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懷寧有哪些名勝古跡
普陀寺、金雞碑、獨秀公園、觀音洞、獨秀山風景區等。
1、普陀寺
雪山洞普陀寺,位於洪鋪鎮冶塘村女兒嶺西側,雪山洞為天然石灰岩溶洞,作為佛教勝地置佛像一尊,洞門面北,高4米,三層磚制斗拱,正中橫額楷書「岩脫金身」四字。普陀寺依洞而建,約三百平方米,為硬山式建築。
2、金雞碑
」金雞碑在全國僅存兩塊,除懷寧這塊保存完好外,福建省漳浦縣也立有一塊,但這塊還是懷寧藝人傳帶到閩南去的。由於金雞碑是研究我國戲曲史的活化石,故「金雞獎」即取名於此;1986年7月,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獨秀公園
獨秀公園位於安徽省懷寧縣新縣城內,風景秀麗,內設有黃梅閣,陳獨秀史料館。
以中共黨史和懷寧地方文化為主題,內設新青年雕塑廣場、獨秀廣場、古樹廣場、黃梅戲廣場、陳獨秀故居廣場、景觀置石廣場、造型花架、木平台等景觀,集紀念、教育、研究、生態、旅遊、休閑等多種服務功能為一體。
4、觀音洞
觀音洞在雁盪山梅嶺西麓。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內有一石柱懸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觀音像。
這雁盪山算不得高,但是它勝在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變幻多端的險峰奇嶂,更在於這獨一無二的觀音洞。觀音是中國老百姓熟知的佛教偶像,在佛門中,菩薩是僅次於佛的第二等級。
5、獨秀山風景區
」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因仰慕家鄉獨秀山,而取筆名「獨秀」。山下觀音洞水庫碧波盪漾、風景宜人,有神秘莫測的觀音洞、神仙洞、天洞、地洞等溶洞群。
景區依託優美的自然山水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建設集水上觀光、生態林業、人文景觀、民俗文化體驗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項目。
B. 自來水不是自來水氣味,有一種腥味,這樣能吃嗎
可能是自來水水管生銹了,或者有氯氣存在,量雖然對人體不能達到傷害,但是很難聞最好不要吃了。
解決方法:
靜置法:把從水管道剛放出來的水用容器存放靜置幾個小時,然後再燒開飲用,可能味道就會沒有了,因為此時殘留在水中的原用於殺菌的氯離子(氯氣),已經揮發掉了。
遮蓋法:如果您家裡自來水中的漂白粉味比較重,燒開後會有所緩解。特別不適應這種味道的話,可加入茶葉、果汁、咖啡等沖泡後再飲用,就聞不到水中的漂白粉味了。
C. 誰知道懷寧
懷寧縣地處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大別山南麓前沿。東靠安慶市,西鄰天柱山,南連望江,北接桐城。縣域面積1276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241個村(社區),人口69萬。下轄15鎮,5個鄉:
鎮:高河鎮、石牌鎮、月山鎮、洪鋪鎮、茶嶺鎮、金拱鎮、三橋鎮、黃墩鎮、江鎮鎮、小市鎮、臘樹鎮、黃龍鎮、公嶺鎮、平山鎮、馬廟鎮。
鄉:涼亭鄉、秀山鄉、清河鄉、雷埠鄉、石鏡鄉
懷寧,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20—7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方熱土上居住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原始文明。目前境內已發現舊石器文化遺存12處,各類各時代文化遺址130處。自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建縣以來,懷寧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南宋景定元年(1260)懷寧縣城隨安慶府遷至宜城(今安慶市),府、縣同城而治長達690餘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移至安慶府,省、府、縣同城達190年,史稱懷寧為安徽的「首府首縣」。1998年,國務院批准懷寧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石牌鎮遷至高河鎮。2002年1月,懷寧縣政府領導機關遷址高河。
縣城變遷 懷寧山川秀美,地理位置顯赫,境內有由北向南的崇山峻嶺,兩側為平崗及水網交錯的復雜地形,能攻能守,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懷寧縣城屢經變遷,自東晉建縣以來,縣城搬遷足有十餘次之多,成為安徽乃至中國歷史上奇特的「遷城現象」。
首址梅城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始置懷寧縣時,縣治梅城(今潛山縣梅城),為原漢皖縣地。在設懷寧縣的同時,又於漢廬江郡的南部另設晉熙郡,下轄懷寧、新冶、南樓煩和陰安4縣,晉熙郡治亦設於梅城,郡、縣同城而治。此後,盡管州、郡屢經變更,但州、郡治所均在懷寧縣城。直至南宋嘉定十年(1217)第一次搬遷之前,懷寧縣城(今潛山縣梅城)一直為州、郡、府治所在地。
移治皖口 懷寧縣城的第一次變遷,是南宋嘉定十年(1217)四月。當時,金軍南下破光州(今河南潢川),為防金軍入侵,安慶知府黃干奏請朝廷,在「盛唐灣宜城渡之陰」(今安慶市)建築新城,安慶府由梅城搬遷至此,以備戰守。同年,懷寧縣治亦同時移至皖口(今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鄉)。
遷治宜城 懷寧縣城的第二次變遷,是南宋景定元年(1260)三月。為防禦蒙古軍,沿江制置大使馬光祖復築宜城,懷寧縣治隨安慶府從皖口遷宜城附郭,從此府、縣同城,地域全屬懷寧縣,一直延續到清末。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移治安慶府,自此安慶為安徽省治,懷寧縣城亦省垣所在,省、府、縣同城而治。
定治石牌 懷寧縣城的第三次變遷,可謂反反復復。1938年,日軍入侵安慶,縣治由安慶先後遷至三橋、石牌,抗戰勝利後,又由石牌遷回安慶。1949年4月23日,安慶解放,以懷寧縣城及下屬4鎮再建安慶市,懷寧縣治又相繼遷駐洪鋪、石牌。1950年5月撤銷市建置,市區劃歸懷寧縣,成立懷寧縣城關區,縣政府又由石牌遷來安慶。10月7日恢復安慶市,懷寧縣城於12月11日遷出安慶,定治石牌。
新城高河獨秀公園一角[1]
遷駐高河 懷寧縣城的第四次變遷,是世紀之交。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懷寧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石牌鎮遷至高河鎮。2002年1月,懷寧縣城實現整體搬遷。
編輯本段懷寧名人懷寧,人傑地靈,俊才輩出。明代有被譽為「文武雙雄」的文狀元劉若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王來聘;清代有被康有為譽為「千年一人」的書法篆刻大師鄧石如,近現代有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一大」到「五大」總書記陳獨秀、「一代完人」王星拱,當代有「兩彈元勛」鄧稼先、「麥地詩人」海子等。懷寧是戲曲之鄉、教育之鄉、文化之鄉,是「京劇之父」徽劇的發源地,京劇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全國地方劇種之首——黃梅戲的發源地,我國「長詩之聖」、千古愛情絕唱《孔雀東南飛》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鄧石如鄧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鄧稼先
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書法大師鄧石如的六世孫,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陳獨秀陳獨秀(1879-1942),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行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及首任總書記,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間黨的最高領袖。
編輯本段人文景觀懷寧,鍾靈毓秀,物華天寶。境內「為眾山之祖」的獨秀山與天柱山遙相競奇,孤峰兀立,笑傲天穹,堪稱
孔雀東南飛影視基地[1]
一絕。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孔雀東南飛」文化園也坐落於懷寧,園內有孔雀台、焦劉墓等大量歷史遺跡;懷寧還有乾隆牡丹、安徽龜化石遺址、王家山新石器遺址等諸多人文景觀;其中省級文物「金雞碑」,被譽為古代戲劇的活化石,中國電影界「金雞獎」由此得名;另外,境內還有鐵硯山房、陳獨秀墓、海子故居等豐富的旅遊資源。懷寧縣歷來被稱為「魚米之鄉」,擁有耕地48萬畝、山場50萬畝、水面18萬畝,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商品豬基地縣、全國農業產業化試點縣、全省畜牧業十強縣。境內有銅、鐵、無煙煤、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等30多種礦產,其中石灰石的探明儲量達30億立方米。
編輯本段交通區位
懷寧縣區點陣圖
懷寧,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素有「瀕長江、襟江淮、控鄂贛」之稱,合九、合安鐵路,滬蓉、濟廣、合安高速公路,206、318國道,212、209省道穿境而過,安慶火車西站、石門湖碼頭坐落境內,安慶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亦緊鄰縣境。懷寧距天柱山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不到1個小時的車程,為皖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編輯本段名優特產懷寧貢糕:懷寧貢糕是安徽省懷寧縣傳統名特產品,相傳此糕在大
懷寧貢糕[2]
明永樂年間曾做為貢品上貢給皇帝朱棣品嘗,因此得名為"貢糕"。至今已有500多年生產歷史。該產品潔白柔軟,香甜味美,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暢銷全國各地。懷寧貢糕生產廠家眾多,其中品質最為上乘的是懷寧縣食品廠生產的頂雪貢糕,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故名「頂雪糕」。頂雪貢糕選料講究,做工精細,主要原料採用本地出產的優質糯米,佐以精細白糖、麻油、桔餅、核桃仁、紅綠絲,經過精炒、細磨、潤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製成。該產品外觀潔白,質地柔軟,香甜適度,酥鬆可口,營養豐富。當地群眾將頂雪貢糕視為吉慶的象徵,每逢佳節喜慶,互相饋贈,以示糕(高)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頂雪貢糕是「安徽省旅遊指定產品」。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懷寧,民風淳樸,環境優良。著眼於打造「平安懷寧」、「活力懷寧」、「魅力懷寧」,懷寧投資硬、軟體環境得到明顯優化。先後獲得「浙商(省外)投資潛力城市」、「安徽省平安縣」、「全國金融生態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黃梅戲)之鄉」、「中國面點師之鄉」等多項殊榮。連續5年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兩度躋身「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縣」,縣經濟開發區被評為「全省十佳開發區」,懷寧正日益成為國內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
懷寧,生機勃發,魅力無限。近年來,懷寧縣緊扣「三年倍增、躋身十強、全面達小康」發展目標,圍繞「百億懷寧、十億財政」目標任務,積極搶抓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全面啟動建設重大機遇,以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硬化舉措,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2011年實現縣內生產總值135億元,同比增長15.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84億元,超全年目標16個百分點,增長39.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增長26%;規模工業總產值190億元,增長40.7%。!
這是一個新的起點,這是一次新的跨越。懷著「十一五」豐收的喜悅,邁著「十二五」前行的腳步,「懷抱天下、寧靜致遠」的懷寧兒女正張開熱情的雙臂,竭誠歡迎四海賓朋、五湖客商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懷寧的明天會更好!
講了這么多希望采乃
D. 懷寧縣觀音洞水庫荒廢了嗎
沒有。
觀音洞水庫是懷寧縣境內最大的水庫,也是懷寧縣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庫。水庫位於懷寧縣秀山鄉、石鏡鄉境內,屬菜子湖流域大沙河支流觀音河上游,距懷寧縣城10公里,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供水等效益的中型水庫。目前,茶嶺、秀山、石鏡、公嶺等鄉鎮以及海螺公司和縣備用水廠都在觀音洞水庫取水。
觀音洞水庫是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的一個中型水庫,始建於1958年,總庫容1130萬方,灌區總面積達6萬余畝。附近的下天洞、私語洞、觀音岩、老爺岩、香爐沖、谷泉寺等自然景觀與美麗的觀音洞水庫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是人們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
E. 懷寧縣紅鋪鎮自來水公司電話
登錄該鎮水務集團公司的官方網站或者咨詢當地114電話查號台即可得到自來水公司的服務電話供參考。
F. 池塘是懷寧縣農村用水基地是什麼部門管理
池塘是懷寧縣農村用水基地是農業農村局:
池塘養殖是我省水產養殖業的主體,在水產品穩產保供中起到主力軍作用。
為全面掌握我省池塘養殖現狀,徹底摸清池塘養殖尾水治理情況,科學編制好《安徽省池塘養殖尾水治理專項建設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組織各地開展池塘標准化改造和養殖尾水治理,加快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皖農漁〔2019〕95號)精神,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池塘養殖及尾水治理調研。
G. 懷寧縣臘樹鎮怎麼樣有誰知道嗎
安徽省安慶市石牌區臘樹鎮地處石牌城區西部,
口30634人。主要道路有:石太路(石牌,臘樹,茶棚,新倉,晉熙),從鎮中心通過,已在修建的濟廣高速穿鎮而過。除臘樹村聯合組、畈江組以外全鎮已實現村村水泥路。
臘樹鎮植物資源主要有糧食和澱粉植物。油料以油菜為主。鮮果品主要有桃、梨、棗、杏、柿、柑桔、板栗、枇杷等。纖維類工業原料植物以棉、麻及蘆葦為主。葯物主要有辛夷、香附子、半夏、桔梗、夏枯草、草決明、貝母、生地等。蜜源植物、珍貴和觀賞植物眾多。境內建有池杉水杉、義大利楊、國外松和望春花(辛夷)四大基地。
礦產資源
臘樹鎮礦藏豐富,金屬礦有銅、鐵、金、銀、鉬、鈷、鉛、鋅等,非金屬礦有水泥石灰岩、白水泥、石灰岩、大理石、白雲石、硅灰石、玻璃石英岩、電石石灰岩、溫石棉、磨石、含鉀岩石、石墨、重晶石、玻璃硅質原料等,能源礦產有煙煤、無煙煤、石煤等,化工原料礦有硫鐵礦等。礦泉已發現70多處,多為低鈉含鍶或含可溶性硅酸礦泉水。不少礦種藏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依託資源興辦的工業有建材、建築、采礦、化工、機械等。
H. 懷寧 在哪裡
懷寧縣是安徽省安慶市下轄的一個縣,縣境位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下游。東臨安慶市區,西與潛山縣、太湖縣相連,北隔大沙河與桐城市相望。懷寧縣處沿江平原與皖西山區接壤地帶。境內兼有低山丘陵和平原沙洲。皖河納岳西、潛山、太湖南流諸水,橫貫本縣南部入長江。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3℃,年降水量1294毫米。礦藏有銅、銀、鉛、鋅、大理石、石灰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