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樓上洗手間漏水滲到樓下怎麼處理法律
法律分析:樓上漏水,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
1、只要當事人能夠證明是由於樓上住戶的原因(過錯責任)造成當事人損失的,可以向其主張賠償;
2、如果雙方對賠償數額,協商無法達成一致的,應參照民事糾紛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㈡ 樓上漏水到樓下最好的解決辦法
樓上漏水樓下處理方法如下:
一、查清情況再做判斷
發生樓上漏水,首先應明確狀態。為了弄清情況,受損業主可請房屋質量檢驗部門對漏水原因及應如何修補作出鑒定。
1、如果是自己人為地去損壞的,就該你自己來解決問題了。
2、如果造成樓上漏水屬於樓上鄰居的責任。就聯系樓上業主來解決問題。
3、如果房子漏水即非人為,又還在質保期內,開發商就得擔起相應的責任。當然,如果你是最頂樓住戶,發生樓上漏水,必須是開發商或物業公司來進行維修的,並且費用也由他們承但。
二、交涉執行方法。
1、如果是第一張情況就自己花錢請人維修。
2、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樓上漏水的原因實為樓上鄰居的原因造成的話,受損業主可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向樓上或鄰居講清情況,提出修補要求及修補期間對自己造成損害的賠償問題。
3、如果是第三種情況,聯系開發商或者物業來維修,按照《商品住宅實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制度的規定》的規定,正常情況各部位、部件的保修內容和最低保修期限分別是: 屋面防水3年;牆面、廚房和衛生間地面、地下室、管道滲漏1年。
㈢ 樓上漏水,樓下可以怎麼處理
樓上漏水樓下處理方式:
1、先找業主或者是物業進行協調:若不是造成損失很大能私下解決的事情最好是私下裡解決。
2、起訴此業主並且要有賠償的權利:在跟業主和物業溝通無果以後,有起訴此業主並且要有賠償的權利。
3、要求賠償實際損失。
4、求助街道調解員:可求助街道調解員,找物業沒用,反映給街道調解員,調解員很公正,站在中間立場。
5、建議找法律服務所:如果調解不成功,建議直接起訴,准贏,如果怕麻煩,建議找法律服務所,費用遠比找律師便宜的多,性價比也合算。
6、對於漏水問題,首先要通過房屋質檢部門確定漏水的原因及責任人:如果屬於房屋本身的質量問題,可以要求物業修理。如果是鄰居造成,可以要求對方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對方拒不賠償的可以起訴,但是建議協商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二十七條 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標准和規范。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五條 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第二百九十六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
㈣ 樓上漏水到樓下的解決辦法
樓上漏水到樓下的解決辦法如下:
發生樓上漏水,首先應明確狀態。
1、要證明不是自己人為的去損壞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該你自己來解決問題了。
2、在查明造成樓上漏水屬於鄰居的責任。為了弄清情況,受損業主可請房屋質量檢驗部門對漏水原因及應如何修補作出鑒定。
3、要看房子還是不是在質保期內,因為一般新購房子的防水質保為5年,管道質保為2年。如果房子漏水即非人為,又還在質保期內,開發商就得擔起相應的責任。
當然,如果你是最頂樓住戶,發生樓上漏水,必須是開發商或物業公司來進行維修的,並且費用也由他們承但。
㈤ 如果樓上漏水漏到樓下,怎麼負責
樓上漏水漏到樓下,樓上有責任維修到不再漏水及賠償樓下相應的損失。如果不是樓下人為造成的滲漏水,都是樓上責任,樓上有責任維修到不再漏水到樓下及賠償樓下相應的損失。經雙方協調不合時,可以到到法院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由法院鑒定受損程度並予以判定。若是開發商交付的裝修房出現漏水,應當告知樓上,並立即聯系物業管理公司,由物業出面讓開發商按照質保協議進行維修。若已經過了質保期,應當讓物業責令樓上業主自行維修。若樓上業主通過物業拒不配合,應當拍攝照片、視頻等證據,可以通過業主委員會、社區幹警反應情況。當開發商按業主要求,派人來修補後,仍未解決漏水問題或維修不到位,反復兩次後,業主可以自行找人進行維修,費用由開發商來出。當開發商不予理會時,受損業主可以到當地質監部門進行投訴,或將開發商起訴至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八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二百八十六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對於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業主應當依法予以配合。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業主或者其他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或者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物業管理主要負責什麼方面
物業管理包含的內容:1、物業共用部位的維修、養護和管理;2、物業共用設施設備的運行、維修、養護和管理;3、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巡視、檢查;4、物業管理區域內裝飾裝修管理;5、供水、供電、供氣、電信等單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對相關管線、設施維修養護時進行必要的協調和管理。
㈥ 樓上漏水到樓下怎麼辦
樓上漏水,樓下的處理方式是,可與樓上的住戶協商要求其及時維修;如果樓上拒絕維修或給樓下造成財產或人身損害的,樓下可向法院起訴,依法要求樓上的住戶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以上資訊由固藍建築防水摘自網路,僅供參考!
㈦ 樓上的衛生間漏水到樓下怎麼維修
維修方法如下:
如果是管道滲水,只能刨瓷磚,換管子,重新做防水。如果是衛生間表面滲水,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行維修。
1、將表面的灰塵、油污、積水等處理干凈,並保持表面乾燥。
2、在能淋到水的整個面,如:瓷磚面、瓷磚縫、牆縫、管根等部位,噴刷滲透型防水劑,不可漏噴。
3、防水劑表面干以後,用防水膏填實所有瓷磚縫、及破損和缺陷部位。
4、對牆角、牆邊、管根等薄弱環節,用雲禹塑鋼泥封邊加固。
施工做法
1、在進行防水處理之前,一定先找平地面,如果地面不平對防水的效果可能會有影響,也可能造成因防水塗料薄厚不均而導致的開裂滲漏。地漏,牆角,管跟等接縫處要使用高彈性的柔性防水塗刷,因為衛生間的牆與地面之間的接縫處會移位最容易滲水。
2、牆面處理上要做大約30cm高的防水塗料,以防積水滲透牆面返潮,如果衛生間有淋浴房應將防水做到180cm,如果有浴缸,與浴缸相鄰的牆面防水高度應比浴缸高出30cm。
3、防水層做好後要留餘一定的時間,讓防水層與建築更好的融為一體,然後在防水層上做保護層再鋪地磚,施工過程中,可千萬馬虎不得,要盡量的保護防水層。
㈧ 樓上漏水導致樓下的損失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一、房屋漏水,樓下業主是可以起訴樓上業主賠償損失的,但首先需要查清漏水情況再做判斷,根據漏水的原因及損失情況來起訴賠償。 一旦發生樓上漏水,首先應明確狀態。為了弄清情況,受損業主可請房屋質量檢驗部門對漏水原因及應如何修補作出鑒定。而且要看房子是否還在質保期內,因為一般新購房子的防水質保為5年,管道質保為2年。如果房子漏水即非人為,又還在質保期內,開發商就得擔起相應的責任。
二、鄰里雙方的協調、查清情況後,如果樓上漏水的原因實為樓上鄰居的原因造成的話,受損業主可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向樓上或鄰居講清情況,提出修補要求及修補期間對自己造成損害的賠償問題。 貳、如果樓上鄰居不配合或不及時修補,受損業主可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將爭議提交到法院處理。
三、如樓上鄰居不理會法院的判決,受損方可以先自己請施工隊進行修補,所花費的費用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再通過法院要求樓上鄰居進行賠償。並且,當樓上鄰居不主動進行賠償時,受損害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八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二百九十條 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第二百九十六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
㈨ 樓上污水管漏水樓下損失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1、先向樓上住戶主張賠償,如其有足夠和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為開發商的原因,則由開發商進行賠償;2、若開發商和樓上住戶互相推諉的情形,可以根據遭受損失的程度估算數額與樓上住戶協商,協商不成的話,應對兩方提起訴訟,以確定責任的歸屬,彌補遭受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六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