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潛艇中用什麼來製取氧氣
潛艇中氧氣來源:
潛艇艇員呼吸的氧氣主要來自四個方面:通氣管裝置、空調裝置、空氣再生裝置和空氣凈化裝置。
通氣管裝置是一種可以升降的管子,在近海海域或夜間航行時,潛艇有時上浮至潛望鏡深度,在距水面幾米或十幾米深的地方伸出潛望鏡觀察水面及空中敵情,如條件允許,可將通氣管升出水面,空氣經管子進入潛艇艙室,艙內污濁空氣可通過設在指揮台圍殼後部的排氣管裝置用抽風機排出,使艇內空氣對流,可以保持新鮮空氣。潛望鏡深度在戰術術語中稱作危險深度,為了隱蔽起見,潛艇一般都不敢使用這種工作狀態,因為它極易被敵反潛兵力發現,在近海還容易撞擊或攪亂漁網等。
空調裝置主要是保持艇內的溫度、濕度等,使艇員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同時保證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它本身並不能產生氧氣。
空氣再生裝置是一種可以生成氧氣的裝置,它由再生風機、制氧裝置、二氧化碳吸收裝置等組成。工作時,風機將艙內污濁的空氣經風管抽至二氧化碳吸收裝置,消除二氧化碳,再在處理過的空氣中加進由制氧裝置產生的氧氣,然後經風管送到各艙室供艇員呼吸,如此循環,以達空氣再生的目的。這種空氣再生裝置通常還可用電解水來制氧,它分解出的氧氣可供 70~100人呼吸數小時,但由於耗電過多,不適於常規潛艇。此外,還有一些預儲氧氣的方法,如再生葯板、氧氣瓶、液態氧和氧燭等。再生葯板是一種由各種化學物質及填料製成的多孔板,空氣流過時,就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氧氣。一般潛艇上帶的再生葯板,可使用500~1500小時。氧氣瓶是將氧氣儲存起來的一種高壓容器,使用時打開閥門即可放氣,主要供潛水鍾、深潛器等使用。液態氧也是一種與氧氣瓶類似的高壓容器,它可供 100 名艇員使用 90天。氧燭是一種由化學材料等製成的燭狀可燃物,點燃後即可造氧。一根 1尺長、直徑3 寸的氧燭所放出的氧氣,可供40 人呼吸 1小時。
空氣凈化裝置是將艇內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雜質控制在允許標准值以下的一種處理裝置,常用的有以下四種:一是消氫燃燒裝置,它主要是用電加熱器將流過的空氣加溫,然後在催化燃燒床的催化作用下使氫、氧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水蒸氣,氫就被燃燒掉了。二是有害氣體燃燒裝置,其工作方式與第一種基本相同,只不過它所燃燒掉的是有害氣體。三是二氧化碳凈化裝置,它通過一種特殊葯液來吸收二氧化碳。四是活性炭過濾器,它是用活性炭作濾料,是由特製的炭組成的多孔性吸附劑來吸收各種有害氣體,進而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
❷ 我家養了潛水艇魚,拿困過幾天的普通自來水(加完氧的)養它可以嗎
加海鹽別加食用鹽碘傷魚其實太陽曬一天就可以用了沒必要加氧
上圖一張以示我不是空穴來風
❸ 潛水艇魚必須打氧氣么
潛水艇魚不是必須打氧氣。但要注意飼養環境和方法。潛水艇魚屬於喜靜的觀賞魚,就怕有壓力,在飼養的時候,最好在缸內放置一些石塊、洞穴或是珊瑚之類的以供潛水艇藏身,給它一定的安全空間,一定不要給造成壓力,否則潛水艇魚的狀態會相當不好,顏色發暗,一點不活潑;
還有一點最好鋪設底沙,潛水艇魚喜歡有沙的環境,水質波動不要太大,潛水艇魚可是很敏感的,而且這小傢伙白天不喜歡動,到了傍晚開始活動,很活潑。在飼養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加鹽,最好是那種粗鹽或是海鹽,大概每升5。5克左右。
餵食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潛水艇魚可是肉食性,從來不接受植物或是干飼料一類的,潛水艇魚喜歡吃冷凍的或新鮮的血蟲。
蚯蚓小蝦貝殼類螃蟹魷魚蝸牛等,這都是他們喜歡吃的大餐,在飼養的時候就要准備好,但是餵食不可過多,一天可以餵食1-2次,一般進食幾小時以後肚子就會癟下去的,如果一直鼓鼓的,那就是消化不良,便秘了。所以餵食一定要注意。
(3)潛水艇是加氧還是過濾擴展閱讀:
潛水艇魚的飼養要求:
1、養潛水艇河豚要用汽水也就是鹽水+淡水,比重在 1.002~1.018 之間。因為他們是生長在鹽淡水交界域的魚類。
2、鹽用大鹽和海鹽都可以,但是食鹽和精鹽是肯定不行的。海鹽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比大鹽應該好一些,不過我沒有感覺到明顯區別。
3、鹽度很重要。按照潛艇的長度,5CM長的鹽度比重是1。005,10CM長的是1。010以此類推。鹽度只能高不能淡,鹽度一淡潛艇馬上就開始鬱郁寡歡。最好要備有光學鹽度(比重)測試器,外面買的幾十塊錢塑料的是測不了這個比重的。因為鹽度高,潛艇基本上很難得病,細菌很難在他們缸里生存。
4、溫度 26-30度,潛艇對於水溫非常敏感,低於25度基本上就不動了。它們身體虛弱食慾不振的時候水溫要調高到30度,馬上就會有好轉。
5、它們不喜歡水流大而急的環境,而且喜歡老水,不喜歡換新水。
❹ 潛水艇!要怎麼養求詳細的答案!養魚的老闆告訴我不用打氧!不用加溫!不用加海鹽!
最好按照每隻小艇10-15升水設置魚缸
高密度飼養可能引起水質惡化
並帶來不必要的領地爭斗。
不宜與其他魚類、蝦螺混養。
小艇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很可能會攻擊其他魚類,為避免悲劇發生千萬不要將小艇與游動慢,無力反抗的魚類混養。
蝦、螺是小艇在自然界的主要食物來源。除非是用來餵食小艇的蝦螺,請不要將其放入艇缸。
很多人抱怨小艇是長著娃娃臉的兇殘殺手,甚至在發現小艇「作案」之後,立刻將其判處死刑。
其實,這完全是飼主無知與錯誤混養釀成的苦果。
如果非要讓一種小魚來背負這樣的罪責,則未免太過不公了!
健康的小艇活動力高,食慾好,不挑食,好奇心強,表情豐富,與主人互動良好。
設缸初期,同類會有互相攻擊的行為以建立地位,後期則相處融洽。
性格較溫和,攻擊性中等,個體需要空間大。
喜歡跳缸,所以必須在魚缸上加蓋。
潛水艇魚
只要能為小艇提供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並堅持一如既往的照顧它們,這些小傢伙反而會比同等體型的其他觀賞魚體質更好,也不易生病。
❺ 剛買來兩條潛水艇,買回來時腹部就是黑色,養了一天腹部的黑色倒是少多了,但是身體顏色還是有點暗,求解
首先缸太小了,一條需要5升水,肚子大也能是胖,換了新環境不搶食是正常的,淡水也可以養活,勤換水 最好每天喂完食就換掉一半水。魚鰭爛只要勤換水,慢慢會好的。祝它健康
❻ 大海中的氧氣稀薄,潛水艇的氧氣哪來的
首先,潛艇里的空氣一般有以下幾種成分,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等。當然,二氧化碳主要是從人體內呼出來的,還有潛艇里的燃料在燃燒時也會釋放二氧化碳。而且潛艇由於長期處於一個密閉的空間,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控制潛艇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因為,二氧化碳濃度一旦偏高,對於工作人員身體的生理機能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由於潛艇一般執行的都是秘密任務,經常需要下潛到海底深處。而作為一個密閉的空間,保持好潛艇內各種氣體成分的濃度還是十分關鍵的。不然,還沒有開始作戰,自己就引發了空氣中毒,或者是氣體爆炸的情況,那就得不償失了。
❼ 潛水艇魚兩只養不用打氧氣可以嗎
多大的魚缸,潛水艇需要汽水環境,需要高過濾 高氧,高水量的飼養環境。
❽ 人在核潛艇里的氧氣是從哪裡來的是氧氣瓶嗎
常規潛艇(柴電動力)一般在常溫下利用過氧化鈉(Na2O2)固體或者超氧化鉀固體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優點是不僅能夠制備氧氣,而且還能消耗人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不至於使潛水艇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過高
吸水生成的也是氧氣
潛艇在海里水有的是
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
KO2+CO2=K2CO3+O2↑
ko2+h2o=O2↑+H2O2+KOH
而且在極其特殊情況的下
常規潛艇還會電解水來製造氧氣
核潛艇因為能量充足
所以就是用電解水的方法制氧氣
但是也會帶一些氧氣再生葯板以備不時之需
潛艇里需要有特殊裝置叫氧氣再生板,這個氧氣再生板就可以把整個潛艇里空間的空氣,通過這種化學反應才能釋放出氧氣,這種再生板它有一個時間限制,如果說確實很長時間在水下航行了,這個再生板也會失效。
艇上的空氣再生是靠電解水製造氧氣,用吸收劑消解二氧化碳,再通過核裝置與過濾器
驅除有害廢氣。
❾ 潛水艇如何造氧
掃盲一下啊
1.潛艇里的氧氣,潛艇在水面或通氣管狀態時來自於外界的空氣,有換氣機帶動裡面的空氣和大自然的空氣交換。
2.潛艇必帶過氧化鈉再生葯板。潛艇潛水後。一會裡面的氧氣就會消耗光,這時候就要製造氧氣,製造的氧氣來自「過氧化鈉」的固體再生葯板,一拆開封膜後,過氧化鈉和潛艇裡面的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氧氣和碳酸鈉。
核潛艇是反應堆工作,不需要空氣。
常規潛艇下潛後柴油機就不能工作了,耗癢太大太快,只能用電動機
電解水不可能,電解水產生氧氣也產生氫氣,這兩種氣體混合遇見火星容易燃燒並引起爆炸。
目前還不能把電解水的這一套系統和柴油機密封在同一個設備里,並且能保證電解水能供得上柴油機用氧和氫氣的另外存放。
2Na2O2+2CO2===2Na2CO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