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博誠華偉生物醫葯污水排放標准
生物法制葯的廢水可分為提取廢水、洗滌廢水和其他廢水。廢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發醉殘余的營養物,如糖類、蛋白質、脂類和無機鹽類(Ca2+、Mg2+,K+,Na+,SO42-,HPO42-,Cl-,C2O4等),其中包括酸、鹼、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等。
提取廢水是經提取有用物質後的發酵液,所以有時也叫發酵廢水。含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機組分及其分解產物,為該類廢水的主要污染源。另外,在發酵過程中由於工藝需要採用一些化工原料,廢水中也含有一定的酸、鹼和有機溶劑等。
生物制葯廠大多有冷卻水排放。一般污染段濃度不大,可直接排放,但最好回用。有些葯廠還有酸、鹼廢水,經簡單中和可達標排放。在生物制葯廢水中,維生素C生產廢水有機污染也十分嚴重,綜合廢水的COD含量可達為8000到10000mg/L,含甲醇、乙醇、甲酸、蛋白質、古龍酸、磷酸鹽等物質,廢水偏酸性。
② 維生素廢水處理是怎樣保存的
一種維生素C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以下步驟:將維生素C生產廢水調節pH至中性;將廢水引入絮凝沉澱池中,加入絮凝劑進行處理;將廢水抽濾,然後濾液過微濾膜和超濾膜進行處理;廢水進入厭氧生物濾池進行厭氧處理;廢水進入好氧生物濾池進行好氧處理。本發明採用絮凝、微濾、超濾、厭氧、好氧相結合的工藝對廢水進行處理,所用絮凝劑絮凝效果好,可以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初步的處理,然後通過微濾和超濾可以將大分子物質從廢水中分離處理,大大減輕了後期生物處理的難度,提高了廢水處理的效率。
③ 醫葯工業廢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來源
摘要 制葯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水是主要污染源,盡管制葯工業產值僅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17%,但其廢水排放量佔全國廢水排放量的2%。制葯行業廢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3-N)、氰化物及揮發酚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如果流入人體,後果不堪設想。在下面介紹的制葯廢水的來源和危害中,可以認識到治理制葯廢水的必要性。
④ 制葯廢水特點
制葯工業廢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產廢水、合成葯物生產廢水、中成葯生產廢水以及各類制劑生產過程的洗滌水和沖洗廢水四大類。其廢水的特點是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鹽量高,特別是生化性很差,且間歇排放,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隨著我國醫葯工業的發展,制葯廢水已逐漸成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處理該類廢水是當今環境保護的一個難題。
1 制葯廢水的處理方法
制葯廢水的處理方法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物化處理、化學處理 、生化處理 以及多種方法的組合處理等,各種處理方法具有各自的優勢及不足。
1.1 物化處理
根據制葯廢水的水質特點,在其處理過程中需要採用物化處理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或後處理工序。目前應用的物化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氣浮、吸附、氨吹脫、電解、離子交換和膜分離法等。
1.1.1 混凝法
該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的一種水質處理方法,它被廣泛用於制葯廢水預處理及後處理過程中,如硫酸鋁和聚合硫酸鐵等用於中葯廢水等。高效混凝處理的關鍵在於恰當地選擇和投加性能優良的混凝劑。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發展,由成分功能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劉明華等以其研製的一種高效復合型絮凝劑F-1處理急支糖漿生產廢水,在 pH為6.5, 絮凝劑用量為300 mg/L時,廢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顯優於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醯胺(PAM)等單一絮凝劑。
1.1.2 氣浮法
氣浮法通常包括充氣氣浮、溶氣氣浮、化學氣浮和電解氣浮等多種形式。新昌制葯廠採用CAF渦凹氣浮裝置對制葯廢水進行預處理,在適當葯劑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1.1.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類、吸附樹脂等。武漢健民制葯廠採用煤灰吸附-兩級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其廢水。結果顯示, 吸附預處理對廢水的COD去除率達41.1%,並提高了BOD5/COD值。
1.1.4 膜分離法
膜技術包括反滲透、納濾膜和纖維膜,可回收有用物質,減少有機物的排放總量。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相變及化學變化、處理效率高和節約能源。朱安娜等採用納濾膜對潔黴素廢水進行分離實驗,發現既減少了廢水中潔黴素對微生物的抑製作用,又可回收潔黴素。
1.1.5 電解法
該法處理廢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優點而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電解法又有很好的脫色效果。李穎採用電解法預處理核黃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1%、83%和67%。
1.2 化學處理應用化學方法時,某些試劑的過量使用容易導致水體的二次污染,因此在設計前應做好相關的實驗研究工作。化學法包括鐵炭法、化學氧化還原法(fenton試劑、H2O2、O3)、深度氧化技術等。
1.2.1 鐵炭法
工業運行表明,以Fe-C作為制葯廢水的預處理步驟,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樓茂興等[9]採用鐵炭—微電解—厭氧—好氧—氣浮聯合處理工藝處理甲紅黴素、鹽酸環丙沙星等醫葯中間體生產廢水,鐵炭法處理後COD去除率達20%,最終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一級標准。
1.2.2 Fenton試劑處理法
亞鐵鹽和H2O2的組合稱為Fenton試劑,它能有效去除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無法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隨著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鹽(C2O42-)等引入Fenton試劑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強。程滄滄等[10]以TiO2為催化劑,9 W低壓汞燈為光源,用Fenton試劑對制葯廢水進行處理,取得了脫色率100%,COD去除率92.3%的效果,且硝基苯類化合物從8.05 mg/L降至0.41 mg/L。
1.2.3採用該法能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對COD有較好的去除率。如Balcioglu等對3種抗生素廢水進行臭氧氧化處理,結果顯示,經臭氧氧化的廢水不僅BOD5/COD的比值有所提高,而且COD的去除率均為75%以上。
1.2.4 氧化技術
又稱高級氧化技術,它匯集了現代光、電、聲、磁、材料等各相近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電化學氧化法、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聲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術具有新穎、高效、對廢水無選擇性等優點,尤其適合於不飽合烴的降解,且反應條件也比較溫和,無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與紫外線、熱、壓力等處理方法相比,超聲波對有機物的處理更直接,對設備的要求更低,作為一種新型的處理方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肖廣全等[13]用超聲波-好氧生物接觸法處理制葯廢水,在超聲波處理60 s,功率200 w的情況下,廢水的COD總去除率達96%。
1.3 生化處理
生化處理技術是目前制葯廢水廣泛採用的處理技術,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好氧-厭氧等組合方法。
1.3.1 好氧生物處理
由於制葯廢水大多是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好氧生物處理時一般需對原液進行稀釋,因此動力消耗大,且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很難直接生化處理後達標排放,所以單獨使用好氧處理的不多,一般需進行預處理。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氣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接觸氧化法、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等。
1.3.2 厭氧生物處理
目前國內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是以厭氧法為主,但經單獨的厭氧方法處理後出水COD仍較高,一般需要進行後處理(如好氧生物處理)。目前仍需加強高效厭氧反應器的開發設計及進行深入的運行條件研究。在處理制葯廢水中應用較成功的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復合床(UBF)、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水解法等。
(2)UBF法買文寧等將UASB和UBF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UBF具有反應液傳質和分離效果好、生物量大和生物種類多、處理效率高、運行穩定性強的特徵,是實用高效的厭氧生物反應器。
(3)水解酸化法
水解池全稱為水解升流式污泥床(HUSB),它是改進的UASB。水解池較之全過程厭氧池有以下優點:不需密閉、攪拌,不設三相分離器,降低了造價並利於維護;可將污水中的大分子、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改善原水的可生化性;反應迅速、池子體積小,基建投資少,並能減少污泥量。近年來,水解-好氧工藝在制葯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某生物制葯廠採用水解酸化-二段式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制葯廢水,運行穩定,有機物去除效果顯著,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分別為90.7%、92.4%和87.6%。
1.3.3 厭氧-好氧及其他組合處理工藝
由於單獨的好氧處理或厭氧處理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而厭氧-好氧、水解酸化-好氧等組合工藝在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耐沖擊性、投資成本、處理效果等方面表現出了明顯優於單一處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2 制葯廢水的處理工藝及選擇
制葯廢水的水質特點使得多數制葯廢水單獨採用生化法處理根本無法達標,所以在生化處理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一般應設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和pH,且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某種物化或化學法作為預處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鹽度及部分COD,減少廢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質,並提高廢水的可降解性,以利於廢水的後續生化處理。
預處理後的廢水,可根據其水質特徵選取某種厭氧和好氧工藝進行處理,若出水要求較高,好氧處理工藝後還需繼續進行後處理。具體工藝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廢水的性質、工藝的處理效果、基建投資及運行維護等因素,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總的工藝路線為預處理-厭氧-好氧-(後處理)組合工藝。如陳明輝等採用水解吸附—接觸氧化—過濾組合工藝處理含人工胰島素等的綜合制葯廢水,處理後出水水質優於GB8978-1996的一級標准。氣浮-水解-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化學制葯廢水、復合微氧水解-復合好氧-砂濾工藝處理抗生素廢水、氣浮-UBF-CASS工藝處理高濃度中葯提取廢水等都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3 制葯廢水中有用物質的回收利用
推進制葯業清潔生產,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以及中間產物和副產品的綜合回收率,通過改革工藝使污染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減少或消除。由於某些制葯生產工藝的特殊性,其廢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對這類制葯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加強物料回收和綜合利用。如浙江義烏華義制葯有限公司針對其醫葯中間體廢水中含量高達5%~10%的銨鹽,採用固定刮板薄膜蒸發、濃縮、結晶、回收質量分數為30%左右的(NH4)2SO4、NH4NO3作肥料或回用,具有明顯經濟效益;某高科技制葯企業用吹脫法處理甲醛含量極高的生產廢水,甲醛氣體經回收後可配成福爾馬林試劑,亦可作為鍋爐熱源進行焚燒。通過回收甲醛使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並且4~5年內可將該處理站的投資費用收回[33],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但一般來說,制葯廢水成分復雜,不易回收,且回收流程復雜,成本較高。因此,先進高效的制葯廢水綜合治理技術是徹底解決污水問題的關鍵。
⑤ 制葯廢水有哪些特點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制葯廢水主要表現為:(1)有機污染物濃度高。不完全原材料,包括發酵殘余基質和發酵殘余基質和養分、溶萃殘余液、溶溶萃殘余液、印染灌注廢液以及印染灌注廢水、以及大量副產品、少量成產品將流出水,少量成產品將流出水,導致COD濃度在廢水中COD濃度在5000mg/L以上5000mg/L以上;
(2)難生物分解物、有毒有害物多。醫葯生產廢水中殘留的抗生素、鹵素化合物、醚類、硝類、硫醚、礬類、一些雜環化合物和有機溶劑等葯物,大多屬於生物難降解物質,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對微生物有抑製作用。此外,鹵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有機氮化合物、分散劑或具有殺菌作用的表面活性劑對微生物有很大的毒性作用,給制葯廢水的生化處理帶來很大的困難;
(3)大沖擊載荷。制葯廠的廢水由於生產工藝要求,一般是間歇排放,溫度、污染物濃度和酸鹼度均隨時間變化較大。此外,大量高濃度、短時間集中排放的廢水,如發酵罐倒罐出水,會造成較大的負荷影響;
(4)高鉻和高濃重的高鉻和重臭和重臭味。醫葯廢水是利用大量的化學劑和動植物組織作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這些材料進入廢水中會產生更大的氣味和更深的鉻。並且經一般污水處理流程後難以徹底去除,對環境影響較大。
(5)懸浮固體濃度高。抗生素、中葯等葯用廢水常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菌絲體或中葯殘留物,廢水ss高。例如青黴素生產廢水SS一般為5000~23000mg/L。
⑥ 有沒有人知道生物制葯和化學制葯的污染特點
制葯工業廢水抄按產品可分為四大類襲
(1)合成葯物生產廢水。該類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大,多含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和微生物生長抑制劑;化學合成制葯廢水COD濃度高,含鹽量大,主要污染物質為有機物,如脂肪、苯類有機物、醇、酯、石油類、氨氮、硫化物及各種金屬離子等。
(2)生物發酵法制葯(生產抗生素和維生素)生產廢水。分為提取廢水、洗滌廢水、維C生產廢水、和其他廢水,其中發酵濾液、提取的萃余液、蒸餾釜殘液、吸附廢液導管廢液等廢水的有機物濃度濃度很高,COD可高達5000—80000mg/L;廢水中SS濃度可達5000—23000mg/L;廢水存在難生物降解和有抑菌作用的抗生素物質,當抗生素濃度大於100mg/L時,會抑制好氧污泥活性。
(3)中成葯生產廢水。其水質波動性較大,COD可高達6000mg/L,BOD可達2500mg/L,主要含有天然有機物質;
(4)各種葯物生產過程的洗滌水和沖洗水。主要來自葯劑殘液、原料洗滌水和地面沖洗水。
⑦ 廢水中有哪些有機物
總體上分為顆粒狀有機物和溶解性有機物,顆粒狀有機物在普通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它包括有生命的有機體(浮游動植物、細菌菌團等)和無生命的有機物顆粒,後者在水中可逐漸沉降。溶解性有機物包括真溶液狀態和膠體狀態兩種,又可分為類脂物質、氨基酸、烴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腐殖質等。主要的有機物有以下幾種:(1)碳水化合物 天然水體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各種單糖和復雜的多糖類,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總濃度為200-600ug*L-1。天然水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是許多微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營養物,易被分解,其水解產物為五碳糖和六碳糖;(2)腐殖質 在天然水域和土壤中,尤其是泥碳和腐泥中,廣泛存在著分子組成復雜、性質較為穩定、而化學成分不十分確定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通常稱為腐殖質,顯然是多種物質的綜合體,它們中大部分的成分和結構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有些研究者認為,由於成因不同海水和淡水中腐殖質有所差異。但是這類物質基本均是動植物屍體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形成的。腐殖質通常可以看作是低聚物(相對分子質量為300-30000),含有酚羥基和羥基,有較低數量的脂族羥基。根據其在鹼x性和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腐殖質通常劃分為以下三種:①腐殖酸,在鹼性溶液中溶解,但酸化後即沉澱;②富里酸,這是腐殖質中在酸化水溶液中存在的部分,也是在整個pH范圍內都溶解的部分;③腐黑物,以酸或鹼都不能提取的部分。這三種腐殖質結構相似,但相對分子質量和官能團含量不同,富里酸相對分子質量可能低於腐殖酸和腐黑物,但親水基團較多。Schnitzer根據分級分離和降解研究指出,富里酸是由酚和苯羧酸以氫鍵結合而成,形成聚合物結構,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子對河水中腐殖酸鹽的凝聚作用有關。
(3)類脂化合物 類脂化合物是能被非極性或弱極性有機溶劑萃取的組分,如長鏈脂肪酸、脂肪酸酯或蠟酯、長鏈醇、磷脂、甾族化合物等,萃取時,雖然烴類可同時被萃取,但習慣上將它們另歸一類。
(4)含氮有機物 水體中含氮有機物主要是氨基酸和多肽,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元,其主要來源於浮游生物的代謝和分解產物,它能為異養微生物提供有機物質和能源,通常存在於淡水、海水中的是低分子量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和絲氨酸等),總氨基酸含量一般為10-100ug/L。此外水體中存在的含氮化合物還有尿素、嘌
呤和尿嘧啶等,它們也是水生生物的降解產物。
(5)烴類 烴類能與類脂物同時被有機溶劑萃取,在環境污染的監測中,水體中烴類有其特殊的重要性。石油烴類的存在與人類活動有關,進入水體中的石油可導致水體缺氧,從而造成對生物的威脅,而鹵代烴類農葯和多氯聯苯是人工合成物,而自然界中又不存在分解這些化合物的酶類,因此它們在水體中滯留時間很長,不易被分解,具有很高的生物毒性。
(6)維生素 在天然水體中已檢出的維生素有硫胺素(維生素B1)、鈷胺素(維生素B12)和生物素(維生素H),它們在水體中的含量極微,但與生物生長關系十分密切。(7)其它化合物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化合物外,在水體中已檢出的還有丙酮、丁酮、甲乙酮、丁醛、糠醛、核酸、甲烷、乙烷、丙烷、乙酸乙酯和某些刺激素和生長抑制劑等有機化合物。
⑧ 制葯廢水用什麼處理
制葯廢水的處理工藝及選擇:
制葯廢水的水質特點使得多數制葯廢水單獨采內用生化法容處理根本無法達標,所以在生化處理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一般應設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和pH,且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某種物化或化學法作為預處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鹽度及部分COD,減少廢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質,並提高廢水的可降解性,以利於廢水的後續生化處理。
預處理後的廢水,可根據其水質特徵選取某種厭氧和好氧工藝進行處理,若出水要求較高,好氧處理工藝後還需繼續進行後處理。具體工藝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廢水的性質、工藝的處理效果、基建投資及運行維護等因素,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總的工藝路線為預處理-厭氧-好氧-(後處理)組合工藝。採用水解吸附—接觸氧化—過濾組合工藝處理含人工胰島素等的綜合制葯廢水,處理後出水水質優於GB8978-1996的一級標准。氣浮-水解-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化學制葯廢水、復合微氧水解-復合好氧-砂濾工藝處理抗生素廢水、氣浮-UBF-CASS工藝處理高濃度中葯提取廢水等都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⑨ 生物制葯和化學制葯的污染特點
生物制葯和化學制葯企業污染的特點,排出的廢水有哪幾種類型及其採用的處理工藝?
請問有人知道嗎?
制葯工業廢水按產品可分為四大類
(1)合成葯物生產廢水。該類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大,多含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和微生物生長抑制劑;化學合成制葯廢水COD濃度高,含鹽量大,主要污染物質為有機物,如脂肪、苯類有機物、醇、酯、石油類、氨氮、硫化物及各種金屬離子等。
(2)生物發酵法制葯(生產抗生素和維生素)生產廢水。分為提取廢水、洗滌廢水、維C生產廢水、和其他廢水,其中發酵濾液、提取的萃余液、蒸餾釜殘液...
⑩ 制葯工業廢水怎麼處理
含N、S及鹵素類的有機廢液處理。此類廢液包含的物質:吡啶、喹啉、甲基吡啶、氨基酸、醯胺、二甲基甲醯胺、二硫化碳、硫醇、烷基硫、硫脲、硫醯胺、噻吩、二甲亞碸、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類、氯苯類、醯鹵化物和含N、S、鹵素的染料、農葯、顏料及其中間體等等。對其可燃性物質,用焚燒法處理。但必須採取措施除去由燃燒而產生的有害氣體(如SO2、HCl、NO2、二惡英等)。對多氯聯苯之類物質,因難以燃燒而有一部分直接被排出,要加以注意。對難於燃燒的物質及低濃度的廢液,用溶劑萃取法、吸附法及水解法進行處理。但對氨基酸等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質,經用水稀釋後,即可排放。含酸、鹼、氧化劑、還原劑的廢液處理。此類廢液包括:含有硫酸、鹽酸、硝酸等酸類和氫氧化鈉、碳酸鈉、氨等鹼類,以及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類氧化劑與硫化物、聯氨等還原劑的有機類廢液。首先,按無機類廢液的處理方法,把它分別加以中和。然後,若有機類物質濃度大時,用焚燒法處理(保管好殘渣)。能分離出有機層和水層時,將有機層焚燒,對水層或其濃度低的廢液,則用吸附法、溶劑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進行處理。但是,對其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質,用水稀釋後,即可排放。此類廢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輕油、重油、潤滑油、切削油、機器油、動植物性油脂及液體和固體脂肪酸等物質的廢液。對其可燃性物質,用焚燒法處理。對其難於燃燒的物質及低濃度的廢液,則用溶劑萃取法或吸附法處理。對含機油之類的廢液,含有重金屬時,要保管好焚燒殘渣。含石油、動植物性油脂的廢液處理。此處理方式與含酸、鹼、氧化劑、還原劑的廢液處理方式相同。含有機磷的廢液處理。此類廢液包括:含磷酸、亞磷酸、硫代磷酸及膦酸酯類,磷化氫類以及磷系農葯等物質的廢液。對其濃度高的廢液進行焚燒處理(因含難於燃燒的物質多,故可與可燃性物質混合進行焚燒)。對濃度低的廢液,經水解或溶劑萃取後,用吸附法進行處理。含酚類物質的廢液處理。此類廢液包含的物質:苯酚、甲酚、萘酚等。對其濃度大的可燃性物質,可用焚燒法處理。而濃度低的廢液,則用吸附法、溶劑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