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操作挖掘機挖溝又快又直呢!
挖機騎在溝的中心線,挖點退點
㈡ 挖掘機怎麼接活干就是接工程
斗山的不行要是錢多買小松錢少就買柳工的,工程嘛可以考慮去找公路局,市政,城建都用的上,它號稱土方機械之王嘛,買了活肯定好找
㈢ 請教一些挖掘機挖溝渠的方法.
場地條件允許的話,就騎在溝上挖,看遠處已經挖過的溝做直線延伸繼續往後面挖。別看近處。
㈣ 截水溝做法
截水溝建造方法:
挖方路基的塹頂截水溝應設置在坡口5m以外,並宜結合地形進行布設,填方路基上側的路堤截水溝距填方坡腳的距離不應小於2m。在多雨地區,視實際情況可設一道或多道截水溝,其作用是攔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水,保護挖方邊坡和填方坡腳不受水流沖刷。
雨期土質路塹開挖前,在路塹邊坡坡頂2m以外開挖截水溝並接通出水口。
施工要求
(1)截水溝的位置:在無棄土的情況下,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視土質而定,以不影響邊坡穩定為原則。如系一般土質,至少應離開5m;對黃土地區,不應小於10m並應進行防滲加固。截水溝挖出的土,可在路塹與截水溝之間修成土台,並進行夯實,台頂應築成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
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坡腳1~5m,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不應小於10m,棄土堆頂部應設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
(2)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至少2m,並用挖截水溝的土填在路堤與截水溝之間,修築向溝傾斜坡度為2%的護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內側地面水流入截水溝排出。
(3)截水溝長度超過500m時應選擇適當地點設出水口,將水引至山坡側的自然溝中或橋涵進水口;截水溝必須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時需設置排水溝、跌水或急流槽。截水溝的出水口必須與其他排水設施平順銜接。
(4)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應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處理。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水性較大或裂隙較多的岩石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土質截水溝及截水溝的出水口,均應採取加固措施防止滲漏和沖刷溝底及溝壁。
㈤ 污水檢查井的做法
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
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放線定點-管道就位-確定開挖尺寸-人工開挖第一段-第二段施工-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
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
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
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5)挖掘機污水溝怎麼做擴展閱讀: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應便於養護和檢修,爬梯和腳窩的尺寸、位置應 便於檢修和上下安全。
2 檢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許可時一般為1.8m,污水檢查井由流槽頂起算, 雨水(合流)檢查井由管底起算,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25m。
當道路縱坡大於0.02 時,雨水口的間距可大於50m,其型式、數量和 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計算確定。
坡段較短時可在最低點處集中收水,其雨水口 的數量或面積應適當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況需要 淺埋時, 應採取加固措施。 有凍脹影響地區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
㈥ 挖機挖溝怎樣挖的又直又平
在開工之前,需要了解詳細的施工工況,明白要怎麼挖,施工方又有什麼要求,應當注意些什麼,這些一定要搞清楚。下面詳細介紹:
一、怎麼把溝挖直:
1.找參照物
那麼在挖溝之前,往往施工人員早就已經放好了石灰線,駕駛員並能清楚的得知溝槽的長度和寬度以及整個工況的范圍,在這里灑好的石灰線相當於一個參照物,在挖掘直鉤時按照石灰線的路線挖掘即可,挖掘時前端工作裝置盡量使用同樣的行程,也就是說每一段溝槽挖掘時大小臂和鏟斗配合的挖掘動作盡可能保持一致,一定程度上來說能很大的提升作業效率以及施工效果。挖掘機每挖掘一段距離最好是停車活下車查看溝槽有沒有偏離要求方向,便於及時調整,省得再返工。可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情況石灰線很有可能被泥土覆蓋從而發揮不了作用,說到這,那麼問題來了,沒有石灰線該怎麼把溝挖直?
2.沒有石灰線該怎麼把溝挖直?
俗話說: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是還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前面講到了石灰線是一個參照物,既然石灰線看不清那我們就找別的物體做參照物,它可以是路邊的路緣石,也可以是建築物的基礎,但在周圍找不到沒有合適參照物時,有經驗的司機都會將挖掘機的履帶板作為參照物,我也很贊同這樣的做法並屢試不爽。調整挖掘機到大概直線位置,將履帶板的邊緣作為參照物,挖掘一段後下車目測溝槽是否平直,若不平直再次調整挖掘機到合適位置,此時挖機行走方向也盡可能不要有偏差,保持一定的動作,盡量一步到位。
二、怎麼把溝底收平?
1.利用測量工具
在施工人員的指揮下利用測量工具可以較為精準的控制深度和溝道坡度,這種情形更多的在於駕駛員與施工員的默契配合。
2.自帶工具
在前一段時間,一位熱心的朋友給我們帶來了他的發明,他的名字叫韓海,為此並申請了專利,經常逛鐵甲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會比較熟悉, 這無疑是「技術控」的一大福利,空閑時可以仔細看看他寫的這篇文章,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這也是一種在挖溝時控制深度溝槽的方法,「單槍匹馬」就能「上陣」了,這個工具看起來有些復雜,沒關系,我來個不復雜的,就是直接帶一把捲尺在身上,駕駛員隨時下次查看都可以量。也可以不是捲尺,還可能只是路邊撿的一根合適長度的樹枝.
3、鏟斗拖平溝底
在這里挖好的溝槽後,可以利用鏟斗將溝道將溝底收平,大多數施工員對挖溝的要求也會是這樣,特別是針對於需要安裝管道的溝槽,溝底平整後便可以進行下一步工作了。有經驗的司機也會利用這個動作對溝底再進一步修整,直至達到要求的坡度。
㈦ 挖掘機挖溝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挖掘機操作注意事項
對於很多挖掘機機手來說,一般性的挖掘作業並不是難事,但是遇到很多復雜的工況如吊裝、破碎、石方、刷破等工程時,卻難以下手,總結要點如下:
1.挖溝作業
將挖機的兩條履帶騎在溝的正中,後退行走方法,大小臂要伸得合適位置,鏟鬥鬥背與地面成30°夾角入土,根據土質的松緊度,確定伸小臂的速度,根據斗內的泥土多少進行復合性卷斗,然後再進行回轉御料。
2、平場
先用鏟斗將大多數泥土均勻的散開,用斗齒鉤平。然後將鏟斗的斗背
與地面平行,保持地面與斗背幾乎接觸,伸收小臂,開卷鏟斗,升降大臂的連續復合動作,同時也用回轉來掃開多餘的泥土後退行走。
3、挖掘機吊裝作業
液壓挖掘機進行吊裝操作進,應確認吊裝現場周圍狀況,使用高強度的吊勾和鋼絲繩,吊裝時要盡量使用專用的吊裝裝置;作業方式應選擇微操作模式,動作要緩慢平衡;吊繩長短適當,過長會使吊物擺動較大而難以精確控制;要正確調整鏟斗位置,以防止鋼線繩滑脫;施工人員盡量不要靠近吊裝物,以防止固操作不當發生危險。
4、挖掘機行走作業
正確的行走操作挖掘機行走時,應盡量收起工作裝置並靠近機體中心,以保持穩定性;把終傳動放在後面以保護終傳動。
要盡可能地避免駛過樹樁和岩石等障礙物,防止履帶扭曲;若必須駛過障礙物時,應確保履帶中心在障礙物上。過土墩時,就始終用工作裝置支撐住底盤,以防止車體劇烈晃動甚至翻傾。應避免長時間停在陡坡上怠速運轉發動機,否則會因油位角度的改變而導致潤滑不良。機器長距離行走,會使支重輪及終傳動內部團長時間回轉產生高溫,機油粘度下降和潤滑不良,固此應經常停機冷卻降溫,延長下部機體的壽命。禁止靠行走的驅動力進行挖土作業,否則過大的負荷將會導致終傳動、履帶等下車部件的早期磨損或破壞。上坡行走時,應當驅動輪在後,以增加觸地履帶的附著力。 下坡行走時,應當驅動輪在前,使上部履帶綳緊,以防止停車時車體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滑移而引起危險。 在斜坡上行走時,工作裝置應置於前方以確保安全,停車後,把鏟斗輕輕地插入地面,並在履帶下放上擋塊。
在陡坡行走轉彎時,應將速度放慢,左轉時向後轉動左履帶,右轉時向後轉動右履帶,這親可以降低在斜坡上轉彎時的危險3、挖掘機的使用要點:操作技術首先要確認周圍狀況。回轉作業時,對周圍障礙物、地形要僦到心中有數,安全操作;作業時,要確認履帶的前後方向,避免造成傾翻或撞擊;盡量不要把終傳動面對挖掘方向,否則容易損傷-馬達或軟管;作業時,要保證左右履帶與地面完全接觸,提高整機的動態穩定性。
5、挖掘機破碎作業
正確的破碎作業首先要把錘頭垂直放在待破碎的物體上。開始破碎作業時,抬超前部車體大約5cm,破碎時,破碎頭要一直壓在破碎物上,破碎物己被破碎後應立即停止破碎操作。
破碎時,由於振動會使錘頭逐漸改變方向,所以應隨時調整鏟斗缸,使錘頭方向垂直於破碎物體表面。當錘頭打不進破碎物時,應改變破碎位置;在同一地方持續破碎不要超過一分鍾,否則不僅錘頭會損壞,而且油溫會異常升高;對於堅硬的物體,應從邊緣開始逐漸破碎。嚴禁邊回轉邊破碎、錘頭插入後扭轉、水平或向上使用液
壓錘和將液壓錘當鑿子用。對挖掘機實行定期維護保養的目的是,減少機器的故障,延長機器使用壽命;縮短機器的停機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業成本。只要管理好燃油、潤滑油、水和空氣,就可減少70%的故障。事實上,70%左右的故障是由於管理不善造成的。
6、挖掘機在松軟地點作業
挖掘機的使用要點:在松軟地帶或水中作業時,應了解土壤松實程度,並注意限制鏟斗的挖掘范圍,防止滑土點、塌方等事故發生以及車體沉陷較深。履帶挖掘機陷入泥中較深時,在鏟斗下墊一塊木板,利用鏟斗的底端支起履帶,然後在履帶下墊上木板,將機器駛出。
在水中作業時,應注意車體容許的水深范圍(水面應在托鏈輪中心以下);如果水平面較高,回轉支承內部將因水的進入導致潤滑不良,發動機風扇葉片受水擊打導致折損,電器線路元件由於水的侵入發生短路或斷路。
7、挖掘機石方作業
使用鏟斗挖掘岩石會對機器造成較大破壞,應盡力避免;必須挖掘時,應根據岩石的裂紋方向來調整機體的位置,使鏟斗能夠順利鏟入,進行挖掘;把斗齒插入岩石裂縫中,用斗桿和鏟斗的挖掘力進行挖掘(應留心斗齒的滑脫);未被碎裂的岩石,應先破碎再使用鏟斗挖掘。
8、挖掘機行程端保留餘量
值得注意的操作液壓缸內部有緩沖裝置,能夠在靠近行程末端逐漸釋放背壓;如果在到達行程末端後受到沖擊載荷,活塞將直接碰到缸頭或缸底,容易造成事故,因此到行程末端時應盡量留有餘隙。
利用回轉動作進行推土作業將引起鏟斗和工作裝置的不正常受力,造成扭曲或焊縫開裂,甚至銷軸折斷,應盡量避免此種操作。利用機體重量進行挖掘會造成回轉支承不正常受力狀態,同時會對底盤產生較強的振動和沖擊,對液壓缸或液壓管路產生較大的破壞。在裝卸岩石等較重物料時,應靠近卡車車廂底部卸料,或先裝載泥土,然後裝載岩石,禁止高空卸載,以減小對卡車的撞擊破壞。履帶陷入泥中較深時,在鏟斗下墊一塊木板,利用鏟斗的底端支起履帶,然後在履帶下墊上木板,將機器駛出。
9、甩方、裝載作業
裝載作業機體應處於水平穩定位置,否則回轉卸載難以准確控制,從而延長作業循環時間;機體微高於卡車並要保持適當距離,防止在180度回轉時機體尾部與卡車相碰;盡量進行左回轉裝上,這樣做視野開闊、作業效率高,同時要正確掌握旋轉角度,以減少用於回轉的時間;卡車位置比挖掘機稍低,以縮短動臂提升時間,且視線良好;先裝砂土、碎石,再放置大石塊,這樣可以減少對車箱的撞擊。
㈧ 排水溝蓋板施工方法是什麼
1、溝槽開挖
排水溝分段施工,分段放樣,每25米一段放出水溝邊樁及中樁,中樁樁頂標記開挖深度,現場灑白灰線控制溝槽開挖寬度與順直度,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開挖,自卸汽車運輸,開挖至距設計尺寸10~375px時,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設計尺寸,不能擾動溝底及坡面原土層,不允許超挖。
2、清底報驗
基槽開挖完畢後,首先進行自檢,互檢,合格後,由項目部報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在全部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下步工序。
3、混凝土澆築
溝槽檢驗合格後,先用木樁每10米一處釘好模板位置,掛好橫斷面線及縱斷面線,即可按線立模,澆築混凝土工藝要嚴格執行技術及文件的施工技術要求。
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有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初凝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處理。
4、沉降縫的設置
根據施工段長度以20m-50m分段澆築並以10m設置沉降縫,沉降縫寬度為75px,使用瀝青木板,內側填塞M7.5水泥砂漿,深度為250px。
5、養護
每澆築好一段,待混凝土初凝後,用濕草簾覆蓋定時灑水養護,覆蓋養戶7~14d。養護期間避免外力碰撞、振動或承重。
6、質量檢驗標准
施工中所用水泥、砂、水的質量和規格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構件外形輪廓清晰,線條直順,混凝土表面平整,蜂窩麻面不大於1%,深度大於25px時應進行處理。實測項目。
㈨ 污水井排污管的做法
摘要: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以下簡稱騎馬井)。 關鍵詞:污水管 頂管施工 檢查井 1、 前言 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以下簡稱騎馬井)。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2 、特點 2.1 施工佔地面積小,受周圍條件限制較少。 2.2 大大縮短了工期。 2.3 節約大量資源(人力、物力、財力)。 2.4 應用范圍廣泛,對地質條件要求較低。 2.5 能夠滿足安全、質量和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 3 、適用范圍 本工法適用於頂管管道直徑800mm≤D≤1200mm,井深7m以內的普通直線型污水檢查井的施工,對於特殊井和三通、四通檢查井不能適用。 4 、工藝原理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5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5.1放線定點 管道就位 確定開挖尺寸 人工開挖第一段 第二段施工 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5.2 騎馬井施工操作要點 5.2.1 放線定點。這是所有工作坑和接收坑施工前的基礎工作。如果在接收坑處採用騎馬井施工,則在放線定點時可以根據管段總長和標准管節的長度(2m/節),在設計允許的情況下,對設計圖紙中的管段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一般情況下,調整范圍在1~2m左右,計算時一定要加上管縫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施工騎馬井的井室時破壞管道。可見,軸線上的工作坑和騎馬井位置必須事先定出,這是非常關鍵的。 5.2.2 管道就位。一般頂管施工中工作坑和接收坑的開挖都是非常關鍵的工序。工作坑是進行管道頂進的工作地點,是必須開挖的,而接收坑一般情況下是在管道就位後,在對接點開挖然後砌築(或澆築)檢查井接通兩邊管道之用的。參見圖5.2.2-1工作坑、管道、接收坑連接示意圖。管道在工作坑頂進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方向,偏差不應太大,這是決定能否採用騎馬井施工很關鍵的一步,也是頂管施工中的主控項目。如果管道頂進的過程中遇到特殊的地質情況而產生了偏差,則應及時採取糾偏措施,保證在接收坑處的管道回到軸線位置。對頂施工的管道在接收坑處要預留一定的空隙,便於騎馬井的施工,具體長度參見表5.2.3-1種管道預留L(mm)。 5.2.3 確定開挖尺寸。根據排水管道的管徑來確定騎馬井的直徑。 5.2.4 人工挖土方、綁扎鋼筋、支模板、澆築混凝土(第一段……第n段)。一般情況下,為便於施工操作和保證施工安全,騎馬井的每段施工深度h取1m為宜(如果土質較好深度h可以放大),然後1模/m向下施工。本工法所採取的均為1模/m的施工方法。 5.2.4.1 人工開挖第一段。一般情況下第一段是井筒的部位,可以不必要澆築混凝土護壁,但是如果地表水比較豐富或者土質不好容易產生塌方,第一段則必須澆築混凝土護壁,以保證施工的安全。 5.2.4.2 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第二段的施工。從第二段開始澆築鋼筋混凝土井壁,井壁的鋼筋布置為雙層雙向,水平環箍採用單面焊,搭接長度10d,鋼筋保護層厚度靠近土壁的部分為35mm,內壁部分為20mm,模板採用自加工的定型鋼模板,模板安裝要牢固,板縫滿足規范規定,防止產生大量漏漿從而影響混凝土的澆築質量。混凝土採用C20、S4抗滲混凝土。此時應注意此模內的鋼筋要插入下一模內,保證搭接長度42d.澆築混凝土時必須將混凝土振搗密實,待混凝土凝固達到一定強度後,可以進行下一步施工。 5.2.4.3 第三段……第n段施工。參照第二段的施工方法,進行第三段至第n段鋼筋混凝土井壁的施工。此時應注意,第n段如果能夠保證一整模,可以進行混凝土的澆築,否則可暫時不進行澆築。第一,是因為最後一模如果不能保證是一整模則不易施工,而且不能滿足質量要求;第二,井室砌築完畢後澆築最後一模混凝土,可以保證混凝土和砌體的接觸面有良好的密閉性;第三,能夠保證整體的穩定性。 5.2.4.4 井室部分施工(挖土方、底板施工、砌築井室)。井室土方開挖完畢後,首先綁扎底板鋼筋網片,採用?單層雙向布置,鋼筋靠下層放置。然後澆築150厚C20、S4混凝土底板,鋼筋保護層厚度50mm.待混凝土凝固後砌築井室,井室和流槽採用M10水泥砂漿砌築Mu10磚,流槽和井室要一同砌築,高度如圖5.2.4.4-1所示。井室腳窩和流槽一同砌築,腳窩和踏步位置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02S515-146頁磚砌雨水檢查井腳窩和踏步設置。井室施工完畢後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施工。 5.2.4.5 第n段井壁施工。待井室砌體強度滿足要求後,可以將上部第n段預留的井壁(未能滿足一整模的要求)進行澆築,使其井壁落在砌體上,這樣既保證井壁的穩定性也可以使混凝土和砌體的接觸面達到良好的密閉效果。 5.2.5-1 騎馬井井壁和砌體井壁抹灰 5.2.5 安裝踏步、抹面。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後,在井壁上彈出墨線,根據圖集02S515-143中的尺寸畫出踏步點位,用沖擊鑽打眼安裝踏步,並在縫隙中灌入環氧樹脂砂漿,將踏步固定牢固。踏步安裝時一定要保證位置正確,上下順直。待踏步安裝牢固後可以進行抹面工作,井室和井壁採用1:2防水水泥砂漿同時抹面,井壁要將鋸齒處抹平。 5.2.6 蓋板施工。蓋板可以採用預制蓋板也可以採用現澆蓋板,本工法採用的是現澆蓋板施工。鋼筋的布置可以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02S515-30中的蓋板鋼筋布置圖進行施工,放置鋼筋時應注意,鋼筋放下層,水平短向筋在最下層。採用C25混凝土進行澆築,保護層厚度為35mm,板厚h=120mm. 5.2.7 井筒部分施工。待蓋板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後,可以砌築井筒。井筒砌築採用M7.5水泥砂漿砌Mu10磚,井筒厚度為240mm,踏步隨砌體一同安裝,踏步安裝時一定要和下面的踏步對應。井筒內壁抹20mm厚1:2防水水泥砂漿,井蓋安裝時要保證與現況路面相平,嚴禁高出路面。回填可採用級配砂石,灌水並振搗密實,達到設計要求。 5.2.8 路面恢復。路面恢復時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還應保證與現況路面材質及樣式相一致。 6、 材料 6.1 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GB1499及《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光圓鋼筋》GB13013的要求,並有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材料進廠後還應該進行現場見證抽樣檢查,並出據復檢報告。 6.2水泥:砌築水泥用其強度等級不宜大於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澆注混凝土水泥用其強度等級大於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各項指標應分別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85)標准。 6.3砂、石:可用河砂和卵石,其含泥量<5%,泥塊含量<2%,均按重量計。 6.4 磚砌體:磚採用240mm×115mm×53mm的標磚,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規格一致,有出廠合格證明及試驗單。 7、 機具設備 機械設備見表7-1按同時施工4座騎馬井考慮,因受現場條件所限,鋼筋、模板事先加工好然後運送到現場,現場不再設加工場地。 8 、勞動力組織及安全 8.1 勞動力組織方面:以一個騎馬井為例,根據騎馬井的特點配備如下人員: 8.1.1 挖土方、綁扎鋼筋、安裝模板、澆築混凝土共3人,要求3個工人做工熟練,曾經做過類似的工程。 8.1.2 砌築井室、砌井筒、砂漿抹面2人。 8.2 安全方面:第一、城市道路或小區內施工,必須做好圍護設施,可用鋼管和鐵皮進行支撐維護,外表保持清潔整齊,並在顯著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防止外人進入維護內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第二、維護內作業人員要戴好安全帽,特別是井下作業人員,防止高空墜物,井上作業人員在運輸材料過程中更要注意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要經常檢查設備的安全性;第三、在不作業的期間而且作業區域內無人值守的時候,井口要進行及時地覆蓋。 9、質量要求 9.1 挖土方質量要求:開挖土方的過程中,應保證每段井壁的垂直度,並應保證整個井壁的垂直度偏差≯30mm. 9.2 綁扎鋼筋質量要求:必須滿足鋼筋的搭接長度為42d,鋼筋的規格、型號、間距、數量及保護層厚度的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 9.3 振搗混凝土質量要求:一定要保證側壁混凝土振搗密實,特別是上下段的交接處,在澆築下一段混凝土的護壁時,需把上一段的根部鑿毛,並用清水沖洗干凈,保證交接處的混凝土強度和密閉性達到要求,為以後做閉水試驗做好准備。 9.4 砌築和抹面:井室、井筒的砌築要保證砂漿的強度等級,砌築質量達到規范規定。混凝土井壁抹灰時須將內壁抹平,最薄處為20mm,砌體部分抹灰厚度取20mm.所有需要抹灰的部位均要壓光,垂直度和平整度滿足規范規定。 10、 效益分析 採用騎馬井施工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一個正常普通的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02S515-38)和騎馬井(深度均按7m考慮)進行經濟效益的對比,可以看出採用騎馬井施工比原來採用普通的檢查井施工可以節約成本達60%左右。 社會效益方面則更為突出,可以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特別是在城市裡面施工,這一點尤為重要。首先,採用騎馬井施工佔地面積小,只佔用正常開挖面積的40%,能夠大大緩解交通方面的壓力;其次,騎馬井施工期間不需要用大型的機械設備(如挖掘機),只需人工施工,基本上沒有噪音產生;再此,路面恢復簡單,不易產生沉降,如果採用大面積開挖,在路面恢復後,不可避免的存在沉降現象,影響行車安全。
㈩ 求污水處理廠基坑開挖施工方案
三、基坑開挖前的准備工作
1、做好土方開挖前的道路設置,根據開挖及出土工作面的安排相應設置路口,
安排截、排水系統,並在出口處設置洗車槽。施工平面布置及洗車槽設置見圖3-114《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圖》。
2、落實好棄土場地。
3、沿基坑外四周設排水溝,保證場外地表水不流入基坑。
4、按工程監測要求,開挖前先布置各種類型的觀測點,並測定初始數據。
四、基坑土方開挖施工方法
(一)土石方施工總流程
見《基坑土石方施工流程圖》:
(二)土石方開挖方法和外運
1、土方開挖至風化岩,挖土機無法挖掘時,擬採用鑿岩機進行施工。
2、土方開挖施工與降(排)水施工同時進行。
3、挖掘機無法直接轉運的土方採用起重機垂直運輸至地面歸堆,裝車運走。
4、外運土方的車輛應優先利用場內施工道路行走,以緩解交通疏導的壓力。
5、為保證城市道路清潔, 防止車輛漏、掉泥土, 運輸車採用廣州市散體物料
運輸車。
修築車道路
開挖第一期土方開
下一層錨桿、噴錨施工
開挖最後一層土方
開挖下一層土
第一層錨桿、噴錨施工
圖8-1 基坑土石方施工流程
圖
地面排水系統施
基坑降水布置
第一層土方施工
施工平面布置
修坡
15
6、泥土、泥漿不得混裝, 車廂頂用帆布覆蓋。車輛出場前, 用高壓水沖洗,
使車輛干凈上路,車輪清潔不污染路面。
7、運輸車輛進出施工現場路口時, 設專人防護, 統一指揮, 及時疏導行人及
車輛。
(三)基坑開挖的其他事項
1、嚴格按設計要求防坡、留設土台,禁止基坑頂邊坡上堆土。
2、基坑開挖採用機械縱向分段分層開挖,隨挖隨刷坡。設計基底標高以上20cm
的土層,採用人工開挖、清底、平整,嚴禁超挖。
3、基坑開挖過程中,不同土岩面標高須報駐地監理、業主確認並做好記錄。
當基底土層與設計不符合時或地基承載力要求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及時通知設計、
監理處理。
五、土石方開挖機械設備使用計劃
序號設 備 名 稱 型 號 數 量 備 注
1 反鏟挖掘機 PC-04 6 台 1m3
2 反鏟挖掘機加藤BO-1100G型8 台 1.5m3
3 自卸汽車 SX360 30 台 載重15t
4 油壓爆機加藤BO-1100G型2 台
六、主要材料使用計劃
1、支護材料
鋼筋
水泥
2、其他材料
柴油 60 t
七、勞動力計劃
工種 人數 工種 人數
管理人員 10 人 修理工 3人
後勤 10人 電工 3人
雜工 10人 吊機指揮 3人
挖掘機司
機
28 人
油壓爆機司
機
4 人
16
汽車司機 60 人 起重工 6人
吊機司機 3人 測量工 3人
說明:因工期緊,人員按三班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