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吉首是什麼樣的
吉首市地處湖南省西部邊陲,座落在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武陵山區中心腹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道209、319線和省道1828線與枝柳鐵路在城區縱橫交匯,貫穿全境,是全州乃至四省市邊區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全市土地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下轄11個鄉、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人口總數26萬,其中土家族、苗族18.9萬,占總人口的72.7%。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53299萬元,同比增長11.7%,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2%、19.3%和6.4%。
吉首市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低山為主,境內山峰林立,溪河縱橫,溶洞廣布;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湖南省桐油、茶油、煙葉、生薑、柑桔、葯材的重要產區。
吉首市被譽為武陵山區的明珠城市。這里不僅有湖南省十大風景區之一的德夯風景區,還有堪稱一絕的中國公路奇觀棗矮寨公路奇觀。市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道路寬闊車水馬龍。座落在城南砂子坳的吉首大學以其獨具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和民俗風情的園林風光成為吉首市區一處最美麗的風景。吉首又是一座「湘泉城」,位於北郊振武營的湘泉集團釀出享譽中外的中國名酒棗「湘泉」酒、「酒鬼」酒。
1994年吉首市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為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區,享受地州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7年又被國家民委和國家體改委列為9個全國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點市之一。近年來,吉首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發展民族經濟這個中心,大膽推行各項改革試驗,結合本地實際,先後出台了20多項關於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等改革措施和配套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逐漸形成了以煙、酒、化工為龍頭的新的工業格局和以椏柑、山羊、煙葉、蔬菜為支柱產業的新的農業體系。吉首市同時充分利用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中心的區位優勢,先後開辟了家電、小工業品、成衣、水果、副食等12大專業批發市場,全省商業網點營業總面積達24萬平方米,年交易額在16億元以上。
吉首市作為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新崛起的發展中民族城市,改革開放20年來,特別是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16年來,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區面積由建市之初的9平方公里擴展到13.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也由4.5平方公里擴大到10平方公里,城區道路從4公里增加到75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城市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已達85%以上。
近年來,吉首市抓住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和湘西州建州四十周年的歷史機遇,興建了一批以擴大城市規模和容量,拉開城市骨架,展開城市布局的5大類29個城建項目。如5公里長、40米寬,總投資4880萬元的人民南路續建工程和總長度97米、投資280萬元的團結路十字路口過街人行天橋建設工程。這些工程的確良勝利竣工,不僅為城市布局開拓了新天地,而且也給吉首市區增添了又一道亮麗風景。與此同時,還投入資金4.7億元,實施了16個涉及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工程。如投資2億元的220千伏輸變電站工程,是目前湘西州最大的電力建設項目,該項目的建成,使吉首市35千伏以上的變電站增加到7座,總容量達到23萬千伏安。吉首市有自來水廠3座,日供水能力8.5萬噸。全市已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2.8萬門,並實現了行動電話全國漫遊,無線尋呼全省聯網。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吉首市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也在不斷發展。全市現有大中專院校17所,中學15年,小學220所,醫院19所。市內先後修建了展覽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少兒圖書館、老年活動中心和民族體育中心。市內建有3家電視台,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吉首市先後被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雙擁模範城」、「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和「全國體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1998年吉首市抓住國家啟動內需,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良好機遇,啟動了市政道路、城市供水、安居工程、公用事業、環境保護、市場建設等6大類21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0多億元。目前,投資3.7億元的省道1828線改造工程和西環路建設、二水廠擴建、安居工程已經開工。正在爭取進入國家和省、州計劃「籠子」的項目17個,擬爭取和籌措資金6.5億元。
從「九五」規劃到2010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也是吉首市實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和「八七」扶貧攻堅戰備,穩定脫貧奔小康的關鍵時期。為確保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吉首市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綱要和遠景的主要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2000年計劃達到15.68億元,年遞增18%。2010年規劃達到55億元,年遞增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00年達到1.87億元,年均遞增10.3%,2010年計劃達到3.3億元,年遞增7.3%;第二產業增加值2000年計劃達到6.28億元,年遞增18.7%,2010年規劃達到22億元,年遞增15%;第三產業增加值2000年計劃達到7.55億元,年遞增20.5%,2010年規劃達到29.7億元,年遞增16.6%。到2010年在1995年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總量翻三番。
國內貿易: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00年計劃達到14.4億元,年遞增18.5%,2010年規劃達到25.7億元,年遞增10%。集市貿易成交額2000年計劃達到10億元,年遞增18.2%,到2010年有較大發展。
外經外貿:著重於招商引資方面,2000年計劃累計引進外資1000萬美元。三資企業達10家以上。2010年規劃累計引進資金2000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2000年計劃達到2000萬美元,2010年規劃達到4000萬美元。
財政收支:2000年計劃財政收入達到1.75億元,年遞增12%,2010年規劃財政收入達到5.4億元,年均遞增12%。
科技教育: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00年計劃達到40%,2010年規劃達到50%以上。2000年基本實現「普九」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2010年在鞏固提高「普九」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幅度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
城鄉人民生活:2000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年生活費收入5000元以上。農民人平年純收入2000年計劃達到1800元,2010年規劃達到3000元。
到2010年在城市建設、交通、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通訊、旅遊等各項社會事業有更大的發展。
吉首市地處湖南省西部邊陲,座落在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武陵山區中心腹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道209、319線和省道1828線與枝柳鐵路在城區縱橫交匯,貫穿全境,是全州乃至四省市邊區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全市土地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下轄11個鄉、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人口總數26萬,其中土家族、苗族18.9萬,占總人口的72.7%。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53299萬元,同比增長11.7%,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2%、19.3%和6.4%。
吉首市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低山為主,境內山峰林立,溪河縱橫,溶洞廣布;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湖南省桐油、茶油、煙葉、生薑、柑桔、葯材的重要產區。
吉首市被譽為武陵山區的明珠城市。這里不僅有湖南省十大風景區之一的德夯風景區,還有堪稱一絕的中國公路奇觀棗矮寨公路奇觀。市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道路寬闊車水馬龍。座落在城南砂子坳的吉首大學以其獨具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和民俗風情的園林風光成為吉首市區一處最美麗的風景。吉首又是一座「湘泉城」,位於北郊振武營的湘泉集團釀出享譽中外的中國名酒棗「湘泉」酒、「酒鬼」酒。
1994年吉首市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為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區,享受地州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7年又被國家民委和國家體改委列為9個全國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點市之一。近年來,吉首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發展民族經濟這個中心,大膽推行各項改革試驗,結合本地實際,先後出台了20多項關於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等改革措施和配套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逐漸形成了以煙、酒、化工為龍頭的新的工業格局和以椏柑、山羊、煙葉、蔬菜為支柱產業的新的農業體系。吉首市同時充分利用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中心的區位優勢,先後開辟了家電、小工業品、成衣、水果、副食等12大專業批發市場,全省商業網點營業總面積達24萬平方米,年交易額在16億元以上。
吉首市作為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新崛起的發展中民族城市,改革開放20年來,特別是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16年來,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區面積由建市之初的9平方公里擴展到13.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也由4.5平方公里擴大到10平方公里,城區道路從4公里增加到75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城市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已達85%以上。
近年來,吉首市抓住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和湘西州建州四十周年的歷史機遇,興建了一批以擴大城市規模和容量,拉開城市骨架,展開城市布局的5大類29個城建項目。如5公里長、40米寬,總投資4880萬元的人民南路續建工程和總長度97米、投資280萬元的團結路十字路口過街人行天橋建設工程。這些工程的確良勝利竣工,不僅為城市布局開拓了新天地,而且也給吉首市區增添了又一道亮麗風景。與此同時,還投入資金4.7億元,實施了16個涉及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工程。如投資2億元的220千伏輸變電站工程,是目前湘西州最大的電力建設項目,該項目的建成,使吉首市35千伏以上的變電站增加到7座,總容量達到23萬千伏安。吉首市有自來水廠3座,日供水能力8.5萬噸。全市已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2.8萬門,並實現了行動電話全國漫遊,無線尋呼全省聯網。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吉首市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也在不斷發展。全市現有大中專院校17所,中學15年,小學220所,醫院19所。市內先後修建了展覽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少兒圖書館、老年活動中心和民族體育中心。市內建有3家電視台,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吉首市先後被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雙擁模範城」、「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和「全國體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1998年吉首市抓住國家啟動內需,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良好機遇,啟動了市政道路、城市供水、安居工程、公用事業、環境保護、市場建設等6大類21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0多億元。目前,投資3.7億元的省道1828線改造工程和西環路建設、二水廠擴建、安居工程已經開工。正在爭取進入國家和省、州計劃「籠子」的項目17個,擬爭取和籌措資金6.5億元。
從「九五」規劃到2010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也是吉首市實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和「八七」扶貧攻堅戰備,穩定脫貧奔小康的關鍵時期。為確保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吉首市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綱要和遠景的主要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2000年計劃達到15.68億元,年遞增18%。2010年規劃達到55億元,年遞增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00年達到1.87億元,年均遞增10.3%,2010年計劃達到3.3億元,年遞增7.3%;第二產業增加值2000年計劃達到6.28億元,年遞增18.7%,2010年規劃達到22億元,年遞增15%;第三產業增加值2000年計劃達到7.55億元,年遞增20.5%,2010年規劃達到29.7億元,年遞增16.6%。到2010年在1995年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總量翻三番。
國內貿易: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00年計劃達到14.4億元,年遞增18.5%,2010年規劃達到25.7億元,年遞增10%。集市貿易成交額2000年計劃達到10億元,年遞增18.2%,到2010年有較大發展。
外經外貿:著重於招商引資方面,2000年計劃累計引進外資1000萬美元。三資企業達10家以上。2010年規劃累計引進資金2000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2000年計劃達到2000萬美元,2010年規劃達到4000萬美元。
財政收支:2000年計劃財政收入達到1.75億元,年遞增12%,2010年規劃財政收入達到5.4億元,年均遞增12%。
科技教育: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00年計劃達到40%,2010年規劃達到50%以上。2000年基本實現「普九」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2010年在鞏固提高「普九」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幅度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
城鄉人民生活:2000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年生活費收入5000元以上。農民人平年純收入2000年計劃達到1800元,2010年規劃達到3000元。
到2010年在城市建設、交通、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通訊、旅遊等各項社會事業有更大的發展。
吉首,位於湖南西北邊陲,武陵山腹地。這里的旅遊資源,按其地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吉首市和乾州、德夯、矮寨三個小景區。吉首市,以集中反映苗族歷史文化為特點,主要參觀游覽點有民族博物館、民族少年宮、民族文化宮、桐木潭古兵營、峒河公園、 溪書院和 溪民族老人苑閣等。乾州和德夯、矮寨的景點,分布於峒河與萬溶江沿岸,以古老的苗寨、奇特的峽谷、溶洞和瀑布風光為主。鳳凰為湘西一古老山城,這里群山環繞,林木蔥蘢,一灣綠水,傍城而瀉。沱江兩岸,苗家吊腳樓鱗次櫛比,顯得十分古樸俊秀。鳳凰山城,過去有城牆環繞,現北門和東門,仍保存原貌。城內有萬壽宮、孔子廟、天皇廟、三宮閣等古建築。距城26公里,是著名的黃絲橋古城堡和延綿數百里的丘崗烽火台。山城附近的奇梁洞,上下兩層,蜿蜒曲折,引人入勝。
2020年 ,吉首成為二級中心城市 --《湘西地區城鎮體系規劃》繪出藍圖
團結報訊(記者 譚必文)「到2020年,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的城市人口要達到35萬,成為湘、鄂、渝、黔四省邊區的物流中心和旅遊集散中心,以發展商貿、旅遊、優勢資源特色加工業為主的二級中心城市。」這是記者9月22日從《湘西地區城鎮體系規劃》審查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據介紹,為推動大湘西地區的開發,實現跨越式發展這一重大戰略決定,省委、省政府決定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集中力量抓好關系湘西地區開發全局的一些大戰略。為解決如何依託城鎮加快湘西地區開發,省建設廳、省城市規劃研究設計院通過科學規劃,出台了《湘西地區城鎮體系規劃》。此規劃根據湘西地區的現狀和發展特徵,將范圍涵蓋了張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懷化市和邵陽部分縣市的32個縣市區;規劃時間從2004年起到2020年止,其中2004年到2010年為近期,2010年到2020年為遠期。此規劃對城鎮發展戰略、產業發展布局、生態環境建設、旅遊業發展、綜合交通、城鎮建設用地、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和實施機制。
根據規劃,湘西地區將培育和發展懷化為本地區一級中心城市,張家界、吉首、武岡等為二級中心城市。在構築經濟圈方面,規劃提出將構築張家界為核心的旅遊型產業經濟圈,以吉首為重點的特色產業型生態經濟圈;以懷化為中心的物流型生態經濟圈,以武岡為中心的特色農業為主體的綠色食品產業經濟圈。在城鎮體系中,將出現懷化市區、張家界市區、吉首市區和武岡市區等4個中心城市,我州龍山、鳳凰將成為片區中心;永順、保靖、花垣、古丈、瀘溪等將成為人口規模在10萬人左右的縣域城市。在旅遊城鎮建設方面,吉首、鳳凰將建成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永順、瀘溪、古丈將建成省旅遊強縣和區域性旅遊城市。根據規劃,湘西地區將推出「強化區域協作、培育中心城市、突出發展優勢產業、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完善內外交通網路、實施人力資源全面開發」六項重大行動。
當天,來自我州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8縣市分管領導等和省建設廳、省城市規劃研究設計院的專家們一起對該規劃涉及到湘西自治州的內容進行了交流、討論,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省建設廳、省城市規劃研究設計院的專家們表示將慎重考慮這些建議,對規劃作進一步修改。
❷ 湘泉純水岸風水如何
想和你認識交個朋友
❸ 湘西自治州新鑫測繪有限公司怎麼樣
湘西自治州新鑫測繪有限公司是2016-12-21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吉首市乾州世紀大道湘泉純水岸四單元2520號。
湘西自治州新鑫測繪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3101MA4L9CA92P,企業法人楊育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湘西自治州新鑫測繪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工程測量服務;不動產測繪服務;攝影測量與遙感服務;海洋測繪服務;不動產中介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湘西自治州新鑫測繪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湘西自治州新鑫測繪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❹ 50度酒鬼酒是什麼地方產的酒怎麼樣
酒好不好身體說了算,少酒養生,多酒傷身,50度酒鬼酒可以的,每次喝完第二天不會頭疼不會難受,入口口感也好,不辣喉嚨,但是酒雖好,不能貪杯哦湖南省吉首市
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由創建於1956年的湘西州第一家作坊酒廠吉首酒廠發展而成;1985年更名為湘西吉首釀酒總廠;1992年更名為湘西湘泉酒總廠;1996年改制為湖南湘泉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湖南省50家最早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企業之一。
1997年由湘泉集團獨家發起創立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全面完成改制重組,中皇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控股股東;2016年,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4)吉首湘泉純水岸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2008年07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酒鬼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17年,秋季糖酒會期間,酒鬼酒榮獲「新時代文化名酒典範」榮譽稱號。同年,第三屆酒業總裁論道盛會上,酒鬼酒獲「2017中國次高端白酒典範品牌」稱號。
酒鬼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於劃定湘西酒鬼酒原產地域保護范圍的函》(州政函〔2005〕69號)提出的范圍為准,為湖南省吉首市振武營酒鬼湘泉城現轄行政區域。
參考資料來源:酒鬼官網-關於酒鬼
0 20
更多回答(1)
❺ 吉首在哪裡
吉首市地處湖南省西部邊陲,座落在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武陵山區中心腹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道209、319線和省道1828線與枝柳鐵路在城區縱橫交匯,貫穿全境,是全州乃至四省市邊區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全市土地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下轄11個鄉、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人口總數26萬,其中土家族、苗族18.9萬,占總人口的72.7%。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53299萬元,同比增長11.7%,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2%、19.3%和6.4%。
吉首市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低山為主,境內山峰林立,溪河縱橫,溶洞廣布;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湖南省桐油、茶油、煙葉、生薑、柑桔、葯材的重要產區。
吉首市被譽為武陵山區的明珠城市。這里不僅有湖南省十大風景區之一的德夯風景區,還有堪稱一絕的中國公路奇觀棗矮寨公路奇觀。市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道路寬闊車水馬龍。座落在城南砂子坳的吉首大學以其獨具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和民俗風情的園林風光成為吉首市區一處最美麗的風景。吉首又是一座「湘泉城」,位於北郊振武營的湘泉集團釀出享譽中外的中國名酒棗「湘泉」酒、「酒鬼」酒。
1994年吉首市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為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驗區,享受地州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7年又被國家民委和國家體改委列為9個全國民族自治地方改革開放試點市之一。近年來,吉首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發展民族經濟這個中心,大膽推行各項改革試驗,結合本地實際,先後出台了20多項關於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等改革措施和配套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逐漸形成了以煙、酒、化工為龍頭的新的工業格局和以椏柑、山羊、煙葉、蔬菜為支柱產業的新的農業體系。吉首市同時充分利用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中心的區位優勢,先後開辟了家電、小工業品、成衣、水果、副食等12大專業批發市場,全省商業網點營業總面積達24萬平方米,年交易額在16億元以上。
吉首市作為湘、鄂、黔、渝四省市邊區新崛起的發展中民族城市,改革開放20年來,特別是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16年來,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區面積由建市之初的9平方公里擴展到13.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也由4.5平方公里擴大到10平方公里,城區道路從4公里增加到75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城市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已達85%以上。
❻ 吉首卓然財務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吉首卓然財務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2018-02-0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吉首市乾州辦事處世紀大道19號(湘泉純水岸)2809室。
吉首卓然財務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3101MA4PD1KH7R,企業法人卓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吉首卓然財務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會計、審計及稅務服務;會計代理記賬、商務代理代辦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不得從事金融、證券、期貨信息咨詢,不得開展審計、驗資、查帳、評估、會計咨詢、代理記帳等需經專項審批的業務,不得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 查帳報告、評估報告等文字材料);商標代理服務;辦公服務、會務服務、家政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吉首卓然財務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