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核廢水里的「氚」到底是什麼,「稀釋了能喝」
1. 氚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屬於氫元素,它會通過β衰變釋放電子變成氦-3,其半衰期約為12.43年。在自然界中氚的存在極為稀少,通常是在核反應堆中通過鋰-6或其合金接受中子照射後產生。
2. 盡管氚的放射性水平較低,不會直接穿透人體,但它可以通過飲用水進入人體,或者通過動物體內被人類攝入。人體接觸氚元素後,有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
3. 我國政府對氚在食品中的含量設有嚴格限制,特別是嬰兒食品,其氚含量不得超過300貝克勒爾/千克,其他食品不得超過3000貝克勒爾/千克。然而,這一標准相對寬松,因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氚含量通常很低,一般不超過10貝克勒爾/升,理論上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4. 日本政府尚未公布核廢水中的氚濃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濃度會高於一般用水。盡管日本政府承諾將核廢水中的氚濃度稀釋至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下後才排放,核廢水問題依然令人擔憂。這是因為核廢水中不僅含有氚,還有其他有害物質。
5. 福島核廢水排放對中國的影響有限。福島位於日本本州島最北部,距離中國沿海較遠,且中間隔著台灣海峽,可以阻擋來自日本的洋流。如果核廢水排入海洋,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太平洋北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區,包括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其他沿海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