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巡檢內容包含哪些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小固體顆粒;
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
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
一類是自然污染;另
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
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一級處理後的廢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還須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
一般經過二級處理的污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處理法。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於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法。
② 污水采樣瓶標簽的格式
污水部分
一.出發前准備工作
出發前,了解任務對象的監測相關項目,監測的因子,應根據廢水特性選用不同材質的容器進行采樣。通常,有機樣品使用簡易玻璃采樣瓶,無機樣品使用聚乙烯塑料采樣瓶(桶)及應在現場加入的保存劑,現場所需的記錄表。對現場測定因子的測試儀器進行檢查,校準,查看電量。
pH計的准備(攜帶型pH計 MP125)
1.試劑和蒸餾水
配製標准溶液所用的蒸餾水應符合下列要求:煮沸並冷卻、電導率小於2×10-6S/cm的蒸餾水,其pH以6.7~7.3之間為宜。(必須用新煮沸並冷卻的蒸餾水(不含CO2)配製) 2.測量pH時,按水樣呈酸性,中性和鹼性三種可能,常配製以下三種標准溶液: 2.1 pH標准溶液甲(pH=4.008,25℃)
稱取先在110~130℃乾燥2~3小時的鄰苯二甲醉氫鉀(KHC8H4O4)10.12克,溶於水並在容量瓶中稀釋至1升。 2.2 pH標准溶濃乙(pH=6.865,25℃)
分別稱取先在110~130℃乾燥2~3小時的磷酸二氫鉀(KH2PO4)3.388克和磷酸氫二鈉(Na2HPO4)3.533克,溶於水並在容量瓶中稀釋至1升。 2.3 pH標准溶液丙(pH=9.180,25℃) 為了使晶體具有一定的組成,應稱取與飽和溴化鈉(或氯化鈉加蔗糖溶濃(室溫)共同放置在乾燥器中平衡兩晝夜的硼砂(Na2B4O7·10H2O)3.80g,溶於水並在容量瓶中稀釋1L。 3. 標准溶濃的保存
3.1 標准溶液要在聚乙稀瓶中密閉保存。
3.2 在室溫條件下標准溶濃一般以保存1~2個月為宜,當發現有渾濁、發霉或沉澱現象時,不能繼續使用。
3.3 在4℃冰箱內存放,這樣可延長使用期限,且用過的標准溶液不允許再倒回去。 選擇兩個緩沖溶液對儀器進行校準,首先用6.86的緩沖溶液進行校準,待數據穩定,儀器數據鎖定後再用第二個緩沖溶液進行校準。兩次校準後查看儀器顯示的斜率,在范圍內儀器就可以使用,進行水樣的pH測試。
流量計的准備
1.開機,按住開/關機鍵,直至液晶顯示器亮
2.按Enter鍵進入主菜單,按2鍵進入系統功能設置,在系統功能設置菜單中按5鍵查看電池數據(電壓低於9.6伏時應更換電池),按0鍵返回主菜單,關機。 3.檢查測桿,是否正常調節高度,螺絲刀、捲尺相應工具是否具備。
色度的准備
50ml具塞比色管,其標線高度要一致。 蒸餾水
溫度計的准備
水溫計:水溫計為安裝於金屬半圓槽殼內的水銀溫度表,下端連接一金屬貯水杯,使溫度表球部懸於杯中,溫度表頂端的槽殼帶一圓環,栓以一定長度的繩子。通常測量范圍為-6℃~+40℃,分度為0.2℃。
二.現場工作
到達現場後,必須全面掌握任務對象的生產概況。包括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狀況、產品及主要原輔材料的性質、產品年產量、原輔料年使用量、年用水量、中間體等內容及工況的控制和記錄檢查;工藝特點及產污環節、生產及排污情況;采樣點性質、名稱、位置和編號;有無排污設施、排污設施是否正常、排放污染物種類及數量、排放規律、排污去向、污水管網走向等情況的基礎上確定采樣點位
1 污水監測的布點
1.1 污染源污水監測點位的布設 1.1.1 布設原則
1.1.1.1 第一類污染物采樣點位一律設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排放口或專門處理此類污染物設施的排口。
1.1.1.2 第二類污染物采樣點位一律設在排污單位的外排口。
1.1.1.3 進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進入城市污水管網的污水采樣點位應根據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確定。
1.1.1.4 污水處理設施效率監測采樣點的布設
a 對整體污水處理設施效率監測時,在各種進入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設施的總排口設置采樣點。
b 對各污水處理單元效率監測時,在各種進入處理設施單元污水的入口和設施單元的排口設置采樣點。
2 監測采樣
2.1 采樣時間和頻次的確定原則
采樣頻次的優化首先要對正常生產狀況下的生產周期實施加密監測。生產周期大於24h,且連續生產並排污,應進行大於該工藝過程實際需要小時數的過程監測;生產工藝過程小於24h,生產、排污連續,應進行大於或等於24h 的過程監測;小於24h 且間歇、不連續生產和排污的,應進行從生產開始到生產結束的全過程監測。
地方環境監測站對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每年不少於1 次,如被國家或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列為年度監測的重點排污單位,應增加到每年2~4次
周期在8h以內的,每小時采1次樣;周期大於8 h的,每2 h采1次樣,但每個生產周期采樣次數不少於3次。采樣的同時測定流量。
2.2 采樣時間與頻次的要求
2.2.1 廢水的采樣時間、頻次應能反映污染物排放的變化特徵而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經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獲得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計算結果能作為總量控制、總量考核、總量收費等方面的依據。
2.2.2 廢水流量和污染物濃度應同時測量,並盡可能實現流量與污染物濃度的同步連續監測。不能實施排污總量的同步連續監測時,監測結果應能反映正常和非正常生產狀況下的實際污染物排放總量。 2.2.3 對不能實行連續監測的排污單位,采樣及測流時間、頻次應視生產周期和排污規律而定。在實施監測前,應摸清廢水排放規律,並運用增加監測頻次(如每個生產周期採集20個以上的水樣),進行采樣測流時間段的選擇和最佳采樣測流頻次的確定。對於生產穩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規律的排放源,可取24h 混合樣。排污無規律的排放源適當增加監測頻次。其中無論何種情況均須對生產周期內最大排污情況進行監測。 2.2.4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環境監測站對實施排污總量控制的單位進行監督監測,並根據監測結果,確定具體的監督監測頻次和監測時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監測站對排污單位的總量控制監督監測,重點污染源(日排水大於100 噸的企業)每年4 次以上(一般每個季度一次),一般污染源(日排水量100 噸以下的企業)每年2~4 次(上、下半年各1~2 次)。 2.2.5 總量監測使用的自動在線監測儀,必須經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具有相應資質的環境監測儀器檢測機構認可,同時對監測系統進行現場適用性檢測。 2.2.6 排污單位如有污水處理設施並能正常運行,或有廢水調節池使廢水能穩定排放,則污染物排放曲線比較平穩,如安裝了自動在線監測儀,監督監測可採集瞬時水樣。 2.3.采樣位置 含石油類和動植物油廢水采樣位置一般要設置在測流堰跌水處或巴歇爾槽出水處,且在水面至水面下5cm~30cm 處;在測流堰跌水處,或使排水形成水躍,採集混勻的水樣; 氰化物和Pb、Cd、Hg、As和Cr(VI)采樣,應避開水表面進行。 含油廢水樣品,應分別單獨定容采樣,其中油全量轉移測定。 2.4.廢水樣品採集 所採集的廢水樣主要是瞬時樣和比例混合樣。 2.4.1 瞬時水樣 一些排污單位的生產工藝過程連續且穩定,瞬時樣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則可以用瞬時采樣的方法。對有污水處理設施並正常運轉或建有調節池的污染源,其廢水為穩定排放的,監測時亦可採集瞬時廢水樣。 2.4.2 時間比例混合水樣 當廢水流量變化小於20%,污染物濃度隨時間變化較小時,按等時間間隔採集等體積水樣混合。 2.4.3 流量比例混合水樣 流量比例混合水樣一般採用與流量計相連的自動采樣器採取。比例混合水樣分為連續比例混合水樣和間隔比例混合水樣兩種。連續比例混合水樣是在選定采樣時段內,根據廢水排放流量,按一定比例連續採集的混合水樣。間隔比例混合水樣是根據一定的排放量間隔,分別採取與排放量有一定比例關系的水樣混合而成。 2.5 污水采樣方法
2.5.1 在分時間單元採集樣品時,測定pH、COD、BOD、DO、硫化物、油類、有機物、余氯、糞大腸菌群、懸浮物、放射性等項目的樣品,不能混合,只能單獨采樣。 2.5.2 對不同的監測項目應選用的容器材質、加入的保存劑及其用量與保存期、應採集的水樣體積和容器的洗滌方法等見表1.
表1 部分指標保存技術 序號 項目 采樣容器 保存劑及用量 保存期 采樣量/ (ml) 備注 1 懸浮物 G或P 1-5℃暗處 14d 500 平行 2 COD G 加H2SO4,pH≤2 2d 500 3 高錳酸鹽指數 G 1-5℃暗處 2d 500 盡快分析 4 BOD5 溶解氧瓶 1-5℃暗處冷藏 12h 250 注滿容器,密封 5 DO 溶解氧瓶 加入硫酸錳,鹼性KI溶液,現場固定 24h 500 盡量現場測定 6 總磷 G或P 加H2SO4,pH≤2 24h 250 7 氨氮 G或P 加H2SO4,pH≤2 24h 250 8 硫化物 G或P 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酸鋅-乙酸鈉溶液,再加水樣至小半瓶,然後滴加適量的NaOH,生成硫化鋅沉澱,充滿水樣,不留氣泡,倒轉混勻,固定硫化物 24h 250 水書第四版分析方法中(平行及加標樣) 9 六價鉻 G或P 加NaOH,pH=8~9 14d 250 10 銅、鋅 P HNO3,1L水樣中加濃HNO310ml 250 11 重金屬 G HNO3,1L水樣中加濃HNO310ml 250 12 油類 G 加HCl至,pH≤2 7d 250 (平行及加標樣) 13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G或P 1-5℃冷藏 2d 500 14 氟化物 P(聚四氟乙烯除外) 1m 200 2.5.3 注意事項 a 用樣品容器直接采樣時,必須用水樣沖洗3次後再行采樣。但當水面有浮油時,採油的容器不能沖洗。 b. 采樣時應注意除去水面的雜物、垃圾等漂浮物。 c. 用於測定懸浮物、BOD、硫化物、油類、余氯的水樣,必須單獨定容采樣,全部用於測定。 d. 在選用特殊的專用采樣器(如油類采樣器)時,應按照該采樣器的使用方法
采樣。 e. 采樣時應認真填寫「污水采樣記錄表」,表中應有以下內容:污染源名稱、監測目的、監測項目、采樣點位、采樣時間、樣品編號、污水性質、污水流量、采樣人姓名及其他有關事項等。具體格式可由各省制定。 f. 凡需現場監測的項目,應進行現場監測。 2.5.4.污水樣品的保存、運輸和記錄 污水樣品的組成往往相當復雜,其穩定性通常比地表水樣更差,應設法盡快測定。采樣後要在每個樣品瓶上貼一標簽,標明點位編號、采樣日期和時間、測定項目和保存方法等。 2.6.細菌的采樣 2.6.1.采樣用具、容器滅菌方法 2.6.1.1.玻璃吸管、長柄勺、長柄匙,要單個用牛皮紙包好,經高壓滅菌。 2.6.1.2盛裝樣本的容器要預先貼好標簽,編號後單個用牛皮紙包好,經高壓滅菌消毒,密閉、乾燥。 2.6.1.3采樣用棉拭子、玻璃平皿、生理鹽水、濾紙等,均要分別用牛皮紙包好,經高壓滅菌消毒備用。 2.6.1.4鑷子、組織剪刀、手術刀等用具,分別用牛皮紙包好,經高壓滅菌消毒備用或在使用前在酒精燈上火焰消毒。 2.6.1.5消毒好的用具要妥善保管,防止污染。 2.6.2.無菌操作步驟 2.6.2.1.采樣前,操作人員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手或戴好無菌手套,再用75%酒精棉球將采樣開口處周圍抹擦消毒,然後將容器打開。 2.6.2.2.固體、半固體樣本,可用滅菌小勺或小匙采樣,液體樣本用玻璃吸管或注射器采樣,樣本取出後,將其裝入樣本容器,樣本容器在酒精燈上用火焰消毒後加蓋密封。 2.6.2.3.用具、設備、食具采樣,可用經滅菌的手術刀,把表面乾燥的污物刮下裝入乾燥的滅菌容器中送檢;用具、食具表面檢查,可用滅菌棉拭子沾濕滅菌生理鹽水抹擦表面,將棉拭子抹擦的一端對准采樣容器瓶口剪斷放入容器內,或用滅菌生理鹽水沾濕預先滅菌的濾紙,然後貼附於樣本表面,1min後,用無菌鑷子夾取濾紙放入樣本容器內送檢。 2.6.3.無菌采樣注意事項 2.6.3.1.預先包好消毒的采樣工具和容器,必須在采樣時方可打開所包的紙。 2.6.3.2.采樣時最好兩人操作,一人負責取樣,另一人協助打開采樣瓶、包裝和封口。 2.6.3.3.檢查微生物樣本,要在采樣後6小時以內送檢驗室。氣溫較高的季節,送檢樣本應保存在有隔熱材料的采樣箱,箱內放冰塊或冷卻劑保存。但應注意勿使冰塊融化的水污染樣本。 2.6.3.4.樣本送到檢驗室應立即檢驗,如不能立即檢驗,應冷藏保存於4℃。不能冷凍保存。 2.6現場測定 2.6.1 pH的測定 2.6.1.1 樣品測定 測定樣品時,先用蒸餾水認真沖洗電極,再用水樣沖洗,然後將電極浸入樣品中,小心搖動或進行攪拌使其均勻,靜置,待讀數穩定時記下pH值。
e. 受污染物影響較大的重要湖泊、水庫,應在污染物主要輸送路線上設置控制斷面。 2.1.3.10 選定的監測斷面和垂線均應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確認,並在地圖上標明准確位置,在岸邊設置固定標志。同時,用文字說明斷面周圍環境的詳細情況,並配以照片。這些圖文資料均存入斷面檔案。斷面一經確認即不準任意變動。確需變動時,需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重作優化處理與審查確認。 2.1.4 采樣點位的確定 在一個監測斷面上設置的采樣垂線數與各垂線上的采樣點數應符合表2和表3,湖(庫)監測垂線上的采樣點的布設應符合表4。
表2 采樣垂線數的設置 水面寬 垂線數 說明 ≤50m 一條(中泓) 1.垂線布設應避開污染源,要測污染帶應另加垂線 2.確能證明該斷面水質均勻,可僅 設中泓垂線 3.凡在該斷面要計算污染物通量 時,必須按本表設置垂線 50~100m 二條(近左、右岸有明顯水流處) >100m 三條(左、中、右)
表3 采樣垂線上的采樣點數的設置 水深 采樣點數 說明 ≤5m 上層一點 1.上層指水面下0.5m處,水深不到 0.5m時,在水深1/2處 2.下層指河底以上0.5m處 3.中層指1/2水深處 4 封凍時在冰下0.5m處采樣,水深不到0.5m處時,在水深1/2處采樣 5 凡在該斷面要計算污染物通量時,必須按本表設置采樣點 5~10m 上、下層兩點 >10m 上、中、下三層三點
表4 湖(庫)監測垂線采樣點的設置 水深 分層情況 采樣點數 說明 ≤5m 一點(水面下0.5m處) 1.分層是指湖水分層狀況 2.水深不足1m, 在1/2水深處設置測點 3 有充分數據證實垂線水質均勻 時,課酌情減少測定 5~10m 不分層 二點(水面下0.5m,水底上0.5m) 5~10m 分層 三點(水面下0.5m,1/2斜溫層,水底上0.5m處) >10m 除水面下0.5m,水底上0.5m處外,按每一斜溫分 層1/2處設置 2.2 地表水水質監測的采樣
2.2.1 確定采樣頻次的原則 依據不同的水體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實際情況,力求以最低的采樣頻次,取得最有時間代表性的樣品,既要滿足能反映水質狀況的要求,又要切實可行。 2.2.2 采樣頻次與采樣時間 4.2.2.1 飲用水源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交界斷面中需要重點控制的監測斷面每月至少採樣一次。 2.2.2.2 國控水系、河流、湖、庫上的監測斷面,逢單月采樣一次,全年六次。 2.2.2.3 水系的背景斷面每年采樣一次。 2.2.2.4 受潮汐影響的監測斷面的采樣,分別在大潮期和小潮期進行。每次採集漲、退潮水樣分別測定。漲潮水樣應在斷面處水面漲平時采樣,退潮水樣應在水面退平時采樣。 2.2.2.5 如某必測項目連續三年均未檢出,且在斷面附近確定無新增排放源,而現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況下,每年可采樣一次進行測定。一旦檢出,或在斷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或現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時,即恢復正常采樣。 2.2.2.6 國控監測斷面(或垂線)每月采樣一次,在每月5日至10日內進行采樣。 2.2.2.7 遇有特殊自然情況,或發生污染事故時,要隨時增加采樣頻次(見第9章「應急監測」)。 2.2.2.8 在流域污染源限期治理、限期達標排放的計劃中和流域受納污染物的總量削減規劃中,以及為此所進行的同步監測,按第7章「流域監測」執行。 2.2.2.9 為配合局部水流域的河道整治,及時反映整治的效果,應在一定時期內增加采樣頻次,具體由整治工程所在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2.3采樣方法 2.3.1 采樣器 (1)聚乙烯塑料桶。 (2)單層采水瓶。 (3)直立式采水器。 (4)自動采樣器。 2.3.2. 采樣數量 在地表水質監測中通常採集瞬時水樣。所需水樣量見表1(污水部分)。此采樣量已考慮重復分析和質量控制的需要,並留有餘地。 2.3.3. 在水樣采入或裝入容器中後,應立即按表1(污水部分)的要求加入保存劑。 2.3.4. 油類采樣:采樣前先破壞可能存在的油膜,用直立式采水器把玻璃材質容器安裝在采水器的支架中,將其放到300 mm深度,邊采水邊向上提升,在到達水面時剩餘適當空間。 2.3.5. 注意事項 (1)采樣時不可攪動水底的沉積物。 (2)采樣時應保證采樣點的位置准確。必要時使用定位儀(GPS)定位。 (3)認真填寫「水質采樣記錄表」,用簽字筆或硬質鉛筆在現場記錄,字跡應端正、清晰,項目完整。(4)保證采樣按時、准確、安全。 (5)采樣結束前,應核對采樣計劃、記錄與水樣,如有錯誤或遺漏,應立即補采或重采。 (6)如采樣現場水體很不均勻,無法採到有代表性的樣品,則應詳細記錄不均勻的情況和實際采樣情況,供使用該數據者參考。並將此現場情況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反映。 (7)測定油類的水樣,應在水面至300 mm採集柱狀水樣,並單獨采樣,全部用於測定。並且采樣瓶(容器)不能用採集的水樣沖洗。 (8)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機污染物等項目時,水樣必須注滿
容器,上部不留空間,並有水封口。 (9)如果水樣中含沉降性固體(如泥沙等),則應分離除去。分離方法為:將所采水樣搖勻後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 L量筒),靜置30 min,將不含沉降性固體但含有懸浮性固體的水樣移入盛樣容器並加入保存劑。測定水溫、pH、DO、電導率、總懸浮物和油類的水樣除外。 (10)測定湖庫水的COD、高錳酸鹽指數、葉綠素a、總氮、總磷時,水樣靜置30 min後,用吸管一次或幾次移取水樣,吸管進水尖嘴應插至水樣表層50 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劑保存。 (11)測定油類、BOD、DO、硫化物、余氯、糞大腸菌群、懸浮物、放射性等項目要單獨采樣。 2.4現場測試項目 2.4.1.水溫的測定 將水溫計插入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min後,迅速提出水面並立即讀數。從水溫計離開水面至讀數完畢不超過20s,讀數完畢後,將筒內水倒凈。當氣溫與水溫相差較大時,尤應注意立即讀數,避免受氣溫的影響。必要時,重復插入水中,再次讀數。同時做好數據的記錄。 2.4.2. pH的測定(MP125) 見污水pH測定部分 2.4.3. DO的測定(HQ30D) 2.4.3.1將溶解氧探頭與HQ30D測定儀連接。 2.4.3.2按下電源的ON/OFF鍵打開測定儀。(如果測定儀不能開機,要檢查一下電池的安裝是否正確。) 2.4.3.3創建樣品編號 a. 按下SAMPLE ID(樣品編號)按鍵。 b. 使用UP和DOWN按鍵選中Create New SampleID(創建一個新的樣品編號)。按下Select下面的GREEN/RIGHT鍵。 c. 使用UP和DOWN按鍵在字母和數字之間滾動。如需接受某個數字或字母,則按下GREEN/RIGHT鍵。游標將會移動到下一個欄位。 d. 重復前面的步驟來增加其它的字母或數字,直到完成這個名稱。如需增加一個欄位,則使用UP和DOWN按鍵滾動到A和9之間的空白位置,並按下 GREEN/RIGHT鍵。如需更改一個字母或數字,按下BLUE/LEFT按鍵,並重新輸入字母或數字。 e. 按下GREEN/RIGHT鍵,直到OK鍵取代了功能欄中的向右的箭頭。選擇OK鍵完成輸入。按Exit返回主界面。 2.4.3.4、創建操作人員編號:如果需要,可以創建操作人員編號,按下OPERATOR ID(樣品編號)按鍵,其餘操作和創建樣品編號一樣。 2.4.3.5、將LDO電極放置到樣品中。 2.4.3.6、按下Read下面的GREEN/RIGHT按鍵。 2.4.3.7、顯示屏上將會顯示「正在穩定…」,隨著電極在樣品中的穩定,屏幕上會有一個進程條顯示穩定的進程。然後會出現鎖定游標,結果會自動存儲在數據日誌中。 2.4.3.8、如需進行下一個測量,請重復上述步驟。同時做好數據的記錄。 2.4.4. 透明度(塞氏盤法測定) 將塞氏盤在船的背光處平放入水中,逐漸下沉,至恰恰不能看見盤面的白色時,記取其尺度,就是透明度,以cm為單位。觀察時需反復二三次,同時做好
數據的記錄。 2.4.5 電導率 (Sension5電導率儀) 2.4.5.1 將帶有5針連接頭的電導率電極與儀器的電導率感應輸入端相連,注意讓探頭連接頭上面的箭頭沖著儀器的上面。將電極連接頭插入儀器內部; 2.4.5.2 按一下exit鍵打開儀器; 2.4.5.3 按CON/TDS/SAL鍵,屏幕左下方出現電導率圖標,但不出現TDS和Sal圖標; 2.4.5.4 將探頭放入樣品中,確保探頭尾端的開槽完全浸沒; 2.4.5.5 用探頭攪動樣品5-10秒鍾,以驅除尾端開槽中可能存在的氣泡; 2.4.5.6 按READ鍵,屏幕上出現Stabilizing… ,同時出現樣品的電導率和溫度讀數。這些值在系統穩定之前會波動; 2.4.5.7 讀數穩定後,Stabilizing… 消失。如果顯示鎖定功能開啟,屏幕將「鎖定」電導率及溫度; 2.4.5.8 記錄或存儲電導率值; 2.4.5.9 將電極從樣品中拿出,用去離子水沖洗後放入下一個樣品中。每個樣品重復步驟4-6;同時做好數據的記錄。 2.4.5.10 實驗完畢後,關閉儀器。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並輕輕抹乾電極上的水份。把保護罩裝在電極上,然後將電極放在電極盒中。 2.4.6. 濁度(2100P濁度儀) 2.4.6.1 打開儀器底部的電池盒蓋,按標明的電極順序正確安裝上4節AA鹼性電池並蓋上電池盒蓋。 2.4.6.2用一個清潔的容器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將樣品加入樣品池至刻度線(約15mL)。操作時小心拿住樣品池的上部。然後蓋上樣品池蓋。 2.4.6.3用不起毛的軟布擦拭樣品池,以除去水滴和手指印。 2.4.6.4 滴加一小滴硅油,用油布擦拭,使整個表面均勻分布一層很薄很薄的硅油。(在樣品池外面塗上一層薄薄的硅油可以掩蓋樣品池上的微小瑕疵和劃痕,這些瑕疵和劃痕也許會引起濁度或漂移光。) 2.4.6.5 按「POWER/IO」鍵開機,建議在」RANGE」中選擇至屏幕下方出現「AUTO RNG」(表示選擇「自動選擇范圍」)。然後將儀器放在平坦穩定的板面上。當測試時,不要用手拿著儀器。 2.4.6.6 將樣品池放入儀器的樣品池盒中,使菱形標記或方向標識對准樣品池盒前面凸起的方向標識。蓋上蓋板。 2.4.6.7 如果樣品引起雜訊信號(即顯示值不斷變化),則需使用信號平均模式。按「SIGNAL AVERAGE」鍵,選擇合適的信號平均模式。當儀器使用信號平均模式時,屏幕上將顯示SGI AVG。 2.4.6.8 按「READ」鍵進行樣品的濁度測定。屏幕上將顯示----NTU,然後顯示以NTU為單位的濁度數值。在燈信號關閉後記錄濁度值。 2.4.6.9 測試注意事項: 2.4.6.9.1始終在良好條件下使用干凈的樣品池,樣品池中的樣品測定前應作脫氣處理。 2.4.6.9.2測定過程中請始終蓋上樣品池蓋,防止樣品濺灑到儀器中。 2.4.6.9.3讀數時,儀器放在平坦穩定的板面上。測試時不要將儀器握在手中。同時做好數據記錄。 2.4.7. 水樣感官指標的描述
顏色:用相同的比色管,分取等體積的水樣和蒸餾水作比較,進行定性描述。水的氣味(嗅)、水面有無油膜等均應作現場記錄 三 水質采樣的質量保證 3.1 采樣人員必須通過崗前培訓,切實掌握采樣技術,熟知水樣固定、保存、運輸條件。 3.2 采樣斷面應有明顯的標志物,采樣人員不得擅自改動采樣位置。 3.3 用船隻採樣時,采樣船應位於下遊方向,逆流采樣,避免攪動底部沉積物造成水樣污染。采樣人員應在船前部采樣,盡量使采樣器遠離船體。在同一采樣點上分層采樣時,應自上而下進行,避免不同層次水體混擾。 3.4 采樣時,除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油類、DO、BOD、有機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項目外,要先用采樣水盪洗采樣器與水樣容器2~3次,然後再將水樣采入容器中,並按要求立即加入相應的固定劑,貼好標簽。應使用正規的不幹膠標簽。 3.5 每批水樣,應選擇部分項目加采現場空白樣,與樣品一起送實驗室分析。 四 樣品的運送 空樣品容器運送到采樣地點,裝好樣品後運回實驗室,都要非常小心。包裝箱可用多種材料——譬如泡沫塑料、波紋紙板等,以使運送過程中樣品的損耗減少到最低。包裝箱的蓋子,一般都有隔離材料,用以對瓶塞世家輕微的壓力。氣溫較高時,防止生物樣品發生變化,應對樣品冷藏防腐或用冰塊保存。
③ 污水處理工程包括哪些內容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污水的性質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
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1)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2)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4)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礦山污水
④ 樣品採集一般包括哪三個內容
(l)常規采樣首先做好現場采樣記錄、樣品編號、留樣工作。
(2)無菌采樣現場檢測的無菌采樣用具、容器要進行滅菌處理;操作人員采樣前,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手,再消毒采樣開口處的周圍。
(3)不同樣品採集 由於樣品形態、包裝等差異,采樣方法也不同。
(4)污水采樣現場記錄應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注意
1. 采樣工具應該清潔,不應將任何有害物質帶人樣品中。
2. 樣品在檢測前,不得受到污染,發生變化。
3. 樣品抽取後,應迅速送檢測室進行分析。
4. 在感官性質上差別很大的食品不允許混在一起,要分開包裝,並註明其性質。
5. 盛樣容器可根據要求選用硬質玻璃或聚乙烯製品,容器上要貼上標簽,並做好標記。
⑤ 水樣採集時的注意事項
參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則,地表水部分》
⑥ 污水處理廠設備調試需要記錄哪些內容 表格樣式
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污水的基本參數是否正常,要看這套系統是否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了,葯劑方面的調配等等都要注意。
一、調試前期准備工作及計劃
1.先電氣調試,後設備調試。(聯動前外電已經驗收)
2. 先單機調試,後聯動調試。
3. 工藝管道清理檢查。(有無漏、壞、堵等)
二、調試的安全措施
1.准備一輛汽車在現場備用,以備緊急情況發生時急用。
2. 保持現場通訊暢通。(電話及對講機)
3. 在設備調試過程中,易燃易爆物品應隔離開,並准備好乾粉滅火器。
4. 設備著火時,應馬上斷電,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滅火。 5. 電工穿好絕緣鞋,戴好絕緣手套.
6. 設備發生故障時,持證電工先斷電後,再進行檢查維修。
7. 設備及周圍環境應清掃干凈,設備附近不得進行有粉塵的或噪音較大的作業。
8. 開動任何電器以前放電。
9. 按照現場的接地要求安裝好所有的接地設備(包括永久的和臨時式的)
10. 使用電路開關或者保險絲隔開設備和電源
11. 忌用濕手或者站在濕地上時接觸電器元件
12. 操作電子設備時,注意避免接觸帶電零件。確保所有零部件接通電源。用伏特表檢查。
13. 保持電路控制和電機的清潔、無塵。保持整個空氣環路無塵避免生熱,積累的熱源容易點燃懸浮在空氣中的飛塵或者易燃蒸氣。
14. 禁止用液態流體清洗任何電器元件除非特別說明。
15. 在沒有安裝保護罩之前,不要啟動設備。
16. 如果存在部件磨損、腐蝕或者沒有安裝等不安全因素,不要啟動機器。
17. 如果發生漏水、漏電時,由負責人疏散人員,再由電工進行維修。
18. 先做單機調試,與廠家聯系,協助,做好調試記錄(各方面的參數)技術要求。進水後,才能進行聯動調試。
19. 單機調試完畢後,首先進水,沖洗各口徑的工藝管道內的泥、雜物。
⑦ 污水處理廠采樣人員需做哪些
單純的采樣的話,只要做好采樣記錄,采樣地點時間什麼的,每天固定的到取樣口取水送到化驗室就可以了
⑧ 采樣記錄
實物資料樣品採集是指使用專用工具,在實物資料上採集部分樣品,送化驗室進行特定項目的實驗分析,以獲取實物資料樣品的礦物成分、礦物結構等物理、化學數據,供科研與勘探開發決策部署認證提供依據的行為。
實物資料的采樣,首先由相關課題或項目組提出「采樣申請」,由主管部門查看實物資料庫存情況、是否已做過實驗分析報告(防止重復采樣),然後根據實際需要和庫存的可能性進行審批。
采樣記錄是采樣人的采樣申請已經得到批准,在采樣現場,岩心管理人員據采樣實際進行的記錄,而不是照抄「采樣申請」。因為實踐中很多采樣申請與實際采樣情況是有出入的。
有重要意義的標志層、化石層的岩心應嚴格控制采樣。不得破壞大古化石的完整性,應盡可能保護重要的地質痕跡。
實物資料采樣記錄表
⑨ 為保證污染源監督檢測數據可靠性,廢水采樣時采樣記錄填應填寫哪些主要內容
123123
⑩ 污染源廢水采樣前應該做哪些准備工作
主要是根據一下三個標准規范來進行采樣的
《HJ 493-2009水質 采樣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
為了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水質樣品的保存和管理,制定本標准。本標准規定了水樣從容器的准備到添加保護劑等各環節的保存措施以及樣品的標簽設計、運輸、接收和保證樣品保存質量的條款。內容包括:1、適用范圍2、樣品的保存3、樣品的標簽設計4、樣品的運輸5、樣品的接收6、樣品的質量控制規定7、常用樣品保存技術
下載地址:易凈水網資料庫標准規范http://www.ep360.cn/bz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