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中產生的廢液要如何處理
實驗中產生的廢液處理辦法如下:
化學實驗廢水排放的危害:
實驗室綜合廢水排放周期不定,成分較為復雜,直接排放危害比價大,並且屬於國家嚴格控制的一類污染物。通常情況下,高校實驗室廢水多為綜合廢水,而企業、科研單位實驗室廢水,一般與生產產品、科研類別相關。這些廢水如不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
將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如實驗室所用的化學試劑中的酸、鹼、酚、重金屬鹽等物質,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也別是重金屬污染物一般具有潛在的危害性,它對生物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非常巨大。實驗廢水中殘留的氰化物、六價鉻、砷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
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危害。而且這些污染物質有些還可以在環境中長期存在,有些可以通過食物鏈富集進入人體,有些在降解時還會造成二次污染。實驗室廢水危害大、影響范圍廣,防治與處理工作刻不容緩。
B. 請問各位老師,實驗室廢水如何處理呀
新聞報道關於對高校、科研機構、檢測機構和企業中的檢驗研究部門中的化學實驗室廢水由於越來越多,不但給水資源造成極大的污染,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的平衡,所以廢水的處理問題成為了首要解決的問題,搜科儀器信息網提出了凈化處理實驗室廢水方案,希望有效的解決目前實驗室污水的問題。
1、收集並分析化學實驗室廢水的主要成分:首先要了解本次實驗內容和所用葯品類型,確定雜質離子的種類。觀察廢水中是否有固體物質,是無機化學沉澱物還是有機物,然後再用實驗室現有的下口玻璃瓶作為廢水收集的容器,出水口在下方,有膠皮管和止水閥,便於取水。
2、調整廢水的pH值:想要確定酸鹼中和需要用廢酸廢鹼(以廢治廢)的量和濃度,拿出准備好pH試紙或酸度計測定廢水的pH值,以防腐蝕設備。
3、用化學沉澱法來分離廢水中的可溶性離子:根據廢水的成分分批處理。Ca2+,Ag+,Ba2+,SO42-,Cl-等離子容易轉變為沉澱和氣體,而K+,Na+,NO3-等可溶鹽離子用此法難以除掉。
4、化學污泥的沉澱和過濾:通過化學沉澱得到的固體沉澱,先將反應後的混合液靜置一段時間後,沉澱就會沉降到容器的底部而使溶液分層。若使用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幾分鍾內就能完成。再將分層後的上清液進行過濾,進一步除去沒有沉澱下來的固體。也可用真空抽濾器,幾分鍾內完成。
5、難沉澱的鈉離子、鉀離子、硝酸根等離子的電滲析:人造滲透膜(陰、陽離子交換膜)對要交換的離子具有選擇性和透過性,水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過。這種電滲析法膜處理技術,在現代工業水質凈化中應用很普遍,但對於高中生則很陌生。它適合處理濃度較小的廢水,否則會堵塞膜孔,影響出水水質甚至降低膜的使用壽命。它的優點是佔地面積很小,處理的水量卻很大,適合化學實驗室使用。
C. 如何處置實驗室廢液
一、廢氣:
針對可能會產生毒害性較小的氣體的實驗,可放在通風櫥內操作、廢氣可通過排氣管道稀釋排放到高空大氣中。而對於可能產生毒害性較大的氣體的實驗,通過吸收瓶吸收轉化處理,稀釋排放。如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氯氣 Cl2 、硫化氫 H2S 等酸性氣體用鹼液吸收。
三、廢水:
實驗室中所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一些多餘的樣品、清洗玻璃器皿的廢水、樣品分析殘液、失效的貯藏液等。因實驗室中產生的廢水種類繁多,含有較多的酸、鹼、氰化物、六價鉻、砷化物、酚、苯等有毒有害的物質,其化學成分也極為復雜,如果不進行分類收集處理,會使得這些廢水進行化學反應產生新的有毒物質。
D. 實驗室廢水怎麼處理才能安全排放
實驗室廢水的處理需要考慮廢水的成分和含有的污染物類型。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處理方法:
1. 分離和調整pH:使用適當的分離技術(如沉降、過濾)將固體物質分離出廢水,並調整pH值,以確保後續處理方法的有效性。
2. 生化處理:利用生物處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反應器,通過生物菌群降解有機物質。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有機物和部分無機物。
3. 化學處理:某些廢水可能需要化學處理來去除特定物質,如重金屬離子。常見的處理方法包括沉澱、吸附和氧化還原反應。
4. 高級氧化工藝:使用高級氧化劑(如臭氧、過氧化氫)進行處理,可以降解難以降解的有機物。
5. 膜分離技術:包括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膜分離技術,可用於去除懸浮物、細菌、病毒和溶解性溶質。
6. 離子交換:用於去除廢水中的離子污染物,如硬度離子、重金屬離子和放射性離子。
7. 紫外光消毒:使用紫外線照射可以有效地殺滅廢水中的微生物,使其達到安全排放標准。
請注意,在實驗室廢水處理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法規要求,並確保廢水處理過程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E. 實驗室廢水處理方法和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廢水含有酸、鹼、有機污染物、重金屬離子、病原微生物,PH 值變化幅度大,COD 濃度高,主要分為三大類:
1、有機廢水:主要來源是實驗試劑、溶劑;
2、無機廢水:主要來源是酸鹼試劑、重金屬試劑;
3、生物致病廢水:主要來源是微生物培養、血液生化實驗,血站、疾控中心等;
實驗室廢水排放標准:【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主要檢測指標是:重金屬、PH值、懸浮物、色度、COD、大腸桿菌等。
實驗室廢水處理比較成熟的方法及設備:
1、重金屬混凝共沉工藝:去除重金屬、懸浮物、色度;
2、PH自動調節工藝:酸鹼廢水自動調節PH值;
3、臭氧氧化消毒工藝:有機廢水降解、去除COD、殺滅大腸桿菌;
4、醫療廢水按要求還要投二氧化氯;
5、實驗室廢水處理凈化裝置:一體化組合工藝處理,全自動運行
F. 請問目前國家對實驗室廢水廢液處理的處理要求是什麼有沒有相關的規范或標准目前是如何處置的
實驗室廢水處理要來求:
1.在證自明廢液濃度已相當小而又安全時,可以排放到排水溝中;
2.盡量濃縮廢液,使其體積變小,放在安全處隔離儲存,處置;
3.利用蒸餾、過濾、吸附等方法,將危險物分離,而只棄去安全部分;
4.無論液體或固體,凡能安全燃燒的則燃燒,但數量不宜太大,燃燒時切勿殘留有害氣體或殘余物,如不能焚燒時,要選擇安全場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
5.一般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空氣稀釋後排除,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通過與氧充分燃燒或吸附處理後才能排放;
6.廢液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定期處理。
實驗室廢水排放標准: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466-200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 GB/T 3196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