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醫院污水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統順利通暢,定期對醫院排放系統進行維修。
3、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採集污水時戴手套,操作後洗手。
4、每日監測污水總余氯2次,並做好登記。
5、每月做好污水糞大腸桿菌檢測,有報告並備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菌)檢測,不得少於2次。
7、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增加污水處理消毒劑的投放量,保證污水處理的余氯含量>6.5mg/L.
8、保持室內空氣流量,環境清潔。
9、污水處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10、專人操作污水處理裝置,污水處理人員經過培訓後持證上崗,並能正確掌握設備操作及相關衛生知識,負責設備的保養、維修,以保證其正常運轉。
11、病人嘔吐物、引流液、手術吸出液、檢驗科液體標本等污染液體消毒後傾倒入廁,進入院內污水處理系統。
12、污水處理設備自動定時定期對污水投放次氯酸鈉進行消毒,污水處理人員每日測余氯含量兩次,符合標准後方可排放,並做好記錄。未經消毒或無害化處理的污水、污泥不得排放,清掏或作農肥。污水池內的雜物定期打撈後焚燒。
13、處理後的污水、污泥符合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和GB18466-2005《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標准》,定期接受疾控中心和縣環保局的監測,院感科開展自行監測工作。
14、後勤科每月對污水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院感科不定期抽查,檢查結果與當月獎金掛鉤,實行獎懲兌現。
② 污水處理和放射診療是院感科管理嗎
污水都要進行處理,不管你是哪個科室,這方面國家有嚴格的要求。回
傳染科、放射科、造答影等特殊科室排放的污水先要進行初步處理才能排入的污水處理系統,因為該類科室的污水有的含有高致病菌,有的污水含有輻射污染等等。
針對傳染科污水一般採用臭氧、紫外滅菌後,排入集水池。
③ 怎麼體現院感二級管理模式
第一部分——制定考核標准 第二部分——考核 第三部分——反饋 考核重點科內室 手術室、ICU、產房、容新生兒、透析室、供應室、介入室、感染科、腔鏡室、口腔科、檢驗科、注射室、輸血科 門診手術室、產科、婦科、外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發熱門診、急診科 總務科、葯械科、物業衛生科、營養科、洗衣房 考核臨床科室 32個臨床科室
④ 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評制度
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會議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專次會議,由委員屬會主任委員主持,全體委員及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參加;遇到緊急情況隨時召開會議;
2.每位參加會議的人員必須簽到,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的,須提前向委員會主任請假;
3.出席人員不得少於委員會總人數的3/4;
4.醫院感染監控員會議每季度召開1次,由院感科主持,各科室感染監控員參加。
5.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實行表決制,表決通過的決議經院長辦公會通過後,相關科室遵照執行。
6.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負責進行會議記錄,會後由感管科負責編寫會議紀要,並向有關部門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