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進水(進入污水處理廠時)的水溫是多少比如說夏季的水溫和冬季的水溫各是多少
夏季的水溫控制在40以下,因為,C/N不適應高於40度。若高的話可以加清水稀釋。
冬季的水溫控制在20度以上即可。過低的溫度會降低微生物的活性。
B. 生化處理污水時,水池的水溫需要調節嗎如何用溫度保證生化速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別為35℃和10℃。
以下是參考資料:
污水生化處理、如何處理污水問題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污水生化處理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日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在污水生化處理過程中,影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
一、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
二、環境類影響因素主要有:
(1)溫度。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別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對好氧生物反應來說,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濃度的溶解氧至關重要。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一般的,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為宜,過高則增加能耗,經濟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基質類因素和PH值決定於進水水質,對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監測和有關條例、法規的嚴格執行。對一般城市污水而言,這些因素大都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各參數基本能維持在適當范圍內。溫度的變化與氣候水處理設備有關,對於萬噸級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特別是採用活性污泥工藝時,對溫度的控制難以實施,在經濟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過設計參數的適當選取來滿足不同溫度變化的處理要求,以達到處理目標。因此,工藝控制的主要目標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過調控手段來改變的環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務就是採取合適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對活性污泥系統的影響,使其能持續穩定地發揮作用。
實現對生物反應系統的過程式控制制關鍵在於控制對象或控制參數的選取,而這又與處理工藝或處理目標密切相關。
前已述及溶解氧是生物反應類型和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參數,它能直觀且比較迅速地反映出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況,運行管理方便,儀器、儀表的安裝及維護也較簡單,這也是近十年我國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基本都實現了溶解氧現場和在線監測的原因。
C. 污水處理廠排出的費水溫度是多少
污水處理設計溫度一般是採用常溫設計(20攝氏度),但有些工藝溫度影響反應速度等,如厭氧裝置受溫度影響非常大。
D. 污水生化性能指標
污水的水溫對污水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水溫是表徵污水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各地的生活污水的年平均溫度差別不大,平約在10- 20心之間。工業生產污水的水溫與生產工藝有關,變化很大。污水的水溫過低(如低於5%C)或過高(如高於40°C )都影響污水的生物處理效果。
2、色度
污水由於所含雜質(懸浮固體、膠體或溶解物質)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顏色。生活污水的顏色常呈灰色。但是當污水中的溶解氧降低至零,污水所含有機物腐爛,則水的顏色轉呈黑褐色並有臭味。生產污水的色度因工礦企業的性 質而異,差別極大。有色污水排入水體後,會對環境造成表觀的污染,並會 減弱水體的透光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
色度可由懸浮固體、膠體或溶解物質形成。懸浮固體形成的色度稱為表色: 膠體或溶解物質形成的色度稱為真色。水的顏色用色度作為指標。
3、濁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細有機物、無機物、浮游生物等懸浮物和膠體 物都可以使水體變得渾濁而呈現-定濁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1mg一定粒度的藻土在 000l水中所構成的油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
4、臭昧
生活污水(的臭味主要由有機物腐敗產生的氣體造成。工業污水的臭味主性化合物造成。臭味不僅給人以感官不悅,甚至會危及人體生理健康, 引起呼吸! 困難、胸悶、嘔吐等。
5、固體物質
污水中的固體物質按存在形態的不同可分為懸浮的、膠體的和溶解的三 種。按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與生物體三種。固體含量用總固體 量作為指標,英文縮寫為TS。
把一定量水樣在105一110C烘箱中烘乾至恆重,所得的質量即為總固體 量(TS)。總固體包括溶解物質( DS )和懸浮固體物質或叫懸浮物(SS)。水 樣經過濾後,濾液蒸干所得的固體即為膠體和溶解性固體( DS),濾渣脫水 烘乾後即是懸浮固體( SS )。懸浮固體根據揮發性能可分為揮發性固體( VSS ) 和非揮發性固體或灰分( NVSS)兩種。將懸浮固體在600°C的溫度下灼燒, 揮發掉的量即是揮發性固體也稱灼燒減量,灼燒殘渣則是非揮發性固體。生 活廢水中,前者約佔70%,後者約佔30%。圖1-1為生活污水及某些工業廢 水懸浮固體含量。
膠體(顆粒粒徑為0.001 ~ 0.1 μm )和溶解固體或稱為溶解物也是由有 機物與無機物組成。生活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包括尿素、澱粉、糖類、脂肪、 蛋白質及洗滌劑等;溶解性無機物包括無機鹽、氯化物等。工業廢水的溶解性 固體成分極為復雜,視工礦企業的性質而異,主要包括種類繁多的合成高分 子有機物及重金屬離子等。溶解固體的濃度與成分對污水處理方法的選擇及 處理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
E. 污水處理過程中(就是最簡單的好氧厭氧處理中) 硝化池跟反硝化池的溫度 怎麼控制在最佳溫度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中對規定污水廠內生物處理構築物的水溫「宜」為10-37℃。專硝化反應的屬最佳溫度一般為20-30℃,15℃以下硝化反應速率下降,5℃以下停止;反硝化最佳溫度為20-40℃,15℃以下反硝化菌活性下降;普通好氧菌最佳溫度一般為15-30℃。
但污水處理構築物一般不刻意去為實現最佳溫度而採取額外技術措施提高水溫,因為這樣做的成本太高!只有冬季特別寒冷地區,水處理構築物採取保溫等措施,而不是增溫。另外,羅茨風機曝氣,會壓縮後的發熱空氣帶入水中,但對水溫影響較小。無法維持最佳溫度。
F. 灑業釀造車間污水有害物酒業釀造車間排出的廢水溫度多少
啤酒廢水主要來自麥芽車間(浸麥廢水),糖化車間(糖化,過濾洗滌廢水),發酵車間(發酵罐洗滌,過濾洗滌廢水),灌裝車間(洗瓶,滅菌廢水及瓶子破碎流出的啤酒)以及生產用冷卻廢水等。其水質及變幅范圍一般為:pH=5.5~7.0(顯微酸性),水溫為20~25℃,CODCr=1200~2300mg/L, BOD5=700~1400mg/L, SS=300~600mg/L, TN=30~70mg/L。水量為每生產1t啤酒廢水排放量為10~20m3,平均約15m3,目前全國啤酒廢水年排放量在2.5億m3以上。啤酒廢水按有機物含量可分為3類:①清潔廢水如冷凍機冷卻水,麥汁冷卻水等。這類廢水基本上未受污染。②清洗廢水如漂洗酵母水、洗瓶水、生產裝置清洗水等,這類廢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③含渣廢水如麥糟液、冷熱凝固物。剩餘酵母等,這類廢水含有大量有機懸浮性固體。啤酒工業廢水主要含糖類,醇類等有機物,有機物濃度較高,雖然無毒,但易於腐敗,排入水體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對水體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啤酒廢水的主要特點之一是BOD5/CODCr值高,一般在50%及以上,非常有利於生化處理,同時生化處理與普通物化法、化學法相比較:一是處理工藝比較成熟;二是處理效率高,CODCr、BOD5去除率高,一般可達80%~90%以上;三是處理成本低(運行費用省)。
G. 污水進水(進入污水處理廠時)的水溫是多少比如說夏季的水溫和冬季的水溫各是多少
一般夏季26,冬季10度之類的波動,不同區域不同
H. 國家一級a排放的水水溫多少
國家對城市污水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標準的A標准如下:
表 1 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 mg/l
1 、化學需氧量(CODcr) 50 mg/l
2 、生化需氧量(BOD5) 10mg/l
3 、懸浮物(SS) 10 mg/l
4、 動植物油 1 mg/l
5 、石油類 1 mg/l
6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0.5 mg/l
7、 總氮 (以 N 計) 15 mg/l
8、 氨氮(以 N 計) ① 5(8)mg/l
9、 總磷(以 P 計) 0.5 mg/l
10 、色度(稀釋倍數) 30 mg/l
11、 pH 6-9mg/l
12 、糞大腸菌群數(個/L) 10^3 mg/l
備 註: ①括弧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弧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
I. 污水處理的水溫控制在多少度
污水處理一般是通過厭氧發酵技術,可分為中溫和高溫發酵,中溫溫度控制在35度左右,而高溫溫度控制在55度左右.
J. 排放處理後的水水溫要小於多少攝氏度,國家有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根據CJ343-2010的標准,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水溫不得大於35攝氏度,A、B、C等級都是這個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