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金鳳區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

金鳳區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5-07 10:04:05

A.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範文(通用5篇)

時光匆匆,我們在忙碌中奔走,不經意間我們又到了歲末年終,回顧這一年來的工作生活,想必大家收獲不少吧,該總結這一年的得與失,為下一年的工作奠定基礎了。千萬不能認為年終總結隨便應付就可以,這是展現表達力的機會,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監測年終工作總結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1

依據北京市環保局下達的《20xx年北京市區、縣環境監測計劃任務書》和延慶縣環境保護局工作計劃的要求,監測站完成了20xx年一季度的監測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監測工作完成情況

(一)環境質量監測

地表水監測:對8個地表水斷面進行了每月一次的例行水質檢測,包括24個基本項目和7個補充項目。

降塵監測:對18個市控和鄉鎮考核監測點位進行了3次降塵監測。

(二)污染源監督性監測

依據北京市環保局下發的《20xx年北京市區、縣環境監測計劃任務書》要求,監測站對我縣國控、市控重點污染源進行了監督性監測。包括2個廢水國控污染源、4個廢氣市控重點污染源的相應項目的監測分析。截止到3月底,已完成廢水污染源單位監測28家次,廢氣污染源單位監測17家次。配合局監察隊,完成了北京華都陽光食品有限公司的污水處理站及永寧鎮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監測。

(三)出具報告及數據上報情況

共向監測中心及局相關科室報出監測數據977個,其中地表水檢測數據460個、降塵檢測數據58個、污水數據373個、垃圾場廠界大氣、滲濾液、鍋爐等檢測數據86個。

二、實驗室資質認定迎審准備工作

監測站從1月開始進行20xx年實驗室資質認定復評審迎審准備工作。針對今年內審及管理評審查出的不符合項進行了積極整改,對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檔案文件等進行了檢查,為復評審工作打好基礎。

三、環境質量報告書和污染源年報編寫工作

按市局質量報告書編寫大綱要求,正在編寫20xx年延慶縣環境質量報告書。

按市局《污染源監測年報》編寫大綱要求,完成《延慶縣20xx年污染源監測年報》編寫工作。

四、合格證考核工作

按市局要求上報20xx年度持證上崗考核計劃。開展20xx年度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自考工作,於3月x日前完成理論考試和實操考核。

五、近期工作安排

(一)在做好例行監測和監督性監測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延慶縣濕地保護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二)做好計量認證前期相關准備和持證上崗考核抽考工作,計量認證完成後做好相應的整改工作。

(三)做好生物實驗室的硬體建設工作。

(四)做好臨時性監測工作及重大建設項目的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工作。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2

土壤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農業基礎工作,是土肥站的一項最基本的公益性職能,是土肥事業的核心。大田土壤監測是在農戶自主耕作的條件下,定田定期調查了解其施肥狀況、產量水平以及測定土壤養分變化情況並統計分析等,研究土壤的肥力動態變化規律,為合理利用日趨緊張的土壤資源、保護不斷下降的土壤地力、培肥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和科學指導農業生產提供第一手最寶貴的資料。

我市共有耕地57萬畝,是個典型的農業大市。我市土壤監測工作始於1990年,在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株洲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指導下,已持續監測18年。現將20xx年監測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布點:全市共計25個大田土壤監測點,其中15個水稻監測點,1個糧食作物(玉米)監測點,4個經濟作物監測點和5個蔬菜作物監測點。分布在醴陵的東、南、西、北10個鄉鎮13村18組,總面積124.04畝。

2、土種:選擇了我市有代表性的6個土種,其中紅黃泥田6個,紫泥田3個,麻沙泥田3個,黃泥田2個,河沙泥田9個,紅壤2個。

二、監測結果

1、種植利用情況

今年我市有8個監測點的耕作制度為稻閑,7個監測點為稻稻閑,1個監測點為春玉米秋玉米-冬閑,1個監測點為苗木,1個監測點為西瓜-冬閑,2個監測點為葡萄,5個監測點為種植蔬菜。

2、產量情況

15個種植水稻的監測點稻穀平均產量為551.68kg/畝,其中早(中)稻平均產量為565.68kg/畝,晚稻平均產量為537.67kg/畝。

此外,玉米(鮮棒)產量為735.75kg/畝,葡萄產量為2182.8kg/畝,茄子產量為3560kg/畝,百合產量為1077.5kg/畝,菜藕產量為2690kg/畝,芋頭產量為1800kg/畝。

3、施肥水平和結構⑴有機肥施用實物量:

①水稻:據全市15個水稻監測點資料統計,今年平均每畝(全年)有機肥施用實物量為175.3(其中早、中稻122kg,晚稻53.3kg)。

②其他作物:

苗木: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0;

玉米: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100kg/畝,其中豬糞尿1800kg/畝,秸稈300kg/畝;

西瓜: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0;

葡萄: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750kg/畝,其中豬糞尿1500kg/畝,人糞250kg/畝。

菜藕: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0;

芋頭: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000kg/畝,豬糞尿1000kg/畝。⑵無機肥施用施物量:

①水稻:每畝化肥全年施肥量為63.64kg/畝,(其中早稻66.5kg/畝,晚稻60.7kg/畝),單質肥料中氮肥用量為16.97/畝,磷肥用量為11.79kg/畝,鉀肥用量為7.29kg/畝,復混肥每畝用量為30.57。

②其他作物:

苗木: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4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5kg/畝,磷肥施用量為110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5kg/畝;

玉米: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6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55kg/畝,復混肥施用量為100kg/畝;

西瓜: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1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30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30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葡萄: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2.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7.5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200kg/畝。

茄子: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98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3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6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百合: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65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2.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2.5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菜藕: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77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5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芋頭: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72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0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⑶純養分量:

①水稻: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2.17、1.24、7.38,其純N:P:K=1:0.1:0.61.

②其他作物:

苗木: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6.9、5.24、7.47;玉米: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26.67、2.35、18.89,其純N:P:K=1:0.09:0.71;

西瓜: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20.3、1.09、17.85,其純N:P:K=1:0.05:0.88;

葡萄: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35.85、6.51、26.06,其純N:P:K=1:0.18:0.73;

茄子: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32.0、3.71、18.43,其純N:P:K=1:0.12:0.58;

百合: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9.07、3.57、19.45,其純N:P:K=1:0.19:1.02;

菜藕: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2.02、1.09、10.38,其純N:P:K=1:0.99:0.86;

芋頭: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6.82、2.27、11.46,其純N:P:K=1:0.14:0.68。

三、問題與對策

從今年的監測結果來看,目前我市存在著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有機肥投入嚴重不足

20XX年我市監測點(特別是水稻)有機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這與農民「重無機輕有機」有關,有機肥與無機肥的施用比例日趨失調,這樣必將會造成土壤有機質入不敷出,從而導致土壤有機質虧缺,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性狀亦將發生質的變化(如土壤板結、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超標等),耕地質量的持續下降將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農民的增產增收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

因此,針對近年來農民對增施有機肥不夠重視的這種現狀,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應對。而在當前,分析農民輕視有機肥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大多數傳統有機肥臟、臭、體積大,施用起來費時費工費力;二是農民對有機肥的認識片面,不了解有機肥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認為化學肥料是最好的,不僅施用方便,而且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三是農業比較效益低下,而大部分家庭勞力外出務工,因而不願意多投工投勞施用有機肥。

目前,可以大力推廣的新措施有以下:一是政府行為推廣經濟綠肥,打破綠肥早已絕跡這種局面(我市已多年罕見綠肥),使農民能一舉多得;二是推廣機械化收割水稻,使水稻秸稈能直接還田,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更省工省時省錢,還合理利用了稻草,亦可謂一舉多得;三是政府補貼推廣商品有機肥,解決農民「施有機肥難」的問題;此外,政府還應該積極利用現代化宣傳工具宣講增施有機肥的益處、舉辦相關的技術培訓以及辦點示範等,促進農民增施有機肥。

2、施肥結構不合理,N、P、K比例嚴重失調

科學研究表明,生產稻穀從土壤中帶走的純N:P:K=1:0.23:1.18,而監測統計數據表明,我市20XX年平均施用純N:P:K=1:0.1:0.61,這仍是N、P、K比例的嚴重失調,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土壤磷鉀收支不平衡,出現普遍的缺磷少鉀現象。

歸其原因,主要是農民的施肥觀念未轉變,重氮輕磷鉀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民培訓,想農民之所想,花大力氣摸清本地耕地地力家底,准確掌握耕地養分在新時期的變化情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科學簡化施肥程序,方便農民合理施肥。

3、監測條件保障問題

土壤監測工作的核心主要是全面掌握土壤肥力變化動態,即物理性狀與化學性狀的變化,而決定監測數據的准確性有人為因素和監測硬體因素,且土壤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必須不間斷堅持的工作(英國洛桑草原試驗站已經有100餘年以上土壤監測、肥料試驗的歷史),而農業部門自身經費十分緊張,在人員配備、資金保障等方面存在很現實的困難。因此,建議政府加大對土壤監測和耕地質量建設的扶持力度,更一步完善監測設施,以期適應新時代土壤監測,更好的保護和利用耕地,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基本農田保護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農業部門與國土部門應分工合作,行使職能職責,加強耕地質量管理。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3

20xx年5月以來,按照自治區、銀川市衛計委的統一部署,金鳳區人口計生局高度重視,指定專人負責,全面開展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工作。目前,已進行11份社區問卷和240份個人問卷,並錄入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系統。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強化業務培訓。

5月13日,金鳳區計生局選派12個樣本點的計生專干共16名計生工作人員參加了銀川計生委組織的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問卷培訓班,14日,計生局又召集調查員對動態監測調查系統在線錄入、在線抽取等注意事項進行了耐心、詳細的講解。

通過培訓,使督導員、調查員全面理解該項工作的重要性,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和工作方法,並抽取12個樣本點240名動態監測調查對象名單。

二、是營造宣傳氛圍。

把入戶調查與面向流動人口的慰問、政策宣傳相結合。調查員在調查期間將《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對象的一封信》、調查員工作牌、計生宣傳單(冊)(1000份)、紀念品(2000份)發放到被調查對象手中,加強流動人口主動配合,提高信息可信度。

三、是狠抓調查質量。

嚴格按照會議要求和填表說明,逐一填寫動態監測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採取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進行,調查結束後採取各樣本點調查員自查、各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審查、各樣本點交叉互查的方式,確保調查信息准確、真實、有效。

目前,金鳳區各樣本點計生專干已全部完成流動人口動態監測工作,保證每戶被調查人員都拿到計生宣傳單和慰問品。能夠及時、持續、動態地跟蹤流動人口基本信息,掌握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情況,不斷提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水平,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維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

此次流動人口動態監測工作費用支出共計:16955元,其中:宣傳培訓費3700元,調查員勞務補貼6000元,入戶禮品費6000元,數據錄入費1255元。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4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春季甘肅省義務教育監測工作在我縣全面開展,根據教育局和學區的要求,全部本鄉鎮戶口的在外鄉鎮學校就讀的學生花名冊和本鄉鎮學校就讀而戶口在外鄉鎮的學生名冊各一份;要求:建檔責任鄉鎮學校必須正確填寫「建檔卡」,所採集學生戶籍方面的信息必須真實准確(如:出生年月日),就讀學校建檔號不填為「空」,可是,提供的學籍號、就讀班級等學校信息必須要真實准確;本鄉鎮戶口在外鄉鎮學校就讀的學生名冊按學校歸類列印,本鄉鎮學校就讀而戶口在外鄉鎮的學生名冊按戶口所在地歸類列印;送交學區。

二、培訓教師

為了更好的完成義務教育監測工作我校對《甘肅省義務教育階段少年兒童基本信息卡》《臨洮縣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園)學生基本情況花名冊》這兩種表冊的填表說明進行了詳細的閱讀。讓每位教師熟記於心。對建檔卡號和各種代碼的編排規則的說明也進行了詳細的閱讀。尤其對鄉鎮代碼編碼規則、行政村代碼的編碼規則、學校代碼的編碼規則、班級代碼的編碼規則、年齡的計算與填寫規則、本縣籍的兒童少年在外地上學的'處理辦法、建檔原則這些規則對教師進行了詳細的培訓,並製成冊子人手一冊。

三、實施過程

我校首先確定了此項工作的全面負責人和領導班子,對負責人根據學區的要求進行了全面培訓,以便能夠熟練掌握義務教育監測信息錄入系統,並熟悉義務教育監測的工作要求。對《甘肅省義務教育階段少年兒童基本信息卡》《臨洮縣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園)學生基本情況花名冊》這兩種表冊的填表說明進行了詳細的閱讀並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培訓以便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對建檔卡號和各種代碼的編排規則的說明也進行了詳細的閱讀和培訓以便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進行了基本的培訓之後,對全校教師進行分組,安排工作。於20XX年3月初全面開展了義務教育監測的工作。

三、調查階段

調查階段分為三個步驟,具體的詳細過程如下:

第一步:入戶調查

1、將全體教師分組,按區域帶領學生進村入戶詳細調查,進行所有兒童的基本信息的採集,特別注意必須詳細採集所有信息,不要簡化,最好將獨生子女、二女戶等信息一並填寫。年齡必須詳細到年、月、日。家庭住址應詳細到鄉鎮、行政村、合作社,城鎮居民應當詳細到街道、居委會、門牌號。父母姓名及工作單位應詳細。在高中、中專、職業學校上學的學生信息必須填寫。

2、必須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人。

第二步工作:詳細抽查,不出現遺漏

1、學校成立抽查小組,入戶抽查信息,核准情況。

2、一個家庭集中進行摸底,不出現遺漏。

第三步工作:對所有兒童編制建檔號

1、必須嚴格按照所發年齡對照表逐人查對填寫年齡,確保年齡正確是正確編號的前提,不得口頭估算,以免發生錯誤。請特別注意。

2、對所有兒童編制建檔號。注意:必須將所有信息採集卡按行政村整理在一起後再按年齡分別整理,分行政村分年齡編寫建檔卡號。(利用《錄入系統》錄入的可不提前編號)

四、 總結

在義務教育監測過程中由於每位教師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認真負責,比較圓滿的完成了義務教育監測的的任務。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5

為了全面、准確了解我區居民食用合格碘鹽情況,按照《XX市碘缺乏病監測實施細則》及《XX區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等相關文件精神,我區逐步建立以政府領導,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的碘缺乏病工作可持續發展機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識,認真開展監測工作,圓滿完成20xx年度碘鹽監測工作任務,為今後持續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奠定基礎。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是省、市政府所在地,全區共有10個街鎮,共有79個社區,20xx年末總人口數578623(戶籍人口);居民居住環境以小區新村樓院為主,居民碘鹽來源主要以超市購買碘鹽為主。

二、碘鹽監測工作完成情況:

1、居民戶碘鹽監測工作完成情況

按照上級部署,抽查了轄區5個街鎮(安泰、鼓東、洪山、華大、五鳳)20個社區的300戶居民進行碘採集並檢測,共採集家庭食用碘鹽300份,其中3份為非碘鹽(均為家中有甲抗患者),碘鹽覆蓋率99.0%。其中合格碘鹽290份,合格碘鹽食用率97.0%

2、按照省、市要求及時對監測數據統計、匯總並網路上報監測數據。

3、區疾控人員及時追蹤非碘鹽來源,並對產生非碘鹽的原因進行分析。

三、質量控制

1、20xx年區疾控中心實驗室通過國家碘鹽檢測實驗室的質控考核,並獲得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頒發證書。

2、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於10月18日對我區碘鹽監測工作情況進行督導,並得到專家組的好評。

四、人員培訓

1、區疾控中心現場檢測人員均參加由省疾控中心舉辦的培訓班,統一檢測方法、技術規范。

2、7月15日區疾控中心對本中心相關人員及所涉及的5各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樣人員開展了碘鹽監測工作業務培訓。

五、健康促進

1、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19個「預防碘缺乏病日」,主題為「科學補碘,健康一生」。區疾控中心聯合洪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洪山街道福嶼社區共同組織開展宣傳咨詢活動。活動通過現場咨詢、免費發放宣傳材料、健康義診等形式為周邊居民、群眾解答缺碘造成的危害和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基本知識、措施及熱點關注問題。活動共有200多名社區居民、群眾現場咨詢,發放各種防治知識宣傳折頁、《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我愛健康》等手冊及折頁500多份,各類小禮品100份,同時免費為社區居民及周邊群眾開展測量血壓及健康咨詢活動。

2、與街鎮、社區合作每個社區宣傳欄每年出版一期碘缺乏病防治專欄。利用各社區宣傳機會及時發放各種宣傳單3000份。通過有效的宣傳活動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為建立防治碘缺乏病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六、存在問題及建議

1、居民碘缺乏病知識知曉率偏低,食鹽保存等知識不足,導致我區不合格碘鹽增多。加大健康宣傳使點缺乏病知識家喻戶曉。

2、我區為沿海地區,非碘鹽對我區食鹽市場沖擊還一定程度存在。

;

B. 銀川的具體實情(城市人口.經濟水平.商場概況.消費水平等)

銀川

銀川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是一座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塞上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地理環境。銀川市位於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東以黃河和明長城為界,與陶樂縣和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鄰;西依賀蘭山,與內蒙古阿拉善盟為鄰;南接吳忠市;北連平羅縣。地域范圍在北緯37°29′~38°53′,東經105°49′~106°53′。銀川市地形分為山地和平原兩大部分,西部、南部較高,北部、東部較低,略呈西南──東北方向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間。銀川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5℃,日溫差12~15℃,年平均日照時數2800~3000小時,是全國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85天左右。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遲夏短、秋早冬長,晝夜溫差大。銀川市行政區劃面積7080平方公里,2002年年末耕地總面積14.37萬公頃。黃河自南向北過境長度近百公里,境內有唐徠渠、漢延渠、秦渠、惠農渠、西乾渠、東乾渠六大灌溉渠系。銀川市植被以草原為主,主要樹種有楊樹、榆樹、柳樹、沙棗樹、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蓋率11.5%。賀蘭山區有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32種,有野生葯用植物40多種。礦產資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白雲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鹽、芒硝、石膏等,還有適於雕刻制硯的賀蘭石。

歷史人口。銀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設置的廉縣,是銀川地區最早的縣級建置。漢成帝陽朔年間(公元前24年前後),建北典農城(俗稱呂城),在今銀川市東郊掌政鄉窪路村一帶,這是銀川建城之始,距今約2020年歷史。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建懷遠新城,即今銀川市城區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稱帝,建大夏國。1944年1月,寧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銀川。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目前銀川市區劃面積9170.3平方公里,轄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三區以及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2004年銀川市年末總人口137.79萬人,其中市區人口75.82萬人,非農業人口84.06萬人;回族36.04萬人,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6.2%。

經濟發展。2002年銀川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3.46億元,佔全自治區40.5%,一、二、三產業結構為11.6:44:44.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157元;地方財政收入13.3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2.9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7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2.34億美元,其中出口1.87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3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5元。銀川平原土地肥沃,溝渠縱橫,灌溉便利,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稱,永寧、賀蘭是國家級商品糧生產基地縣。2002年全市農業總產值25.66億元,糧食總產量85.96萬噸,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豆類。蔬菜總產量52.17萬噸,肉類總產量5.61萬噸,牛奶總產量11.77萬噸,水果總產量6.46萬噸,水產品總產量3.13萬噸。水果主要有蘋果、梨、葡萄、棗、枸杞等;畜牧養殖業有豬、牛、羊、家禽和獺兔、肉鴿、火雞、蠶等特種動物;水產品主要有魚、蝦、蟹等,是西北最大的商品魚基地。2002年全市鄉鎮企業總產值73.94億元,從業人員14.56萬人。銀川市依託煤炭、電力和農產品等資源優勢,形成了以化工、機電、食品、建材、生物制葯為主導的工業體系。2002年全市工業總產值138.67億元,主要工業產品有汽油、柴油、化肥、合成洗滌劑、輪胎、原煤、中成葯、西葯、機床、軸承、變壓器、起重設備、鐵合金、乳製品、酒類、味精、水泥、平板玻璃、機制紙等100多種。銀川市商業貿易繁榮活躍,2002年全市批發零售餐飲業網點達到2.25萬個,從業人員6.62萬人,目前有商品交易市場90個,年市場成交額26.11億元,擁有新華百貨、華聯商廈、麗華連鎖店、寧夏商都、銀川商城等一批較為有名的大中型商業企業和設施。

城市建設。到2002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60.1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總長度達到318.12公里,人均擁有道路面積8.42平方米;綜合日供水能力43.97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達到61.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23.0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64平方米;城市人口用氣普及率86.73%;市區人均住宅使用面積16.4平方米。市內交通便捷,環境衛生狀況良好,城市總體景觀體現出「回族風情」、「塞上江南」、「西夏古都」三大特色。

社會事業。到2002年銀川市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中等專業、技工學校29所,成人高等和中專學校11所,中學103所,小學347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25.95萬人。寧夏大學是寧夏惟一的綜合性高等院校,面向全國招生,還有培養阿語和宗教人才的伊斯蘭經學院。全市現有衛生機構130個,床位8915張,醫生3883人,擁有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第五醫院、市第一醫院、市中醫醫院等高水平的醫療機構。有寧夏體育館、銀川體育館,湖濱體育館等體育設施,具備承辦自治區運動會和一般性全國體育比賽能力,2003年成功舉辦了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交通旅遊。對外交通已形成公路、鐵路、航空相交織的立體運輸網路。公路有6條國道通往全國各地,境內有高速公路125公里;鐵路有包蘭鐵路、中寶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銀川河東機場可起降波音757、MD82等大中型客機,已開通北京、西安、上海、廣州、重慶、昆明、成都、烏魯木齊等18條航線。銀川市自然風景秀麗,還有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自然景觀有蘇峪口森林公園、滾鍾口風景區、金水旅遊區、大小西湖、鳴翠湖、鶴泉湖等;人文歷史景觀有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拜寺口雙塔、三關口明長城、水洞溝遺址、鼓樓、玉皇閣、海寶塔、承天寺塔、南關清真大寺、納家戶清真寺、馬鞍山甘露寺、鎮北堡華夏西部影視城等。現有國際飯店、寧豐賓館、虹橋賓館、長相憶賓館等一批高中檔旅遊設施迎接各地朋友的光臨。2002年銀川市共接待國內遊客2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億元;接待境外遊客0.4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136萬美元。
銀川市花--玫瑰花
銀川市樹--國槐

C. 寧夏水投清水河城鄉供水有限公司怎麼樣

寧夏水投清水河城鄉供水有限公司是2017-09-07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寧夏銀川市金鳳區枕水巷159號B1008室。

寧夏水投清水河城鄉供水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40100MA762D6W1Y,企業法人顧耀民,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寧夏水投清水河城鄉供水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對工業、農業、城鎮供排水工程的投資、建設、經營及管理;供排水設備的檢修、運行、維護、設計及安裝;污水處理工程。(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寧夏水投清水河城鄉供水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金鳳區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錦鯉沒有過濾多久換水 瀏覽:883
空調濾芯器一般安裝鼓風機的哪裡 瀏覽:394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特點 瀏覽:980
蒸餾酒變酸怎樣補救 瀏覽:265
秦海新風凈化器多少錢 瀏覽:81
100g配多少cc廢水閥 瀏覽:638
史密斯和3m凈水器哪個品牌好 瀏覽:155
化工蒸餾工作原理圖 瀏覽:591
廣西污水處理廠出水四類 瀏覽:46
河南水處理設備廠家發貨 瀏覽:728
斯柯柯珞克空氣濾芯怎麼換 瀏覽:731
工業除塵濾芯屬於什麼類目 瀏覽:426
九牧除垢花灑配啥燃氣熱水器 瀏覽:974
正硅酸乙酯制備水性樹脂嗎 瀏覽:473
大孔行弱酸性樹脂的主要優勢 瀏覽:980
大連1997年污水處理率 瀏覽:363
含酚廢水處理吸附樹脂 瀏覽:299
污水排入江河多少噸 瀏覽:315
擬擴建污水 瀏覽:115
尼龍樹脂廚具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