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好氧和厭氧生物處理有機污水的原理和適用條件。
好氧生物處理: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以溶解狀與膠體狀的為主),作為營養源進行好氧代謝。
這些高能位的有機物質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最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質穩定下來,達到無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環境或進一步處置。適用於中、低濃度的有機廢水,或者說BOD5濃度小於500mgL的有機廢水。
厭氧生物處理:在沒有游離氧存在的條件下,兼性細菌與厭氧細菌降解和穩定有機物的生物處理方法。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降解、轉化為簡單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適用於有機污泥和高濃度有機廢水(一般BOD5≥2000mg/L)
(1)污水為什麼要氧氣擴展閱讀: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紙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質。
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污水中,可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因而被稱為耗氧污染物。這種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
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氨和硫醇等難聞氣味使水質惡化。水體中有機物成分非常復雜,耗氧有機物濃度常用單位體積水中耗氧物質生化分解過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
② 污水處理中的厭氧和好氧是什麼意思
污水處理有些污染物可以在氧氣作用下分解或好氧細菌作用下分解,就釆用攪拌通空氣促進好氧菌繁殖。
有些污染物是在厭氧菌作用下分解,那就要靜止攪拌促進厭氧菌繁殖分解污染物。污水處理廠一般先進行厭氧處理再進好好氧處理。
③ 污水處理,污水處理為什麼要曝氣,污水處理工藝
曝氣量就是水中的供氧量,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單位用mg/L表示。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最低不應低於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mg/L以下,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污水處理廠好氧池溶解氧過高會造成如下幾種狀況,所以必須控制。
①好氧污泥會自身氧化,污泥顏色變白
②好氧污泥逐漸老化,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小,絲狀菌增多,輪蟲大量繁殖
③上清液細碎污泥多,處理效果變差,出水變混濁
④出水顏色會變深(經過厭氧處理後斷開的鍵在高氧氧化下會重新鏈接起來)
④ 溶解氧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污水處理抄分為物化處理和生化處理,生化處理系統有厭氧區和好氧區、缺氧區。每段區域的溶解氧含量不一樣,好氧段DO在2mg/l以上,缺氧段DO在0.2——0.5之間,厭氧段在0.2以下。
微生物菌種培養過程中,細菌會選擇自己合適區域繁殖,溶氧量的合理匹配,對於微生物細菌的繁殖是非常有益,
⑤ 採用生物法處理污水時,向水中充氧的目的是什麼氧轉移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 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污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後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迴流到曝氣池,多餘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 影響活性污泥過程工作效率(處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處理方法的選擇與曝氣池和沉澱池的設計及運行。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厭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廢水中微生物沿固體(可稱載體)表面生長的生物處理方法的統稱。因微生物群體沿固體表面生長成粘膜狀,故名。廢水和生物膜接觸時,污染物從水中轉移到膜上,從而得到處理。其基本機理見水的生物處理法。 生物膜法的典型流程 流程中的生物器可以是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曝氣生物濾池或厭氧生物濾池。前三種用於需氧生物處理過程,後一種用於厭氧過程。最早出現的生物膜法生物器是間歇砂濾池和接觸濾池(滿盛碎塊的水池)。它們的運行都是間歇的,過濾-休閑或充水-接觸-放水-休閑,構成一個工作周期。它們是污水灌溉的發展,是以土壤自凈現象為基礎的。接著就出現了連續運行的生物濾池。新型塑料問世後,又有了新的發展。
⑥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曝氣
曝氣量就是水中的供氧量,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單位用/l表示。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最低不應低於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mg/l以下,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污水處理廠好氧池溶解氧過高會造成如下幾種狀況,所以必須控制。
①好氧污泥會自身氧化,污泥顏色變白
②好氧污泥逐漸老化,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小,絲狀菌增多,輪蟲大量繁殖
③上清液細碎污泥多,處理效果變差,出水變混濁
④出水顏色會變深(經過厭氧處理後斷開的鍵在高氧氧化下會重新鏈接起來)
⑦ 污水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時,為什麼要有供氧設備,溶解氧對污水的處理有何影響
活性污泥法需要供氧設備主要適用於向污水中充氧 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活性污泥法一內般採用好氧生物處理容 通過向水中增加溶氧,培養污水中的好氧細菌 對污水進行消化吸收
水處理的工藝不同的溶解氧對污水處理的影響不同
城市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AAO工藝 也就是厭氧 ——缺氧——好氧工藝 污水處理前段為厭氧段 該段不需要氧氣 在厭氧的條件下 通過厭氧細菌消化分解 將大分子有機物進行水解
缺氧段的設置主要是用於污水的脫氮除磷工藝的功能 主要用於培養反硝化細菌進行反消化作用
好氧段 主要是在氧氣充足的條件 通過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將有機物進行分解 消化去除的過程
⑧ 污水處理中為什麼要去除氧氣
生物處理里,貌似就厭氧反應不需要氧氣吧。。。
⑨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曝氣
其作用有:
1、將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絮體上,以供應微生物呼吸之需。
2、攪拌、混合,是曝氣池內的混合液處在劇烈的混合狀態,是活性污泥中的有機污染物三者充分接觸。同時,也起到防止活性污泥在曝氣池內沉澱的作用。
在污水治理工藝中,使用一定的方法和設備,向污水中強制加入空氣,使池內污水與空氣接觸充氧,並攪動液體,加速空氣中的氧氣向液體中的轉移,防止池內懸浮體下沉,加強池內有機物與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觸,對污水中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這種向污水中強制增氧的設備稱為曝氣設備。
曝氣設備的特點:
1、設備安裝在曝氣池水面上下,在動力的驅動下進行轉動,通過水躍、提升、負壓吸氣三個作用將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污水中;
2、設備簡單,維護方便,造價低;
3、適用於中、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廠;
4、按照轉軸的方向不同可以分為豎軸式和水平軸式兩類。
⑩ 整治污水應通入什麼氣體是氮氣 氧氣 氯氣 還是二氧化碳 為什麼
整治污水是為了降低COD濃度嗎?沖氯氣 只是殺菌消毒,是不行的。
一般是要增加氧含量,但氧的水溶解度並不高,一般是加雙氧水,氧化污漬,分解氧氣。
比如氧凈,遇水分解有氧氣...這樣氧凈洗衣不用搓,內衣殺菌不過敏,浸泡除茶垢,清潔洗衣機,去除洗衣二次污染,祛味去霉除污漬,溶解抽油煙機的油垢、餐具瓜果清潔降解農葯殘留、疏通洗菜池下水道...氧凈,真正的家中常備品!歡迎您去華美龍家居安坊 ---淘-寶店主就是我同名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