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標准
國家為優化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標准,宣布對《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4287-2012)進行修訂,旨在更全面、精確地管理工業廢水排放,減少環境污染。修訂內容涵蓋多個方面,旨在提升排放標準的適用性和科學性。
修訂內容之一是針對「間接排放」的定義進行了明確化,新增了「間接排放(3)」的表述,並在表1、表2和表3的表注中明確規定,廢水如進入城鎮污水處理廠或通過城鎮污水管線排放,需達到直接排放限值。這一變化旨在鼓勵企業採取更為環保的廢水處理方式,確保廢水得到充分凈化後再排放。
在化學需氧量(CODCr)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間接排放限值調整方面,修訂對不同排放情形進行了區分。對於園區內企業,其排放限值將分別調整至「500(4)/200(5)」和「150(4)/50(5)」。這里的「(4)」和「(5)」表示特定的排放情形和要求,即園區企業向具備專門收集和集中預處理能力的園區污水處理廠排放時,需滿足相應限值;而「(5)」則適用於除特定情形外的其他間接排放情況。這一調整旨在根據不同排放源的環境影響,提供更為靈活且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
為加強對總銻的排放控制,修訂新增了總銻排放控制要求,對於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的限值統一設定為0.10mg/L。這一措施旨在進一步減少重金屬排放,保護水體環境。排放監控位置則設定為企業廢水總排放口,確保監控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為提升排放標準的技術支持和檢測能力,修訂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兩項新的標准:「水質汞、砷、硒、鉍和銻的測定原子熒光法(HJ694)」和「水質65種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700)」。這些標準的引入旨在提供更為精確的檢測方法,確保排放數據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此次修訂不僅在定義和限值上進行了優化,還加強了對特定排放情形的區分和管理,同時引入了更先進的檢測標准,旨在構建更為科學、全面、有效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管理體系,推動行業綠色發展,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貳』 城鎮污水處理廠可以產生的污泥是多少
城鎮污水處理廠均有其明確的設計進水水量。通常情況下,污水處理廠實際回進水水量應不大於最大答設計進水水量(設計規模乘以變化系數K,一般K取1.1~1.3;如設計規模為3萬噸/日、設計變化系數K為1.2,則實際進水水量通常不會超過3.6萬噸/日),如果進水量長期超過設計規模甚至最大設計進水水量,那麼數據就很可能不真實。
(2)查驗收材料
驗收材料包括污水處理廠驗收材料和污水收集管網驗收材料兩部分。污水處理廠驗收材料要重點查閱進水水量、污水構成(即納管的工業污水情況及所佔比例)等。管網驗收材料要重點核查管網長度、收水范圍、服務人口(《細則》規定,按照服務人口計算污水水量時人均綜合排水量取80升/日~180升/日,由於各地區這一系數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現場核查時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取用)和提升泵站等。
『叄』 什麼樣的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才能叫大型污水處理廠
我國的污水處理廠主要分為三大類:大型、中型和小型。
大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需超過10萬立方米/天(10×104 m3/d),這類設施通常坐落在大城市,其基建投資常常以億元計算,每年的運營費用則以千萬元計。目前全國已有十多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其處理能力高達100萬立方米/天(100×104 m3/d)。
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則在1萬至10萬立方米/天(1~10×104 m3/d)之間。這類設施多建於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郊區,其基建投資一般在幾千萬至一億元之間,年運營費用則在幾百萬到上千萬元之間。目前全國已有幾十座中型污水處理廠,還有上百座正在建設中,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一數量還將顯著增加。
而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則低於1萬立方米/天(<1×104 m3/d),通常建於小城鎮,基建投資在幾百萬至千萬之間,年運營費用則在幾十萬至百萬之間。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這類污水處理廠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的小城鎮,未來數量將會大幅增加,最終小型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將超過大中型污水處理廠。
『肆』 10萬人口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設計流量日平均污水量是多少
按照每人180L~220L的手冊標准測算一般是 1.8~2.2萬噸/日。這個演算法其實忽略了管網因素專,對管網污水截排屬率太樂觀的結果,而且太高估用水和排水量了,很保守,非常保守。
但是,按照本人實際經驗常用的速算公式(前提是已經鋪設管網了,而且盡力做好管網了):
1)在市區內一般是1.6萬噸/日(10÷6=1.6);
2)在城鄉結合地區是1.2萬噸(10÷8=1.2);
3)工業經濟不發達的遠郊區及鄉鎮地區應該是1.0萬噸/日(10÷10=1.0);
4)在純粹農村山村(本題人口貌似不屬於農村),應該是5000噸/日(10÷20=0.5)。
按這個規律去估計吧,一般在除了西部地區,基本准些,南方比北方稍高10~15%左右。
『伍』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大概要花費多少錢合適啊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造價主要與工藝、水質要求有關,常規的農村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成本如下:
1、一體化凈化槽農村污水處理工程
一體化凈化槽工程投資費用為13000-22000元/噸水,小型一體化裝置運行費用約0.1-0.8元/噸水。
2、A/O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設施
A/O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工程投資費用為13000-22000元/噸水,運行費用約0.1-0.8元/噸水。
3、預處理+A/O生物接觸氧化+人工濕地
處理規模小於100噸,工程建設投資為3600-4500元/噸水,運行費用約0.8-1.2元/噸水;人工濕地造價因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表面流人工濕地建設費用為2200-3000元/噸水,潛流人工濕地建設費用為3000-4200元/噸水,垂直流人工濕地建設費用為3200-4500元/噸水,人工濕地運行費用一般為0.2-0.3元/噸水。
4、預處理+A2/O活性污泥法+人工濕地
處理規模小於100噸時,A2/O工程建設投資為3600-4500元/噸水,運行費用為0.8-1.2元/噸水;人工濕地造價因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表面流濕地建設費用為2200-3000元/噸水,潛流濕地建設費用為3000-4200元/噸水,垂直流濕地建設費用為3200-4500元/噸水,人工濕地運行費用為0.2-0.3元/噸水。
5、預處理+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
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工程投資費用為13000-22000元/噸水,運行費用約0.1-0.8元/噸水。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成本涉及內容廣泛,包括前期的項目規劃設計、官網建設維護、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施工,農村污水處理設備成本、污水處理站區的運維管理費用、配件葯劑費用等。由於沒有統一的標准,很多地區在籌建農村污水處理項目時,預算是以戶均投資來估算的,這與城鎮污水處理廠按噸水投資計算花費有明顯區別。
大家可以根據以上幾點結合自身需求大致了解下可能要花費的預算。
『陸』 建污水處理廠,如何科學規劃
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不能一建了之。
如何將近期需要與遠期發展兼顧,考驗人們的智慧。
彈性規劃,才能避免「過剩」
地點:秭歸縣歸州鎮
秭歸縣歸州鎮污水處理廠緊鄰長江,有兩條生產線,設計處理能力是每天3000噸。
記者看到,兩條生產線中,只有一條在運轉。「2016年前10個月,處理污水44萬多噸,平均每天處理1482噸。」歸州鎮建設環保中心主任朱道清說,該廠2007年正式運行,至今已近10年,一直沒有滿負荷運行過。歸根結底,是鎮上人口減少。
最初設計時,該廠按1.2萬人的規模設計,然而移民政策發生變化,原計劃進鎮安置的移民大部分外遷,鎮區人口少於預期。目前,全鎮區7632人。
秭歸縣12個鄉鎮,已有7個鄉鎮建成污水處理廠,2個鄉鎮的污水處理廠正在試運行,還有3個鄉鎮待建,預計今年可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那些新近建設的廠,由於吸取了以往經驗,處理規模和技術路徑更切合實際。「鄉鎮污水處理廠前期規劃很重要,處理能力要為未來發展變化留出餘地。」秭歸縣住建局村鎮科負責人譚子松說,當地每個污水處理廠每年需要20多萬元財政經費補貼,如不精打細算,將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柳暗花明,「兼並」破解尷尬
地點:江陵縣熊河鎮
江陵縣熊河鎮污水處理廠,自2009年建成後,閑置6年,廠內設備風吹日曬,已生銹。
2015年,鎮上花幾十萬元,將處理廠徹底改造,換新工藝、新設備,終於可以正常運轉。記者看到,廠內已整修一新,機器設備也在正常運轉。
然而,改造又帶來新問題,該處理廠原本設計處理能力是1500噸/日,但改造新工藝後,處理能力下降為500噸/日,剛剛能滿足現有需要。
由於沿江工業園拆遷,一個還建小區很快要在鎮上修建,污水處理量還將上升。但處理廠左邊是農田,右邊是校舍,沒有地方擴建了。
更尷尬的是,這幾年江陵縣城不斷擴大,熊河鎮距離縣城新區的主污水管網只有2公里左右了。江陵縣住建局初步設想,以後把鎮上管網和縣城管網接通,污水交由縣城污水處理廠處理。「縣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達到1.9萬噸/日,熊河鎮的污水對它完全不是問題。」該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真要到了那時,熊河鎮的污水就有了去處。但耗巨資建設、翻修改造的處理廠,就面臨著「下崗」。
因地制宜,實現全域覆蓋
地點:鄂州市梁子湖區
在鄂州梁子湖區的一些村莊,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污水處理站。
如東溝鎮茅圻村塹下鍾灣,用的是「無動力快速沉澱厭氧一體化反應器+人工濕地」技術,每天可處理污水10噸,5萬元就可建起來。
在沼山鎮湖瓢村周胡談灣,用的是「多層微生物濾池工藝」,每噸污水處理只需0.1元左右,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准。
這些處理站由湖北聯凈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全域廠網一體建設、運營。梁子湖區政府授予該公司特許經營權30年,對排污管網服務採取逐年付費的方式購買。
都是污水處理站,為何採用的工藝各不相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每個污水處理站覆蓋的村灣不一樣,污水的主要成分也不相同,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2014年開始,鄂州率先在全省提出並啟動城鄉一體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體系建設,目前全市已有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或試運行,農村已建成4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主城區、新區、集鎮、村灣「四位一體」的全域覆蓋的污水處理體系初具雛形。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鄉鎮乃至村灣的生活污水主要成分也發生了變化,不能一套設備打天下了。在農村地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必須因地制宜,既包括工藝手段,又包括維保方面的技術力量。」該負責人表示。
鄂州市住建局介紹,今年該市將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15座,農村自然灣污水處理裝置1117個,確保農村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
『柒』 污水處理三級排放標準是什麼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如下:
1、一級標准:一級標準的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
2、二級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類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准;
3、三級標准: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採用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時,執行三級標准。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的位置,分期達到二級標准。
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應選取單項指標,分項進行達標率評價。對於豐、平、枯水期特徵明顯的水體,應分水期進行達標率評價,所使用數據不應是瞬時一次監測值和全年平均監測值,每一水期數據不少於兩個。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揮發酚、氨氮、氰化物、總汞、砷、鉛、六價鉻、鎘十項指標豐、平、枯水期水質達標率均應達到100%。其它各項指標豐、平、枯水期水質達標率應達到80%。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交通主管部門的海事管理機構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國土資源、衛生、建設、農業、漁業等部門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水環境,並有權對污染損害水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對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