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滲透膜主要分離原理是什麼
反滲透膜是屬於一種壓力推動的膜濾方法,所用的膜不具離子交換性質,可以專稱為中性膜。反滲透用半透膜為濾屬膜,必須在克服膜兩邊的滲透壓下操作,過去使用醋酸纖維素膜時的操作壓力為50~60個大氣壓,現今使用的聚醯胺復合膜的操作壓力為15個大氣壓左右。
半透膜是指只能通過溶液中某種組分的膜。對水處理所用的半透膜要求只能通過水分子,當然,這種對水的透過選擇性並不排斥少量的其它離子或小分子也能透過膜。
對膜的半透性機理有以下幾種解釋,但都不能解釋全部滲透現象。
一種解釋認為這是篩除作用,即膜孔介於水分子和溶質分子之間,因此水能透過,而溶質不能透過,但這不能解釋和水分字的大小基本一樣的鹽分分子不能透過的原因。
第二種解釋是認為反滲透膜是親水性的高聚物,膜壁上吸附了水分子,堵塞了溶質分子的通道,水中的無機鹽離子則較難通過。
最後還有一種機理認為是由於水能溶解於膜內,而溶質不能溶解於膜內。
廢水出水口用手堵上5秒如果不出凈水,那就要更換RO膜了,要是出凈水,更換一下廢水組合閥(有的是廢水比和電磁閥是一體的,有的是分離的)就可以了。純水機,如果帶壓力桶的,廢水比例正常新機時可以達到1:3左右,時間長了廢水比例能達到1:5,甚至更高,用的時間越來,廢水比例就會越來越高,最後不出水。普通純水機的反滲透膜是50G,意思就是24個小時之內能造50G(1G=1加侖=3.785L),而純水機壓力桶的體積多為3.2G,大概2-3小時,壓力桶就會造滿水,如果造一桶水的時間過長,達到4、5個小時之上,也可能純水機就存在問題,大概原因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可以進行排查:
(1)、如果純水機用的時間超過一年以上,如果當地水垢特別大,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反滲透膜被水垢堵塞。
(2)、測試增壓泵後水壓的大小,每一種膜都需要達到一定的壓力才能工作,如果增壓泵產生的壓力不夠利水會慢或者制不出水,增壓泵用久了壓力會減弱。(3)、壓力桶壓力過高,純水很難進去,壓力桶壓力低,水龍頭出水小或不出水,壓力桶(儲水罐)下面有個裝置,像輪胎打氣孔一樣,可以進行充氣和泄氣
(4)、廢水筆比例失調,廢水比壞了需要更換廢水比,可以把廢水出水口用手堵上5秒如果不出凈水,那就要更換RO膜了,要是出凈水,更換一下廢水比或者組合閥(有的是廢水比和電磁閥是一體的稱組合閥,有的是分離的單獨的廢水比)就可以了。
③ 膜分離法的膜分離:
⑴膜:能夠把流體相分隔為互不相通的兩部分,這兩部分之間能存在「傳質」的薄的物質。⑵膜的特徵:一是無論厚度多少都必須有兩個界面,兩個界面分別與兩側流體相接觸,二是要具有選擇透過性,可允許一側流體中一種或幾種物質通過,而不允許其他物質通過。⑶膜分離: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能將離子或分子或某些微粒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用膜分離溶液時,使溶質通過膜的方法稱為滲析,使溶劑通過膜的方法稱為滲透。⑷膜分離的特點:⑸根據溶質或溶劑透過膜的推動力和膜種類不同,水處理中膜分離法通常可以分為:電滲析、反滲透、超濾、微濾。膜分離法是利用特殊結構的薄膜對廢水中的某些成分進行選擇性透過的一類方法的總稱。水過膜的過程稱為滲透,水中溶質透過膜的過程成為滲析。常用於廢水處理的膜分離方法有電滲析(ED)、反滲透(R0)、微濾(MF)、超濾(UF)、納濾(NF)等,這些分離方法的基本特陛對比見表5—8。與常規分離技術相比,膜分離過程具有無相變、能耗低、工藝簡單、不污染環境、易於實現自動化等優點,可以在常溫下進行。在廢水處理領域,常被用做污水回用前的一種水質深度處理工藝,其中電滲析和反滲透有時也被用做高含鹽廢水或含金屬離子廢水進生物法處理系統前的預處理。氣體膜分離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開發成功的新一代氣體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在壓力驅動下,藉助氣體中各組分在高分子膜表面上的吸附能力以及在膜內溶解-擴散上的差異,即滲透速率差來進行分離的。現已成為比較成熟的工藝技術,並廣泛用於許多氣體的分離,提濃工藝。工業發達國家稱之為「資源的創造性技術」,目前主要有兩種工藝流程,即正壓法和負壓法,前者適用於氧氮同時應用或對氧濃度要求較高的場合。早在80年代初,許多發達國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來研究膜法富氧技術,特別是日本,其通產省就資助了旭硝子等7家公司和研究所參加「膜法富氧燃燒技術研究組」。由於能源緊張,日本先後有近20家推出膜法富氧裝置。膜法的主要特點是無相變,能耗低,裝置規模根據處理量的要求可大可小,而且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啟動快,運行可靠性高,不污染環境,投資少,用途廣等優點。各種氣體分離方法的規模,經濟性,技術成熟程度,能耗和用途如下:高分子分離膜是用高分子材料製成的具有選擇性透過功能的半透性薄層物材料。主要有聚酸胺類,聚酸亞胺類,聚碸類,聚乙烯酸類,丙烯類衍生物聚合物及纖維素類等。但大多數高分子材料均存在PO2和αO2/N2相互制約的關系且不耐高溫、易腐蝕等缺點。聚碸是一種機械性能優良、耐熱性好、耐微生物降解、價廉易得的膜材料。由於以聚碸製成的膜具有膜薄、內層孔隙率高且微孔規則等特點,
因而常作為氣體分離膜的基本材料。
④ 凈水機中廢水是怎麼分離出來的
廢水是沖刷RO膜產生的,由於過濾精度達到0.0001微米,很多的異物都會附著到RO膜上,不沖洗很快膜就會堵死報廢的,實際上算下來沒有多少廢水,因為喝的水是有限的
⑤ 常用幾種膜分離法污水處理方式
常用來的幾種膜分源離法污水處理方式:
一、超濾膜分離方法。根據分子的形狀和不同性質利用大氣壓力的作用,將其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這項技術通過我國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污效果顯著,能有效的對污水中的bing原體進行處理。因此超濾膜分離技術在我國各項污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二、納濾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後期形成的納濾膜分離技術就是在保證無機鹽分離時不受電勢和化學梯度的影響,通過(實際壓力小於或等於1。5MPa)的作用將直徑大約為1納米的分子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從而達到污水處理的效果。
三、液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被提出一直到80年代中後期才被廣泛應用的液膜分離技術,分為乳狀液膜和支撐液膜,其中乳液液膜在污水處理技術中被廣泛應用。第四、膜生物反應器。就是原水在進入生物反應器與生物發生充分反應之後,利用循環泵,使水流經膜組件,水得到排放的同時生物相又重新流入生物反應器,該技術是通過把膜件與生物反應器進行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去污技術。
⑥ 膜分離法的介紹
膜分離法 ( Separation Membrane)氣體膜分離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開發成功的新一代氣體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在壓力驅動下,藉助氣體中各組分在高分子膜表面上的吸附能力以及在膜內溶解-擴散上的差異,即滲透速率差來進行分離的。
⑦ 污水處理廠的超濾和反滲透處理污水有多幾個步驟
⑧ 反滲透膜的分離原理是什麼
要了解反滲透法原理,先要了解「滲透」的概念。滲透是一種物理現象,當兩版種含有不同濃權度鹽類的水,用一張半滲透性的薄膜分開時就會發現,含鹽量少的一邊的水分會透過膜滲到含鹽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鹽分並不滲透,這樣,逐漸把兩邊的含鹽濃度融合到均等為止。然而,要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這一過程也稱為自然滲透。
但如果在含鹽量高的水側,施加一個壓力,其結果也可以使上述滲透停止,這時的壓力稱為滲透壓力。如果壓力再加大,可以使水向相反方向滲透,而鹽分剩下。因此,反滲透除鹽原理,就是在有鹽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滲透壓力更大的壓力,使滲透向相反方向進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壓到膜的另一邊,變成潔凈的水,從而達到除去水中鹽分的目的,這就是反滲透除鹽原理。
⑨ 深度揭秘反滲透純水機為什麼必須有廢水
1、傳統凈水技術概述
傳統的飲用水處理主要通過絮凝、沉降、砂濾和加氯消毒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細菌,而對各種溶解性化學物質的脫除作用很低。隨著水源的環境污染加劇和各國飲水標準的提高,可脫除各種有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的「飲用水深度處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2、深度凈水技術
目前的深度處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碳吸附、臭氧處理和膜分離。膜分離中的微濾(NF)和超濾(UF)因不能脫除各種低分子物質,故單獨使用時不能稱之深度處理。
凈水機採用目前凈水行業最先進的反滲透技術。反滲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種無機離子、膠體物質和大分子溶質,從而取得凈制的水。也可用於大分子有機物溶液的預濃縮。由於反滲透過程簡單,能耗低,近20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現已大規模應用於海水和苦鹹水(見鹵水)淡化、鍋爐用水軟化和廢水處理,並與離子交換結合製取高純水,目前其應用范圍正在擴大,已開始用於乳品、果汁的濃縮以及生化和生物制劑的分離和濃縮方面。
二、反滲透膜的工作原理
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濃液(如海水或鹽水)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反滲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我們通過反滲透過程,可以將水從濃度高的溶液流向濃度低的溶液。由於無機離子、膠體物質和大分子溶質無法通過反滲透膜,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將我們不不需要的物質留在了濃度高的溶液一端,而濃度低的一端就是我們得到的凈化過的液體。
三、出水機工作過程中為什麼要排廢水
從前面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了,純水機的核心部件反滲透膜在工作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液體濃縮的過程,水中的含鹽量隨著水流過反滲透膜表面不斷的增加,水的滲透壓也不斷的增加。當滲透壓增加到增壓泵的壓力時,水就不能通過反滲透膜流入凈水一端。另外由於水中礦物質濃度的不斷增加,一些款物質(如碳酸鈣、硫酸鈣、硅)就會在反滲透膜表面沉積下來,並堵塞反滲透膜的孔隙,導致反滲透膜產水量下降和脫鹽率(反滲透膜去除水中無機鹽的能力)下降。純水機工作的過程中要避免以上現象的發生,所以所有的在應用的反滲透膜都有一個能將進水製成產品水的比例,稱之為「回收率」。
回收率=產品水量÷進水量×100%
如果在一個反滲透系統中,擁有高產水量從而意味著反滲透膜系統有著較高的回收率。通常我們可以通過增加串聯的反滲透來提高系統的回收率,但是家用純水機通常只採用一隻反滲透膜,這也意味著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幾乎所有的純水機的合理系統回收率都是一樣的,任何高出這個合理值的產品都是設計不合理的產品,都是以降低反滲透膜使用壽命為代價的。目前較為合理和經濟的回收率是30% 。
四、目前有減少純水機廢水量的辦法嗎?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聲稱無廢水或少廢水的純水機產品。目前市面上有3中常用的方案,現在來分析下可行不。
1、通過將廢水迴流到純水機的進水端。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了,反滲透制水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濃縮的過程,制水過程中,必須把系統中濃縮後的鹽分排掉才能保持系統的穩定。如果把凈水機的廢水迴流至純水機的進水端,這意味著,對於純水機這個系統,只有鹽分流入,沒有鹽分排除,凈水機內水的含鹽量會迅速的增加,最終導致水的滲透壓超過增壓泵所提供的壓力,導致凈水機不制水。同時由於含鹽量的增加,部分難溶礦物質開始在膜表面沉積,導致反滲透膜的堵塞並的損壞,這種損壞通常是不可逆的,只有更換反滲透膜。
2、定時間斷性的排放廢水
市面上有很多這樣的產品,凈水機工作個幾分鍾,排幾十秒的廢水。這種方法同樣的不可取,在凈水機不排廢水的時間段內,反滲透膜的回收率是100%,目前世界上沒有一種反滲透膜能做到100%的回收率。這樣使用的結果就是水中的微量難溶鹽分迅速的在膜表面沉積下來,並導致反滲透的堵塞和嚴重的縮短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這類機型,通常用戶6個月就必須更換反滲透膜,而一個合理的系統,反滲透的使用壽命通常在3年左右。
3、將廢水儲存起來,另作他用
這種辦法是用一個較大的壓力桶將廢水儲存起來,等需要使用的時候在放出來使用。這種辦法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因為它實質上沒有改變凈水機的運行參數。
⑩ 反滲透膜清洗酸鹼用量
你說的應該是反滲透膜的化學清洗吧。
1、檸檬酸溶液,在高壓或低壓下,用1%-2%的檸檬酸水溶液對陶氏膜進行連續或循環沖洗,這種方法對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本文介紹了陶氏反滲透膜化學清洗方法。
2、檸檬酸銨溶液,檸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檸檬酸銨的溶液中加HCL,調節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離子水中,溶解277g檸檬酸胺,用HCL調節溶液PH值為2.5,用這種溶液在膜系統內循環清洗6小時,效果很好,若將該溶液加溫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該溶液對無機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時間較長。
3、加酶洗滌劑,用加酶洗滌劑處理膜,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是對蛋白質,油類等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一般的在運行10天或半個月後用1%的加酶洗滌劑在低壓下對膜進行一次清洗,由於所用加酶洗滌劑濃度較低,所以要求浸漬時間長一些。
4、濃鹽水,對肢體污染嚴懲的膜採用濃鹽水清洗是有效的,這是由於高濃度鹽水能減弱膠體間的相互作用,促進膠體凝聚形成膠團。
5、水溶性乳化液,用於清洗被油和氧化鐵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鍾。
6、雙氧水溶液,例如將0.5L,30%的H2O2用12L去離子水稀釋,然後清洗膜表面,這種方法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
7、次氯酸鈉和甲醛溶液,對於細菌的污染,要視不同的陶氏膜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對芳香聚醯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時要經常分析反滲透濃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細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 對於膜上的金屬氧化物沉澱,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