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廢水中的TKN是什麼意思 請問在廢水中,TKN的中文意思是什麼也就是說它是一種什麼污染物
總凱氏氮,用凱氏定氮法做出的水中總氮含量.
㈡ 污水處理中BOD/TKN什麼意思,代表的含義是什麼
BOD代表的是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TKN總凱氏氮,用凱氏定氮法做出的水中總氮含量。水質監測指標的一項。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簡寫):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通常情況下是指水樣充滿完全密閉的溶解氧瓶中,在20℃的暗處培養5d,分別測定培養前後水樣中溶解氧的質量濃度,由培養前後溶解氧的質量濃度之差,計算每升樣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其單位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
TKN包括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轉化為銨鹽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此類有機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肽、腖、核酸、尿素以及合成的氮為負三價形態的有機氮化合物。通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水中氨氮和有機氮的總和。既凱氏氮,水質監測指標的一項。
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轉化為銨鹽 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此類有機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肽、腖、核酸、尿素 以及合成的氮為負三價形態的有機氮化合物。通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水中氨氮和有機氮的總和。
(2)污水中TKN怎麼得到擴展閱讀:
水質影響因素:
1、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2、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
3、余氯: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後,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續的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證供水水質。
4、化學需氧量: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
5、細菌總數:水中含有的細菌,來源於空氣、土壤、污水、垃圾和動植物的屍體,水中細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國規定飲用水的標准為1ml水中的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
6、總大腸菌群:是一個糞便污染的指標菌,從中檢出的情況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糞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凈化過程中,通過消毒處理後,總大腸菌群指數如能達到飲用水標準的要求,說明其他病原體原菌也基本被殺滅。標準是在檢測中不超過3個/L。
㈢ 哪位大佬知道污水處理中的BOD/TKN是什麼意思啊
TKN為凱氏氮,主要包含有機氮和氨氮,B/TKN用來評價污水脫氮所需有機物是否滿足脫氮過程中反硝化過程的碳源的需求。比值過低不利於脫氮,一般認為這一比值不能小於4
㈣ 關於污水處理的問題,進水TKN為35mg/L,出水氨氮為35mg/L,求TN去除率
這個無法得知。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而TN包括TKN和硝態氮、疊氮,現在知道的條件無法求總氮去除率。
㈤ TKN負荷是什麼
TKN既凱氏氮,水質監測指標的一項。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轉化為銨鹽 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此類有機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氨基酸、肽、腖、核酸、尿素 以及合成的氮為負三價形態的有機氮化合物。通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水中氨氮和有機氮的總和。
㈥ 怎樣利用化學法除氨氮
化學法除氨氮是根據廢水中污染物的性質,必要時投加某種化工原料(氨氮專去除劑SN-1),屬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溫度、催化劑、pH值、壓力、攪拌條件、反應時間、配料比例等等)進行化學反應,使廢水中污染物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澱物或聚合物,或者生成不溶於水的氣體產物,從而使廢水凈化,或者達到一定的去除率。選擇合適的化工原料也很重要。
㈦ 污水處理中碳氮磷的計算公式
說到污水處理指標中碳氮磷比例,首先要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活性污泥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而厭氧條件下則是200:5:1。
其次,各參數的含義: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亞硝氮和硝態氮,因為除了反硝化細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氮源,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碳氮磷比例的來源:
說法一:Mc Carty於1970年將細菌原生質分子式定為C5H7O2N,若包括磷為C60H87N12O23P,其中C、N、P所佔的百分數分別為52.4%、12.2%、2.3%.對於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來說,在被降解的BOD5中,約有20%的物質被用於細胞物質的合成,80%被用來進行能量代謝所以進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
說法二:細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統中的C:N=8(介於二者之間),同時由於只有40%的碳源進入到細胞中,所以這個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參照一。
活性污泥系統是個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是細菌,還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這個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細菌的組成,而是整個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的營養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給出了說法二。個人也覺得說法二更符合具說服力,同時對於活性污泥系統而言,這個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總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因此,理論如此,實際操作接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