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性污泥發黃什麼原因
生活污水中活性污泥有機質、充滿活力時一般呈茶褐色,略顯酸性,如果活性污泥為淺黃色很大可能是活性污泥不足,沉降不夠充分,微生物死亡或處於內源呼吸期部分分解會導致這樣結果。
2. 好氧活性污泥什麼顏色比較好
生活污水的好氧活性污泥有機質高的話一般顏色較深褐,偏黃也許是泥沙成分較多。工業污水的泥顏色豐富多彩,和具體內容有關
3.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為什麼會有土腥味
正常的活性污泥顏色為黃褐色,正常的污水經二級處理後氣味為土腥味。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強專,即生物活性屬越高,土腥味越濃。但黃褐色和土腥味只是活性污泥正常的指標之一,而不是唯一指標。還需通過其它理化指標加以確定。如果顏色發黑或聞到腐敗性氣味,則說明供氧不足或污泥發生腐敗。需增大曝氣量或減少進水量。
4. 污水處理調試過程污泥的培養
活性污泥有多種培養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養時間和人力物力均不同。應根據廢水水質、氣候、實際許可的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培養方法。
1.培養前的准備工作
(1)各構築物建成,並經清池清除建築垃圾,靜壓試驗證明無滲漏,無下沉位移,最後按有關規程驗收合格。
(2)電器、機械、管路等全部設備建成並經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正常。最後按有關規程(說明書)驗收合格。
(3)根據日後運行管理需要,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站)需進行最基本的常規化驗測試,如pH、水溫、COD、生物相等,用以指導活性污泥的培養過程和日常運行。
(4)基礎數據的調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晝夜變化情況,水質(pH、水溫、COD、含氮、含磷、有毒物質等)及其變化情況,各種設施和設備的技術參數。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對受納水體(如接納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質調查備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後對受納水體的影響提供依據。
(5)根據處理水質狀況備足必需的營養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備缺什麼補什麼。採用接種培菌法還需備足污水性質相似其他污水處理廠(站)的干(或濃縮)污泥作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養用的菌種。
(6)操作人員應熟悉整個系統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況,了解污泥培養的基本過程和控制要求。
(7)人員到位,自培養和馴化後一般應使系統連續運行,不能脫人。
(8)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2.自然培菌
自然培菌,也稱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廢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養過程。城市污水和一些營養成份較全、毒性小的工業廢水,如食品廠、肉類加工廠廢水,可以考慮這種培養方法,但培養時間相對較長。自然培菌又可分為間歇培菌和連續培菌二種。
(1)
間歇培菌。將曝氣池注滿廢水,進行悶曝(即只曝氣而不進廢水),數天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1
h
,然後排出池內約1/5的上層廢水,並注入相同量的新鮮污水。如此反復進行悶曝、靜沉和進水三個過程,但每次的進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悶曝時間要比上次縮短。在春秋季節,約二、三周就可初步培養出污泥。當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達到1克/升左右時,就可連續進水和曝氣。由於培養初期污泥濃度較低,沉澱池內積累的污泥也較少,迴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後隨著污泥量的增多,迴流污泥量也要相應增加。當污泥濃度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後,即可開始正常運行,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2)
連續培菌。先將曝氣池進滿廢水,然後停止進水,悶曝半天至一天後可連續進水。連續曝氣,進水量從小到大逐漸增加,連續運行一段時間(與間歇法差不多),就會有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曝氣池污泥量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時,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由於自然培菌法是用廢水直接培養活性污泥,其培菌過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適應廢水性質並獲得馴化的過程。
3.接種培菌
接種培菌法的培養時間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適用於大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廠如附近有種泥,也可採用此法,以縮短培養時間。接種培養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種:
(1)
濃縮污泥接種培菌。採用附近污水處理廠的濃縮污泥作菌種(種泥或種污泥)來培養。城市污水和營養齊全、毒性低的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培養,可直接在所要處理的廢水中加入種泥進行曝氣,直至污泥轉棕黃色時就可連續進污水(進水量應逐漸增加),此時沉澱池也投入運行,讓污泥在系統內循環。為了加快培養進程,可在培養過程中投加未發酵過的大糞水或其它營養物。活性污泥濃度達到工藝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過程。從經濟上講,種泥的量應盡可能少,一般情況下控制在稀釋後使混合液污泥濃度在0.5g/L以上。
對有毒工業廢水進行培菌時,可先向曝氣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來水(需先曝氣一段時間以脫去其中的余氯),然後投入種污泥和未經發酵的大糞水進行曝氣,直至污泥呈棕黃色後停止曝氣,讓污泥沉降並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補充一定量的大糞水繼續曝氣,待污泥量明顯增加後,逐步提高廢水流量。在培菌的後期,污泥中微生物已能較好地適應工業廢水水質。
(2)干污泥接種培菌。「干污泥」通常是指經過脫水機脫水後的泥餅,其含水率約為70~80%。本法適用於邊遠地區和取種污泥運輸距離較遠的情況。
干污泥接種培菌的過程與濃縮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接種污泥要先用剛脫水不久的新鮮泥餅,投加至曝氣池前需加少量水並搗成泥漿。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為池容積的2~5%。
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濃度的化學葯劑(用於污泥調理),如葯劑含量過高、毒性較大,則不宜用作為培菌的種泥。鑒定污泥能否作接種用,可將少量泥塊搗碎後放入小容器(如燒杯或塑料桶)內加水曝氣,經過一段時間後如果泥色能轉黃,就可用於接種。
5. 好氧活性污泥為什麼是褐色的
好氧活性污泥的顏色是好氧菌及其代謝吸附所表現出來的,一般就是土黃色,而厭氧活性污泥,由於沒有氧氣參與,含硫物質轉變成硫化氫等,與鐵等金屬形成硫化鐵等物質,自然就成黑色了,希望你能滿意
6. 污水處理中活性污泥顏色變黑的原因有哪些
污水處理中活性污泥顏色變黑的原因主要是:曝氣池混合液溶解氧含量不足。而溶解氧含量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進水負荷增高、曝氣不足、水溫或pH值突變、迴流污泥腐敗變性。
建議補救措施:
在全部的好氧環節增加曝氣量,污泥接種有多個好氧環節,一般菌種不容易死亡。增加水氧含量可以緩解這一問題。
重新接種污泥。污泥的培養周期較長,新接種污泥後在各個單元形成不同特徵的微生物群落。
7. 生活污水 工業廢水的 活性污泥 有什麼區別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其中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集中內排入容城市下水道管網系統,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排放.其水量水質明顯具有晝夜
周期性和季節周期變化的特點.
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業生產規模和水平而不同,可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蝕性、有毒、有害、難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業廢水必須進行處理,達到一定標准後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統.
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水量以及兩者的比例決定著城市污水處理的方法、技術和處理程度.
8.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是黑色的,問題出在那裡
活性污泥按呼吸類型分為好氧、兼氧及厭氧三種狀態,好氧菌呈黃褐色,兼氧及版厭氧菌呈黑色。如果權好氧生化池內活性污泥出現黑色的異常現象,可能存在曝氣不均勻、曝氣量小等原因,產生部分兼氧及厭氧菌群,或出現好氧活性污泥死亡的現場,污泥呈黑色且漂浮在污水表面。在A/O處理系統內,如果迴流量過大、營養元素比(碳氮磷比)不足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具體現象具體分析,還要看這種現象出現在哪種工藝處理階段。
9. 活性污泥發黃什麼原因
生活污水
中
活性污泥
有機質、充滿活力時一般呈茶褐色,略顯酸性,如果活性污泥為淺黃色很大可能是活性污泥不足,沉降不夠充分,微生物死亡或處於
內源呼吸期
部分分解會導致這樣結果。
10. 活性污泥變成白色是怎麼回事
污泥顏色有時候和進水顏色有關,只要活性沉降性能維持良好,是沒問題的。
注意事項
1、進水PH值要嚴格控制在7-8.5之間。
2、1200mg/l的COD,SV30要調整到25-35%。
3、適當補充C、N、P,基本接近:100:5:1;DO控制在3mg/l。
把菌先培養好,因為連續運行就是一個連續培養的過程;
有機物分解不完全起泡,並吸附活性污泥在排水時帶出系統,既流失菌種又會引起排放水濃度上升,把菌養好,問題也就解決了。
活性污泥是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1912年英國的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發現的。
他們對污水長時間曝氣會產生污泥,同時水質會得到明顯的改善。繼而阿爾敦(Arden)和洛開脫(Lockgtt)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
曝氣試驗是在瓶中進行的,每天試驗結束時把瓶子倒空,第二天重新開始,他們偶然發現,由於瓶子清洗不完善,瓶壁附著污泥時,處理效果反而好。
由於認識了瓶壁留下污泥的重要性,他們把它稱為活性污泥。
隨後,他們在每天結束試驗前,把曝氣後的污水靜止沉澱,只倒上層凈化清水,留下瓶底的污泥,供第二天使用,這樣大大縮短了污水處理的時間。
1916年,應用這個試驗的工藝建成的第一個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
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褐色的絮狀污泥,可以見到大量的細菌,還有真菌,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它們組成了一個特有的生態系統。
正是這些微生物(主要是細菌)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進行代謝和繁殖,才降低了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