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回天魚雷有哪些缺點
回天魚雷設計為放置於潛艦與水面艦的甲板上。一隻潛艦可以載運3-6基回天內魚雷。雖然可以在潛航時使容用,但其設計大大限制了搭載潛艦的潛航深度。其操縱員必須於潛航之前進入魚雷,使潛艦無法於距離敵艦較遠時開始潛航。故搭載回天的潛艦經常成為美軍的目標,共被擊沉了8隻。戰果只有於1944年11月20日擊沉了油輪USSMississinewa、1945年7月24日擊沉了護衛驅逐艦USSUnderhill。
B. 日本回天魚雷是怎麼發展的
回天魚雷由特殊潛航艇的乘員黑木博司大尉,仁科關夫中尉於1943年構想,1944年8月正式被採用為版兵器。同權年9月於山口縣大津島的基地實際開發。由水面艦用的匿跡魚雷改造。完成的「回天」直徑1米,魚雷內部可裝載乘員1名,乘員可由小型潛望鏡確認敵艦的位置與操縱魚雷,目的為增加對敵艦的命中率。「回天」所裝載的炸葯量比一般魚雷多3倍。完成後,黑木大尉自身搭乘回天於黑髪島海域訓練時因事故殉職。
回天魚雷操縱困難,至終戰為止接受過回天操縱訓練的海軍兵學校、海軍機關學校、予科練、予備學生共1375人,出撃與戰死者實際僅有106人。戰果亦不大。
早期型的回天魚雷設有乘員逃逸系統,被設定為可容許乘員在魚雷的最後攻擊加速段啟動之前自魚雷中彈出,然而,未有任何記錄指示有乘員曾成功自釋放後的魚雷中逃生並返回潛艇或其他載具的記錄。後期的回天魚雷放棄了乘員逃逸系統的設定,一旦魚雷攻擊失敗,一個自毀系統可容許乘員手動自毀魚雷。
C. 回天魚雷的性能數據
名稱:回天魚雷 研發單位:山口縣大津島基地 彈徑:1,000毫米 彈長:14,750毫米 制導系內統:人力 裝葯類型:炸容葯 最大速度:55.56千米/時 全重:8,300千克 動力裝置:93 式氧氣魚雷發動機 排水量: 8.3 噸 全長: 14.75m 直徑: 1m 推進系統: 93 式 氧氣魚雷發動機 550HP 燃料: 氧氣, 柴油 速度與距離: 78km at 10 knots 43km at 20 knots 23km at 30 knots 乘員: 1 武裝: 1550kg 炸葯
D. 日本回天魚雷有哪些記錄
回天是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間使用,一種由人手直接操舵的魚雷,是日本海軍於大戰最後期的特攻作戰中使用的自殺式兵器。別稱有人間魚雷、的。「回天」之名來自當時逆轉戰局的願望。
E. 日本回天魚雷有哪些性能
排水量:8.3噸,全長:14.75米,直徑:1米,推進系統:93式氧氣魚雷發動機41千瓦,版燃料:氧氣、柴油,速權度與距離:78千米/10節、43千米/20節、23千米/30節,乘員:1,武裝:1550千克炸葯。
F. 回天魚雷的技術特點
「回天」直徑1米,全長有14.75米,魚雷內部可裝載乘員1名,乘員可由小型潛望鏡確認敵艦內的位置與操縱魚雷容,目的為增加對敵艦的命中率。「回天」所裝載的炸葯量比一般魚雷多3倍。 回天魚雷設計為放置於潛艦與水面艦的甲板上。一隻潛艦可以載運3-6隻回天魚雷。雖然可以在潛航時使用,但其設計大大限制了搭載潛艦的潛航深度。其 操縱員必須於潛航之前進入魚雷,使潛艦無法於距離敵艦較遠時開始潛航。故搭載回天的潛艦經常成為美軍的目標,共被擊沉了8隻。戰果只有於1944年11月 20日擊沉了油輪USS Mississinewa、1945年7月24日擊沉了護衛驅逐艦USS Underhill。
G. 日本回天魚雷有哪些型號
回天來共開發了五種不同型號,源1-4型由九三式魚雷改造,10型由九二式魚雷改造。2、4、10型只製造了少量而且不曾投入作戰,3型還只是在概念階段。實際使用的1型有炸葯量1360千克的彈頭,大約製造了400枚,實際使用了100多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