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魚不咬鉤是什麼原因
1、密度較低時有魚不吃的解決辦法
魚的密度較低時,往往會出現長期垂釣卻無魚咬鉤的現象。比如我們明明看到有魚打水,卻沒魚咬鉤,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這種水域垂釣時,想要釣到魚先把魚聚過來是關鍵。魚兒天生具有趨食性,建議根據對象魚的不同選擇對應的打窩料投入窩點,一般情況下半小時內就有魚進窩了。在日常釣魚過程中小編經常碰到好多釣友沒有養成打窩的習慣。俗話講:釣魚不打窩,肯定釣不多。要想魚上岸,就得糧食換。所以碰到魚兒密度較低導致魚不吃鉤時,我們不妨提前在窩點打入窩料。
2、魚不適應水溫時有魚不吃的解決辦法
大家都知道魚是變溫動物,其體溫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另外每種魚只有在固定的溫度區間(比如鯽魚在零上10度至零上25度這個溫度區間內攝食活躍)內正常覓食,超出這個溫度區間則會少食甚至閉口不吃了。
那麼在魚不適應水溫有魚吃時該如何解決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找到適合魚兒覓食的水層就可以了。比如天冷了我們就釣水溫相對較溫暖的深水區、天熱了在樹蔭下或者水溫較涼爽的深水區下鉤即可。
3、溶氧量偏低時有魚不吃的解決辦法
溶氧量越低,魚兒呼吸越困難,自然食慾不佳甚至閉口不咬鉤。影響溶氧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有氣壓、風力、水體運動等。比如氣壓低、無風、水靜止時水體溶氧量相對偏小,經常導致有魚不吃現象。
氣壓低、無風天悶時建議大家嘗試垂釣淺水層(釣半水、釣浮或者釣岸邊淺處)。在靜水面作釣時,盡量選擇進水口或者相對通風的釣點施釣。另外因為植物有光合作用,白天釋放氧氣,晚上吸引氧氣。所以如果在白天垂釣,建議大家選擇在草邊施釣;如果晚上垂釣的話,建議選擇在光水面施釣。
4、魚體不適時有魚不吃的解決辦法
魚體不適主要是魚身體機能受到損害或者產生應激反應造成的。比如黑坑放養魚在運輸過程中長時間缺氧、魚兒在垂釣過程中受傷或者受到驚嚇等也會造成魚不開口。
如果確定魚在運輸過程中缺氧造成了停口,那麼我們可以通過開動打氧機的辦法來促進魚兒開口。對產生應激反應的魚,我們則應從改變餌料味型、減小餌料霧化這方面入手。
5、餌料不對路造成有魚不吃的解決辦法
如果魚根本不喜歡吃我們的餌料,那麼自然會出現窩里有魚卻不咬鉤現象。比如拿釣青魚的餌料去釣鯽魚、魚喜歡葷餌我們偏用素餌等等。
解決餌料不對路造成魚不吃的辦法很簡單,我們只需結合每種魚的攝食習性製作出相對應的餌料來即可。在開餌時建議參考「春腥、夏淡、冬濃、秋香」原則並結合對象魚喜好來確定餌料的味型。
6、調釣過頓造成有魚不吃的解決辦法
調釣過頓也會給大家造成有魚不吃的假象,尤其是碰上那種愛涮口的滑魚時更為明顯。魚兒吞鉤後感覺到異物時會把餌料吐出,因為我們調釣過頓(比如鉛皮躺底),這個過程從浮漂上根本體現不出來,所以大家誤認為有魚不吃。
這種情況相對比較容易解決,建議大家釣大魚時選擇調八目釣四目、釣小魚時調四目釣二目即可。
7、魚不適應水質不吃鉤的解決辦法
魚兒不適應水質大體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水質不適宜魚類生存,比如水中營養匱乏、水質過瘦、混入污水。另一種情況就是水中營養過剩,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水肥。
水中營養匱乏、水質過瘦、混入污水造成魚不開口時,魚兒極度不適應甚至面臨死亡,這時我們再努力也不有辦法,只有等水質變好了我們才能有所收獲。
在水肥的水域,魚兒一般不缺吃的,此時建議大家採取兩種方法應對:一是加大餌料味型,刺激魚類開口;二是應用原味餌料並適當多加挑逗,引誘魚兒逐食。
8、魚進入歇口時有魚不吃的解決辦法
魚和人類一樣,也有自己的進食和休息習慣。比如人們常說的「神仙難釣午時魚」,即指中午的魚兒特別難釣。
魚的歇口期主要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十點至凌晨四點之間,在這個時間段垂釣時建議大家多採用逗漂或者活餌的方式讓餌料動起來,以引起魚兒的注意促其進食。
㈡ 野塘里有很多的羅非魚浮在水面,我用蚯蚓釣怎麼都不吃
浮在水面,這個現象表明水中缺氧,就是類似於呼吸困難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魚肯定是沒有什麼食慾了,感覺小命都不保了,那還有心思去吃蚯蚓呢。
這種情況下得趕緊打開增氧泵打氧,增加水中氧含量,要不然會死魚的。
㈢ 羅非魚為什麼看到釣不上
羅非由於貪吃,又不易吐鉤,十分好釣。但不少的釣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明明有羅非咬鉤,提竿卻是空鉤。主要是小羅非魚搶食太厲害。因為羅非繁殖力特強,6個月左右就開始產卵,一年可產3~4次,甚至7~8次。小羅非一多,爭食厲害,嚴重影響羅非的正常生長,也給釣者帶來很大麻煩,往往剛打下窩子,釣不上幾條魚,就被爭食的小羅非鬧得不可開交。
有另一種情況,小羅非並沒撞鉤,也常常出現空鉤魚訊。羅非的魚訊大體上分兩種:一種和鯽魚相同。送漂、黑漂、斜拉;另一種為輕點幾下然後停止或者上升一兩目、下沉一兩目然後停止。這是羅非就地咬鉤的結果。倘若水底不幹凈,拉圾很多,餌鉤落在垃圾上,魚在水底游動時,觸及垃圾,既可引起浮漂,一上一下地點動,也可使其上升,引起浮漂下沉,從而造成魚咬鉤的假象。要解決空鉤魚訊的問題,一要選擇水底較為干凈的地方作為釣點,二要多方採取措施對付小羅非,這些措施主要有:
一是使用小鉤,把能夠咬鉤造成魚訊的小羅非釣上來;
二是把釣組調得遲鈍些,使小羅非咬鉤、拉鉤動作顯得較微些以便區別。
三是把餌實的香味調得淡一些,盡可能用素餌,少摻一些蝦粉之類的動物性成份;如果用福壽餌的話,可以將福壽餌作為添料,而以小雞飼料、花生麩、麵粉等做主料,至小按1:5的比例調配。此外,用生蝦、蚌肉等餌料小魚咬鉤的機率也明顯減少。
四是把餌團做得大下些、硬一些,使小魚咬不動,吞不下,就算它們仍要咬,浮漂反映的動作也會較小,容易區別。
此外,還有一個避開小魚干擾的辦法,就是輪番打窩輪番釣,每個窩子釣上幾條魚後即釣另一個窩子。如果水域里羅非密度大,不打窩子也行,東釣一條,西釣一條,應注意的是不要看到哪個點上有魚就連續釣下去。
㈣ 魚在水面上游不咬鉤
魚在水面上游不咬鉤的應對措施:
一、更換餌料
1、換成能夠刺激魚食慾的餌料,如酒香型餌料、素餌換成葷餌,葷餌換成素餌。
2、用絮狀餌其形在水中飄飄然,吸引魚吞食。
3、換打窩的窩料,重新打窩。
更換餌料之後,通常魚口都會改觀。餌料更換之後仍然沒有魚口,還是釣不到魚,可以嘗試垂釣的水層。
二、試釣不同水層
由於水溫變化,魚可能離開了原來的水層,可以試著變化釣不同的水層,看看魚在什麼水層活動。如果開始釣底層,可以換成釣離底,釣離底有效果了,就接著垂釣。如果釣離底依然沒有魚口,那就嘗試釣中層水,釣上層水,一直嘗試,直到有魚口。
在自然水域釣魚,釣魚人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遇到情況就要想辦法嘗試著去解決。魚是冷血動物,自然環境中的水溫會隨時發生變化,魚也不會固定停留在某個水層。變化一下垂釣的水層,有些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嘗試了不同水層之後,依然沒有魚口,同樣釣不到魚,說明你的釣點沒有魚活動,繼續在此釣點拋竿已經沒有意義。
三、更換釣點釣位
原來的釣點沒有魚,可以先嘗試著把竿拋到別的釣點,試試其他點位有沒有魚。由於水底的情況復雜,站在岸上的釣魚人根本就不能水底情況,釣點的水底地形不利繼續停留,也不可能釣到魚。換了拋竿的落點仍然還不行的話,只有考慮更換釣位了。
(4)污水羅非為什麼不咬鉤擴展閱讀:
魚在水面上游不咬鉤的原因:
1、水溫變化
魚是冷血動物,對於溫度的變化極其敏感,我看到水面有魚跳出面水面的時間,通常是早晚氣溫開始發生變化的時候,魚受到水溫變化的刺激,感覺不適應而躍出水面。
一天當中氣溫會發明顯變化,中午時間溫度最高,夜間溫度達到最低點,氣溫變化導致水中溶氧量的變化,溶氧量的增加引起魚興奮性活動,躍出水面就是一種興奮的表現。
2、呼吸空氣
溫度高的時候,水中溶氧量減少,底層魚開始離開水底,來到水面呼吸空氣,這時候魚躍出水面也是為了多呼吸空氣。早晩溫差變化,造成水中氧不足,為了能夠呼吸到更多空氣,會躍出水面。
這種現象在夜裡氣溫低的時候,也會頻繁出現魚躍出水面的現象,也是水中溶氧量降低,氧氣不足引起的。
3、自然習性
自然水域中的很多魚都喜歡戲水,躍出水面是它們自然習性使然,大家比較熟悉的鯉魚就具有這種習性。
自然水域當中,羅非魚也具有這種習性,在羅非魚聚集的水域,可以看到此起彼伏的羅非魚躍出水面,形成的朵朵水花。有魚躍出水面對於釣魚人來說,可以明確的知道垂釣的水域有魚,可以有針對性的垂釣,不至於盲目。
4、受到驚嚇
自然水域中的魚,對於外界的噪音影響特別敏感,稍微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他們的驚慌失措,四處逃竄,躍出面是它們的一種本能的應急反應。比較常見的情況,諸如平時江河當中來往的船隻發出的聲音,會引起鯉魚、鰱魚的的驚慌,有的魚為迅速的逃離現場,就會做出躍出水面的動作。
另外一方面,自然水域的魚受到捕食對象的追逐,受驚之後也會驚慌的躍出水面,這也是魚類為自我保護的應急反應。
㈤ 釣羅非無口求解
蚯蚓餌料是已有的餌料當中是非常常用的一種餌料,它有著「萬能餌」的稱號,在使用這種餌料的時候,一般是可以分為兩種用法的。第一種用法就是直接將蚯蚓當作釣餌來使用,這樣的話可以很好的吸引到羅非魚上鉤。第二種的方法就是先將蚯蚓給曬幹了,然後將它給碾碎,把它當做是一種調味劑來使用,這樣使用的話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錯的,一般是常用來打窩使用。
㈥ 污水河裡有很多羅非鯽魚就是不咬鉤怎麼辦
餌料[HEAVY PLUS SIGN]濃味小葯或香精是極好的,不行就電!
㈦ 水下有魚泡就是不咬鉤是不是漂沒調好
1:餌料不對路,只能把魚誘來卻不能讓魚吃鉤
2:浮漂調釣的太鈍,兩個鉤子都陷在淤泥里,魚只能聞到餌料的味道卻找不到餌料吃鉤,水底有青苔也會出現這個情況
3:天氣不好,氣壓低,因為缺氧魚誘來以後卻沒有胃口吃鉤。
4:餌料狀態不好,附鉤力太小,鉤子下去以後餌料很快散掉,魚只能吃散落的餌料,因為鉤子上根本沒有吃的
㈧ 野河魚多但是不咬鉤,是什麼原
不咬鉤有很多原因,經常釣魚的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般和天氣情況有關,如氣壓,氣溫等,有時不咬鉤是魚沒入底,在水的中層,可以試試浮釣(就是讓魚鉤在水的中層,不讓鉤落底),個人經驗,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