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程上紅線內是什麼意思
紅線一般是指各種用地的邊界線。有時也把確定沿街建築位置的一條建築線謂之紅線,即建築紅線(boundary line of building)。它可與道路紅線重合,也可退於道路紅線之後,但絕不許超越道路紅線,在建築紅線以外不允許建任何建築物。
建築紅線,也稱「建築控制線」,指城市規劃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兩側沿街建築物或構築物(如外牆、台階等)靠臨街面的界線。任何臨街建築物或構築物不得超過建築紅線。
作用
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確定的道路紅線是道路用地和兩側建築用地的分界。一般情況下,道路紅線就是建築紅線。但是有些城市在主要幹道道路紅線的外側,另行劃定建築紅線,使道路上部空間向兩側伸展,顯得道路更加開闊。
某些公共建築和住宅適當退後布置,留出的地方,有利於人流或車流的集散,也可以進行綠化,美化環境。在建築紅線的控制下,前後錯開布置沿街建築,既可滿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又可避免城市景觀的單調感,使城市建築群的體型和街景富於變化。
(1)污水處理廠紅線區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建築紅線一般由道路紅線和建築控制線組成。道路紅線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基底與道路鄰近一側,一般以道路紅線為建築控制線。(如果因城市規劃需要,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線以外另訂建築控制線,一般稱後退道路紅線。)
建築紅線是城市道路兩側控制沿街建築物或構築物(如外牆、台階等)靠臨街面的界線,又稱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線。建築紅線可與道路紅線重合,一般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築紅線退於道路紅線之後,以便騰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環境,取得良好的效果。
用地紅線是圍起某個地塊的一些坐標點連成的線,紅線內土地面積就是取得使用權的用地范圍。開發建設這個地塊的建築小區時候,還需要退紅線2米左右,這個數字各地不一,要看當地規劃局的規定。小區的建築必須在退紅線范圍內,退出的這塊地不準佔用。
也就是說,盡管你已經為退出的這塊地付出了土地出讓金,但就是不準佔用。用地紅線只是標注在紅線圖上,現場是看不到的。不過退界線就一目瞭然:小區的圍牆就是退界線。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有相關規定如下:4.2 建築突出物4.2.3 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用地紅線范圍內另行劃定建築控制線時,建築物的基底不應超出建築控制線,突出建築控制線的建築突出物和附屬設施應符合當地城市規劃的要求。
②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中的「三條紅線」指什麼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中的三條紅線是指:
一、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對擅自開工建設或投產的一律責令停止;嚴格取水許可審批管理,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
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嚴格地下水管理和保護,盡快核定並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圍,逐步削減地下水超采量,實現采補平衡。
二、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
文件要求強化節水監督管理,嚴格控制高耗水項目建設,落實建設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制度。
三、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
為實現這個目標,文件提出按照水功能區目標要求,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強化水功能區達標監督管理,特別要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監測,切實保障飲用水安全。
(2)污水處理廠紅線區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三條紅線政策背景:
淡水資源短缺是我國的一大基本國情,水利設施薄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突出制約。我國淡水資源僅佔世界總量的6%,比耕地佔比還要低3個百分點,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佔比還要低12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資源節約和保護工作不斷加強,以水功能區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保護制度體系初步形成。但總體上看,目前我國水資源管理仍較為粗放,主要表現為「一低、一高、兩重」:農業灌溉用水效率較低,仍比先進國家低0.2—0.3。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通過建立「三項制度」,確立「三條紅線」,著力改變當前水資源過度開發、用水浪費、水污染嚴重等突出問題,使水資源要素在我國經濟布局、產業發展、結構調整中成為重要的約束性、控制性、先導性指標。
③ 什麼是紅線圖
紅線圖是規劃局確定的項目建築總平面圖,或城市規范管理部門正式確定的項目建築的總用地面積的示意圖,其中紅線是用來表示建築物的邊界外沿界限,即實際可使用土地的邊界圖。
建築紅線一般為建築物的佔地界限,用實紅線表示,二層以上有陽台用虛紅線表示,表示底層不佔用地。也稱「建築控制線」,指城市規劃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兩側沿街建築物或構築物(如外牆、台階等)靠臨街面的界線。任何臨街建築物或構築物不得超過建築紅線。
(3)污水處理廠紅線區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紅線圖的種類與要求
一、征地紅線圖
①要搞清用地分類。因指標有限,能少則少。道路紅線,河流藍線,不能使用的高壓黑線,和非建設用地的綠化綠線可以不劃入。
②要搞清用地性質。盡量與國土部門溝通,已徵用的土地,周邊的存量土地、庄台等,能不徵用的盡量不要劃入。
③退讓道路紅線較多的地塊。也可以打一點擦邊球。如東九道至少退讓紅線30M,該退讓部分就可以少劃點(注意容積率的調整)。
④如果經過國土部門溝通同意,也可以只劃建築物佔地部分。這只能是特殊的、建築物密度較大的用地。
二、拆遷紅線圖
只將涉及的建築物、構築物劃入紅線即可。不能有紅線穿過某一個建築物或構築物。如果使用需要仔細的話,最好將某戶的宅基地全部納入。
三、選址紅線圖(對於研究項目的用地)
①多幾個選址方案。
②周邊范圍要大一點,標注用地性質。
③要查找對選址項目不利的因素。對選址項目有影響的項目都要標清地點和距離。如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變電所、自來水廠、取水口、高壓線、航道、危險品倉庫、其他需要考慮的項目等(安全距離、衛生距離)。
④其他需標注的項目。如道路網。需要保留的建築、項目對周邊建築的影響等(日照、採光、通風、消防、安全、交通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線圖
④ 政府規劃 什麼是紅線區啊
是宏觀規劃用地范圍的標志線。紅線一般是指各種用地的邊界線。有時也把確定沿街建築位置的一條建築線謂之紅線,即建築紅線。它可與道路紅線重合,也可退於道路紅線之後,但絕不許超越道路紅線,在道路紅線內不允許建任何建築物。
⑤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三條紅線」指什麼
「三條紅線」:
一是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
二是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到2030年用水效率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以上。
三是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總量控制在水功能區納污能力范圍之內,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5%以上。為實現上述紅線目標,進一步明確了2015年和2020年水資源管理的階段性目標。
(5)污水處理廠紅線區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三條紅線政策背景:
淡水資源短缺是我國的一大基本國情,水利設施薄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突出制約。我國淡水資源僅佔世界總量的6%,比耕地佔比還要低3個百分點,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佔比還要低12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資源節約和保護工作不斷加強,以水功能區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保護制度體系初步形成。但總體上看,目前我國水資源管理仍較為粗放,主要表現為「一低、一高、兩重」:農業灌溉用水效率較低,仍比先進國家低0.2—0.3。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通過建立「三項制度」,確立「三條紅線」,著力改變當前水資源過度開發、用水浪費、水污染嚴重等突出問題,使水資源要素在我國經濟布局、產業發展、結構調整中成為重要的約束性、控制性、先導性指標。
⑥ 生態保護紅線調入區是什麼意思
就是政府確定的重點環境保護區的意思,是以生態紅線為依據最新確定的環保區域。
⑦ 什麼叫道路紅線阿它劃分的是什麼范圍呢
道路紅線是建築紅線一部分。建築紅線由道路紅線和建築控制線組成。道路紅線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基地與道路鄰近一側,一般以道路紅線為建築控制線,如果因城市規劃需要,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線以外另訂建築控制線,一般稱後退道路紅線建造。任何建築都不得超越給定的建築紅線。《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87)規定建築物的台階、平台、窗井、地下建築及建築基礎,除基地內連通城市管線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線不允許突出道路紅線。允許突出道路紅線的建築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許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寬度不大於0.4米;(2)2.50米以上允許突出活動遮陽,突出寬度不應大於人行道寬度減1米,並不應大於3米;(3)3.50米以上允許突出陽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寬度不應大於1米;(4)5米以上允許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寬度不應大於人行道寬減1米,並不大於3米。2.在無人行道的道路上空:(1)2.50米以上允許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寬度不應大於0.4米;(2)5米以上允許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寬度不應大於1米。
⑧ 老聽人說紅線內,紅線外的,什麼意思啊
紅線一詞范圍較廣,一般用於規劃、建築及土地專業,包括建築紅線、道路紅線、規劃范圍紅線等。紅線內基本是指在圈定的范圍內,反之為圈定范圍外。原則上,確定了紅線後是不可以突破的。
⑨ 三大紅線是什麼
1、劃定生態功能保障基線:也稱生態功能紅線,生態功能紅線是在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的最小生態保護空間,對維護自然生態系統服務、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具有關鍵作用。
2、劃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也稱環境質量紅線,環境質量紅線分為水環境紅線、大氣環境紅線和土壤環境紅線三類紅線。水環境紅線指基於水環境功能重要性、敏感性及脆弱性評價結果,劃定水環境紅線控制單元,並設立相應的環境質量目標、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標和風險管理要求。
3、劃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也稱資源利用紅線。資源利用紅線是指為促進資源能源節約,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資源安全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最高或最低要求。
生態環境不僅決定人類的生存質量,而且也決定著一切生命的生存質量;不僅決定著我們今天的生活質量,而且也決定著我們子孫後代的生活質量。生態環境是我們共同的生命,也是我們共同的未來,我們不能以一時之利、一己之利、一家之利、一國之利破壞之,我們必須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它、呵護它。保護生態環境劃出了三大紅線:加快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