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網上資料中碰到這樣一個問題:PH值=9的污水是(酸)性。 是資料錯了,還是其他何解
PH>7;偏抄鹼性襲
PH=7;中性
PH<7;偏酸性
這個規則就是這么規定的。大家都遵守這個規定。PH=9 是鹼性的。
你這個問題說PH=9是酸性的,那它一定還有什麼條例你沒有說出來,相對那個條件或參照物來,這個污還是酸性的,這樣就不矛盾了。
2. 如何分辨鹼性水還是酸性水
可以使用試紙進行測量。
眾所周知,酸、鹼性在化學上以pH值來表示,pH=7為中性,pH<7為酸性,pH>7為鹼性。
pH試紙上有甲基紅、溴甲酚綠、百里酚藍這三種指示劑。甲基紅、溴甲酚綠、百里酚藍和酚酞一樣,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均會按一定規律變色。
但最有效的方法是用PH試紙,PH劑等來區分,根據標准比色卡對照後可知酸鹼性。能是紫色石蕊試劑變藍色的是鹼性,能是紫色石蕊試劑變紅的是酸性。能是酚酞試劑變紅色的是鹼性。
使用時,撕下一條,放在表面皿中,用一支乾燥的玻璃棒蘸取一滴待測溶液,或用膠頭滴管吸取溶液滴在試紙中部,再根據試紙的顏色變化與標准比色卡比對就可以知道溶液的酸鹼性度。
(2)污水中酸鹼性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使用方法
1、檢驗溶液的酸鹼度:取一小塊試紙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潔凈乾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滴於試紙的中部,觀察變化穩定後的顏色,與標准比色卡對比,判斷溶液的性質。
2、檢驗氣體的酸鹼性:先用蒸餾水把試紙潤濕,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再送到盛有待測氣體的容器口附近,觀察顏色的變化,判斷氣體的性質。(試紙不能觸及器壁)
3. 怎麼樣分別水質的好壞,軟硬是怎麼一回事
水質的好壞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分辨:
一、水的渾濁度:由於自來水中含有膠體和懸浮狀態的微粒,使的原是無色無味的水產生渾濁的程度稱為濁度。渾濁度是一種光學效應,是光線透過液體時受到阻礙的程度,表示液體對於光線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二、水的色度:水的色度是對天然水或處理後的各種水進行顏色定量測定時的指標。產生顏色的原因是由於溶於水的腐殖質、有機物或無機物造成。工業廢水也可能使水體產生各種各樣的顏色。例如:粘土-黃色,鐵的氧化物-褐色,硫化物-淺藍色,藻類-綠色,腐敗的有機物-黑褐色。
三、水的臭味:水中的微生物、水生動物、植物的繁殖和腐爛而發出的臭味;水中有機物質的腐敗分解而散發的臭味;水的溶解性氣體如H2S、NH3、SO2;溶解性鹽類或泥土的氣味、排入水體的工業廢水所含如石油、酚類等臭味、消毒水過程加入氯氣的氣味。
四、水的硬度:水中有些金屬陽離子,同一些陰離子結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熱的過程中,由於蒸發濃縮,容易形成水垢,附著在受熱面上而影響熱傳導,我們把水中這些金屬離子的總濃度稱為水的硬度。由於其它的金屬離子在水中的濃度很低,故通常把水中的鈣、鎂離子的濃度看作是水的硬度。
五、水電導率(T.D.S):水的導電性即水的電阻的倒數,通常用它來表示水的純凈度。由於水中含有各種溶解性鹽類,並以離子的形態存在。當水中有電極存在時,這些離子就可以使水產生導電作用,故水的導電能力的強弱程度就稱為電導率。
六、水的酸鹼性:以水的氫離子濃度對數的負值表示水的酸鹼度,即水的PH值大小,小於7是鹼性,等於7是中性,大於7是酸性。可以通過感官直接來分辨自來水的水質可以通過水的色度、渾濁度、氣味等,水是無色透明的,無嗅無味。水質好壞的准確測量時需要專業的工具,陶氏凈水器提示:像TDS筆等來檢測水的含金屬值。如果水質比較渾濁,說明水含雜質較多,不能飲用;水有異味,除了本身的帶氯氣的氣味,有其他的味道也不能飲用。水煮沸後,如果容易結垢說明水質硬度很高,容易讓人產生結石等,長期飲用有害身體。
健康的好水必須具備以下八項理化標准:
(1)不含任何對人體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
(2)水的硬度適度,介於30-200mg/L之間。
(3)人體所需礦物質含量適中。
(4)PH值呈弱鹼性。
(5)水中溶解氧不低於7mg/L。
(6)水分子團的半幅度小於100HZ。
(7)水的營養生理功能要強 。
(8)要帶負電位。
水分為軟水、硬水,凡不含或含有少量鈣、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反之稱為硬水。水的硬度成份,假如是由碳酸氫鈉或碳酸氫鎂引起的,系暫時性硬水(煮沸暫時性硬水,分解的碳酸氫鈉,天生的不溶性碳酸鹽而沉澱,水由硬水變成軟水);假如是由含有鈣、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引起的,系永久性硬水,經煮沸後不能去除。以上兩種硬度合稱為總硬度。 依照水的總硬度值大致劃分,總硬度0-30ppm稱為軟水,總硬度60ppm以上稱為硬水,高品質的飲用水不超過25ppm,高品質的軟水總硬度在10ppm以下。在自然水中,闊別城市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屬於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水庫水,多屬於暫時性硬水,部門地下水屬於高硬度水
硬水是溶有較多含鈣、鎂物質的水; 軟水是溶有較少或不含鈣、鎂物質的水!
4. 什麼是酸鹼鹽是不是酸就呈酸性,鹼就呈鹼性,鹽就是中性酸鹼性如何辨別它和陰陽離子有關系嗎
你的問題還真是多呀,把化學這方面的問題差不多都問了,你要自己慢慢一個個記下來呀~
這是個積累的過重
下面給你參考下:
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例如:H₂SO₄(硫酸),HCl(鹽酸),HNO₃(硝酸),H₂CO₃(碳酸)
鹼: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例如 :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NH₃·H₂0(氨水)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₄氨根)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例如:Na₂CO₃(碳酸鈉),CuSO₄(硫酸銅) ,NH₄NO₃(硝酸銨)
僅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酸。
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鹽,不一定都是如此。
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鹼。
編輯本段
酸鹼鹽的種類
在化學上,廣義的鹽是由陽離子(正電荷離子)與陰離子(負電荷離子)所組成的中性(不帶電荷)的離子化合物
1.和酸發生反應[復分解反應]酸+鹽→新鹽+新酸(強酸→弱酸)這里的鹽可以是不溶性鹽。
[舉例]2HCl+Na₂CO₃=H₂O+CO₂↑+2NaCl (碳酸不穩定會繼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2.和鹼發生反應[復分解反應]鹼(可溶)+鹽(可溶)→新鹼+新鹽
[舉例]2NaOH+CuSO₄=Cu(OH)₂↓+Na₂SO₄
3.和某些金屬反應[置換反應]鹽+金屬(某些)→新金屬+新鹽
反應中的金屬一定要比鹽中的金屬活潑才可以把它給置換出來
[舉例]Zn+CuSO₄=ZnSO₄+Cu
鹽也分為正鹽,酸式鹽,中性鹽,鹼式鹽,復鹽。
正鹽:單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
酸式鹽: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氫離子 酸根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
鹼式鹽: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氫氧根離子 酸根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
復鹽:由不同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
鹼式鹽詳細解釋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除酸根離子外還有氫氧根離子,陽離子為金屬離子(或NH₄+)的鹽。
酸跟鹼反應時,弱鹼中的氫氧根離子部分被中和,生成的鹽為鹼式鹽。鹼式鹽,二元鹼或多元鹼才有可能形成鹼式鹽。鹼式鹽的組成及性質復雜多樣。鹼式碳酸銅Cu₂(OH)₂CO₃和化鎂Mg(OH)Cl等都屬於鹼式鹽。
鹼式鹽是鹼被酸部分中和的產物。
編輯本段
鹽的電離和水解
關於鹽呈酸性鹼性的口訣:"誰強顯誰性"
比如強酸弱鹼鹽顯酸性,強鹼弱酸鹽顯鹼性,
但如果是強酸強鹼鹽或弱酸弱減鹽就現中性。
說明:強酸性的物質(或化合根)有: Cl (氯) NO₃(硝酸根) SO₄(硫酸根)等
弱酸性的物質(或化合根)有:CO₃(碳酸根)等
強鹼類的物質(或化合根)有:Na(鈉)、K(鉀)等
弱鹼類的物質(或化合根)有:NH₄(銨根)、Cu(銅)等
強酸強鹼鹽:中性(pH=7)(如:NaCl\KNO₃)
強酸弱鹼鹽:酸性(pH<7)(如:NH₄Cl\CuSO₄)
弱酸強鹼鹽:鹼性(pH>7)(如:Na₂CO₃)
編輯本段
化學酸鹼鹽口訣
鉀鈉銨硝酸鹽可溶(含有鉀、鈉、銨和硝酸根元素的鹽可溶於水)
鹽酸鹽除銀汞鉛(鹽酸鹽即是氯,即氯化銀、氯化汞、氯化鉛不溶)
硫酸鋇鉛獨兩種(即硫酸鋇、硫酸鉛不溶)
其餘統統都可溶(除了上兩句提到的,其他的鹽都可溶)
鹼類見溶常五種
鉀鈉鋇鈣銨可溶(即只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鈣、氫氧化銨可溶)
不妨請來酚酞試
保證杯杯都見紅(酚酞用於檢驗鹼的存在,遇鹼從無色變紅)
碳酸根、硅酸根、磷酸根溶三種(三種是指鉀、鈉、銨,即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銨、硅酸銨……)
其餘通通都不溶(除了鉀、鈉、銨,其他的都不溶)
鹽的化學式:金屬開頭+酸根結尾(如碳酸鈉)
鹼的化學式:金屬開頭+氫氧根結尾(如氫氧化鈉)(除NH₃·H₂O 氨水)
酸的化學式:氫元素開頭+酸根結尾(如鹽酸HCl、硝酸HNO₃)
編輯本段
酸鹼鹽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蝕性,溶液呈酸性,能與活潑金屬,鹼,某些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 與排在氫之前的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與指示劑反應. 酸一定是酸性溶液,但是酸性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鹼的通性
有腐蝕性,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但是鹼一定是鹼性溶液(物質)。能與某些金屬,酸,某些鹽和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與指示劑反應
鹽的通性
有些鹽有微弱的腐蝕性,溶液的酸鹼度根據鹽的性質判定,能與某些酸,鹼,鹽反應
還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應
酸鹼鹽溶解性口訣
鉀(K)、鈉(Na)、銨(NH₄)鹽,硝酸(NO₃)鹽,全部溶於水中間
鹽酸(Cl)鹽,除氯化(AgCl)銀不溶,其他都溶
硫酸(H₂SO₄)鹽,除硫酸鋇(BaSO₄)不溶,硫酸鈣(CaSO₄)硫酸銀(AgSO₄)微溶,其他都溶
碳酸(H₂CO₃)鹽,磷酸(H3PO4)鹽,溶者只有鉀(K)、鈉(Na)、銨(NH₄),亞硫酸(SO₃)鹽,溶者也是鉀(K)、鈉(Na)、銨(NH₄)。
鉀鈉硝酸銨鹽溶
硫酸鋇沉水中
鹽酸鹽不溶氯化銀
碳酸鹽只溶鉀鈉鎂和銨
溶鹼有五味鉀、鈉、鈣、鎂、鋇
酸鹼鹽溶解性順口溜
鉀鈉銨硝溶
氯化物不溶氯化銀
硫酸鹽不溶硫酸鋇
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編輯本段
酸鹼鹽的讀法
酸:含氧酸的讀法是把氫和氧去掉,剩什麼叫什麼酸
例:H₂SO₄,去掉氫和氧之後剩下硫,所以叫硫酸(HNO₃念硝酸除外)
無氧酸的讀法是氫某酸
例:HCl,除去氫還剩氯,所以鹽酸可以叫做氫氯酸
鹼:鹼的讀法是氫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氫氧還有鈉,所以叫氫氧化鈉
根據化合價的不同,還可以讀作:氫氧化亞某
例:Fe(OH)₃氫氧化鐵,Fe(OH)₂氫氧化亞鐵
鹽: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讀法
酸式鹽:叫某酸氫某(酸式鹽就是有氫離子的鹽)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₃叫碳酸氫鈉
鹼式鹽:叫某酸氫氧化某(鹼式鹽就是有氫氧根離子的鹽)
也可以叫鹼式某酸某,羥基某酸某
例:Cu₂(OH)₂CO₃叫鹼式碳酸銅,Ca5(OH)(PO₄)₃叫羥基磷酸鈣
下面詳細說明:
編輯本段
酸的性質
酸+鹼=鹽+水 即:中和反應。反應條件:無 反應類型:中和反應
例:H₂SO₄(酸)+Mg(OH)₂(鹼)= MgSO₄(鹽)+ 2H₂O(水)
酸+鹽=新酸+新鹽 反應條件:1.有氣體或者水或者沉澱生成才能反應 2.鹽必須溶於酸:例如BaSO₄不能與酸反應,因為它不溶於酸(初中化學不討論)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2HCL(酸)+Na₂CO₃(鹽)= H₂CO₃(新酸)+ 2NaCl(新鹽)
但是碳酸不穩定:H₂CO₃=H₂O+CO₂↑這樣就有氣體和水生成了
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反應條件:金屬是活潑金屬 反應類型:置換
例:2HCl(鹽酸)+Fe(活潑金屬)= FeCl₂(鹽)+H₂↑(氫氣)
酸+鹼性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無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H₂SO₄(酸)+CuO(鹼性氧化物)= CuSO₄(鹽)+H₂O(水)
口訣:鉀鈉銨鹽硝酸鹽,全能溶於水中間
鹽酸鹽不溶銀亞汞,硫酸鹽不溶鋇和鉛
碳酸鹽類多不溶,易溶只有鉀鈉銨
鹼類能溶有幾個,鉀鈉鋇鈣銨
編輯本段
鹼的性質
鹼+酸-(見酸的性質)
鹼+鹽=新鹼+新鹽 反應條件:鹼和鹽必須都溶於水,有沉澱生成(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 條件:反應有沉澱或有水或有氣體生成。
例:Ca(OH)₂(鹼)+ K₂CO₃(鹽)= CaCO₃↓(新鹽)+ 2KOH(新鹼)
鹼+一些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Ca(OH)₂(鹼)+ CO₂(非金屬氧化物)= CaCO₃↓(鹽)+ H₂O(水)
此反應用於鑒別CO₂
編輯本段
鹽的性質
鹽+酸-(見酸的性質)
鹽+鹼-(見鹼的性質)
鹽+鹽=新鹽+新鹽 反應條件:鹽必須都溶於水,生成物中有沉澱(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BaCl₂+Na₂So₄=BaSO₄↓+2NaCl
這是一個沉澱的反應
鹽+某些金屬=新鹽+新金屬 反應條件:鹽能溶於水,金屬的活動性比鹽中的大(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置換
例:CuSO₄(鹽)+ Fe(金屬)=FeSO₄(新鹽)+ Cu(新金屬)
但是有些金屬無法實現此反應,即除鉀鈣鈉以外,因為他們和水就反應了
酸性氧化物:
溶於水之後呈酸性的物質(一般是非金屬氧化物)
例CO₂(二氧化碳)溶於水後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₂是酸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
同上類似,水合後是鹼性的物質(一般是金屬氧化物)
例CaO(氧化鈣)溶於水後溶液呈鹼性,故CaO(氧化鈣)是鹼性氧化物 關於酸鹼鹽的反應性質,需要知道什麼是可溶物,什麼是不溶物
那麼有一個口訣:
都溶硝酸鉀鈉銨 即意為:硝酸,鉀,鈉,銨的鹽都是能溶於水的
碳酸沒有三價鹽 即意為:一般認為,碳酸鹽中的金屬離子沒有3價的
鹽酸除銀汞 即意為:銀和汞的氯化物不溶於水
硫酸去鋇鉛 即意為:鋇和鉛的硫酸鹽不溶於水
鹼溶有五位 .......
鉀鈉銨鈣鋇 即意為(合上句):一般情況鹼只有5個能溶於水:鉀鈉銨鈣鋇 (鈣為微溶)
編輯本段
離子的鑒別
氯離子:銀鹽(除氯化銀)
硫酸根離子:鋇鹽(除硫酸鋇)
銨根離子:鹼(任意)
氫離子:碳酸鹽和澄清石灰水
氫氧根離子:銨鹽
碳酸根離子:酸(除碳酸),鈣鹽,鋇鹽(除碳酸鈣和碳酸鋇)
鐵離子:2價鐵離子是淺綠色,3價是黃色(指溶液) 註:Fe(OH)₃溶液為紅褐色。
銅離子:2價銅離子是藍色(指溶液)
故CaO是鹼性氧化物
編輯本段
酸、鹼、鹽 疑點十一問
1. 氯化鈉晶體不能導電,是因為氯化鈉晶體中不存在帶有電荷的微粒,這句話對嗎?
不對,因為氯化鈉是典型的離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鈉離子和氯離子,但由於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氯化鈉晶體中的和按一定規則緊密地排列著,只能在一定振幅范圍內振動,不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乾燥的氯化鈉不導電是因為其中的帶電微粒(即陰、陽離子)不能自由移動。
2. 氯化氫溶於水可電離產生,故氯化氫屬於離子化合物,對嗎?
不對,氯化氫是典型的共價化合物,它是由氯化氫分子構成。在氯化氫分子中氫原子和氯原子以一對共用電子對結合在一起,由於氯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強於氫原子,所以共用電子對偏向氯原子,偏離氫原子。當氯化氫溶於水時,由於水分子的作用使該共用電子對完全由氯原子享用,即相當於氯原子完全獲得了一個電子,形成,氫原子完全失去唯一的電子,形成了。類似的離子如硫酸,它屬於共價化合物,但溶於水後可電離產生。
3. 酸溶液與酸性溶液是不是一回事?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它顯酸性,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酸性溶液是顯酸性的溶液,溶液中也有氫離子,但陽離子不一定只有氫離子,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溶於水時,電離產生的陽離子除了氫離子外還有鈉離子,所以也表現出酸性,可使石蕊變紅色。但只是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4. 只要在反應中能生成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對嗎?
不對,因為中和反應是特指酸和鹼之間發生的反應,它屬於復分解反應,而反應中能生成鹽和水,未必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就不是復分解反應,那更談不上中和反應,即使是生成鹽和水的復分解反應也未必是中和反應,如,雖然能生成鹽和水,但由於反應物不是酸與鹼,所以不是中和反應。
5. 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此話對嗎?
鹼性氧化物是指能與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可以說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不能說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是金屬氧化物但不是鹼性氧化物。
6. 怎樣保存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怎樣檢驗久置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是否變質?
固體氫氧化鈉吸濕性特強,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還能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起反應生成碳酸鈉而變質;氫氧化鈣雖不像氫氧化鈉那樣潮解,但也有吸濕性,同時也容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所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必須密封保存。
不僅固態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需密封保存,而且它們的水溶液由於容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必須密封保存。
久置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往往因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部分變質為碳酸鈉、碳酸鈣,要檢驗它們是否變質,只要加足量稀鹽酸即可,如果有氣體產生表示已變質,否則未變質。
7. 結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兩種或多種微粒。那麼硫酸銅晶體究竟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判斷純凈物與混合物的依據是看該物質的組成(或構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該物質中所含微粒的種數。硫酸銅晶體的化學式為CuSO₄·5H2O,即該晶體中微粒與分子之間的個數比是固定的,為1:5,所以硫酸銅晶體中各元素之間的質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銅晶體是純凈物。類似的碳酸鈉晶體也是純凈物。
8. 碳酸鈉屬於鹽,為什麼其水溶液呈鹼性?
碳酸鈉溶於水後電離產生,和水分子發生如下反應:,溶液中產生一定量的離子,所以溶液顯鹼性,如果給碳酸鈉溶液加熱,可產生更多的,使溶液的鹼性更強。
9. 為什麼硝酸鉀、硝酸鈉、硫酸鋇等物質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復分解反應。
物質間發生復分解反應必須滿足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即生成物中必須有水或氣體或沉澱,硝酸鉀是鹽,鹽能與酸、鹼、鹽起反應,分別生成新酸、新鹼與新鹽,但硝酸鉀與酸、鹼、鹽反應後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鹼是氫氧化鉀,生成的新鹽必定是硝酸鹽或鉀鹽,其中既無氣體也沒有沉澱,而反應又不生成水,不具備復分解反應發生時對生成物的必要條件,同理,硝酸鈉一般也不發生復分解反應。
根據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反應物必須可溶於水或酸,而硫酸鋇既不溶於水又不溶於酸,所以硫酸鋇不可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10. 鑒別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時,除了加溶液、溶液外,為什麼還要加稀硝酸?以鈉鹽為例說明。
強鹼,強酸,弱酸,弱鹼
在含有氯離子或硫酸根離子的溶液鑒別反應中,必須加入稀硝酸以排除其它離子的干擾,如碳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等。
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酸、弱酸是相對而言,
----酸溶於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強酸。如HCl、H₂SO₄、HNO₃、HBr、HI、
----酸溶於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弱酸。如碳酸、H₂S、HCN、HF、磷酸、甲酸、乙酸、等。
鹼----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鹼、弱鹼是相對而言,
----鹼溶於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強鹼。如KOH、NaOH、Ba(OH)₂、CsOH、---活潑的金屬對應的鹼一般是強鹼。
----鹼溶於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弱鹼。如一水和氨、氫氧化鈣(中強鹼)、氫氧化鋁、氫氧化鋅等。
11.酸或鹼加水,溶液是否可以由酸變鹼,由鹼變酸?
不可以,加水只可稀釋溶液,使其酸性或鹼性的的程度降低,不會使其由酸變鹼,由鹼變酸。
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 鋅和稀硫酸Zn + H₂SO₄==== ZnSO₄ + H₂↑
27. 鐵和稀硫酸Fe + H₂SO₄ ====FeSO₄ + H₂↑
28. 鎂和稀硫酸Mg + H₂SO₄ ==== MgSO₄ + H₂↑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₂SO₄ ==== Al₂(SO₄)₃ +3H₂↑
30.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ZnCl₂ + H₂↑
31.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FeCl₂ + H₂↑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₂ + H₂↑
33.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2AlCl₃+ 3H₂↑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₄ ==== FeSO₄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₄ ==== ZnSO₄ +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₃)₂==== Cu(NO₃)₂+ Hg
(3)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₂O₃ + 6HCl==== 2FeCl₃ + 3H₂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₂O₃ + 3H₂SO₄==== Fe₂(SO₄)₃+3H₂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₂+H₂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₂SO₄==== CuSO₄+ H₂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MgO + H₂SO₄==== MgSO₄+ H₂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₂ + H₂O
(4)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₂ ====Na₂CO₃ + H₂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₂ ==== Na₂SO₃ + H₂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₃====Na₂SO₄ + H₂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₂ + CO₂ ==== CaCO₃ ↓+ H₂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₂ + SO₂ ==== CaSO₃ ↓+ H₂O
(5)酸 + 鹼 -------- 鹽 + 水
48.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₂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₂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₂==== CuCl₂ + 2H₂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₂ ==== CaCl₂ + 2H₂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 + Fe(OH)₃ ====FeCl₃+ 3H₂O
53.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₃ ==== AlCl₃+ 3H₂O
54.硫酸和燒鹼反應:H₂SO₄ + 2NaOH==== Na₂SO₄ + 2H₂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₂SO₄ + 2KOH ====K₂SO₄ + 2H₂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₂SO₄ + Cu(OH)₂ ====CuSO₄ + 2H₂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₂SO₄ + 2Fe(OH)₃==== Fe₂(SO₄)₃ + 6H₂O
58. 硝酸和燒鹼反應:HNO₃+ NaOH ==== NaNO₃ +H₂O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₂CO₃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₃ + 2HCl === MgCl₂ + H₂O + CO₂↑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₃=== AgCl↓ + HNO₃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₂CO₃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H₂O + CO₂↑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₂SO₄ + BaCl₂==== BaSO₄ ↓+ 2HCl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₄ ==== Cu(OH)₂↓ + Na₂SO₄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₃ ==== Fe(OH)₃↓ +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 MgCl₂ ==== Mg(OH)₂↓ +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 CuCl₂ ==== Cu(OH)₂↓ +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₂ + Na₂CO₃ === CaCO₃↓+ 2NaOH
編輯本段
中和反應
英文:neutralization reaction
酸和鹼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中和反應屬於復分解反應)
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H₂O)。
酸+鹼→鹽+水 例如HCl+NaOH=NaCl+H₂O
( 注意: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如:2NaOH+CO₂ = Na₂CO₃+H₂O )
所以只要酸鹼發生了反應就叫中和,不管進行到何種程度。
判斷是否完全中和是以酸鹼是否恰好完全反應作為標準的。
在酸鹼滴定中的理論值和實際值總有相差,來看看這個:
酸鹼滴定中三個重要的點:
當量點:酸的當量數=鹼的當量數(二者正好完全反應)
終點:指示劑變色的點.
中和點:酸鹼滴定過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點. 即pH=7
注意:(當量點才是恰好完全反應的點)
當量點不一定等於終點.
當量點不一定等於中性.
當量點無法直接觀察到,滴定時酸鹼的強弱不同,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酸鹼性就不同,需選擇適當指示劑使終點等於當量點,以作為判斷標准.
指示劑的選擇:
①強酸與強鹼的中和滴定
當量點溶液的pH=7,這時既可選酚酞做指示劑,也可選甲基橙做指示劑.一般不用紫色石蕊試液做指示劑,因其顏色突變不明顯.
②強酸與弱鹼的中和滴定
當量點溶液顯酸性,溶液pH<7,最好選甲基橙、甲基紅做指示劑,一般不選酚酞試液做指示劑.因為酚酞溶液遇酸不變色。
③弱酸與強鹼的中和滴定
當量點溶液顯鹼性,pH>7,這時最好選酚酞做指示劑,一般不選甲基紅和甲基橙做指示劑.
酸鹼反應產生熱量:
強酸強鹼反應,1mol氫離子與1mol氫氧根離子反應,△H=-57.3KJ
編輯本段
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鹼性
在土壤里,由於有機物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生成有機酸,礦物的風化也可能產生酸性物質,空氣污染造成酸雨,也會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這些都不利於作物的生長。施用適量的鹼,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質,使土壤適合作物生長,並促進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鈣離子增加後,能促使土壤膠體凝結,有利於形成團粒,同時又可供給植物生長所需的鈣元素。
2.處理工廠的廢水
工廠里的廢水常呈現酸性或鹼性,若直接排放將會造成水污染,所以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鹼性污水需用酸來中和,酸性污水需用鹼來中和,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來進行中和處理。生成硫酸鈣沉澱和水。
3.用於醫葯衛生
(1) 人的胃液呈酸性,當胃液的PH值為0.8~1.5時,有助於食物消化.如果胃酸過多就會使人感到不適,這時醫生就會讓你口服一些鹼性葯物,使鹼與胃酸反應生成無毒的中性物質.用含氫氧化鋁 的葯片治療胃酸過多,生成氯化鋁和水。
(2)被蚊蟲叮咬後可在患處塗含有鹼性物質(如NH₃·H₂O)的葯水(蚊蟲能分泌出蟻酸)
4.調節溶液酸鹼性
在科學實驗室里,經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如果溶液的酸性或鹼性太強,就可以用適當的鹼或酸調節溶液的PH.
5. 污水PH值為多少符合國家標准
污水PH值在-9之間符合國家標准。按PH值可將污水分為酸性廢水和鹼性廢水:
1、酸性廢水:酸性廢水是指含有某酸類、pH值低於6的廢水。根據含酸種類和濃度的不同,酸性廢水可分為無機酸廢水和有機酸廢水;強酸性廢水和弱酸性廢水;單元酸廢水和多元酸廢水;低濃度酸性廢水和高濃度酸性廢水。
通常的酸性廢水,除含有某種酸外,往往還含有重金屬離子及其鹽類等有害物質。酸性廢水的來源很廣、主要有礦山排水、濕法冶金、軋鋼、鋼材與有色金屬的表面酸處理、化工、制酸、制葯、染料、電解、電鍍、人造纖維等工業部門生產過程中排放的酸性廢水。最常見的酸性廢水是硫酸廢水,其次是鹽酸和硝酸廢水。
2、鹼性廢水:鹼性廢水是指含有某種鹼類、pH值高於9的廢水。鹼性廢水也分為強鹼性廢水和弱鹼性廢水;低濃度鹼性廢水和高濃度鹼性廢水。鹼性廢水中,除含有某種不同濃度的鹼外,通常總是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無機鹽等有害物質。
鹼性廢水的來源也很廣泛,主要有制鹼工業的廢水,鹼法造紙的黑液,印染工業煮紗,絲光的洗水,製革工業的火鹼脫毛廢水,以及石油、化工部分生產過程的鹼性廢水等。
(5)污水中酸鹼性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原則:
1、高濃度酸鹼廢水,應優先考慮回收利用的廢水處理法,根據水質、水量和不同工藝要求,進行廠區或地區性調度,盡量重復使用:如重復使用有困難,或濃度偏低,水量較大,可採用濃縮的廢水處理法回收酸鹼。
2、低濃度的酸鹼廢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鹼洗槽的漂洗水,應進行中和廢水處理。對於中和處理,應首先考慮以廢治廢的廢水處理原則。如酸、鹼廢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廢鹼(渣)中和酸性廢水,利用廢酸中和鹼性廢水。在沒有這些條件時,可採用中和劑廢水處理。
6. 用什麼來檢驗廢水旳酸鹼程度
如果只是區分是呈酸性還是鹼性,用石蕊溶液或酚酞就可以了。想測出較准確的酸鹼度的話就用PH試紙。
7. 酸性、鹼性和中性的污水處理方法及其可能原因
其實很簡單的,酸性的水中加入鹼性物質,反之,鹼性水中加入酸性物質,中性的使之沉澱就行了.然後就是套酸鹼指示表就行了
8.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有哪些
物理性指標
(1)溫度
(2)色度
(3)嗅和味
(4)固體物質
化學指標
(1)有機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終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等。這些有機物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故屬耗氧污染物。耗氧有機污染物是使水體產生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污水的有機污染物的組成較復雜,現有技術難以分別測定各類有機物的含量,通常也沒有必要。從水體有機污染物看,其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生物化學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OC)、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等指標來反映水中需氧有機物的含量。其中TOC、TOD的測定都是燃燒化學氧化反應,前者測定結果以碳表示,後者則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過程與BOD的耗氧過程有本質的區別,而且由於各種水樣中有機物質的成分不同,生化過程差別也比較大。各種水質之間TOC和TOD與BOD不存在固定的相關關系。在水質條件基本相同的條件下,BOD與TOC或TOD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
(2)無機性指標
① 植物營養元素 污水中的N、P為植物營養元素,從農作物生長角度看,植物營養元素是寶貴的物質,但過多的N、P進入天然水體卻易導致富營養化。水體中氮、磷含量的高低與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有密切關系,就污水對水體富營養化作用來說,磷的作用遠大於氮。
② pH值 主要是指示水樣的酸鹼性。
③重金屬 重金屬主要是指汞、鎘、鉛、鉻、鎳,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害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鋅、銅、鈷、錫等。
生物性指標
(1)細菌總數
水中細菌總數反映了水體受細菌污染的程度。細菌總數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必須結合大腸菌群數來判斷水體污染的來源和安全程度。
(2)大腸菌群
水是傳播腸道疾病的一種重要媒介,而大腸菌群被視為最基本的糞便傳染指示菌群。大腸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樣被糞便污染的程度,間接表明有腸道病菌(傷寒、痢疾、霍亂等)存在的可能性。
9. 如何檢驗硫酸廠排出的廢水是否具有酸性(五種方法)
pH試紙
酸鹼指示劑
加入鹼。看是否反應
10. 酸性水和鹼性水有什麼區別
酸性水和鹼性水的區別有:
1、PH值不一樣:PH在6.4以下的水專稱為酸性水, PH在6.5-8.0之間的水稱為中性水, PH在8.0以上屬的才能稱為鹼性水。
2、功能不一樣:酸性水和強酸性水有洗滌殺菌作用和收斂劑效果。強鹼性水和鹼性水則是滅菌洗滌作用、促進生長作用、促進腸胃功能正常,以及正常的用作飲料、烹調水。
3、種類不一樣:鹼性水分為電解水、天然水、自來水和礦物質水。酸性水則分為電解水、氧化水、超氧化水等。
(10)污水中酸鹼性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有些PH>8.0的鹼性天然礦泉水或制水器特別強調一些健康功效, 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有的特殊礦物質本身具有功效, 而不是因為這些礦物質所呈現的酸鹼性, 因此不能簡單認定鹼性水就一定有益健康, 或認定酸性水就一定不利於健康, 關注這些引起水的酸鹼性發生變化的成分才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