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核污水排放是什麼
日本核污水排放是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
核廢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除了氚之外,廢水中還含有銫-137、銫-134、鍶-90、鈷-60、碘-129、釕-106等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沉降物還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在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產生有害作用。
形成原因
當年地震時,核電站的核心部件——核反應堆遭到了破壞,其內部的210噸冷卻水外泄,而日本方面為了防止堆芯熔化,在泄漏處無法修補的情況下,只能不斷地向反應堆注入新的冷卻水。
這就好比一個水池,一邊放水,另一邊注水,從而達到平衡。據數據顯示,每天會產生150噸的核廢水。
② 核廢水是什麼東西
所謂核污水,就是在冷卻核反應堆後殘留的廢水。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造成上萬人死亡。福島第一核電站在這場大地震和海嘯中損毀,數十種放射性物質大量泄漏到外界。
這些放射性物質污染了福島周邊的一切,除了草木、土壤、物品,甚至是細小的灰塵和空氣,還有核污水,即放射性液體。
核污水中被檢測出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據介紹,核輻射既能殺傷細胞,又有誘變的作用,可能誘發細胞癌變或基因突變,導致生物畸形等。短時間內,攝取劑量一旦超過100毫希沃特,人體就會受到傷害,如果超過4000毫希沃特,將會直接導致死亡。
(2)福島廢水有什麼物質擴展閱讀:
核污水排入大海,後果將不堪設想
自2011年至今,福島核電站上千個大型儲水罐中,已儲存超過120萬噸核污水。而且,目前,福島每天產生約140噸核污水,收集到的所有核污水都儲存在核電站內。預計到2022年,核污水將達到137萬噸水箱容量的極限。
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政府曾計劃在2020年10月下旬,就核污水的處理方法做出最終決定,即把核污水漸次排入大海。
由於日本政府擬排放的核污水中,仍殘存氚放射物,專家推算,一旦被排入大海,這些污水會隨著太平洋洋流,污染世界多地。
③ 日本福島核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日本福島核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日本福島核廢水是怎麼產生的, 核污水進入大海之後,會隨著洋流迅速污染全球,並且隨著水循環進入陸地,各種的同位素將污染海洋生物,並且最終影響人類。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跟一般核電站的污水不一樣,他們是接觸過堆芯熔毀的核燃料,裡面的放射性物質極其復雜
福島核廢水,即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產生的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水。
因事故而熔化並凝固的燃料碎片殘留在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的反應堆中,為使燃料碎片保持冷卻,必須對其進行持續灑水。當水與燃料碎片接觸時,會生成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氚、銫134、銫137、鈷60等)的「污染水」,即核廢水。
此外,由於含有這種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水」殘留在反應堆建築物等內部,因此當與流入建築物的地下水或雨水混合時也會產生新的「污染水」。
一直以來,東京電力都在利用核物質去除設備(ALPS)對福島核廢水進行凈化作業,該設備能降低污水中含有的除氚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的`濃度,而經過處理的水則被儲存在巨型儲水罐中。
日本政府表示,除氚以外,大部分放射性核物質已經通過這個復雜的過濾過程去除掉了;在向海洋排放之前,會對核廢水進行二次處理,盡可能減少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的量,以符合「可以排放至環境中的標准」。
但實際上, 經過核物質去除設備處理的核廢水,仍無法保證完全清除放射性元素。
經10年積累,核污染水量已達至少125萬噸。若排放,57天可廢掉半個太平洋,10年就蔓延全球海域
對排放入海的決定,日本方面十分理直氣壯。
他們的托詞,就是兩個:
第一,污水已經處理過了,很安全;第二個,我們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但這話真的可信嗎?
有專家分析,處理這些廢水,至少有「蒸發釋放」、「地下掩埋」等等多種方法。
但是他們卻選擇了最簡單省事的,直接排放!
因為對於任何一個民營企業而言,137萬噸的核污水處理,一定是一筆天文數字,他們根本不願意花這筆錢,想著等全世界替他們善後!
於是,日本方面,就趕在這個時間段,做出了看起來「圓滿」的決定。
他們精明到骨子裡,也自私到骨子裡。
有德國的研究機構對擴散情況進行了模擬:
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核污染影響。
最近幾天,全球爭議最大的事情自然是日本要把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的事情了。全球各方各面都在關注這個事情,已經不止一個科研機構站出來反對,並且很多機構做了很多推演。
核污水進入大海之後,會隨著洋流迅速污染全球,並且隨著水循環進入陸地,各種的同位素將污染海洋生物,並且最終影響人類。
日本則堅稱核污水已經處理好了,經過了他們的過濾系統,目前排放的核污水將只含有氚一種放射性元素而已,而氚的影響力非常小,排放是符合國際標準的。
不過問題在於這些都是日本人自己說的,沒有人去監督,而且即使目前日本做到了,而以後他們是否能夠做到,沒人知道,也沒人可以去監督。這個事情日本自己是遠動員,自己又是裁判。
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跟一般核電站的污水不一樣,他們是接觸過堆芯熔毀的核燃料,裡面的放射性物質極其復雜,碳14、鈷60和鍶90等物質的半衰期非常長,而且輻射能量非常大,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巨大的威脅。
2011年日本發生了9級的大地震,造成了2萬多人的死亡跟失蹤,地震還造成了福島核電站的泄露事故。為了處理這個泄露問題,日本採用了引入海水去冷卻反應堆的計劃。
這些海水被污染之後,就存放在福島核電站裡面的一些大鐵罐裡面,目前已經有上千個罐了,總計存放了125萬噸核污水。
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日本不可能無休止建設鐵罐,目前現有的鐵罐將在明年就存滿,於是日本決定啟動新的方案,那就是排放入大海。
對於很多人來說,肯定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核泄 漏的事件已經過去10年了,還一直在產生核污水,未來是否永遠都停不了?
許多人看到日本要把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都會覺得日本幹嘛要這么做呢?繼續撿些罐子去存就好了。不過日本既然不這么做,是不是這個方案行不通,因為核污水將源源不斷?
目前福島核電站每天會產生110噸的核污水,這個數據比之前的470噸已經下降了不少。那麼既然下降了這么多,日本何必還要排入太平洋呢?
其實這些核污水並不會永久產生,按照日本的測算,在2051年前後,他們就可以完成福島核電站損毀核電站的清除工作,到那個時候就不會產生核污水了。
按照目前每天110噸來計算,那麼一年就會產生近4萬噸的廢水,按照40年來計算,未來就將產生160萬噸的核污水。目前福島有1千多個鐵罐,已經存放了125萬噸廢水,也就說是說把這些核污水繼續用鐵桶來存放也不是不可能,只需要在核電站周圍繼續擴建不到2倍的面積來存放就可以了。
那麼問題來呢?既然這個方案不是不可以解決,而且日本也說了核污水已經經過了處理,沒有污染了,符合國際標准,而且日本副首相還說這個水是可以喝的,那麼日本為何要著急著去排放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存放在鐵桶裡面有泄露的危險,會造成二次污染。這就存在一個悖論了,你們既然說處理好了,甚至還可以喝,那麼為何又怕在陸地上泄露,污染了你們日本的地方。
現在各方各面反對,說白了就是不信任的問題,第一個大家都不相信日本可以把復雜的核污水都過濾干凈,既然可以過濾干凈,那麼你們日本人自己留著喝吧,反正你們的淡水資源也不豐富;第二個就是目前可以過濾干凈,以後還可以如此保證么?第三個這個事情誰來監督,誰來當裁判員呢,不可能是日本自己。
大海不是你日本人自己的大海,要往裡面倒垃圾,需要大家一起同意,日本在沒有跟其他人商量好的前提下,卻提出這樣一個方案,大家自然是反對了。其實反對的人不僅僅是國際社會,還有日本國內的民眾。
有人猜測日本不過認為目前處理方案成本太高了,於是就想著大家一起分擔,或者是讓大家一起幫忙想辦法,於是就出此下策,破罐子破摔。
④ 日本決定將三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其中有什麼危險物質
這些廢水中有含有放射性的物質,一旦流入海洋中的話,會破壞海洋的生態環境。對於海洋中的生物來說,一旦含有放射性的物質的污水被排入海洋中的話,不僅對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帶來威脅,而且還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畢竟人類也是吃一些海鮮的,而海鮮都是來自於海洋,一旦海洋生物遭到了污染,那麼人類吃了海鮮之後,也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問題。
對於人類來說,一旦日本將廢水倒入海洋的話,想必會有很多的人類選擇不吃海鮮,這對於漁民來說,在收入方面是會受到很大影響的。而且對於地球來說,也是一次嚴重的核污染,即便暫時的影響比較小,但是在未來的話,想必地球還是會回報給人類的。
⑤ 福島核廢水與核電廠正常排放廢水有什麼不同
福島核廢水與核電廠正常排放廢水有什麼不同?具體如下:
一,核電廠正常排放廢水不具備放射性,危害性小,且經過嚴格處理核電廠的廢水與福島核廢水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通常情況下的核電廠屬於工藝工業產生的廢水,排放之前都會經過嚴格的篩查核處理在進行排放,並且排放的廢水隨著時間推移或會逐漸瓦解溶解於自然,並且本質上不會對於人體造成傷害,也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以及方方面面,核電廠的排放廢水與福島的核廢水還是有本質上的差別的。
綜上所述,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補充討論,歡迎關注提問!
⑥ 福島核電站儲水罐已多次泄漏,放射性物質有多大的危害
福島核電站儲水罐已多次泄漏,放射性物質有多大的危害?
一、放射性物質不僅在其所在的局部起作用,而且對整個機體也有影響。放射性物質可以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及血液系統的破壞,可使血管通透性改變,導致出血以及並發感染。
五、日常中玩電腦怎麼減少放射傷害:
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集聚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裸露處,時間久了容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
注意補充營養。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多喝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會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⑦ 福島核廢水與核電廠正常排放廢水,有什麼不同
福島核電站廢水和核電廠正常排放的廢水最本質的區別就是,福島核電站的廢水還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類,對自然,對海洋生物都具有致命的傷害性。
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到太平洋是日本所能想到的最經濟且對他們傷害性最小的方法,但是,這也是對我們周邊國家傷害最大的方法。這無疑也傷害了大自然。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裡面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這些對人體的傷害性極大,如果任意將其排到海洋,最終還是會傷害到人類自己。而且,這對海洋生物家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甚至會造成他們的變異。
人類是生物鏈的最頂端,人類一切作死的行為最終都是報應在人類自己的身上。人類應該保護自然而不是去傷害和破壞他,這對人類來說並不是好事。人類只是得到了短暫的利益,最後收獲的只有苦痛。
⑧ 日媒稱福島核電站儲水罐接連發生泄漏,水中含哪些有害物質
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除了氚之外,廢水中高達60餘種,例如碳14,鈷60,鍶90,銫137。這三個元素的降解時間更長,而且很容易進入海洋的沉積物中被海洋生物吸收,這些同位素對人類具有潛在的毒性,能以更長久和復雜的方式影響海洋環境。
雖說日本對廢水進行處理後,達到標準是可以排放的,但,一是日本是否會真按要求進行處理,畢竟有造假的先例,二是,如此對全球環境不負責的行為,後果日本無法承擔,前腳還在要求中國降低碳排放,後腳就把全球環境安全置於不顧,如此行為,很難不受到譴責。
⑨ 日本核污水排放是什麼
日本核污水排放是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核廢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放射性沉降物還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在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產生有害作用。形成原因,當年地震時,核電站的核心部件核反應堆遭到了破壞,其內部的210噸冷卻水外泄。
而日本方面為了防止堆芯熔化,在泄漏處無法修補的情況下,只能不斷地向反應堆注入新的冷卻水。這就好比一個水池,一邊放水,另一邊注水,從而達到平衡。據數據顯示,每天會產生150噸的核廢水。
核污染主要危害
一定量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後,既具有生物化學毒性,又能以它的輻射作用造成人體損傷,這種作用稱為內照射;體外的電離輻射照射人體也會造成損傷,這種作用稱為外照射。
輻射損傷是各種電離輻射作用於人體所引起的各種生物效應的總稱。這是由於各種電離輻射引起電離、激發等作用而把能量傳遞給機體,造成各組織器官的病理變化。放射性核素可以對周圍產生很強的輻射,形成核污染。
放射性沉降物還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在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產生有害作用。人會出現頭暈、頭疼、食慾不振等症狀,發展下去會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症狀。如果超劑量的放射性物質長期作用於人體,就能使人患上腫瘤、白血病及遺傳障礙。
⑩ 福島核電站廢水和一般核電站廢水有什麼區別
一般核電站廢水是冷卻廢水,屬於隔離冷卻,沒有放射性物質。
福島核電站廢水,因為地震破壞,含有放射性物質,主要是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