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飲用水標准規定,飲用水的硬度是:含鈣鎂化合物的量低於450mg/L.我市飲用水的硬度經測定為270 mg/L
A、國家飲用水標准規定,飲用水的硬度是:含鈣鎂化合物的量低於450mg/L.我市飲用水的硬度經測定為270mg/L,270mg/L小於450mg/L,所以我市飲用水的硬度沒有超過國家的規定,是達標的;說法正確.
B、含有一定硬度的水中含有鈣元素,可以補充鈣元素,對人體是有益.說法正確.
C、水的硬度太大,含的鈣鎂的化合物就多,口感不好,容易使煮水的器具產生水垢.說法正確.
D、純凈水中沒有鈣鎂化合物,但價格貴,用它洗衣服是一種浪費,說法錯誤.
故選D
㈡ 飲用水中礦物質的標准如鈣鎂鉀鈉鋅等
我國最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即將於7月1日實施。該《標准》明確規定生活飲用水的pH范圍為6.5~8.5。pH值成為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指標之一一事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瓶(桶)裝飲用水除農夫山泉、依雲等少數品牌外,大部分品牌的產品包裝上並不標注pH值,使消費者在選購時無法辨別。
那麼,什麼是水中的pH值?它與人體健康有什麼關系?如何選擇健康飲用水?針對這些消費者十分關心的問題,日前,記者采訪了杭州養生堂研究所副所長周力博士。
pH是最重要的水質參數之一
據周力博士介紹,概括國內外水專家及權威文獻的論述,健康飲用水具有三大特徵:一是含有一定量的硬度(鈣鎂離子的總和);二是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總固體(水中礦物質的總和),即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面而均衡的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三是pH值在7.0以上,呈弱鹼性。
他介紹說,水質指標很多,其中,pH值是最重要的水質參數之一。水的酸鹼度均用pH值表達。一般天然水源的pH值為6.5~8.5。酸性物質(包括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或酸雨的影響會使水的pH值降低到5左右。
眾所周知,在一般情況下水可以發生微弱的電離,即產生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氫氧根離子。習慣上,我們把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值作為溶液酸鹼性的指標,簡寫為pH。在中性溶液中pH=7,pH大於7越多,則鹼性越強,小於7越少,則酸性越強。在純凈水和人工礦物質水中,由於氫離子過剩均呈現酸性,有的人工礦物質水甚至比純凈水更酸。
在一些宣傳材料中,甚至在一些談水的科普文章中,均稱「正常人體的pH值應該是弱鹼性」。周力博士說,我們通常講人體pH值為7.35~7.45是指人體血液中的pH值,人體各部位及組織中的pH值是不同的。人體為了正常進行生理活動,血液的氫離子濃度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
而氫離子濃度的正常,又必須依靠人體的調節功能,使體內的酸鹼度達到動態平衡。如果過酸或過鹼,都會引起血液氫離子濃度的改變,使正常的酸鹼平衡發生紊亂,簡稱為酸鹼失衡。例如飢餓時的胃液pH值為1~2,皮膚為5.5,大腸為8.4,汗為6.0,尿為6.9等。無論哪一個部位的pH值都維持在一個恆定范圍內, 哪怕是發生輕微的變化,都會引起身體的生物活性分子結構和化學功能發生劇烈的變化。
機體內的緩沖體系、呼吸系統、腎臟代償系統等共同維持著pH的平衡,才使得機體的生理功能正常運行並維持著人體的健康。有些研究發現,每當血液中pH值下降0.1單位,胰島素的活性就下降30%。
有人認為糖尿病特別是Ⅱ型糖尿病不是因為胰島素分泌少而是由於胰島素的活性下降所致。糖尿病是典型的營養代謝障礙病,是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這些代謝紊亂更容易產生酸性代謝物質,從而影響人體血液內pH值的穩定。
長期飲用過低硬度水不利於健康
195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飲用水標准中規定,pH值不得低於6.5,不得大於9.2;在1984年第一版的飲水指導准則中規定pH值為6.5~8.5;在2003年第三版的飲水指導准則中規定pH值為6.5~8.0;在2006年第三版的修訂本中規定pH值為6.5~9.5。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中,將水的pH值定為6.5~8.5。在人類進化中,從飲用天然水、井水到近100年來的自來水,pH值均為6.5~8.5。雖然人體內具有強的pH值緩沖及調劑能力,但是飲用水的pH值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是科學的,水的pH值越接近血液的pH值越好。
國內外很多生物醫學和流行病調查表明,長期飲用過低硬度水,對人體生理功能有負面作用。特別是水中的鎂和鈣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病猝死的風險。在烹調食物時使用過低硬度水會使食物中礦物元素流失。
從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水中的硬度與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病率呈負相關關系,也就是說,飲用水的硬度和pH值越低,發病率越高。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地區,屬於軟水地區,水中的礦物質含量較低,pH值一般在7.0左右或以下。有些地區隨著污染的增加,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屬於酸雨地區,而飲用水主要來自地面降水,所以飲用水中的pH值較正常情況下低一些。近幾十年這些地區的水質的pH值都有所降低。
周博士說,據目前的瓶裝飲用水水質看,我們發現,凡是含有天然均衡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飲用水,pH值都呈弱鹼性,或非常接近7。而水中沒有礦物質,或者人工添加礦物質的飲用水,pH值往往是酸性的。
飲用礦物質水是加工水
目前,市場十分流行的飲用礦物質水是否是高品質的健康飲用水呢?它屬於天然飲用水嗎?周力博士分析說,這首先需要了解礦物質水的特點,礦物質水的加工都是在純凈水的基礎上添加礦物質。能否通過添加人工礦物質來解決純凈水的問題呢?事實並非想像的那麼簡單。
在純凈水中人工添加礦物質,製成含有鉀離子、鎂離子、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的人工礦物質水,會使水的酸度更酸,pH值甚至可能低於6.0。而且人工添加的礦物質,其配比和成分遠沒有天然來源自然、穩定。最後的結果是既不能保證人體所需微量礦物質元素的正常補充,又因為pH值過低的原因而影響人體酸鹼的自然平衡。
另外,由於各個廠家所添加到水中的化合物不同,給國家的產品質量監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有一點可以肯定,添加礦物質的水質遠不如優質飲用天然水(包括天然礦泉水)。在添加礦物質的時候,要適當考慮各種陰陽離子的相互的平衡和拮抗的作用,否則不僅不能給人帶來健康,可能還會引起一些營養和健康方面的問題。
㈢ 超純水的PH值及Cao、Mgo化驗指標
我國電子工業部高純水水質試行標准
化學指標單位:μg/L
序號 水質項目 一級高版純水指標 二級權高純水指標
1 電阻率(25℃)MΩ·cm ≥15 ≥10
2 電導率,μs/cm 0.05 0.1
3 PH值 6.8~7.2 6.6~7.4
4 細菌總數,個/mL <3 <9
5 微粒(直徑>0.5μm,粒/mL) <150 <300
6 二氧化硅 <10 <20
7 有機物(以COD計) <0.3 <0.5
8 鈉 Na <0.5 <2
9 鐵 Fe <1 <2
10 銅 Cu <0.5 <1
11 鈣 Ca <1 <3
12 鎂 Mg <0.2 <1
13 鋅 Zn <0.5 <1
14 錳 Mn <0.2 <0.5
還是從預處理上找原因,鈣鎂超標說明前面的軟化做的不到位。
PH說明二級反滲透之前的加鹼調節不當,要麼多了,要麼少了。
EDI高純水模塊的PH是動態平衡的,進出水PH是基本相等的。
青島溢泰佳科技有限公司
㈣ 請問水中鈣鎂離子的正常含量分別是多少mg/l
上海自來來水大約是100左右,地下水一般是自250-800之間(根據不同地方差異很大)。
軟水機出來的水一般是10以下。
需要說明的是鈣鎂離子對人體無害,如果對結不結垢沒有要求,鈣鎂離子含量多是沒關系的。
不知道上面的回答你滿不滿意。
㈤ 國家規定的飲用水的鈣鎂含量的范圍
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中沒有明確指出鈣鎂離子含量標准。
但規定了生活飲用水總硬度(以CaCO3計,mg/L)不得高於450數值。
水的總硬度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濃度,其中包括碳酸鹽硬度(即通過加熱能以碳酸鹽形式沉澱下來的鈣、鎂離子,故又叫暫時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即加熱後不能沉澱下來的那部分鈣、鎂離子,又稱永久硬度)。
碳酸鹽硬度:主要是由鈣、鎂的碳酸氫鹽[Ca(HCO3)2、Mg(HCO3)2]所形成的硬度,還有少量的碳酸鹽硬度。碳酸氫鹽硬度經加熱之後分解成沉澱物從水中除去,故亦稱為暫時硬度。
(5)純水鈣鎂指標多少擴展閱讀:
關於以碳酸鈣濃度表示的硬度分類
1、0~75mg/L 極軟水
2、75~150mg/L 軟水
3、150~300mg/L 中硬水
4、300~450mg/L 硬水
5、450~700mg/L 高硬水
6、700~1000mg/L 超高硬水
7、>1000mg/L 特硬水
關於減小飲用水硬度的方法
1、在生活中,通常用煮沸的方法。在實驗室中,用蒸餾的方法。
2、現代技術的發展,反滲透已經基本滲透到民用、工業領域。反滲透的核心組件是一種稱作反滲透膜的人工合成材料,能夠實現降低水中各種離子,實現硬度的降低。飲用純凈水已經普通用該方法生產,生產速度比蒸餾快,成本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的硬度
㈥ 凈水器TDS值多少算正常
凈化水的TDS值在來60-100之間是正常的源。
一般來說,自來水的TDS值是幾十上百,由凈水器過濾後的水能降到50以下,具體的數值還是需要根據當地的水質情況而定,數值的降低,說明自來水已經得到凈化。
TDS檢測的是「溶解性固體總量」,對於RO反滲透機(即純水機),溶解物質的去除率可達到90%-98%;而超濾機是過濾水中的顆粒物、懸浮物等雜質,保留了水中的溶解性物質,包括鈣鎂離子元素。
(6)純水鈣鎂指標多少擴展閱讀:
凈化水的TDS值:
超濾機過濾後的水是無法使用TDS檢測的,TDS重點檢測的是可直飲的純水。測量純水機的TDS值也是有講究的,許多人忽略了測量中的許多外部因素,這導致單方面認為TDS值太高,覺得機器沒有過濾效果。
TDS筆不能用來測量高溫水。在正常情況下,水溫升高,水中的鈣和鎂離子與其他物質結合,導電率增加,因此TDS值也就變高了,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㈦ 純凈水和蒸餾水中鈣鎂離子含量在多少范圍內算是正常值
優質飲用水抄的標准:
世界襲衛生組織(WTO)根據對世界長壽地區的大量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優質飲用水的6條標準是:
(1)不含有害人體健康的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污染;
(2)含有適量的有益於人體健康,並呈離子狀態的礦物質(鉀、鎂、鈣等含量在100mg/L);
(3)水的分子團小,溶解力和滲透力強;
(4)應呈現弱鹼性(PH值為8—9);
(5)水中含有溶解氧(5mg/L左右),含有碳酸根離子;
(6)可以迅速、有效的清除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和各種有害物質。
㈧ 用檢測儀器測的水在多少范圍才可以飲用
關於飲用純凈水(更廣泛的討論范圍是RDD water,即 Reverse osmosis, Distillation, or Deionization- RDD treatment,通過反滲透、蒸餾或去離子得到的水)對健康更有利還是更有害,一直存在爭議,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飲用純凈水更有利還是更有害。
題主轉的這篇天雷滾滾的文章我等下吐槽,首先咱能把「金日光」改一改么,人家正牌的金日光教授好歹是著名材料學家,還是唐敖慶的弟子。網路了一下這個「金日光」還是什麼「基因能量液」的發明者,你們把這么多重大發現安到人家頭上人家知道么?
以下是正文
-------------------------------------------------------------------
1. 純凈水缺少礦物質的問題
一般來說人體每天對鈣和鎂的需求量分別是1000 - 1200 mg 和300 - 400 mg。正常飲用水按硬度劃分的,含CaCO3當量0-17.1 mg/L 為軟水,17.1-60 mg/L為輕度硬水,60-120 mg/L為中度硬水,120-180 mg/L為一般硬水,180 mg/L以上為重度硬水。對於一般硬水,硬度全部換算成鈣的話,對應鈣離子濃度為48-72 mg/L,一天得喝15L以上的水才能滿足營養需求。當然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給的硬度標準是CaCO3當量450 mg/L,對應鈣離子180mg/L,這個標准本身非常low,但即使這么low的標准,按正常每天喝2L水的量,也只能滿足最多36%的鈣離子需求。而水中硬度一般還有12-15%是鎂離子貢獻的,且如果硬度這么高的話會有相當一部分成為水垢,所以實際比例還要大打折扣。
事實上,人體每天需要的礦物質絕大部分來源於食物,以我國正常飲用水的鈣鎂離子濃度,2L水大概相當於200mL的牛奶裡面的礦物含量。對於喝純凈水的,只要飲食正常(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補充的礦物質是大於需求的,多的會到尿液和便便裡面去),就不需要有這方面擔心
2. 純凈水酸度問題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缺乏基本化學常識。純凈水當然可能是酸性的,因為CO2會溶解在裡面,嗯,CO2,你每時每刻在吸進去的東西,可是人體的體液是一個很強的pH緩沖系統,飲用水的那點酸度根本影響不了其pH。更何況飲用水的pH影響都到不了體液,管你是酸性還是鹼性,到了胃液裡面,5個有效數字以下根本看不到你的影響
3. 剝奪微量元素的問題
這個問題本身是可能存在的,因為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純凈水的滲透壓低於細胞內液,所以譬如消化道細胞裡面的各種微量元素會析出到水中。但是你這個解釋實在是天雷滾滾,水知道答案看多了吧。。。
這個偽問題忽略一點,那就是即使是普通的飲用水,其滲透壓也遠低於細胞內液,那麼你喝普通飲用水就不會「剝奪」微量元素了嗎?
事實上人每天會分泌胃液、膽汁、胰液、腸液等大概8L,有一定滲透壓,加上食物被消化以後形成的高濃度溶質,2L水進去以後,形成的溶液滲透壓仍然非常高。這些溶液絕大部分被腸道吸收,大概只有150mL左右會到便便裡面去。
至於飲用水吸收到了人體內,確實會存在影響體液的滲透壓的問題,過量飲水會造成水中毒,但這跟水本身的元素濃度沒什麼關系。
4. 桶裝水的問題
實際上跟上面沒有關系,桶裝水不是去離子水。至於亞硝酸鹽含量的問題,只有在反復加熱沸騰時才會明顯出現
㈨ 國家規定tds值在多少之內的才叫純凈水
TDS值(PPM)在0~9時為純凈水。
純凈的水中含有的溶解總固體是很少的,每升只有零到幾十毫克左右。若水被污染或已經溶進許多其他電解物質後,其總固體含量增多。
TDS是溶解性總固體(TotalDissolvedSolids)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指水中總溶解性物質的濃度,主要反映的是水中鈣鎂鉀等離子的濃度與水中的硬度及電導率的關系。
它的測量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電阻間接測水質的純度,因為純潔的水是絕緣體,而大自然的水中由於富含無機鹽與有機物,所以它變成導體,當水中的這些雜質越多,水中的電導率就越高。也就是說TDS值就是水中含導電物質的總量,然而這個數值是不能直接反映水質好壞的。
(9)純水鈣鎂指標多少擴展閱讀
形成TDS值過高的原因:
1、RO膜初次通水時有一個浸潤過程,這期間膜材料生產中存在的少量殘留物質會溶解在水中被沖刷出來,如果使用濕膜,膜內部的防腐劑也會溶解在水中被沖刷出來,這個過程一般需要1-2個小時,外部表現為純水的TDS在逐步降低。
2、後置活性炭中有少量的碳粉和無機礦物質在初次通水時會被沖刷出來,造成TDS偏高,解決的辦法是在首次造水時,先把壓力桶儲滿水,然後反復開關純水龍頭幾次,讓純水把活性炭濾芯中的雜質沖刷干凈。這個過程大約1小時。
㈩ 康師傅、怡寶、娃哈哈和農夫山泉中鈣含量和鎂含量大概各為多少急!!!
怡寶跟哇哈哈是純凈水是沒有礦物質元素的,所以不存在鈣離子和鎂離子。康師傅是礦物質水,其中鎂離子的含量按其瓶標上主要成分是寫鎂離子(Mg²﹢):0.1~1mg/L,沒看到有註明鈣離子含量。農夫山泉是天然水,按其瓶標上是寫鈣含量>400ug/100ml,鎂含量>50ug/100ml。等量轉化的就是鈣含量>4mg/L,鎂含量>0.5mg/L.
純凈水從凈化的角度來說它比自來水,礦泉水都干凈,但如果把他作為一種長期飲用水的話,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過濾純凈水的逆滲透膜雖然去除了水中的細菌雜質,但也把水中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過濾掉了,長期飲用會導人體的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少年兒童發育不良,引起老年人的各種微量元素缺乏症。
2000年發生一個轟動整個上海的水官司。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1997年,一對高學歷的夫婦生下一男嬰,為了給自己的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所以從生下他們兒子那天開始就買來大桶的純凈水用來烹調、飲用。三年後,他們的兒子得了軟骨病,而且智商不發育,三歲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只會哇哇哇叫,多方尋醫未果。這對高學歷的夫婦通過結識中國科學院水生理學家金日光教授,給他們破解了謎底:一切都是純凈水惹的禍。金日光教授指出純凈水的兩個致命缺點:
第一,純凈水也叫「窮水」,因為純凈水不但不含有任何微量元素,而且它把水中所有滋養人體的生命離子也去掉了,這種水,越喝體液越酸。健康人的體液PH值在7.35—7.45之間,當一個人PH值降到7.3以下時,就是典型的亞健康(檢查沒病,但是全身很多地方不舒服);如果PH值降到中性7.0,已經是一個重大疾病患者,降到6.8—6.9就成為植物人,降到6.8以下,生命就不能存在。所以,飲用純凈水越多體液越酸。體液越酸細胞自我修復和基因的復制就越差,自我修復就越慢,免疫機制急劇下降。
第二,因為水攜帶各種信息,產生能量,水中的所有物質都去掉了,但水的記憶力並沒有完全被抹滅,於是水來到了人體里,它發現被剝奪的所有微量元素在你身體里隨處都有,所以水就會把人體大量的各種微量元素,鈣、鋅、鎂等進行去除代謝,這樣人體不僅沒有補充到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反而純凈水還把體內的部分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帶到體外。 至此以後,上海市政府強調中小學生一律禁止飲用純凈水。而事實上,大多數發達國家早在多年前就用法律規定,純凈水不能進入飲用水。
有業內人士揭示,礦物質水不過就是自來水加礦物液。但正是這種每瓶成本不足一厘錢的礦物液,成為了康師傅等礦物質水的市場利器。僅康師傅,每年的礦物質水銷售額就有幾十億人民幣。康師傅、冰露、屈臣氏、雀巢、景田、今麥郎……各個品牌的礦物質水在市場上一直賣得很火。很少有人追問,在水中添加礦物質類的食品添加劑,有必要嗎?會安全嗎?消費者一般把礦物質水等同於礦泉水,以為對人體有益。但2009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柏廣新提出了否定意見,他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於禁止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的建議》的議案。柏廣新呼籲,國家應通過立法或行政規范的形式,禁止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保障國民飲水安全。這樣的提醒使人們突然意識到:飲用水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工添加的。而許多人把礦物質水作為日常生活飲用水的一部分。調查發現,確如柏廣新所言,礦物質水一開始就產生於市場營銷的需要。
天然水對水源的要求相當苛刻。根據國際瓶裝水協會(IBWA)的定義,天然水(naturalwater)是指瓶裝的,只需最小限度的處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礦泉水、自流井水,不是從市政系統或者公用供水系統引出的,除了有限的處理(例如過濾、臭氧或者等同的處理)外不加改變。它既去除了原水中極少的雜質和有害物質,又保存了原水中的營養成分和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健康水意味著去掉有害的物質而保留有益的礦物元素。天然水保存原水中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有利於保持水的自然生態結構,使之處於離子狀態,易被人體吸收。
天然水是小分子團水,是弱鹼性水,是有生命活力、符合人體營養生理功能需求的「健康水」。目前這種小分子團水主要分布在廣西巴馬。 巴馬獨特的喀斯特岩溶地形,使這里的水屬於鹼性離子水PH值7.38~7.95,氧化還原電位低(ORP)35~150MV,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巴馬地磁強度在0.45~0.5高斯之間,遠遠高於其他地區,在磁力線切割作用下,大分子團水被磁化成了小分子團六環水。
1999年諾貝爾醫學獎和生理學獎獲得者德國科學家Dr.Erwin Neher和Dr.Bert Sakmann研究結果表明:只有小分子團水才能通過2納米的人體細胞離子通道,進入細胞核和DNA,活化細胞酶組織,激發生命活力,而其他自來水、純凈水都無法通過離子通道進入細胞內。因此巴馬可滋泉的小分子團水被稱為世界罕見的健康水、生命之水。
這些網路上都有,礦泉水,礦物質水,純凈水,天然水等,想要詳細了解直接網路找一下哈。多了解也才懂得分哈,我也是閑著沒事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