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處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水處理分為多種,如原水處理、污水處理、溫泉水處理、人工湖水處理等,下面小編以人工湖水體為例,分享三個常用的方法:
人工湖水體的水處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技術等。
物理方法分為引水換水和循環過濾兩種方式,引水換水正如其名,是指在湖水的水質下降,透明度不高時,通過引水換水的方式來提高湖水的潔凈度,這種方法會浪費大量的水資源。循環過濾是在人工湖內安置配套的循環水泵和過濾裝置系統,進行定期的湖水處理以保證湖水水質。
化學方法是指向人工湖水中投入化學滅藻劑,來殺死湖水中的藻類。雖然這種方法見效非常快,但是當湖中的藻類產生抗葯性後,就需要不斷更換葯劑並加大葯劑用量。而大量葯劑的使用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生物技術是指在景觀水質需要進行處理的時候,可以投入一定量的微生物,來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微生物投入到湖中後,不穩定的因素有很多,像是溫度、濕度都會影響微生物的分解,進而影響氣凈化湖水的效果。
Ⅱ 純凈水設備消毒裝置有哪些
臭氧消毒或紫外線消毒
Ⅲ 水處理消毒方式有哪些
水處理消毒方式以前有用葯劑、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鈉等,現在逐步的都在改用臭氧進行消毒滅菌了
Ⅳ 純化水設備用什麼來殺菌消毒
純化水設備一般用臭氧及紫外線殺菌來消毒。詳情可咨詢海源水處理
Ⅳ 純化水設備常見的消毒方式和常見的滅菌方式有哪
有以下:
2.1、常見的消毒方式有:巴氏消毒、臭氧消毒、化學消毒(消毒水);
2.2、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病毒、真菌等,並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臭氧殺菌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而實現殺菌效果。臭氧首先作用於細胞膜,使膜構成成分受損傷而導致新陳代謝障礙。臭氧繼續滲透穿透膜並破壞膜內脂蛋白和脂多糖,改變細胞的通透性,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臭氧滅活病毒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病毒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
2.3、巴氏消毒:是指將液體加熱到一定溫度並持續一段時間,以殺死可能導致疾病、變質或不需要的發酵微生物的過程。巴氏消毒有兩個主要功能:①用於純化水系統中的活性炭等預處理單元的周期性消毒,RO/EDI單元的周期性消毒,以及儲存與分配管網單元的周期性消毒;②用於注射用水系統正常運行時的微生物抑制。
2.4、化學消毒:化學消毒是指用化學消毒葯物作用於微生物和病原體,使其蛋白質變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氧化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雜環類氣體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季胺類消毒劑等。
2.5、常見的滅菌方式有:純蒸汽滅菌、過熱水滅菌、化學劑滅菌(檸檬酸、草酸等);
2.6、純蒸汽滅菌:指利用高溫(121℃)高壓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純蒸汽的穿透力強,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容易變性凝固,酶系統容易被破壞,蒸汽進入細胞內凝結成水,能放出潛在熱量而提高溫度,更增強了殺菌力。
2.7、過熱水滅菌:指利用高溫(121℃)高壓(參照下圖)過熱水進行滅菌的方法。與純蒸汽殺菌一樣,過熱水能使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變性凝固,酶系統被破壞,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體等耐高溫的個體。
2.8、化學劑滅菌:化學滅菌法是指用化學葯品直接作用於微生物而將其殺死的方法。
2.9、紫外線殺菌(UV): 紫外線是通過減慢系統中新的菌落生長速度而影響生物膜的生成,但是這只對浮游微生物部分有效。用於殺菌的紫外線燈管波長(253.7nm),紫外線主要有殺菌、降解TOC(總有機碳)(用於降解TOC的紫外線燈管波長185nm)和破除臭氧等三個作用。
Ⅵ 水消毒設備有幾種
水處理消毒設備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六大類:
1、是臭氧發生器;
2、是無電自動化消毒裝置;
3、是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
4、是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
5、是次氯酸鈉發
6、是紫外線;
7、微波流體消毒設備。
1) 臭氧發生器
臭氧(O3)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理想的廣譜強氧化消毒劑,殺菌能力比二氧化氯等氯系消毒劑強600-3000倍,少量的臭氧,就能殺滅污水中的病菌和病毒。採用臭氧處理污水,不產生永久性殘留,還可有效降解各種有機毒物、除色、除味、除臭,改善水質而不造成二次污染,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是目前最理想的消毒劑、脫色劑、凈化劑。
(2) 無電自動化消毒裝置
無電自動化消毒裝置在不用電源,也不用外動力的條件下,使污水處理自動運轉,並可任意選用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次氯酸鈣、二氯異氰尿酸鈉等各種流體消毒消毒污水,還可用於醫院、城鎮、小城鎮、賓館、學校、住宅小區、車站、碼頭、工業污水、以及生活飲用水時,可以任意投配生化劑、凈化劑、中和劑,脫色劑、沉澱劑。一次調准長期不變,無需專人管理,消毒劑投配完畢,設備能自動關閉,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無轉動、磨損、摩擦,設備使用壽命25年以上。
(3)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
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主要是以化學負壓曝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為主,是以滴淀或計量泵的投加方式,將氯酸鈉和鹽酸、氯酸鈉和硫酸、亞氯酸鈉和鹽酸等化工原料注入到加熱和不加熱的反應器中,並同時利用自來水的壓力,使水射器工作中形成負壓,吸入二氧化氯氣體,並促使二氧化氯氣體與自來水混合成消毒液投入到被消毒的水中。
(4)次氯酸鈉發生器
採用金屬陽極電解低濃度食鹽溶液即製得次氯酸鈉消毒液,將此消毒液以不同的形式投放到被消毒的污水中並使之均勻混合並接觸一段額定的時間,污水中的各種病菌便被消滅。80年代中期,次氯酸鈉發生器在醫院污水消毒這一領域曾獨領風騷,風靡一時。以其就地製取消毒劑,安全可靠之長,深受邊遠山區、消毒劑采購不便醫院的青睞。次氯酸鈉發生器應用精製鹽,給水應用軟水,這樣可避免鈣鎂離子沉積在電極上影響產氯效果。點擊一般採用鈦銥和鈦鉑合金,其壽命可達萬小時以上。材質為石墨的電極使用年限最短,一般在千小時左右,已在淘汰之列。次氯酸鈉發生器在運轉過程中會有少量氫氯混合體逸出而污染空氣及工作環境,這是使用次氯酸鈉發生器至今仍不盡人意的地方。簡單的預防措施是在生產現場用防腐的風機將其排出室外在大氣中稀釋。
(5)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
二氧化氯發生器出現在污水消毒中是近幾年的事,時間雖然短,有待總結經驗的地方尚多,但是它的高效滅菌特點,特別是消毒後達到氧化產物中不含致癌性質的氯化有機物大受人們青睞。尤其大受飲用水消毒的歡迎,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二氧化氯發生器是在總結次氯酸鈉發生器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次氯酸鈉發生器是無隔膜電解低濃度食鹽水,二氧化氯發生器是採用隔膜法電解飽和食鹽水,且陽極材質殊異,其產生的消毒劑屬混合的二氧化氯,雙氧水,氯氣和臭氧等復合強氧化劑。殺菌能力較次氯酸鈉高5倍以上,所以使用二氧化氯發生器處理醫院污水可以大大縮小配套土建的面積,節約投資,這是其他消毒裝置所不能比擬的。二氧化氯發生器用更少的電,消耗更少的食鹽,能產生更多更強的消毒劑,它無疑是次氯酸鈉最佳的替代品,但值得一提的是該發生器也僅僅是在現場生產消毒。
(6)紫外線
紫外線殺菌器殺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線燈管輻照強度,即紫外線殺菌燈所發出之輻照強度,與被照消毒物的距離成反比。當輻照強度一定時,被照消毒物停留時間愈久,離殺菌燈管愈近,其殺菌效果愈好,反之愈差。
(7)微波流體消毒設備
微波流體消毒設備的工作原理,是將電能轉換成微波能,激活無極燈產生紫外線,並結合臭氧一起,三者協同,致使病菌、病毒、芽孢等病原體得以徹底殺滅。
直接破壞細胞、病毒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通過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的細胞壁,使微生物立刻死亡,即破壞細菌、病毒、芽孢等病原體的核酸功能,導致鍵和鏈的斷裂、股間交聯和形成光化產物等,從而使DNA的活性發生改變,致使病原體微生物喪失自身復制功能,進而導致死亡,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與傳統的消毒比較,具有以下優:
①、殺菌范圍廣、效果好
對於流體中所有的細菌、病毒,幾乎都能高效率殺滅,解決了氯類消毒劑無法有效殺滅諸如隱形包囊蟲 cryptosporidium、賈地鞭毛蟲Guardia等)寄生蟲類的問題。
②、無二次污染
不加入化學消毒劑,不產生二次污染,不改變流體成分,徹底避免了氯類消毒劑與流體中的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氯代有機致癌物,危害人類的健康。
③、安全可靠
不使用鹽酸和氯酸鈉,不使用液氯等劇毒、易燃、易爆葯品,沒有潛在威脅,不受公安、消防、環保部門管控,杜絕了安全隱患,保障了社會以及操作員、管理人員的身心安全。
④、運行、維護費用低
不用消毒葯劑,沒有采購、運輸、車輛腐蝕等閑雜費用。又加上該設備採用標准製作,除定期保養和更新易損件外,10年內基本上沒有維修,大大降低了運行費用。
⑤、應用方便
採用該設備流體對流體進行消毒,可在溫度為-5℃~50℃,濕度為93%(溫度25℃時),流體溫度為5℃~50℃的環境中使用。小型設備具備220V±10V,50Hz交流電,大型設備具備380V±10V,50Hz交流電,將流體接入設備進口,即可正常使用。
Ⅶ 水消毒設備
電解法二抄氧化氯協同消毒劑發生襲器是一種電解裝置,它採用電極及電解隔膜,電解飽和食鹽水,產生含ClO2、Cl2、O3、H2O2等多種成分的高效混合消毒氣與待處理水體充分混合後達到消毒處理的目的。消毒原料食鹽,成本低、安全、環保。
Ⅷ 純化水設備、注射用水設備中消毒(殺菌)與滅菌的定義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二者的區別還在於制水工藝,純化水的制備工藝可以有各回種選擇,但各國答葯典對注射用水的注射工藝均有限定條件,如美國葯典明確規定注射用水的制備工藝只能是蒸餾及反滲透,中國葯典則規定注射用水的生產工藝必須是蒸餾。這些是各國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用以保證注射用水質量的必要條件。
Ⅸ 水處理設備的臭氧消毒和紫外線消毒的區別
在水處理設備中原水在經過處理過後,如果是要達到飲用水
標準的話,那麼肯定是會用到殺菌消毒的,目前在水處理這個行業用得最多的就是紫外線殺菌和臭氧殺菌,這兩者一個是使用紫外線燈管進行殺菌,一個是在水中用臭氧,這兩者在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區別都是殺菌消毒,但是那種效果更好呢?對於這個技術性的問題,下面就對這兩者產品技術問題進行分析。 食品工業用水處理過程中的臭氧
所使用的水水質必須符合飲用水標准。有的必須在水質極限濃度標准備范轉之內,甚至,根據用途的要求需達到無菌純水,由於食品工業最終成品的種類和工廠的規模不同,情況也是各種各樣的。如果不考慮整個操作過程的經濟性和維護和管理問題,那麼,在最終階段採用0.22um或0.45um的薄膜過濾器(MF),有可能達到切實滅菌。
臭氧是強氧化劑。臭氧處理法是利用臭氧分解時,生成的新生態氧的氧化作用和分解能力。 無機物的氧化 A 金屬離子的去除:除鐵、除錳、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有害物質的去除:氰、NOx、SOx;亞硝酸等的氧化分解。有機物的改變 A 脫色;B 減少臭味;C 支除有機物的預處理;提高活性炭的吸咐性;D生物去除:殺菌,病例毒的非活化;E 淤泥的去除,F 有機物合成,維生素的製造;一般葯品的製造有機物的完全氧化。
水的紫外線照射滅菌法不是在水中新加入任何不純物,也不是使被處理的水發生任何化學變化,而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存其設備之內完成滅菌過程。因此,紫外線殺菌方法大多適用於清潔的生產用水滅菌。在儀器工廠用水的微生物控制方面,與製品的質量惡化、腐敗有關的菌種有芽孢菌屬的一般細菌,野生酵母類、絲狀菌類等。
臭氧處理法,除了滅菌作用以外,還有脫色、去臭,使難分解的物質變成容易分解的物質,絮凝作用的改善和提高凈化能力等。因此,在工廠用水和處理方面,臭氧的應用范圍很廣,既可以用於處理原水系,生產用水,也可以處理排水,,但是,作為生產用水使用的來菌手段,,臭氧處理法的復合作用,在有的場合也並不受歡迎。 二 臭氧滅菌法
1 臭氧的滅菌機制和滅菌特性:臭氧分解生成氧和新生態氧。此種新生態氧作用於細菌和病毒等的細胞壁和細胞膜,反應在脂質(類脂化事合物)的雙鍵。在進行這一作用時,細胞膜被破壞,而且SH酵素被破壞,從而達到滅菌的效果。對於芽孢桿(Bacillus)菌細菌孢子,用濃度0.3-0.5mg/l的臭氧滅菌劑即可達到滅菌效果。乳酸菌對臭氧的抵抗力很弱。據報告,初始菌數2.3-5.6×109/ml,經臭氧處理30秒種,細菌大多數死去。 按飲用水標准進行的臭氧滅菌法,接觸反應時間性為5-8分種,臭氧發生器出口處的臭氧濃度為0.4mg/l以上(注入率為2-3mg/l),大多數實例以上述條件為運行管理目標。如果在同樣的系統內,將臭氧的注入率增加至5mg/l,根據實驗結果,經過此種處理的水,一般來說,細菌是不能存活的。
臭氧的殺菌效果,因微生物種類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這是由於的細胞壁或細胞膜的差異遷成的。用臭氧處理芽桿菌屬的細菌孢子和酵母,需要較長時間,但是,若增加臭氧濃度可使反應時間適當的縮短。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根據菌種確定臭氧的濃度和選定接觸反應時間。
2 水的臭氧滅菌方法,不僅是一個滅菌裝置,而應視為一個滅菌系統。為了建立這樣一個系統,須注意事項。
A 臭氧原料的精製:除了藉助熒光燈製造臭氧或冷藏庫使用的小型臭氧機外,對於工業規模臭氧發生機,作為臭氧原料的空氣精製除理,除塵、 除濕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用無聲放電臭氧發生機產生臭氧的濃度, 以空氣為原料時為1-3%,以氧為原料時,為2-6%,如果這個精製處理過程不充分,那麼,有僅臭氧的生產效率低,而且原料中的不純物原封不動地、一部分以氮的氧化物形式進入臭氧處理水理系統。
B 選用具有穩定的臭氧生產能力的臭氧發生機那座建議採用臭氧發生器。近年來,臭氧發生機的開發研製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市場上出售的臭氧發生器,各種類型都有,如無聲放電式玻璃管式,同極板式,陶瓷表面放電式等,三菱電機,住友精密,富士電機等一流的製造廠商的製品,其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從15G/H的小型機到40KG/H的大型機,均可於供臭氧原料的PSA制氧機配套,形成系列化產品。最近加入製造商行列的大手機械製造公司,推出了攜帶型臭氧機。
用於食品製造的生產用水的臭氧殺菌方法,最好採用純氧或PSA氧濃縮器來供給臭氧原料。
C 水和臭氧的接觸反應時間:臭氧注入量和接觸反應時間,要根據作為殺菌對象的微生物的種類及目標滅菌率而定。可能是由於建造費用的關系,
D臭氧濃度的管理:為了使臭氧滅菌過程可靠的進行,監測臭氧注入濃度和臭氧溶解度是很重要的,要將他們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現在,除了高精度的連續式臭氧濃度測定器,價格低廉的手提式測定器也已研製出來,所以定期進行臭氧濃度測試,並採取補救措施也是必要的。在水的滅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將臭氧排到系統之外,所以必須進行除害處理,使排出的臭氧量在允許濃度之下。 三 紫外線照射殺菌法 1 紫外線殺菌機理和處理特性 波長200-290mm的紫外線,可透過細菌或病毒的細胞膜對控制著遺傳現象和生物機能核酸(DNA)造成損傷,使它失支繁殖能力,從而達到殺菌的目地。
各種微生物對紫外線的敏感程度,因菌種的不同而有差異。根據以芽孢桿菌屬(Bacillus)為對象(含B.subtlis)進行的工廠試驗結果表明,在照射量D10=mw.s/cm2時,殺菌率達到99.5%。為此,實際裝置的設計照射量相當於D10×4,即50mw.s/cm2以上。
核酸(DNA)對於波長250-260mm的紫外線,有特別容易吸收的傾向。這就是為什麼這種波長的紫外線殺菌能力最強的緣故。按照要殺滅的微生物所需的紫外線照射量進行來菌處理,而又不使水質發生任何變化,在極短時間內進行一閃性滅菌,效果良好。而且,這種處理是在直管流通型的裝置內完成的。
在紫外線殺菌方面,殺菌力的大小以相對於處理水時的紫外線照射量mw.s/cm2(紫外線照射強度[mw/cm2×時間])來表示。紫外線照射擊量的大小與殺菌率的大小有相關關系。
Ⅹ 純化水設備常見的消毒方式和常見的滅菌方式有哪幾種
純化水設備常見的消毒方式和常見的滅菌方式有哪幾種?
一、常見的消毒方式有:巴氏消毒,臭氧消毒,過熱水消毒。
二、預處理活性炭消毒用巴氏消毒或者純蒸汽消毒,臭氧消毒或者過熱水消毒用於分配系統,紫外線一般用於EDI後面進行消毒。
1、 臭氧殺菌與巴氏消毒的區別:臭氧殺菌系統除了操作簡單、水溫無波動、消毒時間短和降解生物膜等優勢外,管道材質選擇餘地也非常大。臭氧殺菌系統能採用不銹鋼材質或PVDF材質進行建造,採用PVDF材質建造的純化水臭氧殺菌系統能有效降低投資成本。
2、 消毒: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通常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體,但不能破壞其芽孢,所以消毒是不徹底的,不能代替滅菌。
3、滅菌:以化學劑或物理方法消滅所有活的微生物,包括所有細菌的繁殖體、芽孢、真菌及病毒,從而達到無菌的過程。
4、巴氏消毒:是指將液體加熱到一定溫度並持續一段時間,以殺死可能導致疾病、變質或不需要的發酵微生物的過程。巴氏消毒有兩個主要功能:①用於純化水系統中的活性炭等預處理單元的周期性消毒,RO/EDI單元的周期性消毒,以及儲存與分配管網單元的周期性消毒;②用於注射用水系統正常運行時的微生物抑制。
5、紫外線殺菌: 紫外線是通過減慢系統中新的菌落生長速度而影響生物膜的生成,但是這只對浮游微生物部分有效。紫外線主要有殺菌、降解TOC和破除臭氧等三個作用。
6、臭氧殺菌: 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病毒、真菌等。並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臭氧殺菌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而實現殺菌效果。臭氧首先作用於細胞膜,使膜構成成分受損傷而導致新陳代謝障礙。臭氧繼續滲透穿透膜並破壞膜內脂蛋白和脂多糖,改變細胞的通透性,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臭氧滅活病毒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病毒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
7、純蒸汽殺菌:指利用高溫高壓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純蒸汽的穿透力強,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容易變性凝固,酶系統容易被破壞,蒸汽進入細胞內凝結成水,能放出潛在熱量而提高溫度,更增強了殺菌力。
8、過熱水殺菌:指利用高溫高壓過熱水進行滅菌的方法。與純蒸汽殺菌一樣,過熱水能使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變性凝固,酶系統被破壞,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體等耐高溫的個體。
與純蒸汽相比,過熱水消毒有如下優點:
①採用工業蒸汽為熱源,無需另外製備純蒸汽。
②滅菌過程中,無需考慮最低點冷凝水的排放問題。高壓過熱水循環流經整個系統,不會發生冷凝水排放不及時引起的滅菌死角。
③採用注射用水系統已有的維持80℃高溫循環用雙板管式換熱器進行系統升溫,節省項目投資且操作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