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純水 > 純水的透明度是多少

純水的透明度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09 02:22:18

㈠ 食用水的透明度是多少

水的透明度是指水的清澈程度。即將水注入特製的玻璃管中,以玻璃管下部白磁板上的黑點剛剛消失,而十字尚能看見時的水位高度(cm),為該水樣的透明度。 由於水的透明度是由其所含懸浮物的多少所決定,因此透明度基本上可以表徵水樣中懸浮物含量的多少。水中懸浮物含量大,則水的透明度低;水中懸浮物含量小,則水的透明度就高

㈡ 純凈水是否純凈

近兩年,城市裡大桶大桶買水喝的人多起來。盡管有人稱,經過
凈化,水中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也丟失了,喝了未必有益健康,但
是純凈水市場還是日漸興隆。買水喝的人們,不管是熱衷追求時尚還
是出於無奈,想必都是為了喝得更安全更衛生。然而衛生防疫部門提
醒消費者,純凈水並不都純凈。

據衛生防疫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國家對純凈水的生產有嚴格要求。
其生產企業必須經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審批,獲得衛生許可證、生產許
可證、設備評價證方可投產,純凈水生產全過程應是密封的,所生產
的水必須達到國家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和《瓶裝飲用純凈
水衛生標准》規定的各項指標。

但是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純凈水有很多達不到上述指標,有的甚至
不如自來水。中國消費者協會前不久從國內6個城市抽驗了72個桶裝純
凈水樣本,結果20個樣本的菌落總數高於《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
其中14個樣本連《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都達不到。太便宜的水買不得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各種純凈水,價格相差不少,貴的十幾元一桶,
便宜的只賣六七元。據知情者分析,一般情況下,生產1噸純凈水需要
4噸自來水,水費加上其他種種消耗,一桶水的成本大約為8元,再加
上送水費和利潤,一桶水的售價在10至14元之間較為適當,如果過低,
質量難有保證,過高,則有暴利之嫌。衛生監督人員建議消費者在購
買純凈水時,要選擇外包裝上標明衛生許可證號、生產許可證號、設
備評價證號和生產日期、保質期的產品,還要注意桶(瓶)蓋的封口,
封口採用熱縮膜密封的比較保險。飲水機的質量與衛生也需注意
現在,桶裝純凈水往往是與飲水機配套使用的,因此飲水機的質
量與衛生狀況也直接關系飲用水的質量。在選購飲水機時,首先要看
一看有沒有衛生許可批件。據衛生監督部門檢測,目前大商場中出售
的飲水機質量大多符合要求,而水店賣水時搭贈的飲水機,有些是未
經審批、無生產資格的企業生產的,質量沒有保證。所以要買飲水機
最好去大商場。

另外,飲水機在使用中也要經常清洗,否則可能對使用中的純凈
水造成污染。

㈢ 海水的主要理化特性是什麼

表層水與底層水的水溫差異全球海洋中海水溫度的變化幅度大致在-2℃~33℃之間。其中,表層海水的水溫變化幅度最大,大約是在-2℃~33℃之間;而底層水的水溫變化幅度較小,通常多維持在0℃~6℃范圍內。

表層水溫度最高的區域為北緯5°~10°海域,該海域的部分海區,如波斯灣,夏季的表層水溫有時可高達33℃,岸邊淺水域的表層水溫有時甚至能達到36℃。表層水溫最低海域為南極海域,其中威德爾海的長年水溫一般都低於0℃,最低時為-2℃。北冰洋是全球緯度最高的海域,大約有2/3的海域表層長年冰凍,其餘的海面大多也漂浮著冰山及浮冰,整個北冰洋中僅有巴倫支海由於受北角暖流的影響所以長年不結冰。北冰洋從海面到100~225米深的表層水長年水溫一般都在-1℃~-1.7℃之間,從100~225米到600~900米之間的中層水,由於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水溫多保持在0℃~1℃之間。北冰洋沿岸地區大多為凍土地帶,永凍層厚度一般都可達數百米。

表層水溫季節變化幅度最大的是中緯度海域,一年之中最高水溫有可能達到30℃,而最低水溫則可能低於0℃,年水溫差可超過30℃。而赤道海域和極地海域水溫的季節變化幅度都比較小,年水溫差一般很少能超過10℃。

底層水占海水總量的75%以上,其水溫長年多維持在0℃~6℃之間,其中,有大約50%左右的深層水長年水溫僅有1.3℃~3.8℃,只有極個別的海域底層水溫會低至0℃。在大洋深處的海盆中,地殼的熱量可以對底層水的水溫產生一些影響,但至多也只能使底層的水溫上升0.5℃左右。

溫躍層大洋中的海水,溫度垂直分布存在著典型的三層式結構。

上層為混合層。其厚度大約在20~200米,不同海域厚度不同。混合層上下溫度比較均勻,但表層溫度存在比較明顯的晝夜變化與季節變化。

中層為溫躍層,在溫躍層內,隨水深的變化海水溫度急劇下降。溫躍層在不同海區分布深度不同。在南北信風帶海域,溫躍層多出現在200米左右水層在長日照海域,晝夜溫躍層多出現在6~10米水層,而季節溫躍層多出現在30~100米水層。溫躍層的厚度一般都不太厚,通常只有幾米至幾十米,但其溫度變化幅度卻非常大,在低緯度海域可以從20℃~30℃急劇下降為3℃~6℃。

溫躍層並不是在所有的海域都存在,高緯度海域由於表層水溫長年都比較低,與底層水的水溫差別不是太大,因而很少出現溫躍層。

底層為低溫層。在大洋深水區以底層水的厚度最大,溫度變化幅度也最小。大洋底層水的溫度一般都保持在0℃~6℃范圍,即使是熱帶海域,1500米以下的水溫也很少能超過3℃。但水溫低於0℃的底層水分布區域也不是很多。

溫躍層的成因溫躍層的形成原因大致上有3種。一種是隨寒流攜入的低溫水,由於比重較大,會下沉至高溫水的下部,形成較為穩定的低溫水團,在冷水團與其上方暖水團的界面處存在較大的水溫差,可形成穩定的溫躍層。第二種是季節溫躍層的形成,即表層海水受季節性氣溫的影響水溫升高,由此而形成的暖水團,因密度變小而穩定存在於其下方溫度較低的水團之上,兩個水團的界面處存在較大的溫差,形成季節溫躍層。季節溫躍層一般多生成於中緯度海域。第三種是晝夜溫躍層的形成,由於表層海水白天受太陽光輻射的影響水溫升高,形成的暖水層,也可穩定存在於其下方溫度相對較低的水層之上,兩個水層的界面處形成晝夜溫躍層。晝夜溫躍層一般多生成在比較淺的水層中,而且不太穩定。

影響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海水密度是指每單位體積海水的質量,常用單位為「克/立方厘米」或「克/毫升」。人們習慣上常將海水密度稱為海水比重,一般多用海水比重計進行測量。海水的平均密度一般多在1.025~1.028克/毫升之間。

海水密度主要受鹽度、溫度和壓力的影響,在其他兩個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鹽度上升則密度增大,溫度上升則密度減少,壓力增加則密度增大。

海水的密度由於海域的不同、深度的不同以及水溫和鹽度等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一般地講,沿岸水比外海水的密度低,表層水比底層水的密度低。這是因為沿岸海水由於受氣溫、大陸徑流、降水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密度變化較大,而且其密度一般都低於海水的平均密度;而大洋深層的海水因水溫低、壓力大,其密度一般都高於海水的平均密度。降水能使海洋表面的海水鹽度降低,再加上太陽的輻射還能提高表層海水的溫度,這也是為什麼海洋表層水比深層水密度小的原因。此外,深層水的壓力比表層水大,壓力也會造成深層海水的密度增大。全球海洋中以南極海域的海水密度最大,這不僅是因為其水溫低,而且因該海域海水容易結冰,海水在結冰時會釋出部分鹽分,致使該海域的鹽度隨之增高,密度變大。

純水在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而海水密度最大時的水溫卻與其鹽度有關。例如:鹽度18的海水在0.12℃時密度最大,鹽度35的海水則在-3.52℃時密度最大。海水結冰後體積約增加9%,密度也相應減少9%。

密度躍層海水的密度躍層一般都是在海洋中兩個密度不同的水團界面處形成的。例如,當表層海水因大量蒸發而導致鹽度增加,致使其密度增大時,或者因溫度降低而導致其密度增大時,一旦密度大於其下層水團,即開始下沉,直至抵達密度相同的水層後才停止下沉並四下散開。這種因密度大的海水不斷下沉,密度小的海水不斷上升的海水運動,可促使海水不停地進行垂直交換,形成上升流與下降流,最終有可能形成上下兩個密度相對穩定的水層。在兩個水層的界面處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密度差,形成密度躍層。在密度躍層內,隨水深的變化,海水密度急劇增大。此外,某些陸間海如果周圍有較多的河流注入,河流攜入的大量淡水因密度小於海水而浮於海水表層之上,久而久之即可形成兩個密度不同的水團,上層水團鹽度低密度小,下層水團則鹽度高密度大,由此而形成的密度躍層一般都比較穩定,黑海即屬於這種類型。

溫躍層也屬於密度躍層的一種。

鹽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的無機鹽數量,常以其含量的千分值(‰)來表達。例如:海水中含鹽量為30‰,則稱其鹽度為30;含鹽量為35‰,則稱其鹽度為35。

全球海洋中海水平均鹽度為35,各海域略有不同。其中大洋水的鹽度較高,在33~37.5之間;近岸水域由於受降水和大陸徑流等的影響較大,鹽度要低些,並且不同海區間的差別較大。

全球各大洋中,以北大西洋亞熱帶海域鹽度最高,約為37.5;北冰洋鹽度最低,為31~32。鹽度最高的海為紅海和波斯灣,正常情況下為40~42;鹽度最低的海為波羅的海,中部海域的海水鹽度通常在6~8之間,而北部和東部海域的海水鹽度只有2,幾乎與淡水等同。波羅的海四面皆為陸地所包圍,僅西側有3條又窄又淺的海峽與大西洋連通,與外海的水交換量不大,加上流入該海的河流有250條之多,平均每年注入的淡水多達472立方千米,並且當地氣候涼濕,蒸發量少,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造成了其海水鹽度極低。此外,黑海的鹽度通常也只有18左右,基本上為半鹹水。

海水鹽度的測量海水鹽度的測量,過去通常多使用比重計來測量其比重,或者用化學分析方法測量其氯度(即氯離子含量的千分值),然後再換算成鹽度。換算方程式較多,有簡有繁,比較常用為:

鹽度=(比重-1)×鹽度=氯度×1

現在雖然有了專門用於測量鹽度的儀器,如折射式鹽度計、電導儀等,但通過測量比重再進行換算的方法,仍是經常使用的方法。

海水、淡水與半鹹水的區分鹽度1被作為界定淡水與海水的分界點,通常將鹽度低於1的水界定為淡水,高於17為海水,1~17之間的稱為半鹹水。

顧名思義,海水的透明度是指海水的透明程度。影響海水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是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其他顆粒狀懸浮物的多少,因而透明度也被作為表達海水質量的指標之一。正常海水的透明度一般都在幾米至幾十米范圍,近岸水域由於受風浪及河流攜帶泥沙等的影響,海水中顆粒懸浮物較多,因而透明度大多隻有幾米。越向外海懸浮物越少,透明度越高。外海水的透明度一般都在十幾米至幾十米,而大洋水的透明度大多為幾十米。

我國渤海的海水透明度一般僅3~5米,黃海約3~15米,東海的外海約25~30米。全球各大洋中以馬尾藻海的透明度最大,最高時可達72米,這是因為該海遠離大陸,處於大洋的環抱之中,除了漂浮有馬尾藻等大型海藻外,浮游生物及顆粒懸浮物非常少,因而其透明度要比其他海域高。

海水透明度的測量方法測量海水透明度的經典方法是用透明度板:將一個直徑30厘米的白色圓盤——透明度板(也稱塞克板)系於測深繩上,再平放至海水中,由重錘帶其緩慢下沉,在水面上垂直向下觀察,當透明度板下沉至剛剛看不到時的水深,即為該處海水的透明度值(常以米為單位計量)。

隨著測量技術的進步,現在人們也可以用帶有光電管的測量儀器,如光束透射計等來測量海水透明度,因而其測量也將變得更加准確快捷。

大海是蔚藍的,這是人們對海洋的第一印象。水是無色透明的,而海水為什麼會是蔚藍色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海水對陽光中不同單色光的散射結果。海水對陽光中波長較長的紅光與橙光吸收多而散射少,而對藍光則吸收少而散射多,因而人們看起來大海與天空一樣都是蔚藍的。其實大海也並不總是蔚藍的,特別是近岸的海水,更多的時候是呈現藍綠色、黃綠色,甚至是棕黃色。

海水之所以會呈現不同的顏色,主要由海水的光學性質以及海水中顆粒狀懸浮物的顏色與多少等因素所決定。在熱帶的大洋中,海水是潔凈的,水深且顆粒懸浮物很少,因而在陽光照耀下海水總是湛藍湛藍的。若海水中懸浮有泥沙等顆粒物,由於泥沙呈棕黃色乃至黑褐色,根據含泥沙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現黃色、棕黃色乃至褐色等不同顏色。當海水中生存有大量的浮游微藻類,由於微藻的種類及其色澤不同,海水可呈現綠色、黃綠色、黃褐色、棕紅色,甚至是紅色。人們常說的赤潮,就是由於水中含有大量赤潮生物而使海水呈現紅色(或黃褐色),赤潮也是因此而得名的。此外,海水的顏色還要受天空中的雲層高度、雲層色澤、光照強度、太陽高度等因素的影響。例如,當天空晴朗時海水本來還是十分悅目的蔚藍色,一旦陰雲密布海水會立即變為昏暗的墨綠色。

海水水色的測定一般多使用透明度板和水色計。在陽光不能直接照射處將透明度板下沉至透明度一半的深度,由水面上垂直觀察透明度板白盤所顯示的顏色即為該處海水的水色。水色級別的確定還需要用水色計進行比較,與水色計中系列標准水色管的色澤最接近的色級就是該處海水的水色級別。

水色計是由22支長10厘米、直徑8毫米,內封裝「弗萊爾水色標准液」的無色玻璃管組成。標准液是由精製的藍、黃、褐3色溶液按不同比例配置而成,由藍色逐漸過渡到褐色共分為21個色級,1號為藍色,21號為褐色;中間則依次為深淺不同的天藍色、藍綠色、綠色、黃綠色、黃色、棕黃色、黃褐色、紅褐色、棕褐色等,按色澤變化深淺程度依次排列。

海水的冰點海水開始凍結的溫度稱為海水的冰點。海水的冰點隨鹽度及水深的改變而改變,鹽度增高冰點降低,水深增加冰點下降。例如:在正常壓力下,鹽度5的海水冰點為-0.275℃,鹽度15的海水冰點為-0.81℃,鹽度25的海水冰點為-1.36℃,鹽度33的海水冰點為-1.81℃,鹽度35的海水冰點為-1.92℃。海水深度每增加100米,冰點下降-0.08℃。

海水的酸鹼度(pH值)海水的酸鹼度又稱海水pH值。海水中由於含有較多的鹼性元素,如鈉、鈣、鎂等,因而正常情況下呈弱鹼性,pH值大約為8.1。

溶解氧海水中氧氣的含量大約在4.6~7.5毫克/升范圍。其含氧量受水溫及壓力影響較大,水溫升高則含氧量減少,壓力增大含氧量也減少。由於全球的海洋是相互溝通的,因此自然狀態下很少存在不含氧的水團。但黑海卻是個例外,其200米以下的水層中幾乎不含氧。黑海由於有幾條大河注入,表層水的鹽度很低,海水幾乎不存在垂直對流的現象,因此表層水中溶解的氧很難達到底層,加上黑海與其他海的溝通又不是特別順暢,因而底層水極度缺氧。在缺氧的情況下,底層中的嗜硫菌將硫酸鹽分解為硫化氫,致使其底層海水略呈黑色。黑海也由此而得名。

海水中光的傳播和聲音的傳播在熱帶海域,照射到海面上的太陽光大約有10%被反射,90%被海水吸收。而在極地海域,因為冰層的反光率高,大約有60%~80%的陽光被反射,只有20%~40%被海水吸收。全球海洋的平均吸光率約65%。

海水對不同波長的光吸收率不同。有人曾用潔凈的海水做過實驗,將不同波長的單色光透過1米厚的海水層,結果波長675納米的紅光被吸收30.7%,波長450~475納米的藍光被吸收1.8%~1.9%,波長400納米的紫光被吸收4.0%,由此可見,海水對藍光的吸收率最低,而對波長大於或小於藍光的其他色光的吸收率都高於藍光。

太陽光照射到海面後,除了約35%被反射外,其餘的均被海水吸收。在潔凈的大洋水中,紅光透過5米水層後被吸收20%,透過10米水層後被吸收99.5%,透射率僅0.5%;而藍光透過60米水層後才有80%被吸收。透過140~150米水層後大約99%被吸收。照射到海面的陽光,在海洋表面1米的水層中大約有60%被吸收,透過10米水層後有80%被吸收,能透射到10米以下水層的光主要是藍綠光。在潔凈的大洋水中,藍綠光的穿透深度可達數百米,至800米的水層還能發現極其微弱的藍綠光,1000米水層只有依靠儀器才能記錄到光的存在,1000米以下的水層則基本上是一片黑暗,只有用非常靈敏的儀器才能測到縷縷微光。

根據海水中的光照以及動植物的分布,可將大洋水垂直劃分為3個不同的區:

洋面區,也稱優光區,其分布水深通常在0~200米范圍內,該水層中有一定的光線透過,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魚類等海洋生物在這里生活。洋面區的上層可以為浮游植物的生長提供足夠光照,該水層也被稱為光亮帶。

中層區,也稱弱光區,其分布水深約200~1000米,海水中僅有極其微弱的光線透過,因而浮游植物已不能生存,水層中只有魚類、蝦以及頭足類等動物。

深層區,也稱無光區,分布水深通常在1000米以下。其中,1000~4000米的水層也稱海洋曙光區,只有用非常靈敏的儀器才能測到縷縷微光;4000~6000米水層為深淵區,6000米以下水層為洋底區,這兩個區均為完全黑暗的無光地帶。

海水傳播聲音的能力比空氣強。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340米/秒,而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1500米/秒,傳播速度比空氣快4倍。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距離也要比空氣中遠得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調查船「維瑪」號於1960年所記錄到的最大傳播距離為1.2萬海里,摺合為2萬千米。

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與海水的鹽度、溫度、水深(壓力)有關。據研究,海水的含鹽量每增加1‰,聲音的傳播速度就增加1.4米/秒;溫度每增高1℃,傳播速度增加3.1米/秒;深度每增加10米,聲音的傳播速度就增加0.2米/秒。

㈣ di水是不是純水

一、概念不同

1、蒸餾水是指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有時候為了特殊目的,在蒸前會加入適當試劑,如為了無氨水,會在水中加酸;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等。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的純水,一般普通蒸餾取得的水純度不高,經過多級蒸餾水,出水才可達到很純,成本相對比較高。

2、DI水又叫去離子水,是指除去了呈離子形式雜質後的純水。將水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常用的為苯乙烯型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則水中的陽離子被樹脂所吸收,樹脂上的陽離子H+被置換到水中,並和水中的陽離子組成相應的無機酸;含此種無機酸的水再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常用的為苯乙烯型強鹼性陰離子)OH-被置換到水中,並和水中的H+結合成水,此即去離子水。

二、用途不同

1、蒸餾水在生活中,一般和機器、電器相關的時候,蒸餾水的作用主要是它不導電,保證機器運行穩定,延長電器使用壽命。

在醫葯行業,蒸餾水的作用是因為低滲作用。用蒸餾水沖洗手術傷口,使創面可能殘留的腫瘤細胞吸水膨脹,破裂,壞死,失去活性,避免腫瘤在創面種植生長。

學校里的化學實驗,有些需要用蒸餾水,利用的就是蒸餾水無電解質,沒有游離離子,或是沒有雜質。

2、去離子水一般為實驗室、化驗室用水,一般實驗室的常規試驗、配置常備溶液、清洗玻璃器皿等。

電子工業生產,如顯像管玻殼、顯像管、液晶顯示器、線路板、計算機硬碟、集成電路晶元、單晶硅半導體等。

電力鍋爐,鍋爐所需軟化水、除鹽。

汽車、家用電器、建材表面塗裝、電鍍、鍍膜玻璃清洗等。

石油化工行業,化工反應冷卻水、化學葯劑、生產配液用水等。

工業紡織印染、鋼鐵清洗用水等。

食品、飲料、酒類、化妝品生產用水。

海水、苦鹹水等凈化。

三、處理步驟不同

1、蒸餾水的製作是把源水煮沸後令其蒸發冷凝回收。

2、從自來水到去離子水一般要經過幾步處理 :先通過石英砂過濾顆粒較粗的雜質。然後高壓通過反滲透膜。最後一般還要經過紫外殺菌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

(4)純水的透明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去離子水製取工藝及其特點

1、離子交換樹脂製取去離子水的傳統水處理方式。特點是污染比較大,自動化程度低,初期投入低。

2、反滲透-離子交換設備製取去離子水。特點是水質穩定,純度較高,污染小,自動化程度高,初期投入中等,價格適中。

3、反滲透設備與電去離子(EDI)設備進行搭配製取去離子水的的方式,這是一種製取超純水的最新工藝,也是一種環保,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超純水制備工藝,特點是環保,自動化程度高,初期投入大,價格相對比較貴。

二、蒸餾水指標

1、灼燒渣含量(≤0.01 %)

2、錳(Mn)含量(≤0.00001%)

3、鐵(Fe)含量(≤0.0004 %)

4、氯(Cl)(≤0.0005 %)

5、還原高錳酸鉀物質(O)含量(≤0.0002 %)

6、透明度(mm)無色透明

7、電阻率(25℃)(≥10x104 Ωcm)

8、硝酸及亞硝酸鹽(以N計)( ≤0.0003 %)

9、銨(NH4)含量(≤0.0008 %)

10、鹼土金屬氧化物(CaO計)(≤0.005 %)

11、顏色 呈淡藍色或無色

㈤ 純凈水和蒸餾水有什麼區別

純凈水和蒸餾水的區來別有:

1、含義不源一樣:純凈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水,是純潔、干凈,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蒸餾水則是指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

2、用途不一樣:蒸餾水在醫葯行業的作用是因為低滲作用。用蒸餾水沖洗手術傷口,使創面可能殘留的腫瘤細胞吸水膨脹,破裂,壞死,失去活性,避免腫瘤在創面種植生長。學校里的化學實驗,有些需要用蒸餾水,利用的就是蒸餾水無電解質,沒有游離離子,或是沒有雜質。

純凈水一般是用於飲用,或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其適用范圍相對來說要比蒸餾水更大眾化一些。

3、缺點不一樣:純凈水的不足之處在於,長期飲用時可能會導致體內鉛的含量超標,因為鈣和鉛在人體中是競爭關系,一方增多,另一方就會減少,反之,一方減少,另一方就會增多,純凈水中沒有鈣,人體就會吸收大量的鉛,從而導致人體內含鉛量超標。

蒸餾水的缺點是造價高昂,因為蒸餾水的製作是把源水煮沸後令其蒸發冷凝回收,要大量耗費熱能,造價不會太低。要想得到純凈水或超純水,必須經過二次、三次的蒸餾還得增加其它純凈手段。

㈥ 海洋水的透明度是多少

海洋水的透明度與水色,取決於海水本身的光學性質,它們與太陽光線有一定的關系?一般太陽光線越強,海水透明度越大,水色就越高,光線透入海水中的深度也就越深?

反過來,太陽光線越弱,海水透明度就越小,水色就越低,透入光線也就越淺?所以,隨著透明度的逐漸降低,海洋的顏色一般由綠色?青綠色轉為青藍?藍?深藍色?

此外,海洋水中懸浮物的性質和狀況,對海水的透明度和水色也有很大的影響?大洋部分水域遼闊,懸浮物較少,並且顆粒比較細小,透明度較大,水色也多呈藍色?

比如,位於大西洋中央的馬尾藻海域,受大陸江河影響小,海水鹽度高,加上海水運動不強烈,懸浮物質下沉快,生物繁殖較慢,透明度高達66.5米,是世界海洋中透明度最高的海域?大洋邊緣的淺海海域,由於大陸泥沙混濁,懸浮物較多,並且顆粒又較大,透明度較低,水色則呈綠色?黃綠色或黃色?

㈦ 純凈水的標準是什麼

純凈水,簡稱凈水或純水,是純潔、干凈,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而成,密封於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添加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市場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餾水均屬純凈水。有時候這個詞也和化學實驗室中提煉的蒸餾水或雨水通用。 純凈水最代表就是R.O, 其實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很難從水中得到,不排除水中的礦物質是有好的, 但非常地少, 若要從水中攝取礦物質, 每天都要一大缸的水才能足夠攝取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的分量, 人體的礦物質是由食物得來的,相反地水中有很多有害物質是對人體有害的。 純水器 純水器的出水水質衛生要求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8年頒布《反滲透飲水處理裝置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定》中的要求。 根據報道純水器對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氯仿、硝酸鹽、氨氮、亞硝酸鹽氮及細菌指標凈化效果較好,特別是反滲透型(RO),除鹽率高,可除去對人體健康有害或潛在的危害物質。但在純水過程中對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如:Cu、Fe、Zn、F或宏量元素S、P、Ca、Mg、Na、K也被除去,且純水率越高,各種有益於人體健康成分損失越大。故長期飲用純水,對健康可能會帶來不良影響。

㈧ 純凈水有多「純」

蒸餾水應該屬於接近100%的水吧!

經純水處理後的水叫純凈水。在居民家中飲用的各種非天然水較多的是純凈水。那麼,純凈水到底有多純呢?

飲用純凈水是指用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作為水源,採用水處理法,如蒸餾法、去離子法、離子交換法或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無機或有機物後,通過臭氧裝置進行滅菌,並在百級清潔度的密閉灌裝條件下灌裝,產品的特點是不含任何添加物。

純凈水的主要質量指標有兩個:一是水的純凈程度,以電導率與高錳酸鉀值為主要檢查指標;二是水的衛生狀況,以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為主要檢查指標。目前,市場上純凈水產品質量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菌落總數超標,二是理化指標中的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不合格。

專家提醒消費者:1、購買純凈水時,要仔細觀察水的透明度、看看瓶底有無絲狀沉澱,再將瓶子倒過來,看瓶蓋是否有滲漏。2、最好選用小瓶裝的純凈水,在整體純凈水中小瓶裝純凈水合格率較高。當使用大瓶裝純凈水時,建議在幾天內用完,因為瓶蓋打開之後,就會進入環境空氣,受到微生物侵襲,所以專家建議是幾天之內用完。3、最好選擇大廠名牌產品,因設備先進,質量體系健全,產品質量較有保證。

有關專家認為,正常人適當飲用純凈水,有助於人體的微循環,但不宜長期飲用。由於它不僅除去了水中的細菌、病毒、污染物等雜質,也除去了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如鈣、鎂幾乎被除凈。因此,長期飲用會影響體內電解質酸鹼平衡,影響神經、肌肉和多種酶的活動,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如不及時補充營養鈣質,容易缺乏營養和患缺鈣症。

㈨ 純水的透光率如何計算或檢測

透光率用 紫外-可見光分光計 測量。但一般需要使用 處理後純凈的水作對照組(校定透光率回為100%) 。
因為用水作答對照,的確是是這樣的。
log( Io/I)= ε c l
公式中 Io和I分別為入射光及通過樣品後的透射光強度;log(Io/I)稱為吸光度;C為樣品濃度;l為光程(也就是你說的厚度);ε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數。當濃度採用摩爾濃度時,ε為摩爾吸收系數。它與吸收物質的性質及入射光的波長λ有關。

閱讀全文

與純水的透明度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套 瀏覽:382
福建電鍍廢水如何處置 瀏覽:337
污水中排污系數 瀏覽:461
瑞安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983
philips飲水機換完濾芯怎麼復位 瀏覽:854
造紙流漿箱除垢廠家 瀏覽:684
前置過濾器還有水垢嗎 瀏覽:476
代收污水費怎麼記會計分錄 瀏覽:824
飲水機不通電怎麼辦燈不亮 瀏覽:58
污水設施升級換代 瀏覽:621
飲水機開水無壓力是怎麼辦 瀏覽:134
中葯超濾過濾 瀏覽:615
呼延灼用連環攻打梁山回梁山 瀏覽:449
樹脂牙齒一般多少一顆 瀏覽:643
江蘇污水冷卻塔哪裡有 瀏覽:142
污水處理廠崗位招聘方案 瀏覽:459
ro膜殼廢水口多怎麼辦 瀏覽:733
小米空氣凈化器3怎麼清潔 瀏覽:267
水龍頭過濾網不能拆 瀏覽:438
電子廠純水ph是多少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