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中葯熬好了必須馬上過濾嗎

中葯熬好了必須馬上過濾嗎

發布時間:2021-03-13 21:23:10

⑴ 中葯熬好後要立即了倒出嗎

沒有特別強調過要及時倒出,但也不要等太久。這樣可能會出現陳化現象,有一些成分會損失。

⑵ 為什麼煎好葯後必須立即濾出

中葯葯液在煎好後應立即濾出,這一點必須重視。有人煎好中葯後,不立即濾出,而是等放溫涼後再濾出,這是非常不對的。 因為葯液在葯鍋(罐)內存放的時間長了,會隨著自身溫度的降低,一則被飲片重新吸附;二則產生凝集,形成膠狀物,並粘合於葯渣的表面,致使葯液的濾出量減少,甚至難以濾出,從而減少葯物成分的煎出率,降低其療效。因此,中葯葯液在煎好後,應立即濾出。即使因某種原因暫不能吃,也要將葯液及時濾出,萬不能與葯渣長時間共存於葯鍋里。

⑶ 中葯煮好了如何過濾

大家在熬中葯的時候,一般都會熬制兩次,因為只有熬兩次中葯所特有的葯效才能夠完全發揮出來。但是因為長時間熬制中葯,所以使用到的中葯葯材非常容易變成葯渣。葯渣是不能夠直接服用的,所以喝中葯的時候一定要將葯渣完全過濾。但是喝中葯過程中正確過濾葯渣的方法又是怎樣的?


1、煎中葯可以用什麼過濾


煎好後的中葯需要經過過濾,將中葯渣過濾出來。一般情況下,可以選用普通的不透鋼網來進行過濾,也可以選用鐵網進行過濾。但是,最好不要選用鋁網來進行過濾,因為鋁網性能不比不銹鋼和鐵網。而且最好是趁熱過濾,這樣過濾的效果會好很多,不會有葯渣殘留。


2、為什麼煎中葯要趁熱過濾

2.1、有些人在煎好中葯後,為了怕燙手,常待中葯涼後再過濾。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中葯過濾應趁熱。

2.2、中葯煎好後,葯液和葯物達到內外濃度平衡,隨著溫度的下降,葯物的溶解度會下降,一部分葯液中的有效成分會回到葯渣中,有的有效成分會凝結成較大顆粒的沉澱物,過濾時被濾掉。因此,為了保證葯液的有效濃度,應該趁熱過濾。

3、中葯過濾後的葯渣如何利用

3.1、葯渣可以留下來,然後曬在陽台上,在春夏秋季的時候,中醫就一直放在陽台上,會防止蚊蟲進入,因為中葯會散發出特殊的刺鼻性氣味,蚊蟲無法靠近,這樣做的目的,能起到防蚊蟲的效果。

3.2、熬葯留下的中葯渣,如果你有失眠或者是對中葯有依賴的情況下,還可以用紗布包起來,然後壓到自己的枕頭底下,這樣,能讓你睡一個安穩覺。記得,放的時候,一定要把葯渣弄平了,否則恪頭。

3.3、吃剩下的葯渣,當然,還可以留下來,每天晚上泡腳的時候,把這些葯渣放進熱水裡,再泡腳,能起到很好的護理作用,不僅能活經脈,而且有加香,除臭,治療腳部疾病的作用,尤其是腳臭和腳氣。

3.4、賣給飲料加工廠。實際上,中葯渣不是沒有用了,而是如果再添加其他物質的話,還是有用的。所以把中葯渣賣給飲料加工廠,他們是有用的,可以加工成魚飲料或者是禽料的飲料等。也可以做到廢物利用。

如何正確煎中葯

1、涼水浸泡

取回的中葯應該先放入干凈的容器中那涼水浸泡,一般浸泡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這時候中葯吸掉了很多水分,但是水平面應該還要高於葯材。

2、開始煎熬

將浸泡好的中葯連同泡中葯的水一起倒入砂鍋內,如果有煎葯專用的鍋就更好了,小火煎熬,砂鍋最忌以開始就大火,因為受熱不均勻,很容易裂開的。

3、濾出葯渣然後繼續浸泡、煎熬

第一遍煎葯,煎開之後還要小火煎熬10-15分鍾,然後將煎好的葯水倒出來,葯渣留在砂鍋內。用涼開水或者溫水繼續浸泡剛剛煎過的葯渣,這次的水不要太多,剛剛沒過葯渣即可。然後小火煎熬至水開後5分鍾,第二次倒出,留葯渣在砂鍋。

4、第三次浸泡、濾渣

第三次浸泡,煎熬的方法與第二次相同,只不過這次倒出的葯液的顏色會明顯的減弱。

5、混合葯液,分為兩份。

將三次煎熬的葯液混合在一起,然後分為兩份,分早晚兩次服用,第二次喝的時候應該加熱一下。

⑷ 中葯要怎麼煎才好煎之前要洗嗎

煎煮前———
●清洗
中葯材是否需清洗,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雖然很多中葯飲片看起來表面會有些灰黑,其實在出售前都經過了加工炮製,所以煎煮之前一般無需清洗。如果實在覺得草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丟失,以及一些細小種子類的葯材(如車前子等)被沖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驟不能浸泡中草葯,但煎煮之前,卻需要有個浸泡葯材的過程。
煎煮前用涼水浸泡葯材約半小時,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湯水中,同時也能增加湯葯的濃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溫水浸泡,以縮短煎煮時間,但切不可用開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受熱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質形成膠體,不利於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特別是在夏天,浸泡時間過長會很容易引起酸敗。
煎煮中———
●用水
傳統的「3碗水煮成1碗」,其實不是個科學的標准。因為不同處方的葯味多少、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邊煲葯,一邊不斷把葯汁倒來倒去,作為煲中葯的標准,這樣瞎折騰其實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葯。
應以水浸過葯材面2-3cm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葯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而不是機械地用3碗水煮葯。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葯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准水位,再開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葯應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義在於,若火候過強,水分蒸發過快,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葯,可以在煮沸之後不改文火,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鍾左右即可。●時間
中葯煎煮時間,應根據不同葯物和疾病性質、有效成分溶出的難易和用葯情況而定。沸騰後再用文火煲葯的時間,一般中葯,頭煎應在20-25分鍾,二煎15-20分鍾;解表類中葯,頭煎10-15分鍾,二煎10分鍾;滋補類中葯,頭煎應在30-40分鍾,二煎25-30分鍾。
如果有「大頭蝦」不慎煎煮時間過長,令葯湯太濃,這時可以加些白開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滲透的問題。
●復煎
許多老人家習慣於一副中葯「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葯在煎煮兩次後,所含有效成分已大為降低,故以煎煮兩遍為佳。但滋補類的中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葯量較大的處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分別服用,這樣未能將葯效發揮至最佳。應該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混合,分早晚兩次服用。同樣,煎煮三遍的葯液也相應地改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後———
●立即濾取
葯湯煎煮好,應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葯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葯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
煎煮器———
●瓦罐沙鍋最好
最佳煎煮器當然還是傳統的瓦罐、沙鍋,搪瓷、不銹鋼亦可,但忌用鋁鍋、鐵鍋和銅鍋,以防止這些活躍性強的金屬器皿與葯物發生反應,影響葯物療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
傳統的沙鍋、瓦罐以及陶瓷,不會與各種中葯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傳熱均勻緩慢,煎出的湯劑質量好。不銹鋼屬於鈍性元素,也不會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現在許多大醫院的煎葯器皆為不銹鋼鍋。但鐵質煎器,雖然傳熱快,但不僅易氧化,化學性質也不穩定,它能與鞣質生成鞣酸鐵,使湯液色澤加深,還會與黃酮類成分生成難溶性絡合物。
對於微波爐加熱是否會影響中葯葯性,目前未有定論,所以不推薦以微波爐加熱中葯。

⑸ 熬煮中葯的過濾

您好,現在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煎煮中葯的過濾,沒有具體的規定.中葯煎煮葯液倒版入玻璃,或搪權瓷容器內,
期間用紗布,或脫脂棉鋪好漏斗將葯液倒入漏斗過濾.或先將葯液倒入容器
內,沉澱一會也可以.因為煎煮的中葯達到消毒的作用,和提取液或用於針劑
是不樣的.沒有嚴格的要求.過濾出異物就可以口服了.
你提出的問題回答完畢,謝謝.

⑹ 中葯一定要用紗布過濾嗎

不一定呀,不過濾就是有葯渣唄
喝的時候,只要你覺得葯渣不影響就行
------------------------橋一芳紗布

⑺ 請問煎中葯之前要不要把中葯洗一下呢

煎煮前———

●清洗

中葯材是否需清洗,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雖然很多中葯飲片看起來表面會有些灰黑,其實在出售前都經過了加工炮製,所以煎煮之前一般無需清洗。如果實在覺得草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丟失,以及一些細小種子類的葯材(如車前子等)被沖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驟不能浸泡中草葯,但煎煮之前,卻需要有個浸泡葯材的過程。

煎煮前用涼水浸泡葯材約半小時,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湯水中,同時也能增加湯葯的濃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溫水浸泡,以縮短煎煮時間,但切不可用開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受熱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質形成膠體,不利於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特別是在夏天,浸泡時間過長會很容易引起酸敗。

煎煮中———

●用水

傳統的「3碗水煮成1碗」,其實不是個科學的標准。因為不同處方的葯味多少、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邊煲葯,一邊不斷把葯汁倒來倒去,作為煲中葯的標准,這樣瞎折騰其實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葯。

應以水浸過葯材面2-3cm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葯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而不是機械地用3碗水煮葯。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葯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准水位,再開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葯應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義在於,若火候過強,水分蒸發過快,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葯,可以在煮沸之後不改文火,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鍾左右即可。●時間

中葯煎煮時間,應根據不同葯物和疾病性質、有效成分溶出的難易和用葯情況而定。沸騰後再用文火煲葯的時間,一般中葯,頭煎應在20-25分鍾,二煎15-20分鍾;解表類中葯,頭煎10-15分鍾,二煎10分鍾;滋補類中葯,頭煎應在30-40分鍾,二煎25-30分鍾。

如果有「大頭蝦」不慎煎煮時間過長,令葯湯太濃,這時可以加些白開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滲透的問題。

●復煎

許多老人家習慣於一副中葯「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葯在煎煮兩次後,所含有效成分已大為降低,故以煎煮兩遍為佳。但滋補類的中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葯量較大的處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分別服用,這樣未能將葯效發揮至最佳。應該將頭煎與二煎的葯液混合,分早晚兩次服用。同樣,煎煮三遍的葯液也相應地改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後———

●立即濾取

葯湯煎煮好,應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葯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葯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

煎煮器———

●瓦罐沙鍋最好

最佳煎煮器當然還是傳統的瓦罐、沙鍋,搪瓷、不銹鋼亦可,但忌用鋁鍋、鐵鍋和銅鍋,以防止這些活躍性強的金屬器皿與葯物發生反應,影響葯物療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

傳統的沙鍋、瓦罐以及陶瓷,不會與各種中葯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傳熱均勻緩慢,煎出的湯劑質量好。不銹鋼屬於鈍性元素,也不會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現在許多大醫院的煎葯器皆為不銹鋼鍋。但鐵質煎器,雖然傳熱快,但不僅易氧化,化學性質也不穩定,它能與鞣質生成鞣酸鐵,使湯液色澤加深,還會與黃酮類成分生成難溶性絡合物。

對於微波爐加熱是否會影響中葯葯性,目前未有定論,所以不推薦以微波爐加熱中葯。

⑻ 熬中葯是沒有立即過濾喝對人體有危害嗎

沒有問題的,以前人們喝中葯都不過濾的,都沒問題,別擔心。

⑼ 煎中葯是先煎20分鍾後把湯葯過濾倒出

您好,先抄把抓回的中葯
放入砂鍋襲里,然後加入涼的飲用水,浸泡20~30分鍾,再加水沒過葯物,將葯砂鍋放在爐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況分兩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後,把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頭煎葯:然後,再加溫水適量(若葯渣放涼再煎煮時應放涼水),進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葯。有時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這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

⑽ 熬中葯的時候,熬完後過濾掉第一遍的湯,提前喝了,沒有和第二次過濾的放一起喝,有沒有副作用或者危險。

最早人們使用中葯和我們現在喝茶差不多,頻頻飲服,療效更快。只是現代中醫改成一天三次或二次。為了適應我們現代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中葯熬好了必須馬上過濾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除垢劑不銹鋼鍋能用不 瀏覽:925
排污提升器能接洗衣機嗎 瀏覽:236
汽車濾芯換什麼型號好 瀏覽:331
滎陽污水排到了哪裡 瀏覽:419
超濾脫除膠體硅 瀏覽:360
君威的空氣濾芯怎麼拆開 瀏覽:457
脈沖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瀏覽:602
富士和復合樹脂誰好 瀏覽:657
水分子比ro膜大 瀏覽:31
上海瓶裝純凈水哪個牌子好 瀏覽:565
ro膜有什麼做用 瀏覽:163
租過濾飲水機什麼品牌好 瀏覽:497
家庭廢水養什麼花最好 瀏覽:72
合金片電化學除垢技術 瀏覽:547
除垢劑稀釋用熱水還是冷水 瀏覽:669
鞏義北山口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156
物化廢水操作員怎麼操作 瀏覽:553
西門子洗衣機如何除垢 瀏覽:25
車載純水加多少合適 瀏覽:891
凈水器s1800g怎麼聯網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