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桐城撤縣為市
桐城1996年撤縣設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興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桐城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已連續五年縣級綜合經濟實力居全省前列。200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5億元,財政收入3.32億元。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78億元,2008年成功成為安徽省首批省管縣(市)之一,該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9億元。工業經濟的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印刷包裝、機械加工、羽絨製品等行業優勢逐步形成,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
「青草香」大米、「桐城小花」茶、「龍眠山」茶油、桐城水芹等一批名特優農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科技、文化、體育、民政等社會事業均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1)桐城市志願者廣場污水處理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6年桐城縣下轄8區(范崗區、青草區、雙港區、金神區、大關區、孔城區、石河區、黃甲區)、3鎮(城關鎮、孔城鎮、青草鎮)、53鄉、1個管理區(鱘魚)。11個居民委員會、468個行政村,實行鎮管村體制。1988年8月,原安慶地區和安慶市合並並組建新的安慶市,桐城縣隸屬安慶市。
1996年8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桐城縣,設立桐城市,所轄區域不變。2004年5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羅嶺鎮由桐城市劃歸安慶市宜秀區。2006年9月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為12個鎮、2個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底,桐城市轄12個鎮、3個街道,另設有2個開發區,桐城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
『貳』 桐城市城南污水處理廠征地多少錢一畝
污水處理廠: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回排放標准要答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