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選擇釣魚點
釣位是垂釣者持竿掛餌的位置,它是從屬於釣點的。釣點是鉤餌落水點。釣點和釣位的好壞又與地形、地貌、水情、垂釣季節、天氣、風力及風向等自然條件密切相關。
在江、河垂釣選擇釣點
在江、河垂釣主要按地形、地貌和水流情況選擇釣點。因為魚在水中的活動是有一定規律的,它們有一定的洄遊路線及滯留場所,覓食也有其相對穩定的地點、路線和規律。因此,選擇釣點時應考慮下述三種情況。
(1)魚類經常活動和游弋的地方:根據許多垂釣者長期積累的經驗可總結出:「河岸平直釣凸處」、「寬釣窄、窄釣寬,不寬不窄釣中間」。因為魚在水體中平行於河岸游動時要在凸角處拐彎,所以,凸角是魚的必經之路。整個河段比較寬,而在窄的地方魚游動的密度就會相對地大些。窄河的地段水流速度大些,而稍寬一些地方,水流速度又會緩慢一些,游動的魚容易停頓下來憩息和覓食。不寬不窄的河段,河中間水較深,魚會多些。
在江、河的支流及河汊的河口附近,應"江、河釣汊口"。一般江、河的支流入口處,兩河匯流的回灣,江、河轉彎的回灣處,磯頭下的回灣,閘堤下的尾水渠,橋墩的回灣等處都是魚經常活動和游弋之處,宜選為釣點,但具體確定釣點,最好在進行試釣對比後再確定最佳釣點。
(2)魚類覓食的地方:下列水域多為魚類覓食的地方,"堰釣碼頭,港釣尾,排洪閘下釣兩旁。四面空曠擇水草,地形復雜好下鉤。'瓶口'下游兩邊好,河溪匯合魚最多"。這是由於碼頭、河港的下游,水草、蘆葦叢生地帶,地形復雜的地方,魚的食物比較多;河川水面狹處(瓶口)和排洪閘下游的兩旁,河溪匯合的地方,水流較緩,有回水灣,漂浮和沉積的魚食也較多,聚集的魚也就多,可選為釣點。
(3)魚類棲息的地方:岸邊有洞穴、有大樹的樹根或竹林根、茅草處,水中有坑窪、亂石堆處,木樁周圍和漂浮物是魚藏身棲息之地,均可選為釣點。
在湖泊、水庫垂釣選擇釣點
湖泊、水庫的水面都較廣闊,水位深淺不一,魚類品種較多,大魚也多,但如果釣點選擇不當,往往會嚴重影響垂釣效果。
(1)魚類經常游弋和棲息的地方:岸的凸出部位和入水河汊區域溝旁;堤壩兩側,「湖庫釣溝汊、浮鉤釣靠壩,深淺釣交叉,陡坡釣坡下。」因湖、庫水域面積較大,多數又不投喂餌料,魚覓食較為困難,但匯入其中的河汊面積較小,且多狹長,往往是下雨時集中進水較多之處,是沖入草籽和動物餌料較富集的地方,所以魚愛到溝汊水域中去覓食。靠壩的水域較深,水中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較多,是鰱魚、鱅魚多光顧和游弋的地方,故此處是浮釣鰱魚、鱅魚的好釣點。深淺交界處既有利於魚到淺水中覓食,又便於藏身於深水處,故是魚類活動頻繁和棲息必經之地,所以也是良好的釣點,陡坡下比較安靜,魚受驚擾較少,從陡坡上被風吹下去的食物較多,故魚喜歡在此處活動和停留,當然是較好的釣點。
水庫上游與溪流連通的進水口的急流回灣處,水草叢生的灣汊處,村落生活污水的出水口附近,水底多亂石和水底地形復雜處也宜選為釣點。
(2)魚類覓食的地方:湖庫停放船舶的碼頭周圍、岸邊樹木茂盛的地方、經常洗菜洗衣物的水域周圍、水草繁茂的灣汊、水庫進水口回灣區等處相對來講魚比較多;另外,魚類有到水邊尋找從樹上掉進水裡的昆蟲及岸上被水沖下去的有機物及草籽吞食的習性,所以,以上處所宜選作釣點,溝汊面積窄,常是下雨時集中進水較多之處,魚愛到溝汊中尋找食物,故也宜選為釣點。
還有,村莊生活污水注入口附近、水庫的進水源頭處,以及靠近草邊處,可能有落入水中的草籽,只要在草縫中能下鉤的地方都可選作釣點。有的釣者在草中開辟草洞,並撒好窩子,過一兩天再來垂釣,可形成絕妙的人工魚窩,如能每天一次連續打窩,可成為較長久的固定魚窩。
在池塘垂釣選擇釣點
池塘的自然環境與湖庫不同,有的池塘和江河相連,有的池塘處於山腳下,雨水易注入,常年積水不幹涸,有的池塘四周有樹和房屋,同村落生活區相連,要在上述釣場選擇有魚可釣的釣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般把岸向水中突出的部位、進水口和出水口附近、塘邊人們洗菜洗衣的埠頭、有水草樹林的地方或岸邊有菜園和谷場的水深在1米以上至2米左右的水域選為釣點比較適宜。選釣點時,還應按「方釣角、長釣腰,投餌之處進水道」,的經驗去選。即方形池塘,魚的巡迴遊動必經四角,而且願意在池塘四角停留棲息,故應將釣點選為四角;長形池塘內的魚經常沿長邊往返游弋,長邊的中間位置是魚的必經之路,魚過往的次數最頻繁,因此,在長形池塘垂釣應將釣位選在長邊的中間位置。投餌之處是指在養魚塘中經常投餌料喂魚的地方,魚已形成在此處就食的條件反射,故有較多的機會釣著到投餌處覓食的魚。進水道是指向池塘灌水的進水口處,由於經常灌水,此處必是含氧量豐富的水域,同時也是水中自然餌料相對比較豐集的地方,魚喜歡到這里游弋和覓食,故也宜選為釣點。
觀察魚情選釣點
選擇釣點的目的在於了解水域中有沒有魚,哪些地方有魚?有什麼魚?魚的密度如何?魚雖然游動和棲息在水中,垂釣者在岸上不易用肉眼直接看到,但通過魚在水中活動的一些跡象還是可以判斷其存在情況的。
(1)觀察「魚星」選釣點:一般鯉魚喜歡掘泥尋食,拱動水底污泥時,產生的水泡多,即魚星多,較密集,且連續成串並常移動,出水後成泡團。草魚的魚星多為單泡,有的較大,但大小不一致,個數多,常常連成3-5平方厘米的泡沫片。鯽魚的魚星多為細小而密集的小泡,范圍小,或為3-5個單泡,一般呈米粒大小,且大小基本一致。魚的個大,小頻繁泛魚星,則顯示該處有魚群聚集。當魚在水底逃竄時,也可能形成一串水泡。一般鯽魚游動較慢,出現的魚星大小不齊;鯉魚游動較快,常伴有小水泡冒出;草魚受驚後竄逃,水淺時,水面常常帶出水痕;鯰魚游動時常帶出一遛細泡帶;黑魚魚星多為單泡。有時魚頭貼近水面呼吸時,受驚後下沉也會劃出水泡。釣者可根據上述魚星的特點和多少選定釣點。
(2)根據魚跳現象選釣點:當魚進入性成熟的繁殖期時,常跳出水面,特別是春末至仲夏這段時間的早晚、雨後、風平浪靜時魚跳現象增多。魚在某一范圍內頻繁起跳,且移動距離水,說明此地段有魚停留、聚集。如果此處多日出現這種現象,則此處很可能是魚的棲息聚集地,故是較好的釣點。但魚真正進入交尾期時,常常拒食。
(3)根據魚的翻花情況選釣點:魚在水體內游動中遇到障礙物時,常會翻出水面而激起浪花,此被稱為翻花。另外,當魚在水面活動時突然受驚,翻身入水時也會翻花;春季魚在草叢中嬉戲、繁殖產卵,有時也常有魚弄水翻花。經常有魚弄水翻花的地點,也是好釣點。
自然條件與選釣點的關系
(1)氣候和季節與選釣點的關系:天氣情況,即氣溫、風向、風力、睛、陰、雨、霧等對釣點的選擇有很大影響。如溫水魚類在水溫8度左右開始游動覓食,水溫在15度-25度時食慾旺盛,水溫超過25度以上時,魚類不耐高溫便潛入深水或到草叢中藏匿。久雨初晴、久晴驟雨、大風過後等天氣都是垂釣的好時機,因此,天氣變化和垂釣季節與釣點的選擇有密切的關系。諺語"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暖。"概括了一年四季選釣點的基本規律。灘是指有水草的淺水處,春天此處經太陽一曬水溫相對較高,蜇伏了一冬的魚,開始活動,喜到水溫較高的淺水處游弋覓食和產卵。夏天氣溫過高,水溫也相應升高,但水深每增加1米,水溫就要低1度-2度,魚游向深水處避暑是很自然的。秋天水溫雖有下降,但晴天的太陽依然似火,魚喜歡聚集在樹陰或船影下。進入冬天後日趨嚴寒,魚勢必選擇陽光充足較溫暖的深水處活動。
風向也對選釣點有影響。有經驗的垂釣者往往選迎風岸邊為釣點。因為有風水中的浮游生物多被吹到下風的岸邊附近,故此處形成餌料富集區,魚類多到下風岸邊覓食。
(2)時間與選釣點的關系:"上午釣西,下午釣東"。主要因為太陽上午照西,下午照東,按上述原則選釣點可避免垂釣者的人影和竿影在水面晃動而驚擾魚群。
"早晚釣近,午釣遠","天陰下雨黑夜釣邊沿"。早晚、陰天下雨時及黑夜近岸處較安靜,且岸邊水域的食物較遠離岸邊處的食物豐富,此時岸邊淺水處的光線變暗,且較安靜,魚聲噪雜,魚多游至離岸較遠的水域或草叢中活動。
(3)水底情況與選釣位和選釣點的關系:多數淡水魚喜歡在清潔而富有餌料的水域活動,被工業廢棄物污染的水域魚是不願意光顧的。但是,清流見底的水中無魚,至少是無大魚,故有"水至清則無魚"之說;反之,水過於混濁也難得有魚。只有在水質清潔而又不見底或水質不太混濁的水域里選擇釣點比較理想。如果水體中天然餌料或人工投放的餌料過多、過肥,魚類常處於飽食狀態,在此種水域中選釣點也難釣上魚。
水底有亂石堆,或凸凹不平的地方,往往是魚喜歡停留的地方,可選作釣點。
釣點選好後,就該選施竿垂釣的釣位了。
在灌木樹叢密集的岸邊、水下或水面雜草叢生難以下鉤的水域、岸邊過往行人較頻且人聲噪雜的地帶、岸陡水深且既有滑入水中的危險又難以起魚的地方、經常撒網捕魚的水域、水質嚴重污染的水域、釣位上方有高低壓電線的地方等都不宜選作釣位和釣點。尤其是最後一點更應警惕,特別是使用碳素竿者更需注意,因為幾乎每年都有因釣魚觸電而喪生的不幸者。
宜選作釣位的條件除正前方必須有選好的釣點外,還應具備岸不能太陡,釣者能安全、方便地站立、蹲踞,能坐在馬紮上且便於垂釣操作等條件,此外與周圍的樹枝有足夠的距離,不影響拋竿甩線,不掛線,便於提竿抄魚。一定要注意,此必須是鉤線搭不著高低電線的地方,才可選作釣位。
㈡ 蚯蚓是垂釣的「萬能釣餌」,釣魚蚯蚓的三種方法是什麼呢
大家在垂釣活動中用到的蚯蚓一般有三類:一類稱為大黑蚯蚓,這樣的蚯蚓身型比其他蚯蚓要大一點點,在菜田或是水渠周邊會比較多,特別適合在夏季或是秋季釣鯉魚或是草魚的時候使用;也有一類稱為綠蚯蚓,經常被用作在炎炎夏日釣黑魚;此外,小紅蚯蚓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小紅蚯蚓在生活廢水多的地區比較常見,一般在釣取鯽魚或是鯉魚的時候較為常見。
1、在天氣炎熱,魚兒活動較為頻繁,食量也十分驚人,在水溫較為強的時候,釣餌的味道在水中擴散的范圍還會十分廣,因而在天氣炎熱,釣者一般會藉助投入大量的魚餌開展誘魚。
2、在天氣炎熱,小雜魚會非常多,也十分令人厭惡,會爭奪釣餌。在冬天釣魚的時候,窩餌的量一般不會許多,有些時候都無需怎麼打窩,冬天的水體要比夏天要好一點,增強了魚兒在水中的可見度,這個時候釣餌的氣味以及顏色就變得非常重要。
㈢ 冬天怎麼釣魚 冬天的釣魚技巧
1.釣場
最好尋找一年四季未曾乾涸,並能夠魚大河貫通的小河或大型水渠。這些溝渠都緊傍農田,在夏季需要灌溉用水,經常開閘放水,河水會將魚兒、魚苗、魚卵等帶到溝渠中來。對那些雨季曾與河流相同,旱季斷開的溝、渠也不要輕易地放過。夏季被農民攔截養魚、看護,冬季被廢棄的河溝、渠道更是理想的釣場。溝渠的水面不能過大,寬在10-30米為宜,水深在1米以上。這些溝渠在釣場資源豐富的季節很不起眼,不被釣友看好,基本無人試釣。入冬後再到這些曾經被釣友們遺忘的溝渠中一試,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鯽魚繁殖力強,生長迅速,春、夏季節進入溝渠的小鯽魚到冬季已經長到了30-50克,在有的溝渠釣到200克以上的大鯽也是常有的事。
2.釣點
冬季鯽魚活動范圍非常小,而且聚群、扎堆,一段溝、渠中魚兒分布的密度會有很大的差別。有些釣點垂釣一天都無魚問津,而有的地段會一條接一條地不斷中魚。溝、渠的水底地形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呈邊淺里深的「V」字形,深水區的溫度明顯要高於其他水域,並且沉底的水草、樹枝、樹葉、石塊等一些雜物都會隨著涌流堆積於此,因此中間的深水區自然就成了魚兒越冬的生活區,要以中間最深的水域做釣點。第二種是邊、里水深相差不大的平底行,這種地形要選殘留的水草邊、乾枯的蘆葦旁、蒲草的空隙間做釣點,否則既要盡量釣遠。經常不斷吹起的西北風會使南岸的水溫明顯低於北岸,魚群的分布自然也就北多南少。
二、釣竿釣組要配好
1.釣竿
要使用超輕、超硬8-10米的長釣竿。竿長能夠釣到鉤、渠的中間水域;竿輕可以長時間持竿不疲勞;竿硬垂釣中釣竿彎曲幅度小,能釣的更遠,且在草叢、蘆葦中施釣更利於垂直向上揚竿不易掛草、鉤物。
㈣ 冬天怎麼釣魚 冬天的釣魚技巧
1.釣場
最好尋找一年四季未曾乾涸,並能夠魚大河貫通的小河或大型水渠。這些溝渠都緊傍農田,在夏季需要灌溉用水,經常開閘放水,河水會將魚兒、魚苗、魚卵等帶到溝渠中來。對那些雨季曾與河流相同,旱季斷開的溝、渠也不要輕易地放過。夏季被農民攔截養魚、看護,冬季被廢棄的河溝、渠道更是理想的釣場。溝渠的水面不能過大,寬在10-30米為宜,水深在1米以上。這些溝渠在釣場資源豐富的季節很不起眼,不被釣友看好,基本無人試釣。入冬後再到這些曾經被釣友們遺忘的溝渠中一試,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鯽魚繁殖力強,生長迅速,春、夏季節進入溝渠的小鯽魚到冬季已經長到了30-50克,在有的溝渠釣到200克以上的大鯽也是常有的事。
2.釣點
冬季鯽魚活動范圍非常小,而且聚群、扎堆,一段溝、渠中魚兒分布的密度會有很大的差別。有些釣點垂釣一天都無魚問津,而有的地段會一條接一條地不斷中魚。溝、渠的水底地形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呈邊淺里深的「V」字形,深水區的溫度明顯要高於其他水域,並且沉底的水草、樹枝、樹葉、石塊等一些雜物都會隨著涌流堆積於此,因此中間的深水區自然就成了魚兒越冬的生活區,要以中間最深的水域做釣點。第二種是邊、里水深相差不大的平底行,這種地形要選殘留的水草邊、乾枯的蘆葦旁、蒲草的空隙間做釣點,否則既要盡量釣遠。經常不斷吹起的西北風會使南岸的水溫明顯低於北岸,魚群的分布自然也就北多南少。
二、釣竿釣組要配好
1.釣竿
要使用超輕、超硬8-10米的長釣竿。竿長能夠釣到鉤、渠的中間水域;竿輕可以長時間持竿不疲勞;竿硬垂釣中釣竿彎曲幅度小,能釣的更遠,且在草叢、蘆葦中施釣更利於垂直向上揚竿不易掛草、鉤物。
㈤ 水渠報廢了農民可以自己把水渠給拆了嗎
水渠報廢了,農民可以自己把水渠給拆了嗎?自己是不可以隨意拆除的,最少要得到你所在村社幹部的正式同意,水渠報廢能拆掉正式發布。因為水渠不屬於個人的是屬於集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