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滲透法海水淡化
反滲透是一種壓力驅動的分離技術,由於淡化過程中沒有相變,具有顯著版的節能特徵。能量回收裝權置的使用使得反滲透海水淡化的電力消耗可低於4KWh/m3
海水反滲透淡化技術已經在國內的多個島嶼得到應用,以長海縣為例,淡化水的日產量為1000噸/日,包括管網改造的工程投資為1600萬元,淡化水的TDS<250ppm,噸水耗電指標5KWh
②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
海水淡化的方法:蒸發法是海水淡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海水加熱蒸發,再將水蒸氣冷卻,提取淡水。太陽能蒸餾淡化裝置就是使用這種方法。
太陽能蒸餾淡化裝置,像一座座矮小的房子,屋頂用玻璃或透明塑料板組成,可以使陽光透過,照射在海水上。海水變熱蒸發,水蒸氣上升後,碰到玻璃會凝結成水滴,收集到兩旁的淡水槽中。
蒸發法還有許多種,目前世界90%的海水淡化裝置是由多級閃急蒸發法生產的。閃急蒸發法是給加熱了的海水施加高壓,然後突然降壓,使水在瞬間蒸發的方法。所謂多級就是把許多蒸餾器串聯起來,讓壓力下降幾次使水蒸發。
離子交換樹脂,我們對它已不太陌生,它就是科學家手中的一根魔杖,用它放在海水中,它可以像海綿吸水那樣,吸附出海水中的鹽分,使海水變成淡水。
用離子交換樹脂使海水淡化的方法叫離子交換法,這種方法適應於海洋上的遇難人員應急之用。
海水淡化還有一種方法是電滲析法,就是在海水淡化裝置中插入兩根電極,在兩極之間放入一種特種薄膜。這樣就把海水淡化裝置隔成三室,一個叫陽極室,一個叫陰極室,一個叫中間室。當接通電源後,奇跡就會發生,海水中的鹽分會向兩個電極「靠」去,使得兩個極室的海水愈來愈濃,而中間室的海水逐漸被淡化。這種方法適用於中小型淡化廠,我國西沙永興島上的海水淡化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電滲析淡化裝置,每天生產淡水20多噸。
在自然界有這樣一種膜,它只能透過水分子,不能透過其他物質,科學家把這種膜叫做半透膜。動植物的細胞膜都是半透膜,如干大豆放在水中浸泡後會膨脹,就是因為水通過細胞向乾果內部滲透的結果。
利用半透膜可以淡化海水,這種方法叫反滲透法。用人造半透膜把水和海水分開。海水是鹽水溶液,水分子會透過膜滲透到海水中,使海水稀釋,並且產生一種壓力,叫滲透壓。然後,向海水加一個壓力,大於滲透壓,這時,海水中的水分子就會被擠出海水,透過半透膜,到純水這邊來。
反滲透法脫鹽效率高。近年來,各國都在研究、推廣應用,是一種前途誘人的方法。在1978年到1982年期間,世界已建成21家日產300噸以上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廠。
向海洋要水,一些國家生發奇想,把漂浮在南太平洋的南極冰山,用船拖來,讓它融化掉,供人類利用。一座小冰山可供幾十萬人的城市用一年,初步試施,已取得成功。
有了海水淡化技術,海洋就成了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淡水庫。
③ 淡化海水的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專膜,將屬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rightleder`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漸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心轉向反滲透法。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④ RO反滲透是什麼
RO反滲透工作原理 反滲透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一般常指水)通過反滲透膜(一種半透膜)而分離出來,方向與滲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進行分離、提純和濃縮溶液。利用反滲透技術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鹽、膠體,細菌、病毒、細菌內毒素和大部分有機物等雜質。反滲透膜的主要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圍,無需化學品即可有效脫除水中鹽份,系統除鹽率一般為98%以上。所以反滲透是最先進的也是最節能、環保的一種脫鹽方式,也已成為了主流的預脫鹽工藝。 RO反滲透的發展概述: 1953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Reid等人最早提出反滲透海水淡化,196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Loeb和Sourirajan研製出第一張可實用的反滲透膜。從此以後,反滲透膜開發有了重大突破。膜材料從初期單一的醋酸纖維素非對稱膜發展到用表面聚合技術製成的交聯芳香族聚醯胺復合膜。操作壓力也擴展到高壓(海水淡化)膜,中壓(醋酸纖維素)膜,低壓(復合)膜和超低壓(復合)膜。80年代以來,又開發出多種材質的納濾膜。 RO反滲透設備的特點: 由於其無需加熱、能耗少,運行過程連續穩定,設備體積小、操作簡單,適應性強,對環境不產生污染而逐步取代傳統的離子交換工藝。我公司研製的BSWRO系列反滲透裝置是採用專用RO技術設計,關鍵部件,設備採用進口名廠名牌產品(如HYDRANAUTICS、DOW-FILMTEC等公司反滲透膜,COLDLINE、WAVECYBER等公司反滲透膜殼,GROUDFOS、LOWARA、NOCHHI等公司加壓泵),不僅工藝先進,而且產品質量可靠,可擴展性強,結構合理佔地小,水利用率及產品壽命取得很好的平衡,能耗低,全自動運行,操作維護簡單。 RO反滲透設備的應用范圍: ☆ 制葯、醫葯行業無菌、無熱源純化水製取;☆電子、電力行業用超純水; ☆ 生物醫葯用水; ☆ 化工、化妝品配料用水; ☆ 苦鹹水、海水淡化; ☆ 電鍍塗裝行業所用溶液配給,零件清漂洗; ☆ 精密機械、特種材料,光電材料,石英製品行業用的清洗,配給,冷卻水; ☆ 飲用純凈水、食品飲料用水。 統一的干閉濕開反滲透機理模型有幾個經典模型 1.Sourirajan的優先吸附毛細孔模型:弱點干態電鏡下,沒發現孔。濕態膜標本不是電鏡的樣品。 2.溶解擴散模型:不認為有孔。 3.干閉濕開模型:上個世紀80,90年代,鄧宇等提出的,能夠解釋1和2模型的統一的現代最貼切的逆滲透機理模型。既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統一了兩個最經典的反滲透機制模型,細孔模型,溶解擴散模型。即 膜干時,膜空收縮緻密,孔隙閉合,電鏡下看不到; 膜濕時,膜材料溶脹,膜的孔隙被溶劑溶脹,孔打開。合並就是干閉濕開脫鹽模型。
⑤ 海水淡化方法
1、蒸餾法:蒸餾法是通過加熱海水使之沸騰汽化,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方法。蒸餾法海水淡化技術是最早投人工業化應用的淡化技術,特點是即使在污染嚴重、高生物活性的海水環境中也適用,產水純度高。與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相比,蒸餾法具有可利用電廠和其他工廠的低品位熱、對原料海水水質要求低、裝置的生產能力大,是當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之一。
2、反滲透法:將海水加壓,使淡水透過滲透膜而鹽分被截留的淡化方法。反滲透主體設備主要由告孝高壓泵、反滲純友雀透膜、能量回收三部分組成,無論海水、苦鹹水,亦無論大型、中型、小型都適應,是海水淡化技術近二十年來發展最快的,除了中東國家,美洲、亞洲和歐洲,大中生產規模的裝置都以反滲透為首選,也是我國目前的首選方法。
3、多效蒸發:將加熱後的海水經多個蒸發器串聯運行的蒸發過程。也主要是與火電站聯合運行,但規模一般在日產萬噸以下。這包括兩種類型,一類是多效分裂式,七八十年代較盛行,稱為豎管蒸發(VTE)。操作溫度一般較高,頂溫在100~120度,歐洲和亞洲一些火電廠都在使用,另一類是低溫多效蒸餾(LT—MED),頂溫在70度左右,較前者更具競爭力,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國華黃驊電廠就是用的這項技術。
4、電滲析法:電滲析以電位差為推動力,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而脫出水中離子的淡化過程。電去離子(EDI)是一種電滲析和離子交換相結合的方法,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實現電滲析過程,離子交換鹽和離子交換連續再生過程。
5、冷凍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從理論上分析,是最有前途的海水淡化處理方法之一,但目前未形成實用規模。我國海冰資源巨大,只是採集、融化、冰水除鹽等的工耗、能耗以及相關設施問題,尚需進一步做工程研究。而人工冷卻法,早在七十年代美國就著手研究,問題是從製冷、結冰、冰晶輸送、融化以及冷量回收等單元過程太多,效率不高,成本過大。
6、化學調理處理:投加H2SO4調理海水pH值分化海水中的HCO-3,以避免CaCO3沉積,是海水淡化中最常用和最經濟的辦法。投加 (NaPO3)6(SHMP)是避免CaSO4沉積的有用辦法,但(NaPO3)6在阻垢的一起產生的副產品磷酸鹽會助長微生物、細菌和藻類的成長,運用有必定的局限性。而從西方國家進口的專用高分子聚合物阻垢劑價格較高,會直接影響海水淡化工程的工作費用。本工程終究選用H2SO4作為阻垢劑,操控反滲透體系給水的pH值在 6.8~7.0之間,一起操控海水淡化體系水收回率,以避免CaSO4沉積分出。
7、保安過濾:保安過濾選用316L濾器,5m濾芯,過濾進高壓泵前的海水,阻撓海水中直徑大於5m 顆粒雜質,保證高壓泵,能量收回設備和反滲透膜元件安全,長時間運轉。高壓泵和能量收回設備是為反滲透海水淡化供給能量變換和節能的重要設備,按反滲透海水淡化所需的流量和壓力選型,我們選用的單級離心泵,具有60m3/h流量,揚程640Psi;能量收回設備為HTC-300型,具有水力透平結構,能使用反滲透排放濃縮海水的壓力使反滲透進水壓力提高30%,有用地下降能耗。
8、混凝過濾:混凝過濾旨在去除海水中膠做早體、懸浮雜質,下降濁度。在反滲透膜分離工程中通常用污染指數 (FI)來計量,要求進入反滲透設備的給水的FI值
⑥ 國內外海水淡化進展,請簡明扼要一些。
外
(一)海水淡化已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
尤其在中東地區和一些島嶼地區,淡化水在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色列70%的飲用水源來自於海水淡化水,2005年日產海水淡化水量達73.8萬立方米;阿聯酋飲用水主要依賴海水淡化水,2003年日產海水淡化水量達546.6萬立方米;義大利西西里島500萬居民,2005年日產海水淡化水量為13.5 萬立方米,約佔全部可飲用水源的15%-20%。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的市場年成交額已達到數十億美元。著名的海水淡化公司有:法國Sidem公司、英國Weir熱能公司、韓國斗山重工公司、以色列IDE公司、義大利Fisia公司等。截止到2003年12月,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應用海水淡化技術,海水淡化日產水量約3775萬立方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
(二)海水淡化技術日趨成熟,淡化規模不斷擴大,成本不斷降低。
多級閃蒸(MSF)、低溫多效(MED)和反滲透(RO)是當今海水淡化三大主流技術。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由於節能的因素,近年發展迅速,裝置的規模日益擴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採用廉價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操作溫度,提高傳熱效率等。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內
早在400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海水淡化的問題,進入20世紀後,海水淡化技術隨著水資源危機的加劇得到了加速發展,70年代以來,更多的沿海國家由於水資源匱乏而加快了海水淡化的產業化。目前,無論是中東的產油國還是西方的發達國家都建有相當規模的海水淡化廠。沙特、以色列等中東國家70%的淡水資源來自於海水淡化,美國、日本、西班牙等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淡水資源也競相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截至1997年底,全世界單台產量在100噸/日以上的海水淡化設備,日產水量就已達2300萬噸,且一直以10%-30%的速度增長,由此帶動了淡化水產品提供、設備製造、工程安裝、技術服務等整體海水淡化市場的巨大需求。目前世界上每年海水淡化市場的成交額已達數百億美元。在我國,海水淡化年產量也已超過了千萬噸。
中國是繼美、法、日、以色列等國之後研究和開發海水淡化先進技術的國家之一,繼西沙群島日產200噸電滲析海水淡化裝置成功運行後,又先後在舟山建成了日產500噸反滲透海水淡化站,在大連長海建成日產1000噸海水淡化站。日前,我國最大的日產18000噸苦鹹水淡化工程在河北滄州建成投產。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淡水需求量急速增加,加上北方多年乾旱,國家對海水淡化產業化已非常重視,國家、集團公司、個體投資者都看好這一行業,海水淡化產業化將很快被插上騰飛的翅膀。
⑦ 以色列的淡水技術是反滲透嗎,什麼是反滲透
是反滲透技術。
以色列位於地中海地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沙漠地帶,國家的降雨量也十分稀少,這也導致了當地淡水的嚴重不足。以色列的發展受限於淡水資源的匱乏,農業相關的經濟一直都得不到充分的發展。為了不再受到淡水資源的限制,以色列開始出動出擊,海水淡化就是他們找到的改善生態環境、獲得淡水資源的重要戰略方針。
⑧ 海水淡化方法及成本
現代意義上的海水淡化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發展起來的。戰後由於國際資本大力開發中東地區石油,使這一地區經濟迅速發展,人口快速增加,這個原本乾旱的地區對淡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而中東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加之其豐富的能源資源,又使得海水淡化成為該地區解決淡水資源短缺問題的現實選擇,並對海水淡化裝置提出了大型化的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20世紀60年代初,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技術應運而生。
現代海水淡化產業也由此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代。
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局限於該地區。由於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120公里以內的區域,因而海水淡化技術近20多年迅速在中東以外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最新資料表明,到200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簽約建設的海水和苦鹹水淡化廠,其生產能力達到日產淡水3600萬噸。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個國家和地區,淡化水大約養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實上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解決缺水問題,普遍採用的一種戰略選擇,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
蒸餾法
蒸餾法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由於技術不斷地改進與發展,該法至今仍占統治地位。蒸餾淡化過程的實質就是水蒸氣的形成過程,其原理如同海水受熱蒸發形成雲,雲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帶鹹味的。根據所用能源、設備、流程不同主要可分設備蒸餾法、蒸汽壓縮蒸餾法、多級閃急蒸餾法等。
冷凍法
冷凍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冷凍法與蒸餾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在儀器里產生大量的鍋垢,而所得到的淡水卻並不多;而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卻不佳,難以使用。
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漸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心轉向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太陽能法
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一般都稱為太陽能蒸餾器。餾系統被動式太陽能蒸餾系統的例子就是盤式太陽能蒸餾器,人們對它的應用有了近150年的歷史。由於它結構簡單、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目前對盤式太陽能蒸餾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材料的選取、各種熱性能的改善以及將它與各類太陽能集熱器配合使用上。與傳統動力源和熱源相比,太陽能具有安全、環保等優點,將太陽能採集與脫鹽工藝兩個系統結合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技術。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由於不消耗常規能源、無污染、所得淡水純度高等優點而逐漸受到人們重視。
低溫多效
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為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為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由於節能的因素,近年發展迅速,裝置的規模日益擴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採用廉價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操作溫度,提高傳熱效率等。
多級閃蒸
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
電滲析法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製。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為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化工、醫葯、食品等行業的濃縮、分離與提純。
壓汽蒸餾
壓汽蒸餾海水淡化技術,是海水預熱後,進入蒸發器並在蒸發器內部分蒸發。所產生的二次蒸汽經壓縮機壓縮提高壓力後引入到蒸發器的加熱側。蒸汽冷凝後作為產品水引出,如此實現熱能的循環利用。
流通電容吸附法
露點蒸發法
露點蒸發淡化技術是一種新的苦鹹水和海水淡化方法。它基於載氣增濕和去濕的原理,同時回收冷凝去濕的熱量,傳熱效率受混合氣側的傳熱控制。
水電聯產
水電聯產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電力聯產聯供。由於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耗電力和蒸汽的成本,水電聯產可以利用電廠的蒸汽和電力為海水淡化裝置提供動力,從而實現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國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廠都是和發電廠建在一起的,這是當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設模式。
熱膜聯產
熱膜聯產主要是採用熱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聯合的方式(即MED-RO或MSF-RO方式),滿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熱膜聯產海水淡化廠是阿聯酋富查伊拉海水淡化廠,日產海水淡化水量為45.4萬立方米,其中,MSF日產水28.4萬立方米,RO日產水17萬立方米。其優點是:投資成本低,可共用海水取水口。RO和MED/MSF裝置淡化產品水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
此外,以上方法的其他組合也日益受到重視。在實際選用中,究竟哪種方法最好,也不是絕對的,要根據規模大小、能源費用、海水水質、氣候條件以及技術與安全性等實際條件而定。
實際上,一個大型的海水淡化項目往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就主要工藝過程來說,包括海水預處理、淡化(脫鹽)、淡化水後處理等。其中預處理是指在海水進入起淡化功能的裝置之前對其所作的必要處理,如殺除海生物,降低濁度、除掉懸浮物(對反滲透法),或脫氣(對蒸餾法),添加必要的葯劑等;脫鹽則是通過上列的某一種方法除掉海水中的鹽分,是整個淡化系統的核心部分,這一過程除要求高效脫鹽外,往往需要解決設備的防腐與防垢問題,有些工藝中還要求有相應的能量回收措施;後處理則是對不同淡化方法的產品水針對不同的用戶要求所進行的水質調控和貯運等處理。海水淡化過程無論採用哪種淡化方法,都存在著能量的優化利用與回收,設備防垢和防腐,以及濃鹽水的正確排放等問題。
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在此期間形成了以多級閃蒸、反滲透和多效蒸發為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專家普遍認為,今後三、四十年在工業應用上,仍將是這三項技術「唱主角」,但反滲透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從地區上來講,中東海灣國家仍將以多級閃蒸為首選,因為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單台設備產水量目前已高達日產淡水4~5萬噸)、適應於污染重的海灣水以及預處理費用低的優勢;然而在中東以外地區將以反滲透或膜法為首選,因為膜法的能耗和成本都具有優勢,以北美地區為例,近期的發展已經表明,在淡化和水處理方面都將以膜法為主。
⑨ 海水淡化技術最好的國家
海水淡化技術最好的國家是以色列。
以色列擁有250家水科技公司,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水處理公司的國家。這主要由於其地理環境決定。
以色列阿什科隆淡化廠是世界第一個超大產水量海水反滲透(SWRO)淡化廠,每日產水量40萬立方米。其主要技術系統就包括IDE專有的壓力中心設計、三根管路取水、能量回收系統(ERS)和獨特的脫硼系統。
2010年竣工的海德拉淡化廠就以每日產水量52.6萬立方米成為世界最大的海水反滲透(SWRO)淡化廠。IDE在海德拉工廠的設計中採用了專有的三中心(泵中心、膜中心和能量回收中心)、串聯的硼處理和其他技術來降低能量需求和提高整體效率。
2013年開始運行的 索萊克淡化廠以每日產水量62.4萬立方米成為繼海德拉之後又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廠。索萊克水廠採用創新設計的突破性技術,在大型水廠中引入16英尺膜組件垂直布局。
以垂直方式排列的16英寸膜組,能有效減少反滲透設備的佔地面積。該技術有助於縮小反滲透設備所需建築物的規模,縮短布線和布管的長度,從而降低資本費用和提升運營效率。這種獨特的陣列技術使得膜安裝更便捷,操作更安全,因為操作人員不會暴露於壓力容器的埠。同時,由於膜和介面的數量減少,反滲透設備的可用性顯著提升。
而與其他海水淡化公司不同的是,IDE Technologies更注重如何在建廠或生產上壓縮成本。IDE不是生產「膜」的廠家,而是有設計、使用的經驗。海水淡化廠是一個整體,不是部件,這就好比買汽車,不能一味地追求發動機,而是要看整體配置、綜合成本。
如何把這些部件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確保經濟、高效、穩定運行和低水價,才是一個成功的海水淡化廠最需要的技術和經驗,而這恰恰是IDE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海德拉每年可生產1.27億噸的凈水,足夠提供全以色列5%的凈水。而海德拉淡化廠的建廠成本約4.2億美元,其中政府出資2.6億美元。但某個澳大利亞悉尼海水淡化廠,產量比海德拉略少,可建廠成本卻高出其4倍以上。
⑩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
當前人們已掌握抄了幾種海水淡化方法。
一種是蒸餾法,即把海水加熱,變成蒸汽,然後使蒸汽冷卻變成淡水。一次蒸餾不行,還可以蒸餾多次。
再一種是反滲透法。利用一種薄薄的具有多孔結構的「反滲透膜」作為核心部件,在加壓條件下,薄膜只能讓水通過,把鹽類物質拒絕於薄膜外,這樣淡水和鹽類就分開了。
世界上淡水資源不足,已成為人們日益關切的問題,也影響了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1997年3月,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在摩洛哥舉行的世界水資源論壇准備的文件中,發出了「到21世紀,水有可能成為一種稀罕之物」的驚呼。當然,這里所述的水是指淡水。淡水在地球上本來就十分有限,它只佔地球總水量的3%還不到,而且,其中約2/3囤積在高山和極地的厚厚冰雪中,近1/3深埋在地層里,而真正能被我們利用的淡水,只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左右。就是這佔有極小份額的淡水資源,今天還正面臨著來自人類的嚴重污染,致使其更加捉襟見肘,日見匱缺。因此,節約用水,保護珍貴的淡水資源,已成為世人的當務之急。
除了以上2種海水淡化方法以外,人們還在探索其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海水淡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