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建造污水處理廠,需要環保部門出示環評報告書嗎
建生活污水處理廠,你需要找專門環評機構給你做環評報告書(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及以上)或報告表,然後環保部門批。
㈡ 農村污水處理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農村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村鎮的生活污水、廢水產生量與日劇增。資料顯示,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污水約80多億m3,而96%的村莊沒有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隨意排放。而這些污水大部分未經任何處理就近直排放河道、湖泊,使得水體污染越來越嚴重,民眾要求對此加強控制與治理的呼聲越來越高。
威嘉環保通過對多年的農村水處理工程建設經驗的總結,發現農村污水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 水處理設施處於欠缺狀態,隨著用水量的增長,污水排放量越來越大;
● 污水來源於餐廚廢水、洗滌廢水、沐浴廢水和廁所污水,來源廣且污染物濃度低,變化大;
● 農村地區居民居住分散,對污水進行統一處理的難度較大。
對農村污水的特點,威嘉環保在工程設計中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 符合國家技術規范和政策要求;
● 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分類指導;
● 做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 做到分散處理與集中處理相結合、城鎮與周邊農村污染治理相結合、農村生活與農業生產污染防治相結合;
● 做到投資成本低、維護成本低、運行費用低、輻射面廣、操作簡單;
●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污染治理設施,不搞重復建設。
威嘉環保認識到,農村污水來源比較廣泛,同時引發的環境污染是系統性的。治理污水或者說進行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需要有系統思維,將子系統納入整體環境治理的角度進行工程設計。在多年的工程實踐中,威嘉環保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完善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在工程實踐中產生了良好的口碑。
㈢ 農村污水處理站能建在居民後面的田地里嗎,離居民樓5到10左右嗎,需要找那個管理局
農村污水抄處理的工作由地方政府具襲體安排,一般由城鄉建設規劃管理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並會同鎮政府和村委會具體監督管理實施。
農村污水理站建設施工中或建設完成後對附近建築物造成安全隱患或其它妨礙的,當事人可以向本地政府或信訪部門反映,也可以到法院起訴處理。無論是單映投訴或起訴,需要提供證據證明處理站對自己的建築物確實構成了隱患或妨礙。否則,難以獲得支持!
㈣ 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的方案是如何製作的
村鎮污水處理項目大多是地方建設規劃局和設計院做的,其實環保公司做的方案回更加好,關鍵設計的時答候基本都是政府部門主導的,環保公司的實際項目經驗比設計院還豐富,像力鼎環保專業做農村污水處理項目10多年了,幾百個項目下來針對農村污水處理各種問題都積累了設計和施工經驗。設計出來的方案更貼合實際。
㈤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屬於建設局管嗎
法無定規,由縣級政府確定。一般是住建、農委、環保、水利(水務)之一管轄。
㈥ 農村污水處理規定
一、污水來源及特性
1、農村污水來源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明顯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大力發展新農村或小城鎮建設,對於帶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的發展是一大戰略。但是,在發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經濟的同時,又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可續發展的又一大重大舉措。
我國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涉及到的環保問題,主要有農村污水污染和農村垃圾污染兩個方面。在農村污水污染方面,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牧養殖污水污染、農葯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業污染和其他污染。這些污染物與生活污水混合外排,所以農村污水實際上是上述污水的總稱。
2、農村污水特點
⑴、納污面積小、污水量少、變化系數大、水質和水量波動大。
⑵、有些農村的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合流排放,給水質造成一定沖擊。
⑶、管理跟不上等原因造成雨不分流,有的還有地下水滲入。
⑷、農村可能出現跳躍式的發展,近期污水量比較少,而遠期污水量較大。
⑸、由於經費問題、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力量薄弱等原因,即使建好了污水處理站,社區也可能難以維持能耗高、維修量大、管理復雜的處理系統。因此,我國新農村污水處理應該選擇經濟、高效、節能、簡便易行、處理效果好、抗沖擊能力強,運行穩定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㈦ 農村建設污水處理應注意什麼
小區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
.處理出水要求和處理程度
一般來說,不同地區對出水的要求差異較大。應根據我國《地面環境質量標准》(GB3838—88)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96)的有關規定和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確定處理程度,以確保出水水質。如果出水採用土地處理法處理,則按土地處理法的要求計算;
2.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必須結合整體規劃和建築特點,即外觀設計上要與建築環境相協調,以求美觀;
3.在污水處理工藝上力求簡單實用,以方便管理;
4.在高程布置上應盡量採用立體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平面布置上要緊湊,以節省用地;
5.污水處理廠位置應盡可能位於下風向,與其它建築物有一定的距離,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6.設備化,定型化,模塊化,施工安裝方便,運行簡易,設備性能穩定,適合分期建設;
7.處理程度高,污泥產量少,並盡可能採用節能處理技術;
8.處理構築物對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的適應范圍較大,使系統有較好的經受沖擊負荷的能力。
9.小區內的人口是逐漸增加的。因此,小區污水處理廠應按可預期的發展規劃作為流量設計的基礎。根據我國情況,可考慮採用20年的設計周期。
㈧ 關於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力鼎環保是中國村鎮污水處理,污水處理量不錯的啊
㈨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之路怎麼樣
1.1 農村生活污水增長快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時,帶來了農村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村人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使得生活污水的產生量也越來越高,且增長較快。
1.2 農村生活污水來源廣
農村生活用水除了生活洗漱和洗滌污水外,還包括廁所污水和其他混合類污水,例如:農村水產養殖和家禽養殖等帶來的污水、農事所造成的污水等。
1.3 農村生活污水收集難
當前,我國農村佔地面積較大,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走出農村,前往城市發展,造成了我國農村地區地廣人少,也帶來了村莊人口的分散,這種情況下直接導致農村生活污水的面積廣、分散和難以收集。
2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
2.1 資金投入難以滿足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數千萬噸,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的資金投入需求較大。通常來說,生活污水的治理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等費用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這對於農村來說是個巨大的經濟負擔。目前,雖然中央對農村環保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各地區也出台了補助措施,但很多偏遠地區仍得不到資金補助,而且,治理設施的長期維護也需要投入資金,這使得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投入困難。
2.2 統一治理難度較大
目前,我國農村某些地區對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推廣,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難以解決統一治理的困難。由於受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限制和農村人民思想的保守落後,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系統不完善,污水排放和收集大部分以明渠或暗溝的形式直接排入到江河中去或隨雨水滲入地下。這種方式直接帶來了污水排放呈現粗放型特徵,污染我國河流水源,滲入地下易污染居民的地下飲水;污水收集則造成雨水和污水難以分離,收集困難。因而在這一形式下,要進行污水的統一治理難度較大。
2.3 治理意識難以深入人心
當前,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意識仍難以深入人心,相關領導者只重視居住地區的污水治理,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我國農村污水治理正處於初步探索階段,農村人民對污水治理始終抱以懷疑態度,沒有信心治理好,而且受農村傳統落後思想觀念影響,認為生活污水的治理行為沒有必要,既無意義,又浪費資金。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導致和影響了我國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率極低。
2.4 環保意識薄弱
農村人民深受傳統觀念影響,環保意識薄弱。由於農村教育水平的落後和農村人民文化程度的低下,部分農村人民對於生活污水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危害性認識不夠,對生活污水的治理設施的建設行為難以理解,不夠主動配合生活污水的治理,而且,大多數人對此持以觀望態度。
3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對策
3.1 完善資金投入保障
資金投入無法保障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一大難題,我國政府應設立生活污水處理專項資金,明確政府的投資主體。與此同時,我國應增大農村生活污水整治規劃覆蓋范圍,爭取大多數農村地區得到中央撥款以治理生活污水,加大對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地區的扶持力度,增加對其的資金投入。政府還可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捐款或以其他方式積極參與到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的建設活動中來,建立和完善各地地方政府補助機制,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資金投入納入國家財政體系中,逐年增加對污水治理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費用,減輕農村人民的經濟負擔。
3.2 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
解決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排放和收集問題是治理農村水環境的重要環節,因此,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也顯得尤為重要。針對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粗放型特徵,我國應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專門的污水排放管道,鼓勵農村人民將污水排放入內,國家統一處理。而在大部分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收集率仍較低,國家應加大其整治力度,設立和完善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網,可充分結合農村污水排放特點做好污水收集系統的建設工作。中央政府可統一收集農村生活污水,地方性政府可根據本地農村地區特點,因地制宜的選擇最佳的污水收集模式。
3.3 增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意識
相關領導者不僅要重視居住地區的污水處理,對非居住地區的污水處理應一視同仁,尤其是分散性較大的農村地區,應積極做好全面的生活污水治理措施。我國政府應建立起農村人民對生活污水治理的信心,打消其懷疑態度,將污水治理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大力建設和發展生活污水治理,改變農村人民的思想觀念,強調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
3.4 增強農村人民環保意識
地方性政府應積極探索生活污水治理機制,制定相應村規來治理生活污水,並實施相關措施以減少污水處理費用,促使農村人民積極參與到污水治理建設中去。大力增強和提高農村人民的環保意識,鼓勵其節約用水,規范其排放生活污水行為。與此同時,還可建立監督機制以監督和規范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
4 結語
我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村生活污水污染嚴重,污水治理問題也日益嚴峻,政府應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視。雖然我國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已有一定成績,但治理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資金投入問題、污水排放和收集問題、治理意識問題以及農村人民環保意識問題等。我們應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完善污水處理機制,以提高治理水平。