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廠AAo工藝高程如何計算
水頭損失主要包括彎頭、管道、閥門等部件的損失。如果存在變徑,也會有相應的水頭損失。為了實現自流,構築物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高程落差。對於距離不太遠的構築物,水位落差控制在100至200毫米就足夠了。
在設計污水處理廠的AAO工藝時,構築物的水頭損失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這種損失在圖紙上表現為進水和出水液面之間的高度差。在實際操作中,必須准確計算這些高程落差,以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通過合理的設計,可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水頭損失,提高系統的效率。
為了實現自流,需要確保構築物之間的高程落差足夠。這種落差可以通過調整構築物的布局和高度來實現。在實際項目中,工程師通常會利用地形和建築物的高度差,以減少額外的水頭損失。通過精確的計算和合理的設計,可以確保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水流順暢,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
AAO工藝中的構築物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每個池子之間的高程落差需要精確計算,以確保水流能夠順暢地從一個池子流向另一個池子。在設計過程中,工程師需要考慮管道的長度、彎頭的數量以及閥門的位置等因素,以確定總的水頭損失。通過合理的布局和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水頭損失,提高系統的效率。
在實際項目中,設計師會使用專業的軟體進行水頭損失的計算。這些軟體可以根據具體的工程參數,如管道直徑、長度、彎頭數量等,計算出總的水頭損失。通過這些計算,可以確保構築物之間的高程落差足夠,從而實現自流。同時,也可以通過優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的水頭損失,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
總之,AAO工藝中的水頭損失是一個重要的設計參數。通過精確的計算和合理的布局,可以確保構築物之間的高程落差足夠,從而實現自流。這不僅有助於提高系統的性能,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能耗,實現更加環保和高效的污水處理。
2. 繪制污水處理廠高程圖時,如何確定圖的比例
比例根據真實建築的尺寸和圖紙尺寸規格(A1、A2、A3、A4)而定。一個建築在A4圖紙中的比例是1:200,如果畫在A2上就得1:100才合適。工程制圖是一門專業基礎學科,以畫法幾何的投影理論為基礎,以直尺、圓規、圖板為工具,以黑板、木模、掛圖為媒介,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機械工程制圖》是體現工科特點的入門課程,也是工科學生必須學習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在培養學生作為創造性思維基礎的空間想像力及構思能力和促進工業化進程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 埋水管下坡怎麼算高程
埋水管下坡高程計算原則:
一、污水處理工程的污水處理流成布置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各處理構築物的泵房的標高;通過計算確定各部位的水面的標高,從而使污水能夠處理構築物之間通暢的流通,保證污水處理工程的正常運行。
(1)算管道沿程損失,局部損失,各處理構築物,計量設備及聯絡管渠的水頭損失;考慮最大時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時流量的增加,並留有一定餘地;還應考慮當某作構築物停止運行時,與其並聯運行的其餘構築物及有關的連接管渠能通過全部流量。
(2)考慮遠期發展,水量增加的預留水頭。
(3)預處理構築物之間跌水等浪費水頭的現象,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實現自動流水。
(4)計算並留有餘量的前提下,力求縮小全程水頭損失及提升泵的揚程,以降低運行費用。
(5)需要排放的處理水,在常年大多數時間里能夠自流排放水體。注意排放水位不一定選取水體多年最高水位,因為其出現時間較短,已造成常年水頭浪費。而應選取經常出現的高水位作為排放水位,當水體水位高於設計排放水位時,可進行短時間的提升排放。
(6)應盡可能時污水處理工程的出水管渠高程不受水體洪水頂托,並能自流。 4.4.2 各構築物的水頭損失計算。
根據高程布置原則,為了降低運行費用和便於維護管理,污水在處理構築物之間的流動,以按重力流考慮為宜,為此,必須精確地計算污水流動中的水頭損失。本次設計的污水及污泥水頭損失計算見表
4. 污水處理提升泵站進水管管低標高怎麼算
1、確定相對標高0.00(一般以地面為0.00)2、進水管底標高是整個工藝高程的關鍵,如果你設計的流程重力流,只有一次提升,那麼根據你最後出水標高,依次遞推算出你的進水管標高。例如:工藝是調節池+初沉池+生化池+沉澱池+消毒池,那麼消毒池出水排入河流至少需要高於當地河流高度,假設地面標高0.00,附近排水河流河面標高-1.00,那麼你的消毒池出水至少要大於-1.00,這樣你結合消毒池水頭損失算出沉澱池出水標高、算出生化池出水標高、算出初沉池出水標高、算出初沉池進水標高,如果你的提升泵是從調節池到初沉池,那麼你的提升泵站進水管管底標高不能低於初沉池進水標高。(注意水頭損失和流速、揚程、高程相關)。按照以上最終得出了你的提升泵站進水管底標高。
5. 污水處理廠高程計算步驟
基本都來是參數,每個構築物的水頭源損失(可查)加上構築物之間的管線的水頭損失,基本都OK
但是要注意!!!!CASS池的結構有些特別(多個潷水器),潷水器的特殊的出水方式,導致了CASS的水頭損失非常大,基本在有效容積的一半處到3/4處范圍內出水!
6. 關於污水處理高程圖
畫高程圖首先復要明確基準制高程,即相對零點高程的位置,這個點一般在現場確定,而這個點多能夠與現場絕對高程國家或省等的基點聯系,以明確該點絕對高程,確定相對零點高程後,才能確定相對位置的其它點的相對高程,相對零點高程多是一個實心倒黑三角,
高程的單位都是米,
比例問題。樓上說的很明確了。
7. 污水處理廠的高程具體如何計算
污水廠的高程
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務是: 確定各構築物和泵房的標高確 定處理構築物之間連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標高,通過計算確定各部位的水位標 高,從而能夠使污水沿處理流程在處理構築物之間通暢的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污水廠的高程布置 為了降低運行費用和便於管理, 污水在處理構築物之間的流動按重力流考慮 為宜(污泥流動不在此例) 。為此,必須精確地計算污水流動中的水頭損失。 水頭損失包括[2]: (1)污水經各處理構築物的內部水頭損失; (2)污水經連接前後兩構築物管渠的水頭損失,包括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 水頭損失; (3)局部水頭損失按沿程水頭損失的 0.3 倍計。 6.2.3 高程計算 沿程水頭損失按: h = iL 計算,i 為管渠的坡度; 局部水頭損失按: h = ξ v2/ 2g 計算,ξ 為局部水頭損失系數。
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應考慮事項
(1)選擇一條最長、水頭損失最大的流程進行水力計算,並應適當留有餘 地,以保證任何情況下,處理系統都能夠運行正常;
(2) 計算水頭損失時一般以近期最大的流程作為構築物和管渠的設計流量; 計算涉及遠期流量的管渠和設備時,應以遠期最大流量為設計流量,並酌加擴建 時的備用水頭; (3)在做高程布置時應注意污水流程與污泥流程的配合,盡量減少需抽升 的污泥量。
8. 如何進行污水處理廠的高程計算及平面、高程布置
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
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應包括:
- 處理構築物的布置
- 廠內管線的布置
- 輔助建築物的布置
處理構築物的布置時,要根據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輔助建築物,如泵房、鼓風機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結合廠址地形、地質條件,確定它們在平面圖上的位置。在這一工作中,應使聯系各構築物的管、渠簡單而便捷,避免遷回曲折,運行時工人的巡迴路線簡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時土方量能基本平衡;並使構築物避開劣質土壤。布置應盡量緊湊,縮短管線,以節約用地,但也必須有一定間距,這一間距主要考慮管、渠敷設的要求,施工時地基的相互影響,以及遠期發展的可能性。構築物之間如需布置管道時,其間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構築物(如消化池、消化氣罐等)的間距則按有關規定確定。
廠內管線的布置應使各處理構築物或各處理單元能獨立運行,當某一處理構築物或某處理單元因故停止運行時,也不致影響其他構築物的正常運行,若構築物分期施工,則管、渠在布置上也應滿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須敷設接連人廠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況下可通過此超越管將污水直接排人水體,但有毒廢水不得任意排放。廠內尚有給水管、輸電線、空氣管、消化氣管和蒸氣管等。所有管線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緊湊,並應盡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節約用地。這些管線都要易於檢查和維修。
輔助建築物包括泵房、鼓風機房、辦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驗室、變電所、機修、倉庫、食堂等。它們是污水處理廠設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建築面積大小應按具體情況與條件而定。有可能時,可設立試驗車間,以不斷研究與改進污水處理方法。輔助建築物的位置應根據方便、安全等原則確定。如鼓風機房應設於曝氣池附近以節省管道與動力;變電所宜設於耗電量大的構築物附近等。化驗室應遠離機器間和污泥干化場,以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辦公室、化驗室等均應與處理構築物保持適當距離,並應位於處理構築物的夏季主風向的上風向處。操作工人的值班室應盡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夠便於觀察各處理構築物運行情況的位置。
此外,處理廠內的道路應合理布置以方便運輸;並應大力植樹綠化以改善衛生條件。
應當指出:在工藝設計計算時,就應考慮它和平面布置的關系,而在進行平面布置時,也可根據情況調整構築物的數目,修改工藝設計。
總平面布置圖可根據污水廠的規模採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圖繪制,常用的比例尺為l:500。
二、污水處理廠的高程布置
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的任務是:確定各處理構築物和泵房等的標高,選定各連接管渠的尺寸並決定其標高。計算決定各部分的水面標高,以使污水能按處理流程在處理構築物之間通暢地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污水處理廠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動,以減少運行費用。為此,必須精確計算其水頭損失(初步設計或擴初設計時,精度要求可較低)。水頭損失包括:
1. 水流流過各處理構築物的水頭損失,包括從進池到出池的所有水頭損失在內;在作初步設計時可按表1估算。
2. 水流流過連接前後兩構築物的管道(包括配水設備)的水頭損失,包括沿程與局部水頭損失。
3. 水流流過量水設備的水頭損失。
水力計算時,應選擇一條距離最長、水頭損失最大的流程進行計算,並應適當留有餘地;以使實際運行時能有一定的靈活性。
計算水頭損失時,一般應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為構築物和管渠的設計流量,計算涉及遠期流量的管渠和設備時,應以遠期最大流量為設計流量,並酌加擴建時的備用水頭。
設置終點泵站的污水處理廠,水力計算常以接受處理後污水水體的最高水位作為起點,逆污水處理流程向上倒推計算,以使處理後污水在洪水季節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揚程則較小,運行費用也較低。但同時應考慮到構築物的挖土深度不宜過大,以免土建投資過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難。還應考慮到因維修等原因需將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在作高程布置時還應注意污水流程與污泥流程的配合,盡量減少需抽升的污泥量。污泥干化場、污泥濃縮池(濕污泥池),消化池等構築物高程的決定,應注意它們的污泥水能自動排入污水人流干管或其他構築物的可能性。
在繪制總平面圖的同時,應繪制污水與污泥的縱斷面圖或工藝流程圖。繪制縱斷面圖時採用的比例尺:橫向與總平面圖同,縱向為1∶50-1∶100。
現以圖2所示的乙市污水處理廠為例說明高程計算過程。該廠初次沉澱池和二次沉澱池均為方形,周邊均勻出水,曝氣池為四座方形池,表面機械曝氣器充氧,完全混合型,也可按推流式吸附再生法運行。污水在入初沉池、曝氣池和二沉池之前;分別設立了薄壁計量堰(矩形堰,堰寬0.7m,梯形堰,底寬0.5m)。該廠設計流量如下:
近期 =174L/s
遠期 =348L/s
=300L/s
=600L/s
迴流污泥量以污水量的100%計算。
各構築物間連接管渠的水力計算見表2。
處理後的污水排入農田灌溉渠道以供農田灌溉,農田不需水時排入某江。由於某江水位遠低於渠道水位,故構築物高程受灌溉渠水位控制,計算時,以灌溉渠水位作為起點,逆流程向上推算各水面標高。考慮到二次沉澱池挖土太深時不利於施工,故排水總管的管底標高與灌溉渠中的設計水位平接(跌水0.8m)。
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地面高程為50.00m。
高程計算中,溝管的沿程水頭損失按表2所定的坡度計算,局部水頭損失按流速水頭的倍數計算。堰上水頭按有關堰流公式計算,沉澱池、曝氣池集水槽系底,且為均勻集水,自由跌水出流,故按下列公式計算:
B=(1)
=1.25B(2)
式中Q--集水槽設計流量,為確保安全,常對設計流量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數();
B--集水槽寬(m);
h0--集水槽起端水深(m)。
高程計算:
高程(m)
灌溉渠道(點8)水位
49.25
排水總管(點7)水位
跌水0.8m
50.05
窨井6後水位
沿程損失=0.001×390
50.44
窨井6前水位
管頂平接,兩端水位差0.05m
50.49
二次沉澱池出水井水位
沿程損失=0.0035×100=0.35m
50.84
二次沉澱池出水總渠起端水位
沿程損失=0.35-0.25=0.10m
50.94
二次沉澱池中水位
集水槽起端水深 =0.38m
自由跌落=0.10m
堰上水頭(計算或查表)=0.02m
合計 0.50m
51.44
堰F3後水位
沿程損失=0.0028×10=0.03m
局部損失==0.28m
合計 0.31m
51.75
堰F3前水位
堰上水頭=0.26m
自由跌落=0.15m
合計 0.41m
52.16
曝氣池出水總渠起端水位
沿程損失=0.64-0.42=0.22m
52.38
曝氣池中水位
集水槽中水位=0.26m
52.64
堰F2前水位
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