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處理過程中的酸化
1,水解酸化最初提出,是在厭氧基礎上。
作為第二代厭氧反應器的很重要的預處理階段,用以高分子降解為小分子、產乙酸,
為下一階段產甲烷創造良好基質環境。
2,只在目的,提高可生化性,即將大分子降解為小分當然了,也有一些基團並未降解為小分子,但是提高可生化性,
例如,硝基苯,可生化性極差,但是在水解條件下,控制適當,則可轉化為苯胺,苯胺的生化性相對較好。
至於你說要採取哪些措施,你可以根據這個設計要求去找相應的措施
池深 H:應大於 5.5~6m。
容積負荷 N_v=2~2.5kgCOD/〖(m〗^3*d)
水力停留時間:6~8h
污泥濃度:MLSS=10~20g/L
溶解氧:<0.2~0.3mg/L,
用氧化還原電位之-50~+20mv
PH 值:5.5~6.5 水溫盡可能高,大於 25 攝氏度效果較好
配水:由配水區進入反應區的配水
孔流速 v=0.20~0.23m/s;v 不宜太小,以免 不均。
Ⅱ 水解酸化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設置廢水酸化沉澱池
水解酸化的作用是調節廢水的pH值,為後續的生化反應的反應創造條件;因為很多工藝要求水質在一定pH值范圍內,而進水水質往往達不到要求,故要設計酸化池。
Ⅲ 在工業污水處理中採用的水解酸化工藝是怎麼一回事
工業污水處理中,微氧水解酸化工藝作為一種預處理技術,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在厭氧條件下,利用水解菌將大分子有機物如澱粉和蛋白質分解為小分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同時通過產酸菌進行酸化和發酵,將不溶性和難生物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溶解性和易生物降解的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然而,微氧水解酸化工藝並非完美無缺,其效率較低、運行穩定性差且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研究發現,通過在水解酸化階段通入適量氧氣,可以顯著提高效率。這是因為氧氣能促進有水解作用的微生物如桿菌的繁殖,加速代謝,使得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更加高效。在微氧環境中,氧氣的作用包括:
盡管微氧水解酸化對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能不如傳統工藝顯著,其COD去除率較低,甚至可能導致出水COD升高,但其對復雜工業廢水如制葯廢水、石化廢水的預處理能力強大,能有效處理有機物濃度高、有毒及難降解的污水。因此,微氧水解酸化工藝在工業污水處理中扮演著重要的預處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