍是幾點幾kΩ的,按照黃、橙兩色分別代表的數"4"和"3"代入,,則其讀數為43 kΩ。第環是金色表示誤差為5%。
例2當四個色環依次是棕、黑、橙、金色時,因第三環為橙色,第二環又是黑色,阻值應是整幾十kΩ的,按棕色代表的數"1"代入,讀數為10 kΩ。第四環是金色,其誤差為5%

04
電阻的作用

電阻:顧名思義,就是增加電流通過的阻力的。就象是在水渠中放入東西,能阻止水的順利通過也是一個道理。
1、限止電流的通過量,起到限流的作用。
2、在串聯電路中,起到分壓作用。因使用電阻的大小和組合(串聯或並聯),可以起到升壓和降壓的作用。
3、在並聯電路中,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
當然,電容和電阻的基本道理,就是這些。但在電路中起的作用,卻是千變萬化的。

05
電阻和抗阻的區別

抗阻 當電壓和電流按正弦規律變化時,具有電阻、電感、電容的電路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或抵抗作用的效果叫做阻抗,其數值等於電路兩端的電壓有效值和輸入電流有效值的比值,即Z=U/I。
電阻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導體對電流阻礙的大小。
阻抗應該只是在交流電上出現,電阻就多了,直流和交流都有電阻

06
什麼是上拉電阻,什麼是下拉電阻?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上拉電阻一般是一端接電源,一端接晶元管腳的電路中的電阻,下拉電阻一般是指一端接晶元管腳一端接地的電阻。
如下圖的兩個Bias Resaitor 電阻就是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圖中,上部的一個Bias Resaitor 電阻因為是接地,因而叫做下拉電阻,意思是將電路節點A的電平向低方向(地)拉;同樣,圖中,下部的一個Bias Resaitor 電阻因為是電源(正),因而叫做上拉電阻,意思是將電路節點A的電平向高方向(電源正)拉。當然,許多電路中上拉下拉電阻中間的那個12k電阻是沒有的或者看不到的。我找來這個圖是RS-485/RS-422匯流排上的,可以一下子認識上拉下拉的意思。但許多電路只有一個上拉或下拉電阻,而且實際中,還是上拉電阻的為多。

上拉下拉電阻的主要作用是在電路驅動器關閉時給線路(節點)以一個固定的電平。

1 在RS-485匯流排中,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線路所有驅動器都釋放匯流排時讓所有節點的A-B端電壓在200mV或200mV以上(不考慮極性)。不然,如果接收器輸入端A和B間的電平低於±200mV(絕對值小於200mV),接收器輸出的邏輯電平將被當作所傳輸數據的末位而被接收起來,這樣顯然是極容易產生通訊錯誤的。

2 最容易見到的上拉電阻應當是NE555電路7腳作為輸出用的時候。實際上,它和一個三極體的C極或MOS管的D極有一個電阻接到電源+上是一樣道理的。它的作用就是:當管子(晶體管或MOS管)輸入關斷電平時,C極或D極有一個高電平(空載時約等於電源電壓);當管子(晶體管或MOS管)輸入導通電平時,C極或D極將與電源地(-)接通,因而有一個低電平。理想的應為0V,但因為管子有導通電阻,因而有一定的電壓,不同的管子可能不一樣,相同的管子也可能因參數差異而小有差別,即便是真正的金屬接觸的電源開關,也是有接觸電阻/導通壓降(雖然不同電流下壓降不同)的;僅僅就導通而言,對於不同系列的集成電路來說,因為應用對象不同,導通後的輸出電壓有不同的規定,典型是TTL電平和CMOS電平的不同。這方面超過了本問題的內容,將日誌里另外處理。

⑷ 電解電容的漏電阻是怎麼來的

電解電容的工作原理是和平行板電容器的工作原理一樣,電解電容器的工作原理和平板式電容器是完全一樣的,只不過是電解式電容器二個極板是由電解液經過電解正負離子分離產生的,電解液不可能做到完全絕緣,漏電流就產生了,實質上也就是漏電阻。

⑸ 電解電容的充放電原理是什麼

電容器剛接入電路(本來不帶電),開關閉合,充電,一會兒後由不帶電量變得帶電。

斷開後不與外界接觸,電量不變,但是一會兒後,電量總會減少,相當於放電;本來帶電,接入迴路,放電,電量變少。

一般情況下,電容器相當於斷路。考慮到電流情況,直流一定是斷路(無論電流大小);低頻交流也是斷路,只有高頻交流才是通路,不考慮電流大小。

充電:由於電源正負極有電勢差,所以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動向電容器的極板充電,隨著所充電荷的增加,合電場減小,充電電流減小,磁場能減小,電場能增加……

提出公共因子VF,得到:

若電容器的初始狀態未充電,利用公式一可以計算電容器在任何時刻的充電電壓值。不僅如此,將v用i代替,VF用IF代替,公式一就可以計算充電的電流值。

⑹ 內存晶元里 矽片上的電容 也是光刻上去的嗎

是的,就像器件一樣通過工藝做上去。例如:
電阻可以通過特定區域擴散形成擴散電阻,特定區域離子注入形成離子注入電阻,特定區域外延形成外延電阻,特定區域製作多晶硅形成多晶硅電阻;
電容可以通過特定區域製作pn結形成pn結電容(反偏形成勢壘電容),特定區域製作MOS結構形成mos電容。

⑺ 電容是什麼

在電路學里,給定電壓,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稱為電容(capacitance),標記為C。採用國際單位制,電容的單位是法拉(farad),標記為F。電路圖中多半以C開頭標示電容,例:C01、C02、C03、C100等。

電容是指容納電場的能力。任何靜電場都是由許多個電容組成,有靜電場就有電容,電容是用靜電場描述的。一般認為:孤立導體與無窮遠處構成電容,導體接地等效於接到無窮遠處,並與大地連接成整體。

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由於法拉這個單位太大,所以常用的電容單位有毫法(mF)、微法(μF)、納法(nF)和皮法(pF)等,換算關系是:

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納法(nF)= 1000000皮法(pF)。

電容與電池容量的關系:

1伏安時=1瓦時=3600焦耳;W=0.5CUU

(7)電容去離子電阻擴展閱讀

電容器的電勢能計算公式:E=CU^2/2=QU/2=Q^2/2C

多電容器並聯計算公式:C=C1+C2+C3+…+Cn

多電容器串聯計算公式:1/C=1/C1+1/C2+…+1/Cn

三電容器串聯:C=(C1*C2*C3)/(C1*C2+C2*C3+C1*C3)

電容的種類可以從原理上分為:無極性可變電容、無極性固定電容、有極性電容等,從材料上可以分為:CBB電容(聚乙烯),滌綸電容、瓷片電容、雲母電容、獨石電容、電解電容、鉭電容等。

無極性CBB電容

製作工藝:2層聚乙烯塑料和2層金屬箔交替夾雜然後捆綁而成。

優點:有感,高頻特性好,體積較小

缺點:不適合做大容量,價格比較高,耐熱性能較差。

用途:耦合/震盪,模擬/數字電路,電源濾波/退耦

鉭電容

製作工藝:用金屬鉭作為正極,在電解質外噴上金屬作為負極。

優點:穩定性好,容量大,高頻特性好。

缺點:造價高。

用途:高精度電源濾波、信號級間耦合、高頻電路、音響電路

⑻ 貼片電容的絕緣電阻值,1G =多少ohm

江門三巨(專業中高壓貼片電容、貼片壓敏電阻)的回答:
絕緣電阻表徵的是介質材料在直流偏壓梯度下抵抗漏電流的能力。
絕緣體的原子結構中沒有在外電場強度作用下能的電子。對於陶瓷介質,其電子被離子鍵和共價鍵牢牢束縛住,理論上幾乎可以定義該材料的電阻率為無窮大。但是實際上絕緣體的電阻率是有限,並非無窮大,這是因為材料原子晶體結構中存在的雜質和缺陷會導致電荷載流子的出現。
在氧化物陶瓷中,如鈦酸鹽,通過缺陷化學計量,也就是陰、陽離子電荷不平衡可以推斷出電荷載流子的存在以及材料晶體結構中有空缺位置(空位)和填隙離子。例如,一個Al3+陽離子取代一個Ti4+的位置,產生一個凈負電荷。同樣,如果氧離子與其他離子的比例不足以維持理想的化學價,也會產生一個凈正電荷。後面這種情況在低氧分壓燒結和「還原」燒結條件下非常容易出現,劇烈的還原將會使鈦酸鹽的電阻率降低,顯示出半導體性質。
填隙離子的出現是由於離子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這種性與溫度有關;溫度升高能使離子獲得更大的熱能以克服能壘的作用,離子擴散程度加劇。在外加電場作用下,擴散不再是隨機的,而是沿著電場電位梯度方向,從而產生漏電流。
因此,片式電容器的絕緣電阻取決於介質材料配方、工藝過程(燒結)和測量時的溫度。所有介質的絕緣電阻都會隨溫度的提高而下降,在低溫(-55℃)到高溫(℃)的MIL溫度特性范圍內可以觀察到一個非常大的下降過程。
測量電容器絕緣電阻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的是絕緣電阻與電容量的關系。電容量值與絕緣電阻成反比,即電容量越高,絕緣電阻越低。這是因為電容量與漏電流大小是相互成正比的,可以用歐姆定律和比體積電容關系加以說明。歐姆定律表述了導體中電流(I),電壓()和電阻(R)之間的關系:

I = /R
但是,電阻(R)是一個與尺寸有關的物理量,也與材料本徵的電阻率有關,如下所示:
R = ρL/A
這里 L = 導體長度 A = 導體橫截
因此電流(I)可以表示為: I = A/ρL
考慮到陶瓷電容器中通過絕緣體的漏電流(i)也可用上述關系式表示:I = A』/ρt ,這里 = 測試電壓 A』 = 有效電極ρ= 介質電阻率 t = 介質層厚度
從上面關系式可以看到,對於給定的測試電壓,漏電流大小正比於電容器有效電極,反比於介質層厚度(和電阻率),即:i ∝ A』/t
類似地,電容量(C)正比於有效電極,反比於介質層厚度,即:C = KA』/4.t
這里 K = 介電常數 A』 = 有效電極 t = 介質層厚度
因此 C ∝ A』/t 以及 i ∝ C
漏電流(i)與絕緣電阻成反比,即:IR ∝ 1/C
基於上述關系,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1. 絕緣電阻是測試電壓的函數,漏電流正比於外加電壓:i = A』/ρt 或 IR =ρt/A』
(b) 對於任意給定的電容器,絕緣電阻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介質材料本徵的電阻率(ρ),也依賴於材料配方和測量時的溫度。
(c) 電容器絕緣電阻(IR)的測量值與電容量成反比,也就是說,IR是電容量的函數,因此,工業應用中產品IR的最小標準是由電阻(R)和容量(C),(R×C),所決定的,如下表所示。EIA標准要求產品在25℃時R×C超過歐姆-法拉(通常表示成兆歐-微法),在℃時超過歐姆-法拉。

通常,電介質具有很高的電阻值,測量時往往用10的高次方倍歐姆表示:

1 太歐(TΩ)= 10E+12歐姆
1 吉歐(GΩ)= 10E+9歐姆
1 兆歐(MΩ)= 10E+6歐姆
除了材料和尺寸外,還有其他一些物理因素會對電容器的絕緣電阻產生影響。
(a) 表面電阻率:由於表面吸收了雜質和水分,因此介質表面電阻率與體電阻率不一致。
(b) 缺陷:介質是由多晶體陶瓷聚合體所組成,其微觀結構中存在的晶界和氣孔總會降低材料的本徵電阻率。從統計學角度來說,這些物理缺陷出現的幾率與元件體積以及結構復雜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對於尺寸更大,電極更大,電極層數越多的元件來說,其電阻率和絕緣強度均低於小尺寸元件。硬之城上面應該有這個型號,可以去看看有沒有教程之類的,不行的話就請教下客服最直接了一對一解決問題。

⑼ 人體為什麼是個電容,如何在電路中起作用(求專業科學解釋)

樓主只有高中的一點物理知識的話,對這個產生疑問是很正常的,如果能自學一下大學普通物理的電磁學,就對此一點疑問都沒有了。但是這樣對我給你解釋這個原理可能會有一定難度。我盡量以高中物理知識來做一下科普解釋。
最根本的原因,樓主對電容有一個誤區,因為我們見到的市面上的電容都有兩條腿,內部有兩個極板。其實空間一塊孤立導體也可以有電容,孤立導體與無窮遠處可以形成一個電容,這個電容值的大小與導體的體積和一些別的電學屬性有關系。電容是一個物體容納電場的能力,就是說我們給一個物體充電,就是注入某種電荷。隨著正電荷的注入,導體的電勢將增大,就是說導體相對於無窮遠處的電勢會增大,假設充了電量Q時,電勢增大了U,那麼這塊導體的電容就是C=Q/U。
人體可以看成一個導體,內部分布很多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主要是電解質離子,對於電來講,就相當於是一灘生理食鹽水,當受到電場作用時,這些自由電荷會定向移動,負電荷逆向電場方向移動,正電荷順向電場方向移動。這樣就形成了一大隻單引腳的電容。如果人站在地上,那麼就相當於大地這塊更大的導體也連接到了人身上,電容就更大,於是你站在凳子上比站在地上,發光亮度是不同的。
當人體接觸直流電的時候,人體內的自由電荷就開始定向移動,在接觸點和接觸點的遠端,分別積累了正負兩種電荷,隨著充電過程的進行,人體的電壓升高,當升高到跟外界電壓一致的時候停止充電,就沒有了電流。所以人要拿著發光管接觸直流帶電體的時候,不會發生那種現象,最多是在開始的時候發光管閃一下。
但是由於機殼是交流電,這樣,人體這個電容就不停的充電、放電、再反向充電、再放電,就形成一個交流電流,電流足夠大就會讓發光管發光。
最後說個題外話,機殼感應電是怎麼來的呢,其根本原因仍然是電容,機殼本身是塊導體,這個導體跟交流輸入電源線之間,會形成一個你認識的雙極板的電容,電容有通交流的特性,所以摸不接地的外殼的時候就等於是拿了一隻電容在接觸電源線,這就是感應電的來源。

⑽ 電容的參數

1、標稱電容,( C)

電容器的電容, C 的標稱值是所有電容器特性中最重要的。該值以皮法(pF),納法(nF)或微法(μF)為單位測量,並以數字,字母或彩色條帶標記在電容器的主體上。

電容電容器的電流頻率(Hz)y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較小的陶瓷電容可以具有低至1皮法(1pF)的標稱值,而較大的電解電容可以具有高達1法拉(1F)的標稱電容值。

所有電容器都具有容差鋁電解質影響其實際或實際值的評級范圍為-20%至+ 80%。電容的選擇取決於電路配置,但電容側讀取的值可能不一定是其實際值。

2、工作電壓,(WV)

工作電壓是另一個重要的電容器特性,它定義了可以在電容器工作期間無故障地施加到電容器的最大連續電壓DC或AC。通常,印刷在電容器主體一側的工作電壓是指其工作電壓(WVDC)。

電容器的直流和交流電壓值通常與交流電壓值不同到公司值而不是最大值或峰值值的1.414倍。此外,指定的直流工作電壓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有效,通常為-30°C至+ 70°C。

任何超過其工作電壓的DC電壓或過大的AC紋波電流都可能導致故障。因此,如果在冷卻環境中並且在其額定電壓內操作,則電容器將具有更長的工作壽命。常用工作直流電壓為10V,16V,25V,35V,50V,63V,100V,160V,250V,400V和1000V,並印刷在電容器的主體上。

3、容差,(±%)

與電阻器一樣,電容器的容差額定值也表示為正負值,以皮法(±pF)為單位,低值電容器通常小於100pF或高值電容器的百分比(±%)通常高於100pF。

容差值是允許實際電容與其標稱值變化的程度,范圍可以是-20%至+ 80%。因此,具有±20%容差的100μF電容可以在80μF至120μF之間合理地變化,並且仍然保持在容差范圍內。

根據電容器的實際值與額定標稱電容的接近程度對其進行評級。用於表示其實際公差的彩色條帶或字母。電容器最常見的容差變化為5%或10%,但有些塑料電容器的額定值低至±1%。

4、漏電流

電容器內部使用的電介質分離導電板不是一個理想的絕緣體,當施加到恆定電源電壓時,由於板上電荷所產生的強大電場的影響,導致電流流過或「泄漏」的電流非常小。

在納安級( nA )范圍內的這種小直流電流被稱為電容器漏電流。泄漏電流是電子物理穿過電介質,繞其邊緣或穿過其引線的結果,如果電源電壓被移除,電子電容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完全放電。



(10)電容去離子電阻擴展閱讀

電容器的作用:

耦合:用在耦合電路中的電容稱為耦合電容,在阻容耦合放大器和其他電容耦合電路中大量使用這種電容電路,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

濾波:用在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濾波電容,在電源濾波和各種濾波器電路中使用這種電容電路,濾波電容將一定頻段內的信號從總信號中去除。

退耦:用在退耦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退耦電容,在多級放大器的直流電壓供給電路中使用這種電容電路,退耦電容消除每級放大器之間的有害低頻交連。

高頻消振:用在高頻消振電路中的電容稱為高頻消振電容,在音頻負反饋放大器中,為了消振可能出現的高頻自激,採用這種電容電路,以消除放大器可能出現的高頻嘯叫。

諧振:用在LC諧振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諧振電容,LC並聯和串聯諧振電路中都需這種電容電路。

旁路:用在旁路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旁路電容,電路中如果需要從信號中去掉某一頻段的信號,可以使用旁路電容電路,根據所去掉信號頻率不同,有全頻域(所有交流信號)旁路電容電路和高頻旁路電容電路。

中和:用在中和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中和電容。在收音機高頻和中頻放大器,電視機高頻放大器中,採用這種中和電容電路,以消除自激。

定時:用在定時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定時電容。在需要通過電容充電、放電進行時間控制的電路中使用定時電容電路,電容起控制時間常數大小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電容去離子電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化廢水用什麼處理 瀏覽:521
紅外線過濾片 瀏覽:484
蒸餾水有沒有重金屬 瀏覽:240
鈦合金濾芯經常掉是怎麼回事 瀏覽:279
美的飲水機壺怎麼加熱 瀏覽:887
好太太熱水器怎麼除垢 瀏覽:767
crt濾芯怎麼用 瀏覽:818
日本排放核廢水台灣漁民怎麼看 瀏覽:58
樹脂包裹銀與硅包裹銀的區別 瀏覽:48
建設污水廠需要哪些圖紙 瀏覽:497
RO膜殼裂了 瀏覽:631
了解污水廠處理內容是什麼 瀏覽:89
反滲透膜鹽水密封圈漏水 瀏覽:845
血液透析過濾器破膜 瀏覽:27
格力櫃機拆過濾網圖片 瀏覽:169
飲水機里的豆子有什麼作用 瀏覽:920
高濃度cod廢水如何預處理 瀏覽:189
上海酒店熱水管道怎樣除垢 瀏覽:173
飲水機ro膜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134
含有礦物質水什麼牌子的凈水機好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