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換的反滲透膜才運行三個月電導率由最初的8升到15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電導率反映的是反滲透膜後新水凈化程度指標,而反滲透膜脫鹽率是相對固定的,所以它同時也受源水變化的直接影響而有波動變化,另外隨著使用時間不斷延長,一般電導率也有可能會有所升高。
運行中隨時注意其變化,在源水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新水如不是突然急劇的升高或降低就屬正常。
除此之外,作為工程機的話可能原因還有像
1、結垢污染:回收率過高、水質變差、阻垢劑質量差、阻垢劑非可靠投加等
2、連接件泄露:O型圈泄露、連接件泄露
3、溫度上升:溫度上升鹽透過率增加
4、進水電導上升:進水電導上升直接導致產水電導上升、電導儀表誤差等
5、回收率上升:操作失誤、儀表誤差、鹽水密封圈不嚴密等
6、操作壓力降低:較低的操作壓力會引起電導上升如溫度上升不需要較高的操作壓力
7、膜元件性能降低:膜元件劃傷、膜被氧化、化學清洗損傷等
8、有機物污染:細菌污染、膠體污染、難溶NOM污染、有機物污染等
9、 PH值異常:PH值過高或過低將嚴重影響膜元件脫鹽率
10、 壓力超高:超高壓運行使鹽透過率增加
11、 運行年限延長:隨著膜元件運行年限的延長鹽透過率增加
12、 原水溶有大量氣體:類似游離二氧化碳氣體等
因此,沒有對照的情況是很難判斷電導率上升的具體原因。當然如果知道具體原因,也可以降低產水電導率的,比如可以採取如下措施:
1、 降低回收率:適當降低回收率能明顯提高產品水水質
2、 適當提高操作壓力:適當地提高操作壓力可以更加接近最優運行狀態
3、 適當降低水溫:對有換熱器的系統可適當降低反滲透進水溫度
4、 充分完善的化學清洗:化學清洗可以去除反滲透膜元件的污染物質
5、 調整PH值:對一級反滲透可能是針對於加酸,而對二級反滲透則是針對於加鹼
6、 去除游離氣體:游離氣體可攜帶鹽分透過,有效地去除游離氣體可能也是一種辦法
7、 產品水部分迴流:對產能較大的裝置可以通過產品水迴流到原水以降低進水含鹽量
8、 更換膜元件:破損、年限較長或受到化學清洗損害的系統不失為可靠的方法
9、 裝置維護:尋找濃水、淡水滲漏的故障點並加以解決
參考網路有關資料綜合整理。
㈡ 反滲透膜電導率達到什麼標准適合飲用
正常一級反滲透出水電導率小於50,雙級電導率小於10,但是主要還是取決於原水內電導率。
電導率代容表的是水中導電離子含量的高低,通俗說法就是代表水中含鹽量的高低。另外,電導率的高低也可以說明膜元件的拖延效果,一般新的膜元件的脫鹽率在98%以上。RO反滲透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製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於反滲透RO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緻密度,脫鹽層越緻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反滲透膜對不同物質的脫鹽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對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鹽率可以超過99%,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鹽率稍低,但也可超過了98%(反滲透膜使用時間越長,化學清洗次數越多,反滲透膜脫鹽率越低)對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也可過到98%,但對分子量小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較低。
反滲透膜的脫鹽率和透鹽率計算方法:
RO膜的鹽透過率=RO膜產水濃度/進水濃度×100%
RO膜的脫鹽率=(1–RO膜的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RO膜的透鹽率=100%–脫鹽率
㈢ 反滲透ro清洗後為什麼電導率會高
反滲透膜在使用過程中,如果被污染物堵塞,會在膜片表面形成一層污垢膜。這層污垢膜雖然會影響水的透過率,但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過濾和保護作用。當進行反滲透膜的清洗工作後,這層污垢膜被清除,膜的透過率得到恢復,同時原本被污垢膜阻擋的離子得以釋放,導致膜的電導率有所提升。
具體來說,污垢膜的存在會使反滲透膜的電導率相對較低,這是因為污垢膜能夠阻止一些帶電離子的通過。在清洗過程中,通過使用特定的清洗劑可以有效地去除污垢膜,從而使得更多的帶電離子能夠通過反滲透膜。這便是為什麼在清洗後,反滲透膜的電導率會有所增加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現象是暫時的,並不會對反滲透膜的長期性能造成影響。隨著反滲透膜繼續運行,這些離子會被逐漸去除,電導率會重新穩定在較低的水平。因此,雖然清洗後電導率會暫時升高,但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清洗過程得當,反滲透膜的性能仍然可以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此外,定期對反滲透膜進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保持其性能,還能延長其使用壽命。正確的清洗方法和周期能夠確保反滲透膜在長期運行中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從而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
總之,反滲透膜清洗後電導率升高是正常現象,其原因在於污垢膜的去除使得更多的帶電離子能夠通過膜片,而這種變化是暫時的,不會影響反滲透膜的長期性能。定期清洗和正確的清洗方法是維持反滲透系統高效運行的關鍵。
㈣ 凈水器反滲透什麼意思
反滲透凈水機是主要利用反滲透原理進行水處理的機器。一般性的自來水經過RO膜過濾後的純水電導率5μs/cm(RO膜過濾後出水電導=進水電導×除鹽率,一般進口反滲透膜脫鹽率都能達到99%以上,5年內運行能保證97%以上。
對出水電導要求比較高的,可以採用2級反滲透,再經過簡單的處理,水電導能小於1μs/cm), 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
再經過原子級離子交換柱循環過濾,出水電阻率可以達到18.2M .cm,超過國家實驗室一級用水標准(GB682—92)。
㈤ 一級反滲透出水的電導率是多少
一級反滲透設備產出的純水電導率通常在10us/cm以下,具體數值取決於進水水質。當進水電導率低於450us/cm時,一級系統的純水電導率可以控制在10us/cm以下,達到基本的純化水標准。而二級系統的產水電導率則進一步降低,通常可以降至2us/cm以下。
二級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將一級系統產出的純水再次作為進水,通過反滲透技術進一步去除雜質,達到更純凈的水質。在這個過程中,一級系統的純水會經過鹼性調節,以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從而降低二級系統的電導率。
反滲透技術通過半透膜的物理過濾作用,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體、有機物、微生物等雜質,從而顯著降低水的電導率。在實際應用中,一級和二級反滲透系統通常會結合使用,以達到更高的凈化效果。
在一級反滲透系統中,通過調整進水的電導率,可以有效控制出水的電導率。而二級系統則進一步提高了出水的純凈度,通過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使得最終的電導率更低,更接近於純水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