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廢水處理中,用折點氯化法脫氮的機理是什麼
廢水中含有氨和各種有機氮化物,大多數處理廠排水中也含有相當量的氮口加果在二級
處理中完成了硝化階段,則氮通常以氨或硝酸鹽的形式存在。投氯後次氯酸極易與廢水中的氨進行反應,在反應中依次形成三種氯胺
NH3+HOCL--NH2CL(一氯胺)+H2O
NH3CL+HOCL--NHCI2(二氯胺)+H20
NHCL2+ HOCL--NCL3,(三氯化氮)+H2O
上述反應與pH值、溫度和接觸時間有關,也與氨和氯的初始比值有關C.大多數情況下,以一氯胺和二氯胺兩種形式為主。其中的氯稱為有效化含氯。在含氨水中投入氯的研究中發現,當投量達到氯與氨的摩爾比值1: 1時,化合余氯即增加,當摩爾比達到1.5:1時(重量比7.6:1),余氯下降到最低點,即「折點」。在折點處,基本上全部氧化性的氯都被還原,全部氨都被氧化,進一步加氯就都產生自由余氯。
在廢水處理中,達到折點所需氯總是超過化學計算比7.6:1 當污水的子處理程度提高時,到達折點所需氯量即減少.
折點加氯產生酸,當氧化img/L NH4-N時,需14.3 mL的鹼度〔以CaCo:計)夾中和,實際上,由於氯的水解,真正需要的鹼度為15mg/L 人多為情況卜,pH值將略有降低。
為了達到折點反應所加入的氯,除形成次氯酸外,還增加廢水中的總溶解固休含量.在廢水復用情況卜,溶解固體的含量可能成為影響回川的障礙投加不同葯劑對總解固體的影響見F表
化學葯劑的投加 總溶解固體的增加:消耗的NH4-N
以氯氣進行折點氯化 6.2:1
以次氯酸鈉進行折點氯化 7.1:1
投氯氣後,用石灰中和全部酸度12.2:1
投氯氣後,用NaOH中和全部酸度14.8:1
2. 為什麼自來水廠預處理要生物氧化去除氨氮
為什麼自來水廠預處理要生物氧化去除氨氮
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
物理法含反滲透、蒸餾、土壤灌溉等處理技術;化學法含離子交換、氨吹脫、折點加氯、焚燒、化學沉澱、催化裂解、電滲析、電化學等處理技術;生物法含藻類養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術等處理技術 。
目前比較實用的方法有:折點加氯法、選擇性離子交換法、氨吹脫法、生物法以及化學沉澱法。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
折點氯化法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通入廢水中將廢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當氯氣通入廢水中達到某一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最低,氨的濃度降為零。當氯氣通入量超過該點時,水中的游離氯就會增多。因此該點稱為折點,該狀態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處理氨氮廢水所需的實際氯氣量取決於溫度、pH值及氨氮濃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氣。pH值在6~7時為最佳反應區間,接觸時間為0.5~2小時。 折點加氯法處理後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進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殘留的氯。1mg殘留氯大約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在反氯化時會產生氫離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殘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計)。折點氯化法除氨機理如下:
Cl2+H2O→HOCl+H++Cl- NH4++HOCl→NH2Cl+H++H2O
NHCl2+H2O→NOH+2H++2Cl-NHCl2+NaOH→N2+HOCl+H++Cl-
折點氯化法最突出的優點是可通過正確控制加氯量和對流量進行均化,使廢水中全部氨氮降為零,同時使廢水達到消毒的目的。對於氨氮濃度低(小於50mg/L)的廢水來說,用這種方法較為經濟。為了克服單獨採用折點加氯法處理氨氮廢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點,常將此法與生物硝化連用,先硝化再除微量殘留氨氮。氯化法的處理率達90%~100%,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在寒冷地區此法特別有吸引力。投資較少,但運行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化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
3. 污廢水為什麼要脫氮除磷它具體有什麼現實意義
氮、磷是營養元素,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大量進入水體後,水生生物特別是藻類將大量繁殖,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被微生物分解,分解過程中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濃度急劇下降,從而影響了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
蘇州安川環保旗下COD廢水達標處理機可以有效去除廢水中的總磷,總氮,降低廢水COD。
4. 廢水處理中,用折點氯化法脫氮的機理是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廢水中含有氨和各種有機氮化物,大多數處理廠排水中也含有相當量的氮口加果在二級 處理中完成了硝化階段,則氮通常以氨或硝酸鹽的形式存在。投氯後次氯酸極易與廢水中的氨進行反應,在反應中依次形成三種氯胺 NH3+HOCL--NH2CL(一氯胺)+H2O NH3CL+HOCL--NHCI2(二氯胺)+H20 NHCL2+ HOCL--NCL3,(三氯化氮)+H2O 上述反應與pH值、溫度和接觸時間有關,也與氨和氯的初始比值有關C.大多數情況下,以一氯胺和二氯胺兩種形式為主。其中的氯稱為有效化含氯。在含氨水中投入氯的研究中發現,當投量達到氯與氨的摩爾比值1: 1時,化合余氯即增加,當摩爾比達到1.5:1時(重量比7.6:1),余氯下降到最低點,即「折點」。在折點處,基本上全部氧化性的氯都被還原,全部氨都被氧化,進一步加氯就都產生自由余氯。 在廢水處理中,達到折點所需氯總是超過化學計算比7.6:1 當污水的子處理程度提高時,到達折點所需氯量即減少. 折點加氯產生酸,當氧化img/L NH4-N時,需14.3 mL的鹼度〔以CaCo:計)夾中和,實際上,由於氯的水解,真正需要的鹼度為15mg/L 人多為情況卜,pH值將略有降低。 為了達到折點反應所加入的氯,除形成次氯酸外,還增加廢水中的總溶解固休含量.在廢水復用情況卜,溶解固體的含量可能成為影響回川的障礙投加不同葯劑對總解固體的影響見F表 化學葯劑的投加 總溶解固體的增加:消耗的NH4-N 以氯氣進行折點氯化 6.2:1 以次氯酸鈉進行折點氯化 7.1:1 投氯氣後,用石灰中和全部酸度12.2:1 投氯氣後,用NaOH中和全部酸度14.8:1
記得採納啊
5. 廢水生物脫氮除磷什麼原理
廢水生物脫氮抄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態氮的基礎上,先利用好氧段經硝化作用,由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的協同作用,將氨氮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亞硝態氮、硝態氮,即,將 轉化為 和 。在缺氧條件下通過反硝化作用將硝氮轉化為氮氣,即,將 (經反亞硝化)和 (經反硝化)還原為氮氣,溢出水面釋放到大氣,參與自然界氮的循環。水中含氮物質大量減少,降低出水的潛在危險性,達到從廢水中脫氮的目的。
該過程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氨化作用,即水中的有機氮在氨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成氨氮。(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氨化作用進行得很快,無需採取特殊的措施)
第二步是硝化作用,即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亞硝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亞硝酸鹽,然後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進一步氧化成硝酸鹽。
三步是反硝化作用,即在缺氧或厭氧的條件下,硝化產生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被還原成氮氣。
6. 污、廢水為什麼要脫氮除磷敘述污、廢水脫氮、除磷的原理。
氮、磷是營養元素,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大量進入水體後,水生生物特別是藻類將大量繁殖,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被微生物分解,分解過程中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濃度急劇下降,從而影響了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城市污水廠的活性污泥法脫氮除磷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氮,再轉化為硝酸鹽,之後反硝化成氮氣得以去除;除磷則是利用聚磷菌放磷後,更大量的吸收磷,使磷富集在污泥中,通過排放剩餘污泥去除磷。
7. 廢水中脫氮除磷的意義
這個主要是從廢水中的氮和磷能夠與微生物反應生產對生物有害的物質,另一個方面是氮與磷發生反應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從而導致水體氧氣濃度大幅度下降,使得水中的魚蝦等生存受到嚴重影響。
8. 污,廢水為什麼要脫氮除磷
磷氮含量高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脫磷脫氮是為了防止污染環境。
9. 污廢水為什麼要進行脫氮和脫磷處理
污水中富含大量的N、P元素等元素,這些化學微量元素都是藻類繁殖所需要的,藻類的大量繁殖會引起湖水的水華與海水的赤潮;另外,藻類的大量繁殖也會使得維持水質的其他微生物的數量下降。
10. 污,廢水脫氮原理是什麼如何應用到廢水的處理中
氮、磷是營養元素,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大量進入水體後,水生生物
特別回是藻類將大量繁殖,大量死答亡的水生生物被微生物分解,分解過程中消耗大
量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濃度急劇下降,從而影響了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
城市污水廠的活性污泥法脫氮除磷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氮,再轉化為
硝酸鹽,之後反硝化成氮氣得以去除;除磷則是利用聚磷菌放磷後,更大量的吸
收磷,使磷富集在污泥中,通過排放剩餘污泥去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