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氯氣為什麼能凈化水
BBBBBBBBBBBBBBBBBB
氯氣遇水會產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凈化作用,用於消毒——溶於水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
氯氣
一、組成結構
1.原子結構: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
2.分子結構:氯氣分子為雙原子分子,分子式Cl2.
3.離子結構:氯離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因而很穩定.
思考:從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易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來思考氯氣是雙原子分子的原因.
答案:兩個氯原子最外層都有7個電子,都欲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共用一對電子恰都能滿足要求.由此也知:Cl2分子比Cl原子穩定.
二、物理性質
1.在通常情況下:氯氣是黃綠色的氣體、氯氣有毒、並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大、熔沸點較低、能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在壓強為101kPa、溫度為-34.6℃時易液化。如果將溫度繼續冷卻到-101℃時,液氯變成固態氯。1體積水在常溫下可溶解2體積氯氣.
2.氯氣有毒,聞有毒氣體氣味的方法是(扇動法):用手輕輕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
思考:和其他學習過的氣體相對比,氯氣的物理性質有哪些「特性」?
答案:有色、易液化.
三、化學性質
1.與金屬反應
2Na+Cl2=2NaCl (現象:劇烈燃燒,白煙)
Cu+Cl2=CuCl2 (現象:劇烈燃燒,棕色煙)
2Fe+3Cl2=2FeCl3
思考:(1)上述反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變動有何共同特點?為什麼?Cl2作什麼劑?
(2)對比鐵跟鹽酸的反應,鐵跟氯氣的反應體現了氯氣的什麼性質?
答案:(1)都從0價→-1價.因為最外層有7e-,易得到1e-達到8e-穩定結構.Cl2作氧化劑.
(2)體現了Cl2的氧化性比HCl強,是強氧化劑.
2.與非金屬反應
燃燒:發光、發熱的劇烈化學反應.
思考:(1)氫氣和氯氣反應,在點燃和光照條件下反應的現象為什麼不同?
(2)怎樣用實驗證明HCl氣體極易溶於水?
答案:(1)二者混合程度不同、接觸面積不同所致.
點燃氫氣放入氯氣中,氫氣分子只在導管口跟少量氯氣分子接觸而化合成氯化氫分子,同時產生少量的熱,不能爆炸,呈蒼白色火焰.當點燃氫氣與氯氣的混合氣體時,大量的氫分子與氯分子接觸,迅速化合而產生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急劇膨脹而發生爆炸.
(2)將盛HCl的試管倒置於水槽中,水面慢慢上升至滿.
3.與水反應
在該反應中,氧化劑是Cl2,還原劑是Cl2,改寫成離子反應方程式是:Cl2+H2O
H++Cl-+HClO
(1)氯氣的水溶液叫氯水,飽和氯水呈現黃綠色,具有刺激性氣味,主要含有的粒子有Cl2、H2O、HClO、H+、Cl-、ClO-.
(2)次氯酸的性質
①弱酸性:是一元弱酸,屬弱電解質,酸性弱於碳酸.
HClO+NaOH=NaClO+H2O
NaClO+HCl=HClO+NaCl
2NaClO+CO2+H2O=Na2CO3+2HClO
②不穩定性:
由於HClO的分解,使Cl2和水逐漸反應,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現用現制,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氯水久置將變成稀鹽酸.
③強氧化性:HClO能氧化許多物質.
④殺菌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條、品紅試劑等有色物質褪色,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強的氧化性.
說明:乾燥Cl2本身沒有漂白性,只有轉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
思考:(1)液氯和氯水是一種物質嗎?
答案:不是.液氯是Cl2在加壓或冷卻時變成的液態Cl2,是純凈物,而氯水是氯氣溶於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2)①怎樣證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Cl2?
②用實驗證明氯氣能與水反應.
答案:①觀察氯水顏色,呈黃綠色,此即氯氣的顏色,說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Cl2.
②向新制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說明氯水中含有Cl-,即有部分氯氣與水反應了.
Cl2+H2O=HCl+HClO
AgNO3+HCl=AgCl↓+HNO3
另法: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紅布條或滴入幾滴品紅溶液,若布條或品紅褪色,說明新制氯水中有HClO,即Cl2與水發生了反應.
(3)氯水中有多種化學物質,故性質較復雜.下列現象各是基於哪種物質的什麼性質?
①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後褪色.
②向氯水中滴加飽和NaHCO3溶液,有氣泡出現.
③向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
答案:①H+、HClO ②H+ ③Cl-
4.與鹼溶液反應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上述兩反應中,Cl2作氧化劑和還原劑.
漂白粉:(1)有效成分是Ca(ClO)2
(2)漂白原理
c.Ca(ClO)2+CO2+H2O=CaCO3↓+2HClO
(3)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反應式說明)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
(4)保存方法:隔絕空氣密封保存.
將上述a、b、c三反應改寫成離子方程式:
a.Cl2+2OH-=Cl-+ClO-+H2O
b.Cl2+2OH-=Cl-+ClO-+H2O
c.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思考:(1)實驗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多餘的氯氣,為什麼?
(2)分別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和足量CO2氣體,產生的現象一樣嗎?為什麼?
答案:(1)Cl2有毒污染環境,Cl2可以跟NaOH溶液反應從而除去Cl2.
(2)不一樣,通入過量CO2沒有沉澱生成,CaCO3+CO2+H2O=Ca(HCO3)2.
四、用途
學習物質的用途要與其性質緊密聯系,因為性質決定用途.下列Cl2的用途各是基於Cl2的什麼性質?
用於消毒——溶於水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
制鹽酸——與H2反應生成HCl;
制漂白粉——與Ca(OH)2反應;
制多種農葯;
制氯仿等有機溶劑;
制塑料等.
思考:工業制漂白粉為什麼選用Ca(OH)2而不選用NaOH?而吸收Cl2防止中毒或污染空氣卻選用NaOH溶液而不選用Ca(OH)2?
答案:Ca(OH)2價廉易得、成本較低;NaOH溶液鹼性強、吸收效率高.
五、實驗室製法
1.反應原理
㈡ 凈化水的過程中為什麼要加入氯氣等物質
明礬叫十二水合硫酸鋁鉀,
化學式:kal(so4)2·12h2o
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回al(oh)3膠體:氫氧化鋁膠答體的吸附能力很強,可以吸附水裡懸浮的雜質,並形成沉澱,使水澄清。所以,明礬是一種較好的凈水劑。
㈢ 水的凈化中通入氯氣的作用
氯氣與水反應可生成具有殺菌消毒能力的次氯酸,殺滅水中病菌,故自來水凈化過程中通入氯氣的目的是消毒殺菌.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異味和色素,故家用凈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
根據凈水的原理、方法可知,蒸餾得到的水為純水,所以蒸餾的凈化程度最高.
故答案為:消毒殺菌;吸附;蒸餾.
㈣ 為什麼中國自來水的凈化仍然使用氯氣而是不是臭氧
臭氧的持久性不足,在管網的輸送途中馬上耗盡,容易滋生細菌。所以一般即使用臭氧消毒也要在出水時添加余氯。另外,我國的自來水標准不比歐美低,在大城市基本也能保證出水達標,出水水質可以直接飲用(不過剛出廠余氯很高)。但是由於管網問題導致輸送末端水質變差。最主要的原因是臭氧需要發生設備,相對液氯來說投資大,能耗也大。臭氧更多用在前期的污染物去除上(很多給水廠都會設前臭氧接觸池、後臭氧接觸池),消毒用得多的還是液氯,氯胺也有,污水廠也用次氯酸鈉,次氯酸鈉應付突擊檢查效果特別好…對這一話題,跟帖網友大致分為三派,一派堅持「有毒論」,指出「自來水裡面有氯氣,燒飯加熱後會殘留在飯里」,並有人稱「用純凈水煮飯,飯的顏色和香味都不一樣」;一派堅持「無毒論」,表示「氯氣容易揮發」、「吃了20幾年自來水煮飯都沒事」;其餘的人大多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選擇井水或開水煮飯,以求「安全」。記者發現,這一爭論的源頭是一則「千萬別直接用自來水煮食物,一定要看」的網路傳聞。傳聞稱,蒸煮食物時「自來水有氯,由於加熱時鍋蓋是蓋著的,氯全部包覆在食物上,有致癌的危險,所以一定要用煮沸過的開水或已過濾掉氯的水來蒸煮東西」。大家討論的對人體可能產生傷害的『余氯』主要是指氯氣,我們模擬家中正常的烹飪過程,分別使用自來水與純凈水做飯,檢測洗米水及米飯中余氯的含量。」欽州學院食品工程學院老師戴梓茹,向記者簡單介紹了實驗流程。
㈤ 水凈化過程中通入氯氣的原因
(1)殺菌消毒
(2)吸附 (3)蒸餾
試題分析:根據水的凈化知識可知,通入的氯氣能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可吸附色素、異味等,所以家用凈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蒸餾得到的是蒸餾水,蒸餾水是純凈物,即一種物質,故凈化程度較高的操作是蒸餾。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水的凈化原理,掌握水的凈化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㈥ 凈化水時,氯氣有什麼作用
你好
用空氣稀釋氯氣的目的是什麼
(1)最外層7個電子,只有1個單電子,O最外層6個電子,含2個單電子,則O原子不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產物中雜質氣體B能使石蕊試液顯藍色,為氨氣,可選酸來除雜,只有C中濃硫酸符合,
故答案為:不是;C;
(2)A.二氧化氯可廣泛用於工業和飲用水處理,代替氯氣,為「綠色」消毒劑,故A正確;
B.應用在食品工業中能有效地延長食品貯藏期,能殺菌消毒,故B正確;
C.穩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現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圍,便於運輸和應用,故C正確;
D.二氧化氯是一種極易爆炸的強氧化性氣體,在工作區和成品儲藏室內,要有通風裝置和監測及警報裝,故D正確;
故答案為:A、B、C、D;
(3)氯酸鈉氧化濃鹽酸生成氯化鈉、氯氣、二氧化氯、水,該反應為2NaClO3+4HCl(濃)═2NaCl+Cl2↑+2ClO2↑+2H2O,
故答案為:2NaClO3+4HCl(濃)═2NaCl+Cl2↑+2ClO2↑+2H2O;
(4)氯氣與固體亞氯酸鈉(NaClO2)反應,生成氯化鈉和二氧化氯,該反應為2NaClO2+Cl2═2NaCl+2ClO2,該法相比歐洲方法的優點為安全性好,沒有產生毒副產品,
故答案為:2NaClO2+Cl2═2NaCl+2ClO2;安全性好,沒有產生毒副產品;
(5)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還原氯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二氧化氯、水,該反應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
此法提高了生產及儲存、運輸的安全性,原因是反應過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釋作用,
故答案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反應過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釋作用.
㈦ 水的凈化中通入氯氣的目的是為了
氯氣有強氧化性,遇水能岐化為HCl和HClO,後者有強氧化性,能夠殺菌消毒。
㈧ 凈化污水為何要加氯
氯氣和水反應會生成HCL和HCLO,
CL2
+H2O=HCL+HCLO;HCLO具有強
氧化性
,能夠使水中的細菌被氧化而到達殺菌的效果
㈨ 污水處理工藝中加氯的目的是
該水處理工藝中加氯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殺菌。
㈩ 自來水廠再凈水過程中為什麼要加入氯氣
殺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